安徽,中都鳳陽。
鳳陽本來只是一個不起眼的小縣城,因為出了朱元璋這樣一個開國皇帝而天下聞名。洪武二年,朱元璋定都鳳陽,稱為中都,和南都應天、北都順天合稱為明朝三都。
“中都豐鎬遺,宮闕兩京陟。千裡廓王畿,八屯拱宸極。”這首詩句描繪了中都鳳陽當時的盛況。中都城佔地面積約50多平方公裡,它是明太祖朱元璋集2000多年來中國都城建築之大成,悉心營建的一座最為豪侈的都城。其規劃遵循《周禮·考工記》王城制度,上承唐宋,下啟明清,在中國古代都城建設史上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這樣一座豪侈的都城,如今正在流民軍的揉虐下瑟瑟發抖。
城外以南的皇陵,規模宏大,原本稱得上壯麗森嚴,與豪華雄偉的中都宮闕遙相輝映。流民軍攻破鳳陽後不久,張獻忠命人把皇陵周圍幾十萬株松柏全部砍光,又把陵墓掘開,把這座莊嚴肅穆的皇陵破壞得面目全非,然後付之一炬。
似乎這樣還不足以滿足張獻忠的破壞欲,張獻忠又命人把朱元璋出家的皇覺寺拆成一片廢墟,“殿宇樓閣,規製宏麗”的皇覺寺就這樣化為一堆磚石瓦礫。
繼皇陵被焚毀後,皇覺寺又被拆,消息傳回京師後,崇禎穿上孝服,跑到太廟大哭一番,並下了“罪己詔”,公布天下。
客串了一把拆遷大隊,把老朱家的皇家陵墓、寺廟拆成一片白地後,張獻忠志得意滿,然後做回了打劫的老本行,把城中富戶搶劫一空之後,再全部殺掉。
銀子搶了個盆滿缽滿,又斷了老朱家皇陵的龍脈,張獻忠覺得很滿意,開始把目光轉向了中都的皇宮。
中都雖然真正作為都城的時間很短,但是皇宮的修建一點也不含糊,午門、東華、西華、玄武門;正殿、文華殿和武英殿,東、西、後三宮,金水河、金水橋等一個不少;午門外,中書省、太廟,大都督府、禦史台、大社稷、城隍廟、國子監、會同館、歷代帝王廟、功臣廟、觀星台、百萬倉、軍士營房、公候第宅、鍾樓、鼓樓等都城標配一應俱全。
除了硬件完全可以和南京、京師相比外,中都皇宮的軟件也毫不遜色。雖然大部分時間裡沒有主子可以服侍,宮女和太監卻一個不少。張獻忠一直很羨慕皇帝的風光,他打砸搶燒之後,便搬進了皇宮中,女乾淫宮女,讓太監服侍自己,過了把皇帝的癮。
當初十三家七十二營在滎陽大會上商量好,攻破城邑後,子女玉帛均分。攻進鳳陽的是張、高聯軍,城中的女人和財富理論上是兩家平分,包括皇宮在內。張獻忠住進皇宮中後不久,“闖將”李自成也打起了皇宮的主意,帶著人進來,見宮女就搶,見古董寶貝就搬。
消息傳來,在文華殿中皇帝的張獻忠不幹了。皇宮是老子先進來的,有本事去搶別的地去。他帶領心腹手下,怒氣衝衝找到了李自成。找到他時,李自成正在正殿指揮手下想把殿內的幾十名小太監和用來奏樂的樂器帶走。
這些太監其實就是宮中的樂工,負責重要場合給皇室奏樂,活躍氣氛。張獻忠剛進皇宮時,就主意到了這幾十個人,心裡早就打算好了,等到撤離鳳陽時,就把這些小太監帶走,平時沒事就讓他們奏樂玩樂,順便把這裡的宮女也帶去伴舞,這日子想著就爽。沒想到李自成半路殺出來,想截胡。
張獻忠面色微黃,生氣時血氣上湧,臉皮就會呈現一種奇異的橙色。此刻他面帶橙色,不悅地說:“還有沒有規矩了?這皇宮可是老子先進來的。”
李自成冷笑一聲:“說好了大家平分,憑什麽就讓你八大王獨佔這皇宮?我也不多要,取些宮中的擺設掛件,再帶走這幾十個小太監和奏樂的樂器,其余的財物和宮女歸你,如何?”他心中也有個皇帝夢,只是被官兵追得到處跑時,這種想法從不訴諸於口,只能壓在心裡。今日掃蕩皇宮時,發現了這些奏樂的太監,就動了和張獻忠一樣的念頭,把這些人擄走,讓這些本來隻給皇帝奏樂的小太監給自己奏樂玩樂,也能意淫一下做皇帝的滋味。
八大王是張獻忠自己取的外號,他見李自成絲毫不給面子,沉下臉,揮了揮手,宮殿外等候的部下便一擁而入,把李自成等人和小太監團團圍住,抽出了兵刃。
李自成面不改色,那些細皮嫩肉的小太監卻嚇得半死,渾身發抖,有一個甚至腿腳發軟,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幾個李自成的部下因為搬運古玩站得遠,沒被包圍,見這架勢不妙,趕緊從側面悄悄溜走去搬救兵。
張獻忠陰測測地說:“李自成,都是十三家七十二營的兄弟,別說我不給你路走,放下所有的東西, 帶著你的人退出皇宮,我就當什麽事都沒發生過。”
李自成環顧左右,雙手抱胸,鎮定自若,仿佛無視周圍不懷好意的持刀士兵。
“張獻忠,今天這些個人和樂器我要定了,有本事就把我殺了,看看闖王答不答應,看看七十二營的兄弟容不容得下你?”
聽見對方直呼其名,張獻忠火了,義軍首領之間大多稱呼外號,比如稱呼高迎祥都叫“闖王”,羅汝才喜歡人家叫他“曹操”,而李自成名義上只是高迎祥的部將,在義軍中的地位低於自己,怎麽看都該稱呼自己一聲“八大王”。
他拔出了佩刀,咬牙道:“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獄無門你闖進來,既然想死,我就成全你。”
這一把刀,氣氛就陡然緊張起來。張獻忠的部下人數眾多,手持兵刃虎視眈眈,李自成的手下人數雖少,但是也毫不畏懼,抽出刀刃對峙,雙方一觸即發。
這時,一個爽朗的聲音從殿外傳了進來,“這是作甚呢?都是自家兄弟,快把刀收起來,莫傷了和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