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亂世揚明》第650章 進軍路線
安排完出征的隊伍和人員,夏天南看向有些鬱悶的黃漢生:“這次第一團沒有在出征之列是有原因的:第一,我們畢竟只是剛建的軍鎮,突然間就能拉出一兩萬精兵,未免太張揚了,低調一點,韜光養晦不是壞事;第二,打仗歸打仗,家裡的屯丁和新兵訓練不能耽誤,畢竟打流寇不是什麽生死之戰,不需要全軍動員,你又是軍校副校長,新的基層軍官的培訓也要靠你,所以,只能把你留下了。”

黃漢生本來有些鬱悶,現在聽出了味,之所以不帶自己出征,不是因為懷疑自己的指揮能力,而是因為需要自己抓新兵訓練和軍官培訓,為新一輪的擴軍做準備,心情好了不少,當即表態道:“無論前方還是後方都是為將軍效力,屬下一定做好將軍交代的事情。”

夏天南問:“你辦事我自然放心。現在尚未編入瓊海軍的屯丁還有多少人?”

“回將軍的話,新來的移民中有四千六百余名青壯,來臨高最長不過兩個月,時間太短,暫未編入瓊海軍。”

“這個不急,初來乍到,總得有個適應的過程,等屯田和操練慢慢磨去他們的棱角,學會了集體生活,培養了服從意識,再編入軍中,事半功倍。”夏天南說道,“你要做好準備,這次去打流寇,說不定能拉些流民回來,臨高乃至瓊州府的人口會繼續增加,青壯和屯丁的數量也會水漲船高,你訓練的擔子不僅不會輕,還會加重,必須保證打仗的同時,預備兵力的訓練要跟上,以便隨時補充戰時損耗和擴軍。”

黃漢生又驚又喜:“將軍想打流民的主意?”

夏天南笑道:“只是有這個想法,但能否做到誰也不能保證,等到了那邊再相機行事吧。我只是覺得,山東那邊的移民越來越少,而陝西、河南數以萬計的流民被高迎祥、張獻忠之流裹挾為炮灰,未免也太可惜了,這些都是現成的勞動力和兵源啊。”

孫元化說道:“將軍若能成功將流民遷徙到瓊州,即是瓊海鎮之福,也是流民之福,我們得了人丁,百姓脫離苦海……”

司馬德嘿嘿一笑:“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流寇剿而不滅,全靠裹挾流民,即使官兵把賊寇打得一敗塗地,可是這些賊寇領一夜之間又能拉起號稱數萬的大軍。若是能夠將流民遷走,無異於釜底抽薪,久而久之,賊沒了兵源,不攻自破。”

孫元化眼睛一亮:“這算是造福百姓之余的意外之喜了。屬下建議將軍未雨綢繆,做好接納流民的準備。”

夏天南點頭道:“這個建議可以采納。那就由軍需局和軍機參謀處協商,確定進軍鳳陽和從河南遷移流民的路線,以及沿途和海上的接運流程,三天之內把商議的結果報告給我。”

孫元化和司馬德雙雙應下:“屬下遵命。”

諸事安排妥當,眾人自行離去。

三天后,司馬德和孫元化來到南園,向夏天南匯報這幾天商議的結果。

司馬德掛上一幅安徽、江蘇一帶的手繪地圖——軍用的所有地圖都是在林偉業的指點下完成,雖然比例和距離有些失真,但是各州府的方位還算準確,相對於同時期寫意派風格的地圖要強多了——介紹道:“經過軍機參謀處與軍需局的商議,一致認為,不管是瓊海軍進軍鳳陽,還是將來從河南境內轉運流民出海,最好的轉運點莫過於南京。”

夏天南望著地圖,詢問道:“理由?”

司馬德伸手點在地圖上南京的位置,解釋道:“不管是去還是回,離中都鳳陽最近的碼頭就是南京了。咱們可以沿著長江直達南京港,

然後北上,走6路只需一百多裡路,如果換做其他地方步行行軍到鳳陽,最近的也有幾百裡的6路,耗費體力更大。”孫元化接著說:“如果招納流民,也可以從南京登船,經長江入海,免得6路走太多,流民體力不支沿途倒斃。”

夏天南讚同道:“考慮的很周到,不管是行軍還是轉運流民,我們不能在6路上耗費太多體力和時間,能走海路的,盡量走海路。”

孫元化繼續介紹:“至於接運流民所需糧食,如果按山東平叛時的做法直接從瓊州運去,有些困難。一來,我們這次出動的兵力遠遠過了上次,保障軍糧所需就已經吃力,無力再負擔流民的口糧;二來,從長江雖然能直接抵達南京, 但是河道畢竟不比海道,吃水太深的大船恐怕不能沿長江而入,這又限制了運送糧食的數量……”

夏天南點點頭,表示理解。山東平叛時,瓊州營6軍的總兵力才兩千人,現在隻去一個團就已經達到了五千,加上炮兵和運送大炮等輔助人員,總人數可能會達到六千,幾乎翻了三倍,需要的軍糧自然也是成倍增長,對運輸的壓力就更大。而且長江的水文條件尚不清楚,為了避免觸礁或擱淺,大型海船不能進入長江,就進一步限制了運輸能力。

“那麽,軍需局怎麽解決這個問題呢?”

孫元化點了點地圖上南京的位置:“江南是大明最富庶的地方,雖然近年來糧食產糧不如湖廣等地,但是只要有銀子,糧食總是不缺的,屬下建議,軍糧自給自足,其余所需則就地采買。”

夏天南征詢地望著司馬德:“你是南京人氏,糧食就地采買的計劃是否可行?”

司馬德篤定地回答:“請將軍放心,江南豪門大戶多如牛毛,動輒成千上萬畝良田,有實力的糧商更是數不勝數,只要出銀子,萬萬沒有買不到糧食的道理。”

夏天南看著地圖,點頭道:“這個計劃不錯,就依你們的:進軍和轉運流民的路線通過南京走水路,軍隊所需糧食自行攜帶,招納流民所需口糧則在南京一帶就地采買。”

進軍鳳陽的路線就此定下,瓊海軍的戰爭機器再次高效運轉起來,武器、彈藥、糧食逐步就位,第二團的將士也整裝待,只等一聲令下,趕往中原戰場。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三掌門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