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匡扶大明》第二百七十一 道統
大會終於結束,等到眾人散的七七八八,孫越陵等一乾人方登上馬車,朝著蘇州城內而去。

 車隊開動,沿著七裡山塘一路向東南行駛,行了一陣之後,忽然前方嘈雜異常,人聲鼎沸,似乎發生了什麽事情。

 孫越陵掀開車簾,放眼一看,只見道路一旁立著十數個年輕的讀書人,正齊刷刷對著他的馬車躬身施禮,一人高聲說道:“晚生等乃是蘇松學子,今日說文大會上一聆孫先生之說教,新穎獨特、發人深思,願拜於先生門下,從此隨先生學習經世致用之道。”話語落下,其他的讀書人紛紛出聲附和。

 孫越陵一陣驚訝,想不到居然還有這種事情發生,下了馬車,對著這些人說道:“承蒙諸位抬愛,只是,你們若想要學實用之道,大可前往風華書院投帖,書院自然歡迎之至。”

 剛才說話的那名年輕人又道:“那先生可在書院開授課業?”

 孫越陵心中一歎,道:“實不相瞞,非是我不欲在書院授課,實在是事務繁忙,難有閑暇。不過,我作為書院客座講師,只要一得空,就會前往講學,但畢竟不是長駐,恐怕一月之內也不過一、二回而已。”

 聽他如此說,這名年輕人臉上露出失望神色,道:“如此說來,我等就算是投帖到風華書院,也難得見到先生一面。”

 孫越陵微笑道:“未知足下如何稱呼?”

 這名年輕人作揖施禮道:“賤名豈敢在先生面前齒及,晚生姓王名節。”又指著身邊的人逐一介紹道,“劉羽儀、沙舜臣、王景皋……”

 孫越陵對著眾人點了點頭,說道:“諸位才俊,你們欲隨我學文,無非是在今日大會之上聽了我一番縱論,想要深入了解其內容。其實,這一番言論觀點,已在書院刊印的《實學實用論》中闡述清楚,諸位只要購書一觀,當可明白吾風華書院之濟世理念和處世之法。”

 王節仍然不甘心,恭聲道:“我等隻願拜在先生門下,隨先生學習實用之學。”

 孫越陵心中暗感無奈,他今日這番大出風頭,終於引來了當世讀書人的追捧。只是,他是自家明白自家事,自己胸中那點墨水,忽悠這些讀書人一時尚可,可真要坐了下來長久商論,只怕便會露出狐狸尾巴,被這些真正的讀書仕子發現他的淺薄所在。

 於是歎道:“實不相瞞,由於鄙人出身卑微,所以早就立下規矩,今生隻與他人共論經義實學之道,絕不收納門生弟子,所以,還望各位理解鄙人心中之願。”見他們臉色愈發失望,又補充道,“諸位若肯不吝入學風華書院,那麽鄙人保證,定將胸中所知悉數相告,絕不藏私,與諸位共同學習討論為文之道和處世之法。”

 聽到他如此說,這些讀書人雖然心中不甘,但也算略有所慰。王節再次作揖道:“既然先生有此心願,我等自然不好強人所難。如此,我等就前往書院投帖,恭候先生前來講學了。”

 孫越陵松了一口氣,也對著這些人施禮道:“承蒙理解,鄙人感激萬分。”

 眾人連忙俯身還禮,口稱不敢當。

 馬車再次開動,坐於禦駕之上的東方勝平十分不解,道:“會主,這些讀書人如此崇拜你,為何不將他們都收入門下,如此一來,你門生弟子或會遍布江南,對我們風華社大為有利啊。”

 孫越陵道:“說了多少次了,我是不會收納門生弟子的,你怎麽就是聽不進去?”

 東方勝平歎道:“好吧,會主高風亮節,我輩不如也。”

 “你這丫,也學人家拽文了。”孫越陵頓感好笑,不由斥罵一句。自打來到江南後,確實有不少人想要拜於其門下,概因明末這種師生裙帶關系十分普遍,就連朝廷中的許多官員也是靠著這種師生朋輩關系互相抱團,結為同一陣線的勢力。

 但他孫越陵不比這些當世之讀書人,要他放言作論一時沒有問題,可要是真的收了弟子,他拿什麽去教別人?所以,無論韓弱水和東方勝平怎麽勸說,他都是打定了這個主意,但凡想要入其師門的,一概推辭。

 東方勝平沉默一陣,忽然說道:“我就不明白了,咱們風華社的生意做的好好的,為什麽非要在這文壇士林中插上一腳,這又不會給我們帶來直接的利益。難道會主真想成為這江南士林領袖嗎?”

 這話也只有東方勝平才敢當著他的面說了出來,孫越陵淡淡一笑,道:“勝平,這你就有所不知了。你以為,我介入江南士林,與這些讀書人打成一片,僅僅就是為了所謂士林領袖的虛名麽?”

 “這……”東方勝平抓了抓後腦,無言以對。

 孫越陵繼續說道:“你千萬不要小看了這些讀書人,雖說文人造反三年不成,可是只要使用得宜,這些讀書人未必便不會爆發出驚人的力量。我曾今看過一本書,這本書記載的就是由一群讀書人結社成黨,創立軍隊,最終推翻了腐朽沒落的黑暗王朝的故事。”

 “是嗎?”東方勝平來了興趣,問道,“這是什麽書,哪天我也找來翻翻。”

 孫越陵暗笑,心道這可是天朝的創業史,你怎麽可能看得到,說道:“這本書如今已經失傳了,世上再無此書。但是,這本書所闡述的道理,卻深深印在腦海裡,讓我難以忘記。”頓了頓,續道,“書中曾今記載,這群讀書人所創立的社黨當時被黑暗王朝所打壓,不得不龜縮在西北一角難有作為。而在這個時候,這群讀書人為了能夠壯大自己的勢力,就派人在天下各處發動宣傳,尤其是在士林文壇發動攻勢,宣揚著他們的政治見解和輿論主張。於是乎,天下的讀書人們都得知了他們的思想主義和處世觀念,紛紛從各地奔赴西南,加入到這個弱小的勢力當中。不僅如此,那些來不及奔赴西南的年輕讀書人們,也紛紛轉為暗中支持這個讀書人組建的社黨,由於這個社黨得到了天下間的讀書人的支持,所以最終才推翻了黑暗王朝。”

 這一番話讓東方勝平聽得如墜雲霧之中,皺著眉頭說道:“會主的意思是,如今我們也要學這個所謂社黨,在天下的讀書人之間發動宣傳,讓他們都支持我們,來幫助我們對付閹黨?”

 孫越陵笑道:“這次你算說對了,我就是這個意思。”

 東方勝平嘟囔道:“這些讀書人的作用真有那麽大嗎,他們只會口頭喊喊而已,到了關鍵時刻又發揮不了作用,還不如多招攬些懂得武功的兄弟……”

 孫越陵打斷他道:“這就是你的無知了,以為讀書人的作用僅僅是限於口頭喊喊。我之所以要介入江南文壇,聯合所謂文派勢力,就是因為意識到士林、文壇的作用絕不是僅限於此。”

 稍微停頓一陣,耐心對他解釋道,“許多時候,人們往往認為,到了國事危急、山河塗炭的時候,就需要大力創造精良武器,練好無敵精兵,發展諸多農商業之類。其實,這些東西雖然不可或少,但都是治表之策,未能治其根本。而文壇和士林不同,他們所掌握的,反而是那些不被人所看重的宣傳力量和道德力量,這些東西看不見摸不著,卻可以發揮出無窮無盡的力量,正是國人之魂魄所在。”

 清了一下嗓子,繼續說下去道:“試想一下,如果咱們大明遭遇外邦入侵,所有的大明人能夠同仇敵愾而不是互相拆台的話,外邦夷人想要侵佔我大明國土將會難如登天;如果外邦夷人佔我城池,殺我百姓的時候,每一個大明人都能夠悍不畏死、全節而終,那麽外邦之人想在我大明國土上經營下去,也必將困難重重難以實現。這一切,就是靠所謂文學的作用來催發,靠文壇的力量來實現,因為它能夠喚醒沉淪,激發鬥志,能夠鼓舞世人,彰顯氣節,更能夠號召天下,使萬人同心。”

 東方勝平雖然不是十分明白,但仿佛也聽懂了一些,道:“所以會主才如此苦心經營,一心想要在這些讀書人之間豎立影響力?”

 孫越陵笑道:“不錯,就是這樣。咱們不可忽視文學的宣傳作用和動員能力,有時候,他甚至比創造了什麽先進火器、建立了什麽精良軍隊還要管用百倍,因為它觸及的乃是國之根本,民之魂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道統所在。”

 東方勝平似懂非懂,歎道:“難怪會主對這些文人們如此看重,原來他們才是真正的大殺器啊!”

 孫越陵道:“當然是這樣,所以你我才要對這些讀書人保持尊重,不可因其手無縛雞之力而妄加菲薄。”

 東方勝平笑道:“會主放心就是,我一定會好好尊重這些讀書人的,絕不輕易對他們動手,除非他們把我惹急了。”

 “惹急了也不行。”孫越陵叱道,“雖然我們懂得一些武藝,但決不可在這些讀書人面前肆意賣弄,須知武乃止戈之意,我們要動手對付的,就是那些隨意欺負讀書人的橫蠻之徒。”

 很快,馬車就進了蘇州城,朝著位於城東的風華社總壇而去。

 風華社位於城東的相門內,與位於城西的金陵會分舵遙遙相望。由於金陵會分舵所在的位置乃是蘇州城內最為繁華的地段,從城西閶門內到城中乾將長街的大片范圍都是金陵會的勢力所在,所以風華社只能將總壇設在了城東。

 隨著風華社勢力不斷擴大,整個城東至南門的這片范圍也漸漸被其掌控,相門至葑門一帶更是商旅雲集、店鋪林立,十分繁華。

 馬車來到風華社院落外,孫越陵下了車,舉步上階時,卻發現門外立著兩名勁裝裹束的漢子,見到他回來後連忙快步迎了上來。

 東方勝平正要上前喝問,孫越陵卻一揮手阻止了他,因為他發現這兩人不是別人,正是當年他在刑部任職時從錦衣衛借調過來的兩名手下張應龍和文之炳。

 “大人!”兩人齊聲抱拳,對著他施禮叫道。

 孫越陵笑道:“原來是應龍和之炳,想不到二位居然也來了蘇州。”這二人雖然是錦衣衛中人,但向來與他交情匪淺,他是真沒想到這次錦衣衛南下,二人居然也在其中。

 二人互看一眼,張應龍笑道:“許久未見,大人仍舊是十分清朗,我二人倍感欣慰。”

 孫越陵一擺手道:“如今我已無官職在身,二位切莫如此稱呼,我可擔當不起。”

 文之炳笑道:“大人說的哪裡話,就算你現在一時閑居,但他日必定鵲起於廟堂之上。我二人還盼著再次歸於大人麾下,為大人效力啊!”

 這一番話不由令孫越陵想起了過往種種,笑道:“二位如此高看孫某,孫某心中感激之至。此處不是說話的地方,走,我們進去慢慢聊。”說罷,帶著他們朝著院內走去。

 入得堂中坐下,一番敘舊之後,張應龍終於道出了此番的來意,對著孫越陵說道:“大人, www.uukanshu.net 實不相瞞,我們這一次前來,是奉了戚僉事的命令,來請大人今夜戌時於金雞湖映荷軒一會的。”

 “哦?”孫越陵聞言一陣驚訝,想不到戚遼也在南下的緹騎之中,不過隨即恍然,張、文二人既然是戚遼的得力手下,他們既然來了,戚遼沒有道理不來,遂道:“如此,那就煩請二位回稟戚大人,就說我孫越陵今夜必定前來赴會。”

 張應龍見話已傳到,起身說道:“如此,那我等就不打擾孫大人了,這就回去稟告戚大人。”

 孫越陵亦起身道:“好,二位慢走。”雖說已經到了吃午飯的時間,但孫越陵並不打算強留他們,畢竟此時乃是非常時期,他們又是代表著朝中閹黨勢力南下,雙方接觸過久並非好事。

 果然,二人起身告辭之後,匆匆而去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