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匡扶大明》第二百一十二章 君心莫測
百度求小說網有求必應!匡扶大明全文閱讀!求小說網,有求必應!

回到孫府後,孫越陵召來心腹韓弱水和東方勝平,讓他們立即準備離京事宜,將京師內的所有能夠變賣的不動資產悉數處理,隻留下孫府宅院等幾處私產作為將來回京的落腳點。??中文?≈≥≠≤≈≤≤≥=≈≈≠孫府名下的一些生意也全部轉讓給他人,折換成易於攜帶的財物,並準備好遠行所需的各種生活必備品。
二人聞言忙問其故,孫越陵將葉向高的勸告對他們簡單說了一遍後,道:“我決定聽從閣老奉告,上書朝廷請求調離京師,而且這一次我要將你們這些兄弟都帶走,只有如此,你們才能不被花旗社所迫害。”
韓弱水道:“就怕府中有些定居京師多年的兄弟不願離京?”
孫越陵想了想,道:“這次是自願而為,有不願離開的兄弟,我自然不會強人所難。這樣吧,你們先去統籌一番,看看有多少人不願離開,不願跟我走的人,每個人都放一筆置家費用,讓他們在京師內能夠好好生活。”
東方勝平訝道:“大人,當真要走?”自從孫越陵將東堂改為孫府以來,這些兄弟們都不再喊他堂主,而是呼為大人。
孫越陵歎了口氣,道:“閹黨勢大,我這次也是不得不為。惹不起,咱們還躲不起麽?”
東方勝平痛苦道:“大人,我們這次走了,還回不回來?”
孫越陵雙目精芒暴起,道:“你們放心,總有一天,我孫越陵要殺回京師,我回到京師的那一天,就是閹黨倒台的時刻。”雙手重重拍在他們肩膀上,道,“相信我,一定不會讓你們失望!”
……
“臣事皇祖八年,章奏必臣擬。即上意所欲行,亦遣中使傳諭。事有不可,臣力爭,皇祖多曲聽,不欲中出一旨。陛下托臣閣事,臣夙夜憂思,不敢稍怠,恐負君恩。今內監劉德喜率眾封堵臣府,晝夜辱罵,有朝以來,閣臣受辱之甚,概莫以聞……臣恭慬自持尚惹此攻訐,倘任其肆為,朝臣皆無幸也!宗室之憂,恐不在敵國外患,而在廟堂之上也!臣伏乞陛下治德喜不敬之罪以正綱紀,倘不羈其人,臣留何益,唯求去以明心志……”
養心殿內,看罷葉向高奏章的天啟皇帝掩折深思,雙眉凝結成了彎彎曲曲的虯結。半晌後,他將奏折放下,對著下面的魏忠賢和顧秉謙說道:“葉輔上折請求治劉德喜之罪,否則便要乞歸故裡,你們對這件事有什麽看法?”
顧秉謙俯身說道:“回皇上,微臣以為,葉輔此舉,分明就是諫諍逼宮,以告老還鄉來威脅皇上,實乃大不敬之罪!”在這個時候,他不介意對東林黨的這個三朝元老落井下石,只有徹底打倒了葉向高,他才能完全掌控整個內閣。
天啟重重歎了一口氣,無比失望道:“朕原本以為葉輔一定會深明大義,以朝局為重,豈料他竟然如此偏執,不僅包庇林汝翥,還要朕治劉德喜的罪狀……”轉向魏忠賢,道,“對此你怎麽看?”
魏忠賢聞言答道:“這個……老奴看來,葉閣老身為當朝輔,向來位高權重,被一介內監攔門辱罵,自然是心中不快,所以奏折當中語帶激憤也是因有的事情。”頓了頓,續道,“老奴覺著皇上還是對他溫言撫慰的好,畢竟葉閣老乃是三朝元老,威望甚高,倘若他真的離開朝廷的話,恐怕會是朝廷的損失……”他是了解天啟的,天啟始終對葉向高心存一絲眷顧,否則的話,

在此東林大敗的關頭,他不會盡數驅除東林人而單單不動葉向高。所謂棒殺不如捧殺,他魏公公為了掌控朝局,可沒少聽他手下兒孫們的意見。
話未說完,果然天啟皇帝怒道:“就因為他是三朝元老,就可以罔顧朝廷法規,包庇犯下罪過的人嗎?為了他的這麽一個外甥,他竟不惜以辭官相脅,這還是一個以國事為重的大明輔之臣嗎?”
顧秉謙適時說道:“皇上明斷,微臣十分讚同。這葉向高如此作為,眼裡還有沒有皇上,心中還有沒有大明江山?據微臣所知,葉向高任用私人,屢次為人開脫去罪,總是將他人犯下的罪過往自己身上攬,如此行徑,將我大明綱紀置於何地?”
顧秉謙的話讓天啟想起了過往種種,點頭道:“顧卿家言之有理,每一次朝中臣員犯下罪過,葉輔總是替他們開責,以往朕看在他老邁操持的份上,才多次對他既往不咎。可他還有完沒完了,難道朕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要經他同意嗎?”
魏忠賢恭敬說道:“皇上乃是大明天子,一國之尊,自然是言出九鼎。我們這些做奴才的,當然是唯皇命是從,豈敢與皇上作對?縱然葉閣老勞苦功高,可老奴覺得他此番包庇林汝翥,卻是犯了一個大糊塗!”
“他這不是犯糊塗,而是自持功勳,逼君犯諫。”天啟狠狠吐出了一口悶氣,道,“不管如何,這一次朕都不會再放任他的所作所為了。”對著魏忠賢道,“林汝翥犯了朝規,不可原諒,此次無論如何也要將他捉拿受刑,但不可傷了他的性命,只是給他一個警告。”
魏忠賢答應一聲,不再言語。
顧秉謙連忙問道:“皇上打算如何批處葉向高的奏章?”
天啟聞言眉頭又深鎖了起來,猶豫不決,顯然對如何應對葉向高還沒有拿定主意。
一時之間,殿內的氣氛有些沉悶。顧秉謙更是心中忐忑不安,不知道天啟打算如何處置葉向高,要是葉向高沒有離開朝廷,他肯定要寢食難安,這個老家夥的能耐他是了解的,在他的暗中綢繆之下,指不定已經失勢的東林黨便要卷土重來。
片刻後,天啟對著魏忠賢說道:“大檔,你認為朕該當如何回應葉向高?”
魏忠賢心中狂跳,差一點便要將同意葉向高辭職的話脫口說出,但終究是想起了手下兒郎們的勸告,強忍心中的激動,緩緩說道:“回皇上的話,老奴也不知道該如何回應葉閣老,但老奴知道,葉閣老歷經數朝,為大明殫精竭慮,早就是染病之軀,否則不會稱病不朝,倘若讓他繼續為國操勞的話,恐怕會沉屙難起……”頓了頓,續道,“那些東林人雖然被皇上驅離京師,但他們都心存念想,盼著有朝一日能被輔招還京師,繼續施行他們所謂的輔國方略……”
天啟聞言,心中翻起了波瀾——魏忠賢雖然沒有明說,但話中之意昭然若揭。摒棄東林的施政方針,啟用另一套治國之法,是魏忠賢、顧秉謙等人一手謀劃、經他禦口親自應承下來的事情。要想施行順利,自然要驅除那些結黨亂政的東林君子,可是有葉向高在,他們自然擔心有朝一日自己會改變想法,重新啟用那些東林黨人。
天啟重重歎息了一聲,東林人的施政方略在幾年的施行當中,並不能為大明天下帶來起色,這些人雖然忠心秉直,但終究是叫的響,做的少,還不如魏忠賢的那些古怪方法,很快便使得大明內庫充盈了不少。
想到此,天啟再次看了一眼葉向高的奏折,緩緩道:“既如此,那就讓輔告老還鄉,頤養天年吧!”頓了頓,又道,“加其為太子太傅,賜錦緞二十匹,銀二百兩,由京營護送回鄉!”
顧秉謙和魏忠賢互看一眼,連忙應承道:“皇上體恤老臣,真乃聖明之君!”
二人正欲退下,天啟卻道:“大理寺右少卿孫越陵上折,請求調任地方任職,你們對此又怎麽看?”
顧秉謙踏前一步,道:“孫少卿蒙皇上恩德才在大理寺擔任司職。如今他任職未久,便想離職外放,實在是有負君恩。”
天啟怒笑一聲,道,“自朕放逐東林以來,這些東林臣工便爭先恐後地上折乞歸,好像朕會吃了他們似的,既如此,朕就不強人所難了,他要走,便讓他走吧。”
魏忠賢試探著問道:“那麽皇上打算將孫少卿調任何地呢?”
天啟看著他道:“依你之見呢?”
魏忠賢思慮一陣,道:“孫少卿曾督掌西南平亂一事,對西南的匪患自然熟悉無比,老奴以為可將他調往貴州任職,繼續剿滅那些叛軍殘余。”
天啟輕哼了一聲,道:“那不是便宜他了。西南之亂在朱燮元的督導之下,已經逐漸平息,朕知道他勇武非凡,不能就這樣讓他得享清福,朕要讓他繼續為朕奮勇效命。”
“那……皇上打算調他去哪?”魏忠賢小心翼翼地問道。
天啟忽然露出一個難以明察的笑意,賭氣般說道:“朕不是答應了讓葉輔告老還鄉嗎?他是葉輔舉薦之人,就讓他跟著葉輔一起走好了。”
顧秉謙訝道:“皇上的意思是調他去福建?”
“有何不可?”天啟道,“福建那邊紅夷侵佔了我大明的澎湖列島,沿海一帶更有海盜滋擾鄉鎮,就讓他去替朕教訓教訓那些人吧!”
魏忠賢連忙問道:“皇上打算調他去福建擔任何職?”
天啟閉著眼睛想了想,道:“給他一個福建巡撫怎麽樣?”
“萬萬不可!”顧秉謙連忙勸道,“孫越陵不久前才蒙受聖恩加封為四品朝官,如果將其任命為福建巡撫,恐怕擢升太快,反而會害了他,更讓朝中其它臣工置喙。”按例巡撫一般是由京官侍郎、副都禦史以上官員擔任,職級至少在三品以上,如果孫越陵任福建巡撫的話,最起碼要再升二級,他們不願意看到這個東林剩下的殘黨余孽冒起太快,執掌一方軍政要務。
“這……”天啟皺著眉頭,望向魏忠賢,道,“你說,給他一個什麽職務方好?不能太低,起碼要有剿賊平寇的權限。”
魏忠賢想了想,道:“皇上,福建按察使司衙門正好缺少一個副使的職位,孫少卿為四品京官,正可以擔任這個差使。他在刑部衙門呆過,熟悉緝拿捕盜之事,此番任職為按察副使,正可行使皇上所說的維持治安,緝盜捕賊事宜。”將孫越陵由大理寺少卿調任按察司副使,正好是平調,既可以應付皇上,又沒有讓他升官,乃一舉兩得之舉,魏忠賢絞盡腦汁才想出了這麽一個主意。
天啟聽罷,沉思一陣,道:“既如此,就按大檔所說,調他去按察使司衙門當個副使吧, 但朕要賜他金牌令箭,予他便宜行事的權利。”金牌令箭是除了尚方寶劍之外皇上賜予臣下的信物,在危急關頭可憑之決斷行事而不受上官掣肘,天啟能夠如此對待孫越陵,可見心中對他還是十分信任倚重。
事情至此,顧秉謙和魏忠賢也無法可想,只能俯身應命,拜辭出殿。
……
朔風呼嘯,雨雪紛飛。
北方的雪下的早,一覺醒來,京師的百姓現一場初雪就將殘存在枝頭椏角的秋意掃蕩的一乾二淨,腐葉、街塵都被這場雪徹底掩埋,整個世界變得清靜潔白,仿佛已經沒有喧囂塵雜。
朝陽門大街上,孫越陵負手立在雪意蕭蕭之中,看著府中一乾人等將所有物什搬上騾馬車,綁緊扎好,準備離京。
自從天啟批準了他調赴外地的奏章之後,他就立刻到吏部衙門辦理好了調任手續,領取了官印文書,準備赴福建上任。好在他早就命手下準備離京事宜,所以一切事情都在有條不紊之下快進行,效率很高。
出乎他意料的是,天啟居然也批準了葉向高請辭的奏章,這說明天啟皇帝已經不再眷顧他這個三朝元老,對東林黨徹底絕望。隨著葉向高的離京,東林內閣徹底淪陷,已經完全由閹黨把持,縱然他孫越陵有翻覆之能,又多了幾百年的見識,恐怕在如此境況下也不能有何作為。
這次將他任命為福建按察使司副使,這讓他稍微有點意外,但隨即又甘之若素。百度求小說網有求必應!匡扶大明最新章節,歡迎收藏!求小說網,有求必應!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