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匡扶大明》第一百八十五章 黨爭
朝會開始,循著慣例問詢了一些外國使節外交要求、離京官員謝恩陛辭?2o??事後,便開始了今日的主要內容:賑災和剿寇的事宜。

這是戶部和兵部職責內的事情,自然有兩部的官員出班向皇上陳述事況、建言以對,戶、兵兩科言官也就此事表了他們的意見和看法。對於賑災這件事,朝中眾位官員的意見大多一致,都表示要盡快撥付賑災米糧、安置受災難民,於是天啟命戶部侍郎鄭三俊為欽差,即可調配人手、裝載米糧赴灤州總攬賑災事宜。

至於荷蘭人侵佔澎湖一事則有點麻煩,原因是禦史崔奇觀彈劾漳南道副使程再伊放任副將張嘉策接受荷蘭“紅夷”銀三萬兩,許其在澎湖互市。既然有禦史彈劾,兼之海患嚴重,

朝廷不得不察,一番商議之後,天啟派都察院僉都禦史朱世守會同兵部官員同往福建查處,並督促福建巡撫南居益嚴厲懲荷。

兩件大事商議完畢後已經過了不少時候,不要說天啟皇帝,就連站在後排的孫越陵也有些累了。於是,在升殿太監高聲唱諾“百官有事立奏,無事退朝”聲中,孫越陵猛地驚醒過來,便想要衝出官班,高聲來一句“臣有本奏”——這是葉向高早已安排已當的,由他這個掃平四川叛亂,為東林立下大功的新晉官員來打響疏救汪文言的第一炮,此時他又豈能違囿輔之意?

可是,就在他有所行動之前,猛地裡站在他前面的官班中突然衝出了一名官員,伏地拜曰:“皇上,臣兵科給事中郭允厚有本奏。”

孫越陵心中一驚,郭允厚是閹黨成員,他在這個時候出班奏事,難道果真如葉向高所想,他們打算要彈劾錦衣衛都指揮駱思恭,以期能夠撬開汪文言之口嗎?

他心中有些懊惱,不由責怪自己剛才走了神,以至於讓他人搶了先,也不知道輔會不會怪責下來。

天啟雖然有些不耐煩,但終究不好此時不讓別人說話,隻好說道:“你有何事要奏?”

郭允厚抬起頭來,大聲說道:“皇上,今日之大明,既有虜酋寇邊搶掠,又有地震、決堤等內患為虐,兼之我大明百姓傜賦深重、難以維持,導致國庫空虛。為天下計,臣奏請皇上對兩淮、兩浙富庶之地派遣鹽監,詔收鹽課。”

此言一出,滿堂嘩然。

兩淮之地是大明產鹽重地,所產之量居各地之,大明收取的鹽稅銀兩,有一大半出自於兩淮,且兩淮多鹽商巨賈,富不可言,大明朝廷每年從這些鹽商手中征得的稅款便不在少數。至於兩浙之地,那就更不用說了,更是富足甲天下,光是每年上繳朝廷的稅銀,也是大明其它省份所望塵莫及的。

可是,兩淮、兩浙之地,是朝中東林黨人的大本營,東林黨中許多人便是出自兩浙,身後有兩浙商團的支撐和扶持,朝中的東林黨,在某個程度來說,也代表著這些江南商賈的利益,是這些商賈們在廟堂之上的喉舌。

如今郭允厚提出來要派遣鹽監,加收兩地鹽稅,這可是又捅到了東林黨人的要害處,讓他們怒不可遏。

近年以來,就是因為三黨中人的攪合打岔,導致東林黨施政的策略有所偏差,天啟皇帝更是調整了大明的稅賦政策,不僅將早已取消的派往江南的礦監、茶監給重新放了出來,且還加重了江南一帶的稅賦。就因為這件事,他們早前就曾和天啟皇帝力爭過,雙方經過一番討價還價,終於達成了初步的妥協一致,

可如今,郭允厚居然又將此事提了出來,不僅如此,他還要求唯獨對兩淮、兩浙地加收鹽稅,這非是要逼得江南富紳吐盡囊中所得才善罷甘休麽?

東林黨人忍無可忍,吏部員外郎周順昌第一個跳了出來,戟指郭允厚,斥道:“擾亂聖聽,一派胡言,此心可誅!”

郭允厚轉過臉來,看著滿臉激憤的周順昌,淡淡道:“周大人,這可是利國益民的事情,你何處此言呐?”

周順昌一撩官袍,對著天啟跪下,大聲說道:“皇上,這派遣鹽監、增收鹽課一事萬不可為啊,兩淮、兩浙之地固然富庶,可是他們所承擔的稅賦也是我大明諸省之中最重的,一直就疲於應對,難以為繼,我大明富有天下,豈能做此涸澤而漁、與民爭利之事啊?還望皇上明察啊!”

天啟聞言微微蹙起了那道秀眉,如周順昌所言,兩淮、兩浙地承受了大明最重的稅賦不假,可是要說到他們疲於應付、難以為繼,卻也不免言過其實了,對著郭允厚說道:“郭給事,你既然上奏增加鹽課,說出你的理由?”

郭允厚應聲道:“臣遵旨。”頓了頓,續道,“皇上,我大明一年出的鹽引多達兩百多萬,鹽稅收入卻只有區區白銀一百萬兩,每引稅課不過三、四錢銀,我大明從每斤鹽。鹽課乃國之重器,稅課如此之低,可謂史無前例,臣嘗查史書中載,宋時,每斤鹽抽稅三十文,是本朝十五倍之多。”

說到這裡,環目一掃對他怒目而視的東林黨人,繼續說道:“但在市井坊巷之中,每斤鹽的售價為何呢?宋時,每斤鹽售價為五十文;而本朝,每斤售價為三百文。我大明之鹽業,朝廷稅課如此之低,按常理,鹽的售價也應該極低才是,可如今,縱然稅賦低成這樣,每斤鹽的售價居然高的十分離譜,過了宋朝售價的六倍不止……”

郭允厚說到激動之處,不禁立起身來,環目掃視朝中諸人,高聲說道:“下官請問朝中諸位大人,這稅賦如此低,售價如此高,兩淮、兩浙的鹽商巨賈從中賺了多少我大明朝廷的銀子?從中賺了多少我大明百姓的銀子?我大明朝廷,該不該向兩淮、兩浙派遣鹽監,該不該向這些商賈收取高額稅賦?”

其言有理有據,就連孫越陵都感到無從辯駁,覺得理應如此,畢竟在朝廷法度政策下,這些商販才能賺得盆滿缽滿,如今大明災禍四起,他們沒有理由不來反哺朝廷,為國出力。

天啟皇帝聽得連連點頭,顯然郭允厚的話也深深打動了他,正欲說話之時,卻見周順昌漲紅了臉,兀自強辯道:“皇上,臣以為此言大不妥當,雖然宋時的鹽課高於本朝,但事出有因,豈能一概而論,又豈能以前朝之政,度今日之法?今日國之戶口已大大過了宋朝,且鹽業產量雖有增多,但終究比不上人口的擴張,故此,當需大於求之時,鹽業售價之提升乃必然之理,又豈能以宋時較論?”

周順昌理了理思緒,接著說道,“至於鹽課如此之低,也是我大明朝恩澤天下、造福百姓之舉,不與百姓爭利、永定稅賦於民,難道不是我大明洪武帝定下的萬世章法麽?豈能因為國庫枯竭,就將所出轉嫁於百姓頭上,此舉,當令天下商賈、庶民寒心呐!”對著天啟長拜於地,喊道,“望吾皇深明其義,勿作傷財擾民之舉啊!”

最後這句說的就有點激進了,天啟一雙淡眉已經擰成了結,滿臉的不悅之色。

郭允厚見狀連忙說道:“皇上,此乃為國利民之舉,倘若施行,當使國庫充盈,大明強盛,望皇上早做裁斷,下詔施行啊!”

“臣附議!”閹黨霍維華站出班列,對著天啟俯說道。

“郭給事滿嘴胡言,強詞奪理,臣反對,望皇上明裁!”東林黨人魏大中站出官班,第一個聲援周順昌。

“臣附議!”

“臣反對!”

一時之間,雙方的勢力各自出班聲援,並開始了互相指責斥罵,整個皇極殿上亂成一團,朝堂之上成了東林黨和閹黨互掐的場所,亂糟糟、氣哄哄,嘈雜無比。

“周順昌,本官看你就是我大明朝的蛀蟲,勾結淮、浙商販專事不法,否則我大明鹽稅何低於此?”霍維華開始了對周順昌的謾罵侮辱,言語無狀。

“匹夫,安敢做跳梁之舉?”周順昌不淡定了,回擊道,“汝這等奸猾之人,也敢在朝堂上放肆,皇上遲早將你配邊關。”對這個彈劾王安、暗施詭計的小人,東林君子心中都感到無比的憤慨。

這邊廂,郭允厚對著魏大中吼道:“孔時老賊,你何必假意惺惺、弄名作態、標榜清廉,你以為我不知道你在江南持有的田地房產嗎?我看你就是個吃人不吐骨頭的大倉鼠。”魏大中出身貧苦,入仕後還粗衣敝事,且以清廉之名聞於當世,號稱舉賄賂,饋者無敢臨門,是東林黨中的一大標杆。

魏大中怒不可遏,吹著胡須朝郭允厚罵道:“你這個無恥小人,劾舉善書院,詆毀清流之名,早為仕林所不恥,還有臉在此大放闕詞?”

“仕林?”郭允厚哈哈大笑,“你們東林黨所謂的書院、會堂,便能代表整個天下間的讀書人麽?便能掩蓋大明所有讀書人的心聲麽?真正是好笑啊……哈哈……”

朝堂之上,兩黨爭執不休,互為指斥,亂象紛紜。但朝堂之上的東林黨人此刻畢竟佔了多數,漸漸地,東林的呼聲完全壓過了閹黨的呼聲,整個朝堂之上,隻聞東林黨人憤慨激憤的抨擊,閹黨的聲音小了下去,終於漸不可聞。

孫越陵抬眼看了看坐於龍椅之上的天啟皇帝,只見他臉色青,額上青筋暴起,雙頰繃緊,顯然在極力克制。

到了這個時候,他縱然是想要按照葉向高和**星的意思來上奏,也是無從力不合時宜了,不得不捺下心來,聽著東林黨對閹黨的大力抨擊、怒言閥噠。

瞥了一眼站在官班前列的**星和葉向高,只見**星又是滿臉紅光,正在與人滔滔不絕作清濁之辯;而葉向高仍舊是那副老僧入定模樣,似乎對生在身旁的一切聞若未聞,視若未睹。

原本是參議朝政的重大朝會,在東林黨和閹黨的參合扭曲之下,成了雙方互相攀咬斥罵的一大鬧劇。

“黨爭誤國啊!”孫越陵如斯長歎,能出現這樣的局面,真是讓他萬萬意想不到。

“皇上,微臣有話要說!”一片嘈雜聲中,一個蒼老而振聵的聲音忽然高聲響起,掩蓋了那片爭執之音。

聽到這聲喊,所有人都漸漸靜了下來,一時之間, 朝堂上靜至落針可聞——熟悉的人都知道,這是當朝輔葉向高的聲音,葉向高是除了當今聖上外,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重臣,他的態度,不能不引起所有官員的重視。

“哦?輔有何話要說?”天啟見是葉向高,也壓下了心中的不快,以平和期待的眼神朝他看去。皇極殿中的所有官員也目視著他,看他究竟是如何一種態度。

葉向高站出班列,朝著天啟微微俯身,道:“回皇上,老臣以為,對兩淮、兩浙之地派鹽監、增稅課,必定充盈我大明國庫,乃上善之法,理應為之!”

“轟”的一聲,此話一落,整個朝堂之上又炸開了鍋,議論紛紛,嘈雜不休。

令閹黨成員萬萬想不到的是,內閣輔、東林宿老葉向高竟然讚成他們的意見,表態同意詔增兩地鹽稅;大部分東林黨人也是大吃一驚,萬萬料不到葉向高居然並不站在自己的一方,而是附和閹黨成員。

站在葉向高身後不遠處的**星氣炸了胸膛,顫聲對著葉向高說道:“葉福清,你……你說什麽……”他是真心沒有想到葉向高竟然如此說話,完全不考慮自己的立場,一時之間指著他的手著顫,不知道該如何措辭以對。

“皇上!”葉向高罔顧朝堂之上的議論,繼續對著天啟說道,“自老臣出任閣臣以來,邊事不斷、內紛不止,我大明內外交困,入不敷出,國庫早已空虛。如今,若真能派遣鹽監、加收鹽課,當能為國庫、內帑增收不少,更能藉此度今日之困厄,這是利國利民之舉,老臣自當全力讚成。”

話一落,朝堂之上又是陣陣驚噓議論之聲。8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