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絕對掌控》第一百一十三章 更熱鬧了
  全球各地出現了奇怪的一幕,一邊是通用的各品牌汽車大賣,通用品牌的市場曝光率奇高;另一邊是通用大打官司,不僅法院裡在打官司,媒體上也在打筆墨官司。  對於法律界人士來說,通用的官司是近期的一個熱點,雖然通用賣了多少汽車和他們一毛錢關系都沒有,但是通用采取的全新的精準營銷手段是他們關心的重點。

  軌跡2.0充分曝光之後,大家都對通用幹了些什麽,如何實現銷量非正常增長一清二楚了,所以現在大家爭論的焦點在於,這種營銷模式,這種利用用戶隱私數據的模式,是否合法,是否有侵害用戶個人權利的嫌疑。

  對於反通用一方來說,用戶的數據你在未經用戶允許的情況下,隨便就拿來進行商業用途的分析,並且還提供給廣告主使用,甭管你是直接將數據提供給廣告主,還是僅僅將分析後的結果提供出去,本質上你都是侵犯了用戶的隱私權。

  這個論點在一些主流的媒體和社會團體內非常有市場,尤其是那些致力於限制和防范征服權利,防止公眾權利被侵奪的公益組織,遇到這種事情立刻像是打了雞血一樣,兩眼冒著紅光的就撲了上來。

  這一邊打官司,一邊遊行,還能一邊提高組織知名度,還能撈點什麽基金會的捐贈,簡直沒有比這更爽的事情了。

  於是,各國的最高法法庭上,通用的律師團和不知從哪冒出來的形形色色的原告方打成一團,時不時還有其他汽車廠商的律師團客串支援,跟通用打成一鍋爛粥。

  在法庭外面,總是聚集了不少舉著大小標語的各色人等,有支持通用的,有反對通用的,還有重在參與,就是為了在新聞事件裡混個臉熟的。有個人行為的,有團體行為,還有那種行為藝術家,誰都搞不清楚他想幹嘛的。

  示威人群周圍徘徊著一圈警察,幫忙維持秩序,同時將觀點相左的雙方隔離開來,防止敵對的雙方打起來。

  在所有這些亂七八糟的行為後面,總是少不了資本的力量,有些團體是拿通用的錢辦事的,有些團體是拿豐田、大眾的錢辦事的,當然了,其他汽車企業也少不了參與其中。

  雙方在爭奪法律戰場的同時,還不忘了爭奪民意的戰場,因為只要民意取勝,反過來改變立法也是有可能的。

  圍繞著最高法形成了一個法律相關的焦點,在各大電視台,又有專門報道這次通用隱私案件的專題報道和辯論節目,一個爭奪社會輿論導向的戰場慢慢形成。

  這時,在某國最高法的庭審中,谷歌和臉書不小心被牽扯了進來,因為它們是數據最終的提供者,既然是隱私侵權案,那麽它們肯定是怎麽都跑不了的相關責任人。

  本來這也沒什麽,不過在通用和其他汽車公司較力的時候,這事性質就變了,於是當某個律師不小心把谷歌這類第三方公司牽扯進來之後,事情就複雜了。

  軌跡2.0精準營銷的威力大家的領教了,其市場價值早已被經濟界充分認可,谷歌和臉書這類靠流量吃飯,靠入口維生,就指著大用戶群體過活的網站,很明顯的感覺到一張全新的大餅已經在向他們招手,大餅上那熱熱乎乎的香氣已經清晰可聞,一張嘴就能咬到了。

  現在突然有人蹦出來,大吼一聲:違法!然後把餅搶走,這擱誰身上也是一肚子火氣。

  再說了,擋人財路不共戴天!

  這句話放在全球范圍內,仍然具備絕對的普適性。

  谷歌火了,臉書也火了,這事要是讓這幫家夥辦成了,到嘴的肥肉不就飛了嗎?

  於是,以谷歌為首的互聯網公司不幹了,它們紛紛派出自己的律師團,加入這場爛仗,哪怕把這場官司打上一百年,也絕對不能讓對手贏了。

  這回徹底熱鬧了,汽車公司代表的是傳統工業的力量,而各大網站則是新型經濟的力量,汽車公司還能按照國籍劃分成美系、日系、德系之類的,這網站公司,幾乎就是清一色的美籍為主。

  在加上網站公司和通用立場相同,國籍相同,平時大家在華爾街抬頭不見低頭見的,這事慢慢有觀點之爭和利益之爭,向著地域之爭轉變。

  因為很明顯的一個事實就是,通用佔領市場,損失的那些汽車公司,很多都不是美國的,換句話說,通用損害的不是美國的利益,而是在幫助美國攝取利益。

  於是,更有意思的事情發生了~~~

  我們都知道, 對於像通用和谷歌這種級別的公司,他們的政治影響力是相當驚人的,尤其在一個擁有著政治遊說傳統的國度裡。

  所有事情都是有成本的!

  就是遊行、情願、示威、抗議、打橫幅、街頭演講,這些事情都是有成本的,就算那些公益組織,非盈利性的政治團體,他們的成員也是要吃飯的,也是需要資金支持的。

  當通用和這些美國的互聯網公司組成統一戰線之後,一個足以影響美國政治版圖和左右宏觀經濟走勢的超級聯盟就慢慢成型了。

  在這股龐大的力量下,各種盤根錯節的社會關系互相關聯,合縱連橫,從方面面的角度講影響力施加到這些公益組織身上,施加到各大電視台身上,施加到各種傳媒公司身上,施加到各個層次的公眾人物、公眾評論家身上~~~

  在不知不覺之間,徘徊在美國上空的社會輿論悄然轉向,由最初的權利之爭變成了利益之爭,甚至變成了美國經濟霸主地位之爭。

  很多評論家指出:絕不能因噎廢食!

  在大數據的年代,個人隱私問題肯定會更集中,但不能因為有風險就拒絕大數據,就像不能因為槍可以殺人,就執行禁槍令一樣。

  未來,大數據必然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甚至會成長為下一個類似於互聯網的經濟新模式,在這種情況下,美國不能輕易拒絕新經濟模式,那會讓美國痛失全球經濟的領導地位。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