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巨浪》第11卷 戰略轉折 第66章 夾尾而逃
從七點半到八點,在三艘“獅”級的重炮面前,“台灣”號僅僅堅持了半個小時。

 這是最為重要,也最為關鍵的半個小時。

 戰後,在絕大部分人看來,正是“台灣”號單獨抵擋住了英國本土艦隊的炮擊,讓第41艦隊的另外三艘戰列艦沒有受到威脅,同時讓第42艦隊的四艘戰列艦可以放心大膽的收拾第21艦隊的二艘戰列艦,才為第四艦隊獲得最終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當然,對戰局產生影響的不僅僅有白佑彬的戰術決策。

 英國本土艦隊司令官霍頓的戰術風格也起到了不少的作用。

 如果換成了其他人來指揮本土艦隊,恐怕遭到重創的就不僅僅是“台灣”號了。當時,本土艦隊的三艘戰列艦佔領了丁字頭,處於最有利的位置。在此情況下,三艘“獅”級戰列艦肯定應該放慢航行速度,盡量提高炮擊命率,並且依次打擊朝其駛來的四艘“省”級戰列艦。只要戰術安排得當,就很有可能重創四艘“省”級戰列艦,甚至擊沉其一到二艘,從而徹底改變戰場上的局面。

 問題就是,霍頓並不是那種敢於冒險的指揮官。

 從英國本土艦隊這幾年的表現來看,霍頓屬於穩重有余,進取不足的那類將領。即便在形勢相對有利的情況下,他首先考慮的不是殲滅敵人,而是保全自身的實力,避免承受過大的損失。

 前面已經提到過,霍頓的指揮風格在之前三年收到了卓有成效的成果。

 可是,當他面對截然不同的戰場環境,面對截然不同的局勢時,卻沒有變通,仍然采取了極為保守地打法。在“台灣”號朝著三艘“獅”級戰列艦衝過去的時候。霍頓不但沒有下令減速,反而下令將航速提高了二節。也許有人會認為,霍頓下令提速,是為了炮擊“台灣”號後面的另外三艘“省”級戰列艦。實際上,直到“台灣”號退出戰鬥,三艘“獅”級戰列艦才轉移炮口,朝“廣東”號開火。顯然,霍頓不是在尋找殲敵的機會,而是在進行戰術規避。

 如果霍頓在佔有優勢的情況下主動避讓。那就確實讓人難以理解了。

 不過換個角度。也許就能明白霍頓采取避讓戰術地原因。

 從綜合戰鬥力上看。“獅”級遠不如“省”級。最多與“皇帝”級乙型戰列艦持平。另外。“獅”級地防護能力遠不如“衣阿華”級。隨著距離逼近。“省”級地主炮隨時都有可能擊穿“獅”級地裝甲。

 另外。當時第21艦隊正在向本土艦隊西面航行。即便斯普魯恩斯更換了旗艦。他也沒有失去對艦隊地指揮能力。按照第21艦隊地航線來看。斯普魯恩斯肯定想用本土艦隊來對付窮追不舍地第4艦隊裡地四艘“皇帝”級乙型戰列艦。從而獲得喘息。甚至是逃離戰場地機會。

 在此情況下。如果本土艦隊放手對付第41艦隊地四艘戰列艦。最終很有可能遭到第四艦隊裡所有戰列艦地夾擊。結果將不言而喻。斯普魯恩斯不會留下來給霍頓陪葬。在成功“掩護”第21艦隊撤退之後。本土艦隊將成為第21艦隊地替死鬼。

 由此可見。霍頓主動避讓。就是不想成為犧牲品。

 隨著“台灣”號在遭到重創之後主動撤退。戰場上地局勢再次發生了變化。

 此時,楊定方地表現起到了極為關鍵的作用。

 在確定艦隊旗艦失去了指揮能力之後,楊定方立即接過了指揮權,“武宗”號成為了艦隊的臨時旗艦。同時,楊定方立即向三艘還在作戰的“省”級戰列艦下達了新的命令,並且調整了四艘“皇帝”級乙型戰列艦的行動。

 以“廣東”號為首的三艘“省”級戰列艦首先提速。

 這麽做,除了能夠掩護“台灣”號向南撤退之外,還能逼迫英國本土艦隊盡快向西轉向。從而在進入戰列炮戰階段的時候,控制住交戰距離,讓英國本土艦隊不能隨心所欲的離開戰場。

 緊接著,四艘“皇帝”級乙型戰列艦地速度也提高到了二十四節。這是當時“武宗”號與“世宗”號能夠達到的最大速度。

 隨著四艘“皇帝”級乙型戰列艦加速趕上來,英國本土艦隊的優勢將變得蕩然無存。

 當時,“肯塔基”號已經喪失了全部戰鬥力,“路易斯安那”號也僅有二門主炮還能繼續開火。在此情況下,第21艦隊是否投入戰鬥,都變得無關緊要了。

 楊定方的戰術意圖也很簡單:集全部力量。打殘英國本土艦隊。

 只要七艘戰列艦能夠正常發揮。就能在炮戰乾掉,或者重創三艘“獅”級戰列艦。到時候。即便霍頓想主動撤退,也沒有那個能力。

 因為四艘“皇帝”級乙型戰列艦在對付“緬因”號與“明尼蘇達”號的時候用了不少的時間。所以不能及時趕到,最快也只能在八點半左右追上英國本土艦隊,所以局勢並沒有立即變得對第四艦隊有利。

 在楊定方趕上來之前,三艘“省”級戰列艦要單獨面對三艘“獅”級戰列艦。

 另外,在此之前,楊定方與白佑彬都先後投入了一支驅逐艦編隊與一支巡洋艦編隊,向第21艦隊與英國本土艦隊發動了魚雷攻擊,此時第四艦隊裡只有一支驅逐艦編隊可以調動,而二隻巡洋艦編隊還沒有重新恢復隊列,難以發動有效的魚雷攻擊。

 在此階段,局面對英國本土艦隊是比較有利的。如果霍頓能夠抓住這個機會,恐怕結局就會發生很大地變化。

 顯然,霍頓沒有抓住最後的機會。

 在面對三艘戰鬥力都有所降低的“省”級戰列艦時,本土艦隊的三艘“獅”級戰列艦的表現依然謹慎保守。

 當時,“廣東”號只剩下了四門主炮,“江蘇”號還有七門主炮。“吉林”號則只有門主炮,火力僅為本土艦隊三艘“獅”級戰列艦地百分之十左右。另外,三艘“省”級戰列艦上的副炮也都有所損失,連火力指揮與控制系統也有損壞。可以說,局勢對三艘“省”級戰列艦極為不利。

 炮戰重新開始之後,霍頓首先想到的不是怎麽乾掉三艘“省”級戰列艦,而是怎麽避開對手。或者說,當時霍頓已經打起了退堂鼓,沒有繼續戰鬥下去的決心與勇氣了。

 這也不能怪霍頓。第21艦隊在撤出戰鬥之後,即便能夠戰勝三艘“省”級戰列艦,本土艦隊還要面對四艘“皇帝”級乙型戰列艦。打到最後,即便第四艦隊會傷亡殆盡,本土艦隊也要承受極為慘痛地損失。

 明帝國海軍能夠承受損失,美國海軍也能夠承受損失,英國海軍卻不能承受損失。

 在僅剩艘戰列艦地情況下,如果再丟掉三艘最先進,最強大的“獅”級戰列艦。英國海軍不但會丟掉北大西洋地製海權,甚至還會失去保衛本土的能力。

 八點二十五分,三艘“省”級戰列艦與三艘“獅”級戰列艦地炮戰打了不到十五分鍾,本土艦隊就再次轉向了。

 此時,第21艦隊在本土艦隊的西面,且航線偏北大概五千米。

 霍頓沒有與第21艦隊會合,而是以四十五度的切角從第21艦隊的屁股後面繞了過去,然後直接轉向北上,並且將航速提高到了二十八節。

 顯然。霍頓逃跑了,而且是丟下其美國“戰友”,單獨逃跑了。

 當初,斯普魯恩斯為了保全第21艦隊,丟下了坎寧安指揮的英國大西洋艦隊,單獨離開了戰場。當他得知霍頓丟下了他,單獨撤出戰場的時候,會有什麽樣的感想呢?

 可以說。霍頓把握轉向撤退的能力非常強大。

 如果本土艦隊晚五分鍾轉向加速,楊定方率領的四艘“皇帝”級乙型戰列艦就趕了上來,到時候本土艦隊想逃都逃不掉。

 當然,霍頓地這一能力也在常年與德國海軍的糾纏鍛煉出來的。

 到此,戰局基本上已經確定了下來,在本土艦隊主動撤出戰鬥之後,第21艦隊成為了追殲的對象。

 此時,白佑彬也在“王博”號輕巡洋艦上收回了艦隊的指揮權。

 了解了戰場情況後,白佑彬立即讓楊定方抽調幾艘巡洋艦與驅逐艦去跟蹤監視撤退的英國本土艦隊。同時命令七艘戰列艦加速追擊美國海軍第21艦隊。

 很明顯。 白佑彬放棄了擴大戰果的機會。

 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還在繼續戰鬥的七艘戰列艦地最快速度都都在二十四節左右。而英國本土艦隊的撤退速度在二十八節以上,根本追不上。

 當時。“肯塔基”號與“路易斯安那”號的速度也在二十七節左右。

 八點四十分,白佑彬調集了能夠及時趕來的八艘輕巡洋艦,然後讓第41-5驅逐艦編隊向第2艦隊發動了魚雷攻擊。

 能否乾掉第21艦隊裡的最後二艘戰列艦,就要看這次魚雷攻擊了。

 萬幸的是,“肯塔基”號與“路易斯安那”號上的主炮基本上失去了戰鬥力,其副炮對輕巡洋艦的威脅並不是很大。另外,斯普魯恩斯之前已經在掩護“緬因”號地戰鬥派出了一批輔助戰艦,此時留下來為“肯塔基”號與“路易斯安那”號護航的輔助戰艦並不是很多,難以阻擋驅逐艦。

 也直到這個時候,斯普魯恩斯才猛的回過神來,發現霍頓“拋棄”了他。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