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化工大唐》第3卷 長安風雲 第14零 創造奇跡
  第一四零章 創造奇跡

  唐軍好象牽牛的繩子,牽著兩萬吐蕃兵在多瑪城外廣闊的草原上奔馳。

  差不多十裡的時候,吐蕃左翼騎兵已經和吐蕃主力拉開了老大一段距離,在唐軍的利箭之下,傷亡近半,實力大損,他人所過之處,地面一片紅色。

  程曉天知道對付他們的機會來了。猛的把弓箭收起,抓起馬槊,大喊一聲,朝吐蕃左翼騎兵衝了過去。

  自從過了石堡城之後,廣袤的藏北高原成了這支騎兵的樂園,來去自如,所向披靡。若不是受挫於多瑪城下,還不知道他們打到哪裡去了。多瑪受挫,唐軍心裡早就窩了火,巴不得和吐蕃人大戰一場。一見程曉天衝上去,無不是大喜,抓住馬槊,呐喊著殺了上去。

  給唐軍拖著打,吐蕃左翼騎兵陣形凌亂,幾不成軍,還沒有弄明白怎麽回事,就見唐軍濺起的水花好象巨浪一般,就知道不妙。

  現在,為了不出現更大的傷亡,吐蕃軍隊最好的方法就是脫離接觸,避免給唐軍打擊。然而,已經來不及了,唐軍好象狂風一般飄來,手中的馬槊似毒蛇,吞噬著吐蕃騎兵的性命。

  馬槊之後就是橫刀,在如雪的刀光中,吐蕃騎兵紛紛落馬,人喊馬嘶,亂成一團,潰不成軍。

  達蘭一見唐軍朝他的左翼騎兵衝去,就知道不妙,立即率領右翼騎兵趕來相救。可是,程曉天精得很,絕對不給他機會,衝入吐蕃騎兵陣中之後,馬上命令混戰。

  光是給唐軍牽著鼻子這段時間這支吐蕃騎兵就傷亡不小,再給馬槊一捅,橫刀砍殺,哪裡還能抵擋,在丟下千多具屍體後,狼狽逃躥,直向達蘭率領的右翼騎兵逃去。

  吐口氣,程曉天大手一揮,命令唐軍重整隊形,向遠處馳去。馳出幾裡路程,唐軍的隊形已經整頓好了,程曉天這才命令唐軍放緩步伐,準備對付達蘭的另一支騎兵了。

  達蘭已經明白了程曉天的戰術,這種戰術吐蕃軍隊也會。不過,吐蕃軍隊有一個致命的缺陷,就是弓的射程不如唐軍遠,按照程曉天這種打法,他的騎兵衝上去不過是送命。

  現在,最重要的辦法就是壓製住程曉天,讓他發揮不出這種優勢。可是,多瑪城下有上百裡平坦的草原,是騎兵馳騁的天堂,雖然雨下得不小,但是暴雨對吐蕃軍、對唐軍的影響是一樣的,要想把唐軍困住,非常難。

  按照達蘭的設想,程曉天這一仗要麽和他硬碰硬,要麽就是撤退或者逃走,他是絕對想不到程曉天會用出突厥人的戰法,讓他束手無策。

  就在這時,禁軍千戶諾旺趕到,請命道:“大帥,請讓我們禁軍上吧!我就不信,他們能逃得出我們禁軍的手掌心。”

  達蘭現在是騎虎難下,不把程曉天殲滅掉,就騰不出手來對付趕來的援軍。按照程曉天的打法,唐軍的弓箭射程遠,吐蕃軍上去是送死,可是他別無選擇,不得不戰。沉思了好一陣,達蘭點頭道:“把裡所有的禁軍都調出來,你們分成三路,再把這支騎兵也調上去,從四個方向同時進攻。我再把步兵部署到其他位置,策應你們。”

  這主意不錯,諾旺讚道:“大帥高明!”

  命令傳下,城裡的禁軍調出城來,分成三部分,佔住三個方位。程曉天看在眼裡,大笑道:“弟兄們:這是吐蕃讚普的精銳,吐蕃的禁軍!我們今天運氣,居然叫我們給撞上了!弟兄們,有沒有信心把他們乾掉?”

  “有!”打了這一陣,擊潰吐蕃左翼騎兵,將士們人人興奮,無不是大聲呐喊。

  達蘭使用的辦法就好象在棋盤上布子,等到他把棋子布好,就成一張大網,會讓程曉天無處可退,無處可逃。機動,是程曉天取勝的法寶,哪會讓達蘭給束縛著手腳,程曉天摘下硬弓,帶著唐軍風馳電掣一般,朝左邊的吐蕃禁軍衝了過去。

/>  對程曉天威脅最大的是吐蕃的騎兵,因為騎兵跑得快,很趕緊把吐蕃的騎兵擊潰,是以程曉天選中這支禁軍下手。

  諾旺正在這支禁軍中,很是不服氣,冷哼一聲:“你們能射箭,難道我們就不能?”指揮禁軍迎了上來。

  讓他想不到的是,唐軍一輪箭雨過後,一下子分成兩部分,從他左各兩邊繞了過去。只要繞過他們,那麽達蘭布置的阻攔就會失效,又變成唐軍牽著吐蕃軍隊的鼻子跑路了。

  諾旺自然是不會放走唐軍,把禁軍分成兩部分追了上去。雙邊都是箭如雨下,各有傷亡。在經過一陣猛烈的碰撞後,唐軍繞過了禁軍,邵勝和程曉天匯合在一起。

  這次,繞過禁軍要費些時間,是以唐軍的傷亡大些。不過,這也值了,唐軍脫出了達蘭布置的包圍圈,上百裡草原任由他們馳騁。

  唐軍匯合在一起,又采取牽牛戰術,利用唐軍弓箭的射程比吐蕃軍遠的優勢,抓住機會射一輪箭,馬上就撤,絕對不多擔擱。

  論騎射,吐蕃軍隊不見得比唐軍差。可是弓不如唐軍的弓強勁,誰也沒辦法,諾旺這一刻最想要的就是他的禁軍能人人有一把唐軍的硬弓,那麽唐軍這一打法馬上就會失效。

  戰爭不僅僅是軍隊的較量,還是文明與科技的比拚,吐蕃在這方面遠遠不如唐朝,哪來的硬弓?諾旺不過是想想罷了。

  要是禁軍拿唐軍沒辦法,那麽不僅諾旺臉上無光,就是墀德祖讚臉上也不好看,諾旺明知追上去是送死,為了禁軍的面子,不得不率領禁軍追上去。

  一追一逃,程曉天指揮唐軍在撤退中給禁軍以殺傷。一開始,程曉天是繞著多瑪城兜圈子,後來達蘭指揮吐蕃軍隊四處設點,攔截唐軍,要想圍著多瑪城兜圈子已經不行了,就帶著唐軍朝遠處奔馳。

  無遮無攔的草原上,正是騎兵的天堂,唐軍可以自由馳騁,達蘭要想把程曉天堵住,根本就做不到。步兵,沒有騎兵跑得快,沒用處。騎兵倒是有用處,就是追上去,又有什麽用呢?徒增傷亡罷了!

  諾旺緊咬著唐軍不放,小半個時辰過去了,他的禁軍傷亡好幾百人。這還是禁軍是吐蕃軍隊的精銳,特別善戰,身著鐵甲,防護力好的結果。若是換成其他的軍隊,早就傷亡好幾千了。

  反觀唐軍,傷亡不過幾十人。程曉天深知吐蕃禁軍的厲害,才不想和他們硬碰硬,下令唐軍不要停下來射箭,要他們回身射箭,這樣做可以節約一些時間,便於和禁軍拉開距離,減少傷亡。

  達蘭實在沒辦法,隻得帶著所有的騎兵從後趕來。他是鐵了心,要咬住唐軍,不給他歇息時間。唐軍的騎射不錯,不過,唐軍的箭矢總有用完的時候。等到唐軍沒有了箭矢,到那時再來和唐軍搏殺,看你能逃到天上去?

  唐軍不分兵種,人手一副弓箭,即使是步兵也會有二十枝常備箭矢。程曉天輕裝疾進,靠的就是騎射,這箭矢每人配備了好幾箭壺,要想他們把箭矢用光,談何容易。

  兩支軍隊就在多瑪城外的草原上開始了大追逐,直到天黑下來,唐軍的箭矢也沒有用完。達蘭鬱悶異常,不得不下令軍隊扎營歇息。

  等到軍隊扎好營寨,達蘭這才來清點傷亡。不清點不知道,一清點嚇一大跳,光是今天一天,他的軍隊就傷亡高達五千。其中,禁軍的傷亡更是達到驚人的三成。

  至於唐軍的傷亡,他粗略估計了一下,不過一千左右。這不過是唐軍一支普通的軍隊,並非很精銳的軍隊,居然讓禁軍傷亡達到三成,他是打死也不信。

  事實就在眼前,不信也不成!

  對於這一戰,程曉天事後總結道:“多瑪城下一戰,我們之所以能用極小的代價,換取巨大的勝利!不是我的戰術對頭,也不是兄弟們特別善戰,是因為我們有一把好弓,比吐蕃禁軍的
的弓射程遠些。要不然,我只有帶著兄弟們逃命的份了!”

  讓程曉天感到遺憾的是,達蘭把所有的騎兵集中了,他只能殺傷吐蕃騎兵,卻不能擊潰。若不是達蘭把所有騎兵集中,要是他的騎兵分散的話,他的騎兵會重蹈他左翼騎兵的覆轍,先是給唐軍消耗,等到時機成熟,再一舉擊潰。

  這一夜,程曉天怕達蘭突襲,更怕他暗中派軍隊圍堵他們,加倍小心。好在,達蘭並沒有這麽做。

  達蘭之所以沒有這麽做,一是因為他的軍隊給甩得很遠,這裡已經遠離了多瑪城,他的軍隊要趕來不可能。二是黑夜混戰的話,傷亡會很大。因為這種混戰,不僅有敵人殺傷,還有自己人殺傷,有時候打了半晚上,才知道是自己人打成一團,這事乾不得。

  到了第二天,雙方接著追逐。這一次,程曉天不是往別處逃,而是返回了多瑪城。等到程曉天退到多瑪城下時,多瑪城外的吐蕃軍隊全部撤進城裡,站在城頭上看雙方上演追逐戲。

  達蘭精明,他最關注的並不是傷亡情況,也不是唐軍的騎射如何了得,而是唐軍的箭壺。他注意觀瞧之下,唐軍身上的箭壺越來越少,他心頭的陰霾漸漸散去。照這種消耗程度,到不了天黑,唐軍就沒有箭矢了,到那時,唐軍要麽逃,要麽只有和他們死拚,這正是他所期望的。

  這是達蘭昨晚上放棄偷營打算的一個原因。在他想來,唐軍的箭矢遲早要耗光,急也不急在一時。

  正如他所料,程曉天也是焦慮異常。程天曉在戰場上打滾這麽多年,就從來沒有為箭矢不足而擔心。程曉天雖然焦慮,並不擔心,因為他打定主意,等到箭矢用光時,再繼續和吐蕃軍兜圈子,只要再堅持一兩天,後續部隊就會趕到。

  到了黃昏時分,雨也停了,天也放晴了。久違的太陽露出了笑臉,看來天氣要晴好了。

  天氣一好轉,唐軍的推進速度會更加快速,援軍到得更早,程曉天的心也寬了幾分,和達蘭磨的主意更堅定三分。

  程曉天右手朝箭壺一摸,卻掏了個空,他最擔心的事情發生了,箭矢終於用光了!

  唐軍箭矢一空,那麽圍殲的機會就來了,達蘭大是興奮,大喝一聲,率領吐蕃軍隊掩殺過去。

  “將軍,怎麽辦?”邵勝很是惋惜:“早知道,多帶些箭矢!”

  誰也沒有未卜先知之能,沒辦法的事情。

  程曉天大手一揮道:“撤退,不要和吐蕃人硬碰!不到萬不得已,不得廝殺!”

  只能這樣辦了。不過,達蘭是個精明人,他也想到了程曉天可能不戰而退,把城裡的軍隊又調了出來,布置在四周。機會一到,他命令一下,吐蕃大軍從四面八方朝唐軍擁了上去。

  望著象潮水一般湧上來的吐蕃軍,程曉天帶著唐軍朝斜刺裡衝去,打算在吐蕃軍的包圍圈未形成之前衝出去。

  唐軍行動如風,去得甚快。吐蕃軍的動作也不慢,忙追上來,不過仍是慢了一步,唐軍已經衝了出去。

  前面有隊吐蕃步兵,正衝了過來。程曉天冷冷的道:“馬槊!準備衝!”唐軍舉著馬槊,朝吐蕃步兵衝了過去,馬槊捅過之後,就是橫刀。一陣暴風驟雨般的打擊之後,吐蕃步兵傷亡不小。可是,吐蕃的禁軍在諾旺的率領下殺了上來。

  這支步兵攔在要道上,要是不把他們擊潰,唐軍不能衝出去。是以,程曉天不得為。只是這一擔擱,給諾旺咬住了。

  現在是不打也得打了。既然要打,程曉天也不怕,指揮唐軍迎戰。唐軍握著馬槊,直朝禁軍衝去。禁軍端著長矛,毫不畏懼,迎了上來。

  “終於跑不掉了!”諾旺得意的一笑,帶著禁軍殺了上來。

  兩支軍隊相遇,好象兩座大山轟然相撞似的,驚天動地的廝殺、呐喊、馬鳴聲響徹天際。
br />
  落馬者不在少數,既有唐軍,也有吐蕃軍。正面作戰,不利於輕裝的唐軍,他們大是吃虧,傷亡比起吐蕃禁軍要大上許多。

  經過兩天的追逐,禁軍傷亡過半,所余者不多。不過,唐軍的傷亡也是上千,這支唐軍不過五千人,上千的傷亡對程曉天來說,也是個不小的損失。

  唐軍雖是不利,卻也不懼,沒有人害怕,更沒有人退縮,無不是拔出橫刀力戰。唐軍的裝備雖是不利,戰鬥力也是不容小覷,兩支軍隊硬碰硬,誰也討不到便宜,隨著時間的流逝,地上的積屍越來越多,鮮血把地上的積水染成紅色,在夕陽下特別駭人,好象一個血湖似的。

  唐軍傷亡過半,而吐蕃禁軍快打光了。達蘭不得不佩服唐軍的勇氣與戰力,點點頭,策馬而出:“大唐的將士們聽著:只要你們投降,我饒你們性命!我還可以保證,不讓你們做奴仆!“

  按照吐蕃的規定,戰俘都是奴仆,尤其是唐軍戰俘,更是奴仆主們的最愛,就算不是奴仆,也要想方設法變成奴仆。如他這般承諾,在吐蕃歷史上絕無僅有。

  “大唐只有戰死的人,沒有屈辱的魂!”程曉天慷慨激昂的回答了他。

  “大唐只有戰死的人,沒有屈辱的魂!”唐軍齊聲呐喊,揮動手中的橫刀砍殺起來。

  達蘭對程曉天這支唐軍打從心裡佩服,騎射嫻熟,砍殺犀利,勇氣過人,絕對是一支難得的精銳,以劣勢裝備居然能把禁軍打光,其戰力可想而知。

  他之所以承諾不讓唐軍做奴仆,是因為他還有一個想法,那就是他想把他們變成教官,要他們來幫助訓練吐蕃的軍隊。吐蕃軍隊在吸收唐軍的長處,可是哪有唐軍百戰余生的兵士來教的好。

  西漢之時,經過漢武帝的努力,漢軍的戰鬥力空前提升,成了周邊各國矚目的對象。當時,漢軍的兵士非常吃香,即使匈奴,也在向漢軍學習,他們抓住漢軍兵士,不會殺掉,也不會用作奴仆,而是要他們訓練匈奴軍隊。

  李陵投降匈奴之後,漢武帝接到情報,說是李陵在教匈奴軍隊漢軍戰法,漢武帝一怒之下把李陵的家人給滅了。 事後查明真相,是另一個姓李的叛徒,不是李陵,漢武帝大是後悔。也因此而斷送了李陵重歸於漢的念頭,他說出了一句流傳千古的悲傷之語“吾已胡服”。

  同樣的,唐軍戰法高明,訓練有素,為周邊國家所仿效。唐軍的戰俘之所以吃香,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奴仆主們想要他們來訓練自家的軍隊。

  若是得到程曉天他們的幫助的話,那麽吐蕃軍隊的戰鬥力將會躍升。達蘭聽了程曉天的回答,歎息一聲:“要禁軍撤下來,讓其他的軍隊上。記住,要讓他們在戰鬥中死去!英雄應該為戰鬥而生,為戰鬥而亡!”

  禁軍退了下來,另一支吐蕃軍和唐軍廝殺在一起。

  達蘭歎口氣,提高聲調:“程將軍,你放心,我會按照我們吐蕃的最高禮儀安排你們的後事!”

  “謝了!”程曉天大笑著回答:“不過,不需要!因為我們死不了!”

  達蘭大笑不已:“程將軍,我終於明白了,你的軍隊為何如此能打,是因為你夠風趣,光這說笑就夠讓他們樂的了!”

  程曉天爽朗的笑道:“達蘭將軍,我說的是真的!你不信的話,你回頭看看就知道了。”

  “殘陽似血而已,有什麽好看的?”達蘭不屑的搖搖頭,仍是回頭一瞧,笑容頓時僵在臉上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