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化工大唐》第3卷 長安風雲 第141 血戰不斷
  第一四一章 血戰不斷

  達蘭目光所及,只見一道流暢的黑線正象水波一般向多瑪城下湧來。以他豐富的戰場經驗,一眼就辨別出,這是一支軍隊,一支突然趕到的大軍!

  在這一帶,吐蕃的軍隊他最是熟悉,沒有這樣的吐蕃軍隊,那麽這支軍隊必然是唐軍的。唐朝的援軍到達,這事遠遠出乎達蘭的意料,很是難以接受這一事實。

  冒雨行軍這事,是可以做到,他研究過唐朝的戰法,知道李靖夜襲陰山就是利用惡劣的天氣讓突厥人產生誤判。只是有一點,他派人把道路阻斷了,即使唐軍強行奪路,必然會有一場惡戰,他派出的可是兩千精銳軍隊,還有三百禁軍。

  他卻不知道他派去封路的軍隊早就給殲滅了。那一戰,既讓達蘭想不到,就是哥舒翰也沒有料到吐蕃封山的軍隊來得那麽及時。吐蕃人來得及時,費俊行他們來得更巧,內外夾擊,讓這支封山的吐蕃軍隊全軍覆沒。

  這支唐軍正是費俊行率領的援軍,哥舒翰一提醒,他就知道事態嚴重,忙帶著軍隊兼程疾進,路上一刻也沒有歇息。

  費俊行能趕到,按道理桑布扎也應該回來向達蘭稟報戰敗的消息,問題是桑布扎沒有回多瑪城,而是去了別的地方,是以達蘭到現在也是不知道他的軍隊在日落城給殲滅了。

  “兄弟們:我們的援軍到了,殺呀!”程曉天興奮得象一只打鳴的公雞,揮著橫刀,勇猛似虎,朝吐蕃軍隊撲了上去,手起處,一個吐蕃兵士的腦袋飛上半天。

  費俊行的軍隊雖然還沒有投入戰場,可是整齊的陣勢,已經讓吐蕃軍隊害怕,馬蹄濺起來的成片成片水花更是象巨大的海浪,唐軍究竟有多少人呢?

  兩軍酣戰之際,一方的援軍趕到,無論人數有多少,都會給敵人造成巨大的心理恐慌,更別說唐軍展開數裡寬的陣形,戰馬飛馳,蹄聲如雷,只聽隆隆的聲響越來越響亮,唐軍的身影越來越清晰,漫卷的旗幟上書一個大大的“唐”字。

  這些都是大批唐軍趕到的最好說明,要吐蕃兵不發慌都不行,程曉天率部殺上來,所向披靡,吐蕃軍無心戀戰,轉身就跑。

  達蘭心裡雖是吃驚,卻沒有慌亂,沉著應對,調動一支騎兵,一萬步兵擺開陣勢,準備迎戰唐軍的援軍。程曉天部雖然勇猛,畢竟傷亡過半,威脅有限,達蘭派出一支上萬人的軍隊纏住就是了。為了穩定軍隊,把他的護衛隊派出去了,凡是臨陣脫逃者,斬!

  有了他這些嚴厲措施,吐蕃軍在經過短暫的混亂後,又穩住了陣勢。

  此戰的關鍵就在於是否能擋住唐朝援軍,達蘭親自指揮和費俊行的一戰。然而,讓達蘭想不到的是,費俊行率領的唐軍並沒有朝他擺開的陣勢撲來,而是改變了方向,朝另一個方向衝去,達蘭看得不明所以。

  這一切,程曉天看在眼裡,恨恨的罵道:“費俊行這小子,居然不顧我們死活,可恨!可惱!等這一戰之後,我一定要請大帥治他的罪!”

  一句氣惱的話沒有說完,眼睛瞪得老大,大是讚賞:“費俊行這小子有點頭腦!這一手不錯,準讓吐蕃人亂陣腳!”

  邵勝聽得不明所以,一刀砍翻一個吐蕃兵,問道:“將軍,您怎又是埋怨又是讚歎?”

  程曉天手中橫刀揮個不停,不斷有吐蕃兵給砍翻,一邊為邵勝解釋:“你瞧,費俊行這小子帶來的援軍不過萬把人,要是和吐蕃的堂堂之陣對上,不過是一場混戰罷了。現在,他改了主意,帶著軍隊直朝多瑪的城門撲去,即使不能拿下多瑪城,也要讓吐蕃人的陣腳大亂!”

  正如程曉天所說,費俊行帶來的不過萬把人的騎兵,而且連日行軍,人困馬乏,戰力大減,若是和吐蕃人擺開的陣勢對上的話,勝負之數很難說,充其量也不過是和程曉天合兵一處,且戰且退罷了。
br />  這種事情,費俊行才不想要。行進間,他發現多瑪城的城門是敞開的,這可是機會呀!要是費俊行一舉拿下城門,進而攻佔多瑪城,那是最好。不過,這種可能性不大,畢竟多瑪城裡還有吐蕃軍,他奪城門的話,城裡的吐蕃軍會把吊橋拉上去,更會攻擊他。

  這不要緊,要緊的是能讓達蘭派兵來援,那樣就可以打亂吐蕃人的陣勢,然後趁機進攻,戰果會好得多。即使不濟,也可以讓唐軍繞過吐蕃人擺開的堂堂之陣,攻擊散亂的吐蕃軍隊。

  為了殲滅程曉天,達蘭把城裡的軍隊調出多半,若是費俊行全力奪取城門,後果真難設想,明知城裡會有抵抗,達蘭仍是帶著五三人趕到城門口。

  費俊行還沒有趕到城門口,城裡就把城門拉上去了。望著如飛趕來的達蘭,費俊行大笑道:“就是你!兄弟們,給我把他打掉!”綽著馬槊,朝吐蕃軍衝了過去。

  上萬唐軍排著整齊的陣勢,手端馬槊,迎著達蘭的三千軍隊撞了上去,兩軍相遇,紛紛墜馬,既有吐蕃軍隊,也有唐軍。

  屍身墜落,濺起無數的紅色水花,在夕陽殘照下,格外美麗。

  這一正面交鋒,唐軍完全佔到上風。唐軍雖然人困馬乏,戰力大減,畢竟全是騎兵,騎兵的集體衝鋒非常可怕,更別說還是裝備精良的唐朝騎兵的衝殺,那威力哪裡是倉促趕來的吐蕃步兵所能抵擋得住的。

  和城門靠得近的就只有這支步兵,達蘭明知步兵遇到騎兵,還是吐蕃身著皮甲的輕裝步兵,遇到裝備精良的唐朝騎兵,那是送死,是送上去讓唐軍殺戮!

  可是,城門要緊,他是不得不如此。他希望讓這支步兵拖住一點時間,讓吐蕃騎兵趕到,只要城門安全,即使把這三千人打光了,也值。

  戰爭就是這樣,明知要付出代價,還不得不流血。

  最重要的是,唐軍佔有人數優勢,以一萬騎兵對三千步兵,後果自是不用說了,隻一個衝鋒,吐蕃步兵就傷亡上千。緊接著,唐軍的橫刀在夕陽下閃爍著耀眼的光芒,吐蕃步兵紛紛潰退。

  好在城門已經拉上去了,暫時不會有問題,達蘭心想犯不著讓他們上來送死,下令吐蕃步兵退下去,和列好陣勢的吐蕃兵相匯合。

  費俊行掃視一眼身邊的唐軍,個個戰意熾烈,眼裡閃著野狼似的光芒,只是他們的臉色疲倦,連日行軍的嚴重後果終於暴露出來了。

  若是在平時,唐軍不疲累過甚,就眼前吐蕃軍的陣勢,費俊行完全有信心擊潰他們,再分割穿插,各個擊破。

  現在也能打勝,不過,代價要高得太多,費俊行可不想乾這種蠢事,指揮騎兵向程曉天的軍隊靠攏,把他解救出來,兩支軍隊匯合在一起,且戰且退,找個地方扎下營盤,修整三兩日,等弟兄們恢復過來,那時再來找吐蕃人算帳也不遲。

  只是,達蘭是個精明人,已經看出唐軍很疲憊,雖然唐軍擁有裝備優勢,但是他們人數有限,不過一萬人,即使加上程曉天的余部,也不過一萬兩三千人。而達蘭手裡卻有三萬多四萬軍隊,其中就有一半是生力軍,此時不與唐軍決戰,還待何時?

  一旦唐軍恢復過來,援軍趕到,那就後悔莫及了。

  主意一定,達蘭指揮吐蕃軍隊攔截費俊行,數萬吐蕃軍隊張開成一個巨大的扇形,朝費俊行的軍隊圍了上來。

  這次,達蘭吸收了教訓,他的軍隊從面八方圍上來,費俊行無論從哪個方向突擊,都會給攔住。

  略一打量情勢,費俊行就知道他的想法,冷笑道:“弟兄們是疲憊不堪,不過,就算是死虎,也比貓大。老子本不想打,別以為老子不敢打!要打就打!弟兄們:吐蕃人以為我們累垮了,掄不動刀了,你們是不是象個娘們,掄不動刀了?”

  “不是!”唐軍爆發出驚天動地的
的吼聲。

  費俊行大吼道:“弟兄們:掄起你們的刀,讓吐蕃人在你們面前慘叫!敵人的慘叫是美妙的樂章!大唐的好男兒才能奏出如此美妙動聽的樂章!殺!”

  “殺!”唐軍大吼一聲,端著馬槊衝了上去。

  又是一輪激烈的碰撞,人喊馬嘶中,兩軍混戰在一起。

  吐蕃軍隊從四面八方圍上來,把費俊行的騎兵團團圍住,只是唐軍訓練有素,盡可能保持戰鬥隊形,雖處重圍之中,卻是絲毫不落下風。

  若是唐軍不是體力消耗過大,吐蕃軍隊即使佔有人數上的優勢,也是拿他們沒辦法,早就給他們撕開一道口子,衝了出去。

  不過,話又說回來,要是唐軍神完氣足,費俊行絕對不會讓吐蕃軍把他們圍住,而是會排起堂堂之陣,朝吐蕃人壓上去,那就是另一番光景了。

  當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兩支唐軍靠攏,然後殺開一條血路,突圍出去。程曉天和費俊行在北地時間甚長,相互知根知底,很是默契,指揮軍隊對著衝殺。隨著時間的流逝,兩支唐軍在一點一點的靠攏,小半個時辰後,兩支唐軍終於匯合在一起。

  唐軍一匯合,精神倍增,無不是熱血如沸,砍殺起來更加有力。

  望著精神頭上來的唐軍,達蘭很是鬱悶,他可是出盡全力阻止兩支唐軍聚攏,仍是功虧一簣。合在一起就合在一起吧,當前最重要的就是把他們圍住,不能讓唐軍突圍。

  一旦唐軍突圍出去,采取程曉天的打法,他將失去全殲的機會。

  吐蕃軍隊在達蘭的指揮下,裡三層的外三層,把唐軍圍了個風雨不透。只是,唐軍的戰鬥力實在是太可怕了,盡管如此,唐軍仍是攻破吐蕃軍隊一道道包圍圈。

  積屍如山,屍體疊了一層又一層,殘肢斷臂,碎裂的肉塊,斷裂的腸子已經給血水浸泡了,原本的花綠色已經不複存在。激戰超過一個時辰,在付出兩千多傷亡的情況下,唐軍終於衝出了吐蕃軍隊的包圍圈。

  “你走在頭裡,我斷後!”費俊行知道程曉天所部傷亡慘重,要他們先行。

  “別以為就你能?”程曉天不滿的嘀咕一句,仍是帶著他的余部,衝在頭裡。

  “絕對不能讓唐軍走脫!絕對不能讓唐軍獲得修整的時間!”達蘭一個勁的在心裡提醒自己,指揮吐蕃軍隊隨後趕來。

  唐軍是騎兵,一打開缺口,潑風般衝了出去,哪裡是吐蕃兵的兩條腿能夠追得上的,隻一會兒功夫,兩軍就拉開了距離。

  一拉開距離,程曉天就命令唐軍重整隊形,準備重演昨天的事情。唐軍連日趕路,但是戰鬥力仍然很強悍,現在費俊行趕到,實力大增,而且最讓人頭疼的吐蕃禁軍已經沒有了戰鬥力,對於其他的吐蕃軍隊,程曉天完全有信心殲滅他們。

  突厥戰術,參戰的唐軍沒有一個人不是爛熟於胸,運用起來肯定是得心應手。繼續打下去,費俊行也是讚成,下令把箭矢分一部分給程曉天所部,整好隊形,準備大打一場。

  唐軍訓練有素,整隊速度極快,等到吐蕃軍隊開到之時,已經隊形整齊,只等著開戰。

  瞧得出來,唐軍要故伎重演,對這種戰術,吐蕃人也是精熟,問題就在於他們沒有唐軍那樣的好弓,一旦讓唐軍發揮出來,他們只有給射殺的份。達蘭焦慮不堪,又是無可如何。

  “隆隆隆隆!”一陣驚天動地的巨響從北方傳來。

  這聲音實在是太過響亮,不僅吐蕃軍驚訝莫銘,就是費俊行和程曉天也是驚詫不已,無不是睜大了眼睛,朝北方望去。

  只見北方正有一條黑色的水線朝南湧來,斜陽殘照下,這道水線發出耀眼的光芒。

  達蘭驚疑不已,費俊行和程曉天卻是大喜過望:“弟兄們:我們的援軍到了,我們的援軍到了
!是我們的步兵,是步兵兄弟們趕到了!”

  費俊行和程曉天對這光芒實在是太熟悉了,一眼就看出,這是陌刀反射的太陽光輝。

  這道水線有近十裡長,正是數萬唐朝重裝步兵排著整齊的戰鬥隊形,手舉著陌刀,向前推進。

  步兵的運用與騎兵有所不同,騎兵之間要有間隔,是為了防止衝鋒時發生碰撞打亂陣形。而步兵,尤其是對付騎兵的重裝步兵,要求隊形密集、整齊、厚重,是以數萬重裝步兵排出的戰鬥隊形跟俊行的一萬騎兵相差不大。

  黑色水線不是一道,是兩道,彼此之間相隔十來丈,不計其數的重裝步兵身著重鎧,踩著整齊的步伐朝前推進。

  他們推進的速度並不快,遠遠不及騎兵的衝鋒,可是他們象移動的長城一般,人還未到,就給吐蕃軍隊造成一股巨大的壓力,人人臉上變色。

  唐軍陌刀的厲害,那可是出了名的。吐蕃和唐朝打了這麽多年,勝少敗多,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唐朝重裝步兵無堅不摧。

  重裝步兵本來就是騎兵的克星,再加是威力巨大的陌刀,這威力之大,就遠非人們所能想象了。據史書記載,怛羅斯一戰,唐軍的陌刀發揮出巨大的威力,重裝步兵排著整齊的隊形向前推進,讓大食帝國吃足了苦頭。

  副將李嗣業善用陌刀,攖其鋒芒者“人馬俱碎”。

  陌刀重達數十斤,幾百人、上千人、數千上萬人一齊發力,一刀下去,不要說血肉之軀,就是前面是牆壁,也會轟然倒下,還有什麽能阻擋呢?

  達蘭和唐軍打了不少的仗,深知唐軍陌刀的威力有多大。要是讓唐軍重裝步兵發揮出來,不要說吐蕃的步兵,就是騎兵也是難逃厄運,會給劈成碎片。

  當今之計,最要緊的就是趕緊退回城裡,再謀破敵之策。要不然,唐軍步兵一趕到,那就不再是唐軍,會變成絞肉機,他那幾萬軍隊絕對會給殲滅。

  主意一定,達蘭下令回城。命令一傳下,吐蕃軍隊朝著多瑪城下聚攏。

  達蘭的反應夠快,程曉天和費俊行的反應也不慢,他們兩人都想到了“絕對不能讓吐蕃人退回城裡”。兩人心有默契,不需要言語,馬上帶著唐軍朝城下衝去。

  唐軍正準備撤離,離多瑪城較遠,等他們趕到時,城上已經放下吊橋,一支吐蕃騎兵正開進城裡。

  二話不說, 一聲令下,唐軍開始進攻,目標就是這支入城的吐蕃騎兵。吐蕃騎兵猝不及防之下,死傷無數。程曉天大手一揮,直朝吊橋衝去,唐軍潮水般跟在他身後。

  要是給程曉天他們借機攻進城裡,後果不堪設想,達蘭忙傳令要城上重新拉起吊橋。程曉天慢了一步,望著慢慢升高的吊橋,恨得牙癢癢的。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先把城外的吐蕃軍隊收拾了,再回頭來攻城也不遲!”程曉天主意一定,率軍殺向吐蕃軍。

  前有唐朝騎兵攔路,後有唐朝重裝步兵壓上來,達蘭陷入腹背受敵的不利境地。

  達蘭打了一輩子的仗,就沒有這麽鬱悶過,這可是在自己鎮守的多瑪城下呀!自己居然陷入絕境,說出去,誰會信?

  城裡有還上萬吐蕃軍隊,可是就是把他們調成城,又有什麽用呢?到來的可是唐朝無堅不摧的重裝步兵,即使重裝騎兵遇到他們,也要吃大虧,更別說這些身著皮甲的吐蕃兵了。

  唐朝重裝步兵的身影漸漸清晰起來,正中有一面帥旗,上書一個“郭”字。

  兩排重裝步兵身著重鎧,手持陌刀,好象長城一般開來,手裡的陌刀在殘陽下閃閃發光,要是靠得太近的話,眼睛都睜不開。

  望著寒光閃閃的陌刀,達蘭的心平生第一次顫栗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