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化工大唐》第3卷 長安風雲 第142 終於趕到了
  第一四二章 終於趕到了

  重裝步兵身著重鎧,背負硬弓,腰懸橫刀,手綽陌刀,排著整齊的戰鬥隊形開來,速度雖然不快,卻是氣勢如虹,讓人生出不可阻擋的想法。

  一個個臉帶疲憊之色,可是人人卻是眼裡閃著熾烈的戰意,仿佛饑餓的雄獅看見羊羔似的,隨時會撲上去,把獵物撕碎。

  這是一支疲憊之師,可是卻是戰意高熾的雄師!他們的疲憊和他們的戰意不相稱,一般情況下,這麽濃烈的戰意只有生力軍才會有!

  這是唐軍,在中國歷史上創造了無數輝煌的唐軍!只有秦始皇那支無敵的軍隊和漢武大帝擊破匈奴的強漢大軍能與之相比!

  他們之所以能創造出讓後人津津樂道的輝煌,不僅僅在於他們有良好的訓練,精良的裝備,還在於他們有一顆死戰不屈的決心!只要需要,不論何時,他們都能戰鬥!哪怕是他們疲憊不堪,也會毫不猶豫的投身於戰鬥!

  整齊的腳步聲匯成一首雄壯的戰歌!每一步踏下去,都會濺起一道近十裡寬的浪花,在夕陽的照射下,格下美麗。

  終於,重裝步兵手裡的陌刀舉了起來,又狠狠的劈下。伴隨著陌刀劈下而起的是一片慘叫聲,還有無數的碎肉。

  阻擋在重裝步兵前面的吐蕃軍隊已經不複存在了,他們不是變成殘肢斷臂,而是變成了碎肉,是真正的碎肉!

  眼前的,不是常說的人仰馬翻的情景!

  我們祖先在說到陌刀的威力時,用了一個“碎”字,而不是亡字,也不是毀字,更不是人仰馬翻,那是有原因的,因為這些字眼無法表述陌刀的威力!

  重裝步兵一個挨一個,只有極小的間隙,陌刀劈下去,密集得好象麻稈。每一個吐蕃兵士面對的不是一把陌刀,而是兩把,三把,甚至更多。

  陌刀本身就很重,達數十斤,重裝步兵經過良好的訓練,個個力氣過絕人,不僅要能“勝衣甲”,更要輕松舞弄陌刀,這一刀劈下去,其威力可想而知。

  兩把、三把,甚至更多陌刀同時砍在身上,吐蕃兵士除了變成碎肉還能是什麽呢?

  要知道,吐蕃缺鐵,兵士主要是靠皮甲護身,皮甲對於陌刀來說,不過是紙片罷了,不堪一擊。即使他們有鐵甲,在陌刀面前,也是禁受不住。

  不要說人,就是戰馬經過這一輪打擊,也會碎成數段。

  更有駭人的一幕,心臟給劈成兩半,卻還在勃勃跳動。

  可以說,這是冷兵器時代最慘烈的戰爭景象了!

  一刀劈下,重裝步兵沒有任何停留,繼續推進,手中的陌刀又高高舉起,在一片耀眼的刀光中,又劈了下去,擋者立碎!

  唐朝重裝步兵的威力,達蘭是領教過的,這一幕他見得多了,只是親眼見到重裝步兵好象絞肉機一般收割著吐蕃兵士的性命,作為吐蕃軍的統帥,達蘭仍是心悸,心跳的速度加快了許多。

  眼裡湧出了淚水,達蘭右手一抹,大聲下令:“立即退開,不要給陌刀追上!”

  唐朝重裝步兵的威力絕大,要想正面與之交鋒,那是在送死。不過,重裝步兵也有一個致命的弱點,那就是速度太慢,一旦吐蕃兵要和他們拉開距離,重裝步兵就是有力氣也是使不上了。

  正是這一點,蒙古人西征,憑借蒙古輕騎兵靈活的優勢,打敗了歐洲的重裝步兵,創造了戰爭史上的奇跡。

  命令一傳下,吐蕃兵好象給趕著的鴨子似的,遠遠避開重裝步。只是,程曉天和費俊行深知重裝步兵的優缺點,哪會讓達蘭的如意算盤得逞,帶著上萬騎兵從背後殺來。

  在弓箭、馬槊和橫刀的輪番打擊下,吐蕃兵給程曉天和費俊行象趕鴨子似的趕了回去。迎接他們的就是閃亮的刀光,無情的陌刀一下又一下的劈下,一次又一次的收割
割著吐蕃兵士的性命。

  在自己鎮守的多瑪城下,居然給唐軍前後夾擊,要不是達蘭親身領教,打死他也不會相信。退回城裡不行,避開陌刀的打擊不行,甩掉唐朝要命的騎兵更不行,達蘭那感覺就象吃了蒼蠅似的。

  “逃!讓他們能逃到哪裡,就逃到哪裡去!保住性命要緊!”達蘭很無奈的下達了一道作為統帥寧願抹脖子也不願下達的命令。

  他這也是迫不得已,若是再擔擱片時,他的軍隊就會全軍覆沒,留在這裡,不過是讓他們送命罷了。只要吐蕃兵士逃得性命,墀德祖讚一聲令下,又會給召回軍隊,比起在這裡送掉性命強,強得多!

  遺憾的是,唐軍不會給他機會!程曉天和費俊行立即把騎兵分成二十隊,每隊五百人。他們的任務不是搏殺,而是負責攔截逃散的吐蕃兵,把他們往重裝步兵面前驅趕。只要趕到重裝步兵面前,一切交給陌刀去處理。

  “趕羊子”最需要的就是速度,費俊行一聲令下,他的騎兵脫掉鎧甲,扔在地上,砸出一片片水花。程曉天的騎兵本來就是輕裝,倒用不著。

  沒有了鐵鎧在身,唐軍的速度更快,哪裡有吐蕃兵逃躥,哪裡就會出現一隊唐朝騎兵把他們趕回去。

  吐蕃軍隊已經是潰不成軍了,多瑪城外十裡方圓到處都是亂奔亂躥的吐蕃兵士,惶惶然如喪家之犬,給唐朝騎兵驅趕著向重裝步兵前面趕去。

  騎兵和步兵的配合非常好,每當有吐蕃兵士給趕來時,陌刀都會揮下,收割他們的性命。

  達蘭根本就不敢把城裡的幾千人派出城來,因為那沒用。

  郭虔瓘騎在馬上,一邊指揮重裝步兵的推進,一邊觀察起來,照這速度,吐蕃軍要不了多少時間就會全軍覆沒。能逃出去者,為數不多。

  仗打到這份上,殺戮已經失去了意義,郭虔瓘決定不再殺戮,大聲傳令:“要他們放下武器,饒他們不死!”

  數萬重裝步兵齊聲呐喊:“放下武器,饒你們不死!”

  他們一喊,騎兵也喊起來。

  吐蕃兵士給騎兵攔截,早就苦不堪言,一聽這話,忙扔下武器,跪在地上,雙手舉在頭上,投降了。

  殘存的一萬多吐蕃兵士再無鬥志,紛紛投降,原本慘叫聲響成一片的戰場立時安靜下來。在郭虔瓘的指揮下,重裝步兵圍了上來,把一萬多降兵團團圍住。

  這一切,達蘭看在眼裡,心似刀絞,長歎一聲:“達蘭無能,誤國誤民,無臉再見讚普!”

  拔出腰間彎刀,就朝脖子上抹去,慌得親衛忙抱住他:“大帥,趕快進城吧!再遲就來不及了!”

  戰場大勢已定,程曉天大笑道:“達蘭,我們也該算算帳了!”興奮得好象戰勝的雄獅,帶著他的騎兵就撲了上來。

  “放開,放開!”達蘭決心求死,不住掙扎。只是,他的親衛哪會聽他的,架起他,直朝城門下衝去。

  重裝步兵趕到,程曉天他們忙著配合,也沒有再管城門,是以親衛們架著達蘭,很輕松就衝到城門下。

  不用吩咐,在城頭上看得真切的判官命人放下吊橋,迎接達蘭進城。親衛擁著達蘭剛剛過了吊橋,就有三個唐軍騎兵趕到。這時節,吊橋已經拉起一段距離,三名騎兵顧不得其他,一拍馬背,戰馬奮力一躍,上了吊橋。

  “快,放箭!”城頭上的判官反應也快,城上箭如雨下,三名騎兵給射成了刺蝟,掉進護城河裡,砸出水花。

  等到程曉天趕到時,已經晚了,吊橋已經拉起,城門已經關上了。

  對達蘭,程曉天很是痛恨,昨天一戰,程曉天雖是佔到上風,不過代價也不小。他五千騎兵,到現在所剩者不到兩千人了,這帳不算到達蘭頭上,還能算到誰身上呢?

  “弟兄們:準備攻城!
”程曉天一咬牙,準備來硬的了。

  就在這時,費俊行喘著粗氣趕來:“大帥有令,要你不得亂來,馬上收兵。”

  “大帥也真是的!”程曉天很是不甘心,跟著費俊行去見郭虔瓘。

  “見過大帥!”程曉天來到近前,向郭虔瓘行禮。

  郭虔瓘一臉的疲憊,揮手道:“免了!程曉天,你很有頭腦嘛,這一仗打得不錯,居然用起了突厥人的戰術。”

  “大帥過獎了,我的傷亡很重,還請大帥治罪!”程曉天沉痛無比。

  他帶出來的五千騎兵,現在所剩不到兩千,傷亡高達六成,這在戰爭史上不多見。這麽高的傷亡比,正常情況下,已經是沒有了戰鬥力,他的軍隊卻仍能參加戰鬥,實是很不錯了。

  郭虔瓘在他肩頭拍拍,寬慰道:“你不用自責!你的軍隊傷亡固然高,可是戰果也挺大!光是昨天和今天,你和吐蕃軍的交戰,就讓吐蕃人吃了大虧。最重要的一點,你把吐蕃派駐這裡的禁軍給打得不能再戰。你要知道,禁軍是吐蕃軍隊的中堅,你以五千騎兵,在數萬大軍追擊的情況下,取得如此戰績,實屬不易!程老將軍泉下有知,也該為你自豪了!”

  程老將軍是指一代名將程務挺,程曉天是他的孫子,能有如此靈活的戰術頭腦,程務挺也是後繼有人了。

  程務挺打得突厥人不敢犯邊不說,最讓人驚奇的是,突厥人居然對他很是欽佩,給他建了廟宇,每次出征之前,都要祭祀他。

  他在軍隊中的威信很高,尤其是北方抗擊突厥的軍隊,對他更是景仰,郭虔瓘對這位名將也是敬仰有加。

  “大帥,您怎麽這麽快就趕到了?”程曉天問出了費俊行也想問的話。

  郭虔瓘笑道:“我昨天就到了,當時,我身邊只有兩千來步兵。你和吐蕃人開打之前,我怕你吃虧,就要趕來增援,後來見你使用突厥人的戰法,就知道吐蕃人拿你沒有辦法,所以我也就沒有來。

  “我之所以沒有趕來增援你,你想啊,我只有兩千人,趕上來也沒有多大作用,還不如由你去施展。我下令,要後續部隊兼程趕來,他們得到命令,不眠不歇的強行軍,陸陸續續的到達。到了適才,到了差不多有三萬人,我正想進攻時,費俊行也趕到了。

  “將士們趕得太累,既然費俊行也到了,他畢竟是騎兵,雖然疲憊,也比步兵好些。是以,我又一次推遲了進攻,讓將士們喘口氣。歇息了一個多時辰,後趕到的將士們總算是恢復了不少力氣,我才率軍殺出來。”

  程曉天感慨一句:“大帥,你來得真是快呀!我原本想,你們即使趕到,也還有三兩天,沒想到昨天就到了。”

  郭虔瓘得到王少華的稟報之後,把唐軍一分為二,步兵從程曉天通過的那條山道推進,騎兵從陳晚榮走的那條路通過。他之所以如此安排,一是步兵利於險峻之地,騎兵走那條較寬的路更有利。二是騎兵畢竟是騎兵,即使路程遠點,也能省很多事,誤不了事。

  “我能到得這麽快,都是因為你留下了三百人守住山口。要不然,等我們到達時,山口早就給吐蕃人封死了。”郭虔瓘對程曉天的處置很是滿意:“我們趕到時,吐蕃人正和你留下的人馬殺得正酣,我們一到,把他們全殲了。”

  程曉天不僅有著過人的戰術頭腦,還有一顆很細的心,深知山口的重要性,才留下三百人守護,這是郭虔瓘能在這麽快時間趕到的重要原因。

  頓了頓,郭虔瓘接著道:“我之所以阻止你攻城,是因為現在將士們疲憊不堪,強行攻城的話,傷亡會很大。”

  正如他所說,唐軍的疲憊已是到了難以承受的地步。昨天,郭虔瓘之所以沒有加入戰鬥,就是因為步兵累得不行了,極需要修整。既然程曉天暫時無虞,何不抓住這機會,讓他們歇息一
番。

  當然,為了不暴露目標,郭虔瓘下令步兵冷炊,也就是吃隨身攜帶的乾糧,喝冷水,沒有升火做飯。再派出精乾的斥候警戒,是以吐蕃人沒有發現。

  達蘭昨天給程曉天打得沒辦法,一門心思用在和程曉天的戰鬥上,哪有心思過問這事。再說了,以他的推斷,唐朝援軍不可能來得這麽及時,也沒怎麽留心。

  唐軍現在最需要的就是修整,無一不是眼皮沉重,巴不得馬上躺到床上去,睡他個三天三夜。就是郭虔瓘本人,也是眼眶深陷,一臉的疲憊,勉力支撐著。

  “修整幾天,等將士們恢復過來,到那時,監軍的火炮也應該到了。火炮一到,多瑪城一鼓可下,比起現在攻城,明智多了。”郭虔瓘一句話說完,搖搖晃晃,站立不住。

  程曉天還有以為他受傷了,大驚失色,忙扶著他:“大帥,大帥!”

  卻聽郭虔瓘發出了鼾聲,居然睡著了。作為一支大軍的統帥,承擔的壓力遠非常人所能想象。郭虔瓘不僅要行軍,還要處理軍務,部署軍隊,幾天下來,心力憔悴,現在打了一個大勝仗,心頭一松,疲倦襲來,不由得睡過去了。

  程曉天和費俊行把郭虔瓘抬到帳裡安頓好,一頭栽在郭虔瓘身邊,睡了過去。

  這幾天,他孤軍深入,受挫於多瑪城下,既要提防吐蕃人,又要籌備糧草,更是擔心援軍什麽時間能到達,其壓力不見得比郭虔瓘小。

  費俊行看著程曉天,搖搖頭,嘲笑一句:“程小子,你也太不頂事了!”搖搖晃晃倒在程曉天旁邊,發出了粗重的鼾聲。

  這一覺,郭虔瓘睡了兩天兩夜才醒過來。醒來後,發現程曉天和費俊行臥睡在他旁邊,不由得搖了搖頭,心想護衛們也真是的,居然不把他們弄走。

  很快,郭虔瓘發現他錯了,因為護衛們也是倒在地上,睡得正香。

  不僅郭虔瓘這裡睡得酣,唐軍軍營裡一片鼾聲,就連多瑪城上的吐蕃兵也能聽得到。

  只是,達蘭吃了虧,不敢來偷襲。達蘭之所以不敢偷襲,是因為他知道,不論唐軍有多麽疲憊,只要一有敵情,都會清醒過來,抓起武器,投入戰鬥。這一點,是他昔年用血的教訓換來的。當年,他就趁唐軍疲憊之時偷襲,沒想到他的軍隊一到,原本睡得正酣的唐軍跳將起來,抓起兵器就投入戰鬥,非常強悍,差點讓他全軍覆沒。

  再者, 唐軍雖是極需修整,仍是沒有掉以輕心,戒備森嚴,若是偷襲的話,吐蕃軍能不能靠近都成問題。

  郭虔瓘清醒過來的第二天,陳晚榮率領的炮兵終於到了。歇息兩日,唐軍的體力恢復得差不多了,可以說,萬事俱備,只欠陳晚榮的炮兵到達。

  一得到消息,郭虔瓘興奮不已,忙帶著眾將迎了出來。

  然而,讓他們想不到的一幕發生了。一見面,陳晚榮隻說了一句話“我們終於到了!”搖搖晃晃,倒在地上,打起了呼嚕。

  不僅陳晚榮睡著了,就是哥舒翰長舒一口氣:“到了!到了!總算是到了!”靠在火炮上睡著了。

  幾百炮兵個個疲憊不堪,兩眼深陷,腳步虛浮,先後倒在地上,發出了鼾聲。

  郭虔瓘知道他們是勞累過度,微笑著搖頭,抱起陳晚榮,不經意間發現陳晚榮肩頭上有血跡,忙掀起陳晚榮的衣衫,只見陳晚榮肩頭血肉模糊,正向外滲血。

  “快!看看將士們的肩頭!”郭虔瓘忙下令。

  眾將雖是不解,仍是解開炮兵的肩頭一瞧,個個肩頭給杠子磨破了,鮮血不住滲出。血肉相連,粘乎乎的。

  眾將鼻頭髮酸,眼裡閃著淚花。

  望著一尊尊火炮,郭虔瓘抹著眼淚:“鐵打的漢子!”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