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化工大唐》第4卷 帝國碰撞 第1章 躁動的後突厥
大漠之上,白雪紛飛,萬裡草原銀裝素裹。>朔風怒吼,鳴鳴有聲。不勝悲愁,讓人聞之心酸。

 李陵《答蘇武書》中寫道“胡地玄冰,邊土慘裂,但聞悲風蕭條之聲”,是莽莽大漠冬季的最好寫照。

 覆雪徑尺,草原上沒有人出來活動,牧民們窩在帳篷裡過冬,喝馬*喝起來,群臣立時停止了吃喝,盯著他,靜等他示下。

 過了一會,默啜這才放下金碗,緩緩道:“若不打,我們是坐以待斃,這不是我們突厥好漢該做的!若打,唐人的三座受降城又橫在面前,讓我們無計可施,這事,還真難兩全!”

 受降城為何物?為何讓後突厥人如此忌憚?這得從後突厥立國說起了。

 公元630,李靖夜襲陰山,端了利可汗的老巢,致使利可汗給活捉,東突厥宣告滅亡。東突厥的滅亡是一件大事,震驚了大漠,使得草原上的突厥各部紛紛來降,歸附於唐朝。為了管理北境,唐朝設立了不少都護府,歸燕然都護府管轄。

 燕然都護府也就是後來的安北都護府,治所在故單於台,現在內蒙古杭錦後旗附近。當時,燕然都護府所轄之地非常廣闊,包括現在內蒙古烏加河以北,外蒙古全境,俄羅斯的額爾齊斯河、葉尼塞河上遊、安加拉河和貝加爾湖地區。

 都知道詩仙李白就出生在貝加爾湖地區,後來遷入四川江油。正是因為如此,有俄羅斯人認為李白應該是俄羅斯人,不是中國人。要駁倒他很簡單,只需要問他詩仙寫的是唐詩還是俄羅斯詩就行了。

 突厥各部歸降之後,在唐太宗一視同仁的民族政策下,倒也安定,近半個世紀沒有異動。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突厥的復國思潮開始蔓延,不少突厥貴族蠢蠢欲動。再加上,唐朝實行的是“以夷製夷”之策,征召突厥人為唐朝打仗,近半個世紀的征戰下來,突厥人死傷慘重,這就為突厥的反叛準備好了借口。

 到了公元679年冬十年,單於都護府下屬的突厥酋長阿史德溫傅和奉職二部率先反唐,立阿史那泥熟匐為可汗。響應者達二十四部之多,聚眾數十萬,聲威大振。

 對突厥人的反叛,唐朝毫不手軟,高宗決定鎮壓,大將裴行儉率兵出征,於次年春三月大破突厥數十萬之眾於黑山(現在的包頭西北),活捉奉職,泥熟匐為其部下所殺,突厥的反叛以大敗告終,不得不退守狼山。

 突厥的反叛不順,人心惶惶,最終溫傅部從夏州(現陝西靖邊)迎接利可汗的族侄

 北渡黃河,立為可汗,突厥這才穩定下來。

 不過,這時的突厥還不能稱為後突厥,因為當時的突厥處在唐朝大軍的打擊之下,並且,很快就給裴行儉攻破。681年十月,唐軍在裴行儉的統率下,一路猛攻,最後把伏念的駐地給包圍了。

 在唐朝大軍壓境的危急情況下,伏念不得不逮捕溫傅,向唐軍投降。為了解除突厥人的後顧之憂,裴行儉答應伏念,不殺他。可是,裴炎忌恨裴行儉的功勞,向唐高宗進讒言,要高宗殺了伏念。

 自從漢武帝奮擊匈奴開始,華夏對北方遊牧民族一直實行恩威並濟之策,就是對於投降的異族厚遇之,對於那些敢於反抗者絕不留情。這一策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唐朝也奉行這一策略。

 裴行儉的處置是適當的,雖然高宗仍然在位,不過,當時的朝政大權已經落入了武則天之手,她沒有洞悉裴炎這一險惡用心,鑄成了大錯。

 這為後來突厥大規模反叛埋下了火種。

 投降是死,不投降還是死,還不如奮力一搏,這是人之常情,從此以後,突厥人寧願戰死也不投降。

 事發之後,裴行儉感慨朝廷殺降,以後不會有人投降,並稱病不出。後突厥的屈起,很好的應驗了他的預言。

 682,利可汗的族人阿史那骨咄祿又叛,他祖父是舍利元英部酋長,世襲吐屯之職。這就是跌利施可汗,後突厥的真正奠基者。伏念死後,他率十七人憤而出走,一路招收不甘心的突厥人,聚眾至七百人,並佔領了黑沙城(現呼和浩特)。

 伏念被殺,使得唐朝在突厥人心目中的地位大減,尤其是伏念的殘部對唐朝更是不滿,跌利施可汗是個精明人,利用這一機會,收攏伏念余部,聚眾五千余人。抄襲鐵勒九部,獲得大批牛羊人口,從此變強,自立為可汗,後突厥正式開始了。

 突厥雖有反叛之念,其心卻不堅,畢竟唐朝強盛,大唐風華讓突厥人留戀。若是沒有伏念被殺一事,突厥人也不會有必死之心,也許後突厥根本不能立國,很快就會給撲滅。

 後突厥立國之後,大舉南下抄掠,並於683三月圍單於都護府,殺司馬張行師,弄得安北都護府不能在漠北立足,不得不南遷。

 一時間,突厥人的聲勢大振,寇掠邊關,擄獲無數,好在給名將薛仁貴擊潰。

 這只不過是稍挫聲勢罷了,後突厥為害越來越烈,鬧得不可收拾。實在沒辦法,武則天派出名將程務挺防守北地。程務挺是一員名將,跟隨裴行儉破擊突厥,參加過黑山之戰,在突厥人中的名頭很響亮。

 後突厥聽說他來鎮守北地,就怕了,約束部眾不敢滋擾邊關,北地獲得一段難得的安寧期。只可惜好景不長,程務挺和裴炎關系好,武則天誅殺裴炎,程務挺幫著說了幾句好話,惹得武則天不高興了,派人把程務挺給殺了。

 程務挺之死,突厥人最是高興。他們宰牛殺羊,擺上酒席慶賀了幾天。最讓人想不到的是,突厥人還給程務挺立廟,每當出征之時,就要來祭告一番。

 這一政治謀殺的後果非常嚴重,北方無人能防突厥人,突厥人更加猖狂,先後寇掠代州、昌平、朔州,更嚴重的是使得寶璧全軍覆沒,唐朝朝野震動。

 武則天氣憤不已,罵骨咄祿為“不卒祿”。

 此時的武則天有沒有為殺程務挺一事後悔,就不得而知了。

 骨咄祿在位期間,後突厥四面出擊,實力大增,唐朝的北部、九姓鐵勒、三十姓韃靼、契丹、奚都曾給他征服過。他一生出47次,他親自參加的戰鬥就達二十多次,這為後突厥奠定了很好的基業。

 他死後,他的兒子年幼,他的弟弟默啜自立為可汗。

 默啜雖是自立,不過,這是一隻狡猾的狐狸,善於借風使。自立之初,他深知根基不穩,必須借助唐朝的力量才能穩固自己的汗位,他就向唐朝稱臣,請求內附。

 可以這樣說,正是武則天的失誤,導致了後突厥的立國。在處理西域,奪回安西四鎮一事上,武則天的表現可圈可點,在處理後突厥問題上她是臭招頻出,失誤不斷。第一個失誤就是沒有阻止高宗殺伏念,給了突厥人以戰心。第二個失誤就是為了政治利益而殺了程務挺,使得北方無能抵擋突厥的大將。

 緊接著,武則天的第三個失誤又來了。也許武則天嘴上不承認,很可能在心裡還是後悔殺了程務挺,使得北方不得安寧。

 也許是感到顏面無光,默咄的請求一到,武則天大喜過望,立即冊封,賞賜無算。默啜很會做人,為了討武則天的歡心,他派兵擊破契丹,以此報捷。武則天就更加高興了,封他跌利施大單於、立功報國可汗。

 狡猾的默啜知道機會來了,趁武則天高興的時候,他請求唐朝歸還豐、勝、靈、夏、朔、代六州的突厥降戶,以及單於都護府之地。在這之外,還討要谷種、帛、農器、鐵等物。朝中的反對聲一片,爭論不休,武則天最終把六州降戶上萬戶突降人給了默啜,還給了他

 
 這是資盜以糧,默啜得到這些降戶,人口大增。再得到這些物資,就好比買賣人有了本錢,可以把買賣做得更大一樣,他充分利用這些資源,先是攻佔契丹的新城,得到人口物資,實力大增。

 等到實力增強了之後,默啜就開始襲擾唐朝邊境。到這時,默啜撕下了偽裝,根本就不把唐朝放在眼裡,他以通婚為名,扣留了武則天的侄子武延秀達六年之久。並發兵攻打靜難軍、清夷軍、平狄軍,又攻打州、檀州、定州、趙州。

 武則天派出四十五萬大軍去迎擊,卻一點效果也沒有。一時間,北地烽火連綿,不得安寧,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最慘烈的是,當狄仁傑率軍反擊的時候,默啜把擄掠來的近十萬邊民全部殺死。一次性殺死十萬邊民,這等事不要說在唐朝,就是在中國歷史上也不多見,強橫如匈奴也做不到。

 得到這個消息的武則天,不知作何想法。

 到這時,默啜已經有四十萬大軍了,根本就沒有把唐朝放在眼裡,不時滋擾唐朝邊境,甚至把隴右的官馬給搶走了一萬多匹,朝野震動,卻又無計可施,只有依著突厥人的性子,許婚和親。

 默啜自恃強大,不把唐朝放在眼裡,集中力量西征突騎施。當時的朔方道大總管張仁願抓住這一難得的良機,大舉出兵,擊敗留守的後突厥兵,奪取漠南。

 當時,後突厥和唐朝以黃河為界,張仁願兵出黃河以北還不算,在擊敗突厥人後,在黃河北岸修建了三座受降城。

 三城首尾相應,互為犄角,易守難攻,成了唐朝在漠北的戰略屏障,很好的阻斷了突厥人的南下。

 三座受降城的修建,影響深遠,不僅使得唐朝有了很好的戰略屏障,還使得突厥人在漠南沒有立足之處,雖是想一心奪回漠南,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朔方之地從此不再受到突厥人的侵擾,終於有了難得的寧靜。

 為了奪回漠南之地,突厥人數次攻打受降城,棄屍累累,總是不能攻下來。是以,一提起受降城,突厥人就很窩心。

 “可汗,您說這些不著邊際的有什麽用?究竟是打,還是不打呀?”有將領忍不住了。

 “就一個字,打!”默啜右手在幾案上一拍。

 “打?萬一打不過,怎麽辦?”咄悉匐心有疑慮:“唐人的兵器、盔甲比我們好,我們打受降城,可討不了好。”

 “是呀,可汗!”不少人附和。

 默啜雙手一拍,道:“有請候賽因兄弟!”

 命令一傳出,不一會兒,腳步聲響起,一個高個大食胡人走了進來,向默啜施禮道:“見過可汗!”

 “候賽因兄弟,請坐!”默啜右手朝一席一指。候賽因謝一聲,坐了下來。

 眾將看著這個大食胡人,不明所以。默啜掃視一眼群臣,這才道:“這位候賽因兄弟是大食哈裡發派來的使者。候賽因兄弟,請你把哈裡發送給我的禮物說說。”

 “是,可汗!”候賽因應一聲,聲音提得老高道:“我們大食的哈裡發和默啜可汗是朋友,是兄弟,派我送給默啜可汗象牙一百,玳……”

 默啜打斷他的話頭道:“候賽因兄弟,這些中看不中用的玩意就不要說了,還是說些實用的寶貝。”

 “可汗,您可真是個趣人,也是一個能乾的人!”候賽因大拇指一豎,讚揚起來:“這些東西價值不菲,很多人都喜歡,只有可汗您不喜歡。”

 默啜糾正一句道:“不是我不喜歡,而是因為這些東西只能看看,把玩而已,不如刀槍有用。我們突厥人,就是喜歡刀槍!”

 候賽因再次豎起大拇指,讚道:“可汗,借用唐人的話來說,可汗是大有為之君!只有大有為之君才會如此想!”

 默啜笑呵呵的道:“候賽因兄弟,你的讚揚我心領了,我是突厥人,不是唐人!”

 “失言,失言,請可汗原諒!”候賽因不住點頭道:“我們哈裡發大人送給可汗大馬士革刀五千把,镔鐵五萬斤。可汗,您可是要我說這些?”

 “沒錯!”默啜點頭,對群臣道:“你們都聽見了,大食的哈裡發大人不僅送給我們兵器,還托候賽因兄弟轉告我一句話:現在,吐蕃已經沒有了,不能讓唐人騰出手來!由我們大突厥牽製唐朝的北邊,大食帝國在西域大打出手。如此一來,唐朝兩邊開戰,必不能相互應援,我們不趁此時機攻打受降城,還要等到什麽時間?”

 為了對抗強大的唐朝,吐蕃、後突厥和大食相互勾結,狼狽為奸。現在,吐蕃沒了,大食和後突厥肯定發急,這就走得更近了。

 他們一定要趁唐朝騰出手來之前佔據更有利的優勢!

 “到了來年春天,冰雪融化之後,我們立即起兵南下,攻打受降城!”默啜最後道。

 “攻打受降城!滅了唐人!”群臣歡呼雀躍起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