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化工大唐》第3卷 長安風雲 第227 怒斥倭寇
  第二二七章 怒斥倭寇

  “參見皇上!”所有人起身見禮。

  睿宗一臉的笑容,掃視一眼,這才道:“免了,免了,坐吧!”

  “謝皇上!”

  睿宗走到座位前,坐了下來,陳晚榮他們這才坐下。

  陳晚榮進宮之前雖是吃過晚飯了,鬧騰這一陣,仍是有些餓了,看著桌上的美食,發出誘人的香氣,陳晚榮心想總算可以吃喝了。目光淡掃處,只見不少人看著面前的佳肴吞口水,不是饞,應該是餓了。

  睿宗沒有動手,誰也不能吃喝,人們眼巴巴的望著睿宗,最想聽到的就是他下旨吃喝。然而,在人們的期待中,睿宗卻是興致大好:“叫他們進來!”

  “還有誰?”陳晚榮有些不耐煩了。現在祭五髒廟才是天理。

  “萬國使者朝天子!”內侍尖細的聲音響起。

  居然忘了這節,陳晚榮一拍額頭,不由得暗中歎息一聲:“如此大捷,列國使臣必然要來朝賀。這可是三百多位使者呀,一一朝見,一人一句恭維話也要費很多時間。這一折騰下去,真不知道鬧到什麽時間呢。還好,我吃過了,那些想空著肚子來多吃禦宴的人要倒霉了!”

  目光一掃,只見不少人有些不耐煩,明顯他們來之前沒有吃飯,是想趁這機會多吃點禦宴,陳晚榮有點捉狹的想:“慢慢等吧,有你們受的了!”

  今天大家都高興,不妨再找點樂趣!

  一陣腳步聲響起,三百多位使節身著奇裝異服,依次進來。臉上帶著親切的笑容,好象這不是唐朝的勝仗,是他們的國家打了大勝仗似的,一副喜悅難禁的模樣。

  陳晚榮一雙眼睛在使節身上溜來溜去,心想:“哪個是小鬼子?奶奶個熊,小鬼子猖狂一時,在唐朝是恭敬還是猖狂?那個肯定就是,一身的鬼子氣息!”

  目光落在一個身高不過六尺,細瘦身材,手捧禮盒的使節身上。這個使節旁邊的使節一身太陽色,明顯來自熱帶地區,怎麽看怎麽象印度癟三,陳晚榮很是不爽的想:“印度癟三高傲自大,想吞並中國的藏南地區,在唐朝是溫順還是謙卑呢?”

  “參見皇上!”使節拜伏於地,雙手高舉禮盒。

  睿宗也不知道是心情太好,還是有意為之,笑容滿面的打量著密密麻麻跪了一地的使節,就是不說要他們起來的話。

  “要他們跪,一直跪死!”陳晚榮眼睛盯著一身鬼氣的使節,心裡大是讚賞睿宗所為。

  過了好久,睿宗終於說話了:“起來吧!”

  “謝皇上!”使節們恭敬得好象見到老祖宗似的,雖是站起,頭也不敢昂起,低垂著腦袋,畢恭畢敬的站著,大氣都不敢喘上一口。

  陳晚榮看在眼裡,心中感慨不已:“要是現代的中國有這樣的威風,讓列國俯首稱臣,那該多好!唐朝之所以讓後人景仰,光是這威行列國的威風就讓讚歎不已了。”

  “倭國使者!”睿宗點名了。

  那個一身鬼氣的使者顛兒顛兒的出列,跪在地上,聲音有些顫抖:“外臣小泉一郎參見皇上!”

  睿宗打量他一眼,問道:“近來倭國可有動靜?“

  “嗨!“小泉一郎恭敬得象哈巴狗:“皇上垂詢,外臣不敢不答。敝國尚好,只是,敝國仰慕中華上國,還請皇上賜予敝國醫書、農書、佛經、技藝之書……”

  一口氣說了一長串名目。

  “貪心的鬼子!你怎麽不說把唐朝搬到倭國去?”陳晚榮很是氣憤的想。

  當時的倭國落後,沒有歷法,技藝遠遠不如唐朝,一切都在向唐朝學習,就是倭國的文字也是吸收了漢字的長處而創造。

  鬼子的倭刀就是學習了唐朝橫刀技術,變橫刀直線刀身為彎月刀身,一直流傳到現在。《大衍歷
歷》誕生後,東傳倭國,倭國使用了一百多年。

  倭國落後,一切都得靠唐朝,所謂的遣唐使,所謂的進貢,說到底,就是要從唐朝輸入先進的文明。

  這些東西不過是歷來的例行事,遣唐使一到,禮物一送,文明的名單一開列,唐朝皇帝就滿足他們的要求。睿宗點點頭,就要答應小泉一郎的請求,陳晚榮急忙站起道:“皇上……”

  睿宗看著陳晚榮,很是意外,問道:“晚榮,你有話說?”

  陳晚榮點頭道:“皇上,列國所請之事,臣有點看法,不知道該不該說。”

  “說吧,說吧!”睿宗興致甚好。

  賜附屬國於書籍,是例行之事,歷來就沒有人進諫過,群臣很是意外,打量著陳晚榮。

  應一聲,陳晚榮道:“皇上,倭國使者所請,萬萬不可準許。”

  “哦!”睿宗興趣更高了:“晚榮,這可是歷代的規矩,有何不可?”

  “皇上請想,正因為歷代所賜不少,臣以為不能再賞賜了!”陳晚榮的話足以把明白人繞糊塗:“大唐創建百年,自從太宗皇上以來,賞賜給倭國的醫書、歷書、農書、技藝之書難道還少了嗎?他們為何還要討要?說到底,就是貪心不足!他們想學到華夏的文明與技藝,然後再回過頭來打大唐。”

  小泉一郎一下子就急了:“陳將軍,敝國對大唐的忠心可表天日……”

  “鬼子一邊呆著去!”陳晚榮沒好氣的斥責道:“我們大唐君臣商議大事,你插什麽嘴?這是大唐的地方,由得你多嘴麽?”

  “你……”小泉一郎一愣,一時說不出話來。

  陳晚榮不去理他:“皇上,臣絕不是危言聳聽,而是事實。皇上請想想吐蕃,當年的吐蕃落後,沒有文字、沒有農書,不是大唐襄助的麽?文成公主嫁入吐蕃,帶去了大量的書籍,使得吐蕃有一個飛躍。可是,等到吐蕃變強了之後,他們對大唐做了些什麽呢?他們是俯首稱臣,還是與大唐刀兵相見?”

  吐蕃與唐朝打打和和上百年,何來俯首稱臣之說,睿宗眉頭一擰,陳晚榮知道他心動了,接著道:“倭國居心叵測,他們所謂的和好,所謂的稱臣,不過是一種手段,就是要以此來博得大唐的好感,學習華夏更多的文明,把他們自己變得更加強大。等到他們強大以後,就是第二個吐蕃!”

  小泉一郎趕緊表白真心:“皇上,敝國絕不會做這種事。敝國與大唐友好百年……”

  陳晚榮打斷他的話頭:“不管你是友好一百年,還是一千年,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們的實力還沒有上來,還沒有達到足以撼動大唐的地步。皇上,您是一國之君,也是為人之父,臣請問皇上,當皇上的兒女還小的時候,他們還不會走路的時候,那時他們對皇上是不是很依賴?為了想學走路,一見到皇上就笑,張著一雙小手,要皇上扶著他們。”

  李隆基的臉沉下來了:“陳晚榮,這和倭國之事有何相乾?”他也是睿宗的兒子,面子上有些掛不住。

  “太子請別急,臣馬上就會說到。”陳晚榮安撫了李隆基,往下說:“等到兒女們都學會走路了,長大了,他們是尊敬皇上您,可是,他們就不會那麽依賴了。”聲音陡然提高:“在座的各位,多是為人之父,當知此理!”

  “道理是不錯,可是,和國事何乾呢?”睿宗認同陳晚榮的說法。

  “這叫規律!”陳晚榮作結了:“兒女與父母之間,畢竟是骨肉,有親情,即使不依賴了,還是會孝敬父母。可是,國家與國家之間就不是這樣了。當倭國還弱小,還需要大唐的時候,他們就溫順,俯首稱臣,當他們強大了,不再需要大唐的時候,他們還會俯首稱臣,還會按時進貢?”

  “這……”不僅睿宗結巴了,就是李隆基他們也是驚奇不已。
/>  說得沒錯,有哪一個強大了的國家願意對別國俯首稱臣呢?

  沒有!不可能有!

  李淵太原起兵時,那時的實力不強,為了解除北方威脅,向突厥稱臣以換取暫時的安寧。等到唐朝建立後,實力強了,李淵無時無刻不在想著要雪恥,唐太宗破滅東突厥終於完成了這一念想。

  唐朝這本身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誰能說陳晚榮說得沒有道理?

  “要想讓倭國永遠臣服,就得讓倭國永遠弱小,永遠不能威脅到大唐!”陳晚榮最後說出直接的理論。

  “這這這,這有違背聖賢之道!”不少大臣馬上就反對。

  陳晚榮冷笑道:“聖賢之道?皇上,聖賢之道不錯,可以給倭國四書五經,儒家經典,倭國要多少給多少。聖賢之語能化育蠻夷,當以此來化育倭國,讓倭國永做大唐的屬國!”

  這一提議立時得到大臣們的讚同:“是呀!聽說倭人紋身披發,不通文理,茹毛飲血,這都是因為不通聖人之道,是該好好化育他們了。”

  儒家自有精華,不過,迂腐之言也不少,陳晚榮要的就是把倭國整成一個迂腐之國,倭國越迂腐越好。就是死光了,陳晚榮也不會憐惜。

  陳晚榮心裡想的是:“娘的,這個鬼子也太恭敬了,讓我要挑他毛病都找不到刺。要是他敢橫,我造出堅船利炮,把鬼子給滅了。”

  “皇上,聖人乘時,皇上是大唐的大有為之君,當有自己的處置辦法,不必循先例!大唐賜予倭國農書、歷書、技藝之書已經一百年了,為數不少,不能再給了,當賜以儒家經典。還有,國子監的倭國生員,應該讓他們多習聖人之言,至於技藝之學,暫不向他們傳授。”陳晚榮趁機跟進。

  在倭國提倡儒學,這是那些讀書人出身的大臣們的願望,齊聲附和:“皇上,臣等附議!”

  一句大有為之君已經讓睿宗高興得不得了,哪有不準之理,點頭道:“準了!倭國使者,這次,朕就不賜你們農書、歷書、技藝之書,就賜你們一萬冊儒家經典。”

  “皇上……臣欽慕孔子,多讀聖人之書。”小泉的額頭上滲出了冷汗:“只是,敝國急需農書、醫書、歷書和技藝之書!”

  四書五經,聖人之道,固然有用,可是比起農書、技藝之書就遠為不如了。

  萬事都得填飽肚子再說!

  陳晚榮冷冷的道:“倭國使者,你住嘴!你們要什麽就給什麽,誰是大唐的皇帝?給與不給,給你們什麽,這得大唐的皇帝說了算!”

  小泉一郎有心再說,可是睿宗已經有些不耐煩了,隻好打住。那些原本想趁機討要這些書籍的使節見勢不妙,隻得住嘴了。

  “下去赴宴吧!”睿宗揮揮手,使節們謝過恩,退了出去。

  睿宗今天的興致本來就好,好到無以複加。再有倭國使者吃憋這事,讓睿宗嘗到威行列國的美妙,倭國想要的,我不給,因為我是皇上!

  你想強大,我就讓你弱小,那種帝王的掌控感覺實在是太美妙了。

  “呵呵!”睿宗先是一長串的笑聲,這才一揮手道:“開宴!”

  端起酒杯,睿宗遙遙舉杯,最後對著陳晚榮的方向道:“幹了!”一仰脖子喝乾,美滋滋的放下酒杯。

  陳晚榮破壞倭國使者的打算,那是錦上添花,睿宗心情大好之下,能不遙敬陳晚榮?

  折騰了這麽久,實在是餓了,陳晚榮也不管別的,隻管放開了吃喝。

  所有人的興致都不錯,吃著吃著,興致就上來了,說笑起來,彼此敬酒,好不熱鬧。

  一直吃到深夜,還沒有盡興。

  過了三更,還在大聲勸酒。

  到了五更,依然是笑語喧嘩!

  到了太陽升起來的時候,
,終於滿足,這才各自散去。

  帝王的長夜之飲,那是大忌,會給斥為貪圖享樂,荒廢國事!可是,今兒卻沒有一個人如此說,不僅沒有人反對,反倒是很讚成。

  回到鄭府,陳晚榮大吃一驚,以為自己走錯了地方。原來,鄭府裡一片狼籍,院裡擺了好幾張桌子,桌上有不少杯盤,隻余殘羹剩飯,甚是狼籍。

  最讓陳晚榮想不到的是,鄭建秋趴在桌子上睡得正香,鼾聲如雷。鄭周氏靠在鄭建秋身上睡得正酣。

  如二人一般酣睡的人不少,吳伯、趙伯、牛尚新、陳老實,他們個個如此。

  鄭晴靠在椅子上半眯著眼睛,聽見腳步聲,睜開眼,看見陳晚榮過來,不由得大是驚喜,忙站起來,穿花蝴蝶般迎了上來。

  陳晚榮一把摟著她的纖腰,鄭晴臉一紅,白了陳晚榮一眼,低聲道:“有人呢!”

  兩人摟摟抱抱的次數多了去了,只是,那得關起門來,當著這麽多人的面還真不多見,鄭晴哪能不羞的。

  不僅沒有放開她,反倒是摟得更緊了,陳晚榮問道:“你們怎麽這樣?不會你們也是一夜沒睡?”

  “那是!整個長安,有幾個人睡了?”鄭晴心情大好,接著就道:“我們昨晚上在樂遊原上看玄武門的歌舞,火把,那才叫好呢!站在樂遊原上,一眼望去,全城情景盡收眼底,火把、鞭炮,那場面煞是壯觀。”

  樂遊原是長安的最高處,俯瞰長安,全城景觀盡在眼裡,在那裡觀看長安再好不過了。真要說起來,陳晚榮真想去樂遊原上看風景,而不是去參加慶功宴。只是,他不能不去。

  “你喊萬歲沒有?”陳晚榮笑著問道。

  鄭晴點頭道:“誰能不喊呢?”

  這話大是有理,在那種情況下,不喊萬歲的人恐怕沒有。

  鄭建秋他們先來醒來,圍過來,問起慶功宴的事情,陳晚榮撿精彩處給他們講說,個個聽得直樂呵。等到陳晚榮說完,鄭建秋這才說起他們去樂遊原上的經過。

  他們早早趕去樂遊原,可是,樂遊原上已經是人山人海,連個站腳的地方都沒有了。正在為難之時,高清泰和馬致中他們看見鄭建秋他們,高馬二人來得早,有個不錯的位子,把他們接了過去,方才有幸觀賞夜景。

  等到慶祝儀式開始時,在樂遊原上觀看,自有一番振奮人心的力量。直到過了三更,鄭建秋他們這才興盡,回到府裡,眾人無不是興致高昂,不想睡覺。

  鄭建秋提議暢盡一番,眾人轟然叫好,就去動手燒菜。等到菜燒好,擺在院子裡邊飲酒,邊賞夜景,那感覺真是太美妙了。

  等到說完,鄭建秋的興致又上來了,要陳晚榮陪他喝幾杯。陳晚榮雖是一夜未睡,精神也還不錯,欣然同意。

  赴完禦宴,再來赴家宴,這感覺也不錯!鄭晴忙去燒菜,陳晚榮趁這機會洗個澡,換身衣衫。等到洗好換好,酒菜都擺上了,仍是在院子裡。

  “乾!”眾人舉杯在手,一飲而盡。

  陳晚榮在家裡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昨晚上的暢飲少了他,總是欠缺點什麽,現在,他回來了,再也沒有遺憾。眾人放開了吃喝,杯來盞去,好不熱鬧。

  不知不覺中,就喝到餉午了。

  鄭建秋已經上頭了,美滋滋的把杯中酒喝乾:“晚榮,現在,祝捷已過,你和丫頭的事什麽時間辦?”

  陳晚榮一瞧,只見身邊的鄭晴羞得臉蛋紅通通的,又是羞澀,又是喜悅,平憑幾許嫵媚,笑道:“準備需要點時間,就十天以後辦吧。”

  “好!就這麽定了!”鄭建秋拍板:“晚榮,你在朝中為官,聲名鵲起,你成親,要來祝賀的人不少。你得多準備些喜帖!”

  “行,我廣發喜帖!”陳晚榮是睿宗跟前的紅人,他成親,
要趕來祝賀的大臣不少,不發喜帖也不行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