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化工大唐》第3卷 長安風雲 第216 姚崇的睿智
  第二一六章 姚崇的睿智

  對姚崇,太平公主的心情非常複雜,非常欣賞他卓越的政才,一心想收為己用,只是姚崇不附他。還處處設法限制她,這讓太平公主老大不高興,想起來就恨。有時,恨不得立時殺了姚崇,可是姚崇的政才難得,太平公主狠不下那心。

  殺姚崇,太平公主舍不得;不殺,又恨得心裡發癢!

  這就是太平公主對姚崇的態度,現在,姚崇不僅回長安,還給睿宗召見。更重要的是,姚崇一現身就搶走了他的人如竇懷貞他們的風頭,得到睿宗的嘉勉,這讓太平公主很不爽。

  姚崇謝一聲,坐了下來。

  睿宗笑呵呵的掃視一眼眾人,道:“給你們說句實話,今天朕的心情非常好!這是朕自吐蕃大捷以來,最為高興的一天!你們可知原因何在?”

  陳晚榮自然是知道睿宗是因為親眼見證了水泥的神奇而高興。有了水泥,就可以修路了,有了暢通的道路,唐軍的補給就更加便捷,唐軍的戰力更加強悍,一心想做大有為之君的睿宗就可以放開手腳大乾一場了。

  那麽,他的功業就會一件接一件的到來,他必將是歷史上非常著名的君王,讓後人仰慕的明君聖主,這是帝王追求的目標,睿宗能不高興麽?

  竇懷貞他們卻是不清楚,不明所以的打量著睿宗,只見睿宗臉上泛著光輝,張著嘴直樂呵,這是高興到無以複加的表現。

  “你們猜不到了吧?”睿宗小小的調皮一下,眨巴著眼睛,指著混凝土道:“就是因為這個!姚卿說的對,這是人為,不是天地所孕育。這是晚榮帶著軍器監的良工做出來的,這東西可是寶貝!有了這東西,大唐就可以修路了。晚榮是此次遠征吐蕃的監軍,為何大軍還沒有班師,朕就把晚榮召回來了?就是為了做這個!現在,晚榮已經做出來了,朕能不高興?”

  一口一個晚榮,叫得好不親切!

  “晚榮,還是你給大家說說這東西的用處!”睿宗坐回寶座,很是欣賞的看著陳晚榮。

  對水泥最了解的人,肯定是陳晚榮,由他來解說再合適不過了。陳晚榮應一聲,走到混凝土旁邊,掃視一眼眾人道:“這東西可以叫做混凝土,是由水泥、沙、石、鋼筋還有石灰做成。這些看似不要關的東西湊在一起,就成這東西了,那是因為我們有了水泥。

  “長安的城牆是用夯土築就,高大寬闊,堅硬耐用。不過,這有一個問題,就是易風化,時不時就要去修補一番。夯土廣泛用於日常生活,修房造屋時不時就要用用。只是,應用得不是太多,比如皇宮就沒有用夯土來修造宮殿,而是用木材、石頭來修,為何?”

  說到這裡,陳晚榮停了下來,掃視眾人。竇懷貞笑道:“這問題都知道,那是因為夯土易剝落,時不時就會掉下來,還不如用木材來修。還有,就是夯土吸水厲害,很潮濕。”

  “竇大人所言極是!竇大人可知用混凝土來修房子的話,不僅不會剝落,而且乾燥潔淨,宜於家居。”說到這裡,陳晚榮說句小笑話:“我原本想是做好水泥後,自個修一幢小樓起來,讓不信的人見識見識。現在,水泥有大用處,我只能望洋興歎了。”

  睿宗卻是非常好說話:“晚榮,你真要修,盡管修。朕要修路,也不差那一點。”

  “謝皇上!不過,臣不想給人戮脊梁骨。”陳晚榮婉拒睿宗的好意道:“這是昨天下午做的,還沒有乾透,還沒有達到最佳。就是這樣,也可以在上面行車了,諸位大人親手摸過,其硬度我就不必再說了。”

  略一停頓道:“你們一定會奇怪,沙石、水泥、石灰和鋼筋這些看似無關的東西為何會有如此變化?原因就在於水泥。水泥我們現在能造了,不久之後,大量的水泥就會做出來,供朝廷使用。哦,順便提醒各位大一句:千萬別問水泥
泥是如何造的,問了我也不說!”

  最後是一句笑話,眾人轟然大笑,太平公主的眉頭舒開了,指著陳晚榮道:“晚榮,你還真能說呀!”

  “今天,大夥都高興嘛!”陳晚榮坐了下來。

  睿宗接過話頭道:“水泥的用途,晚榮略有交待,還沒有盡述。你們知道這麽多就行了。今天,把你們召集到這裡,就是和你們商討一下關於修路的事情。朕把晚榮從吐蕃召回來,就是為了造水泥。有了水泥,大唐才能修路。吐蕃一戰,大唐固然是贏了,你們可知道將士們吃了多少苦?

  “就是因為沒有一條良好的道路!給養運不上去。晚榮率領的炮兵硬抬著火炮行軍千裡,他們的肩頭,他們的腳板不是起泡出血,而是血肉模糊,有些炮兵更是見到骨頭。要是有一條良好的道路,將士們會吃這種苦麽?”

  炮兵抬火炮過積石山,趕往多瑪城,整個唐朝都傳遍了,老百姓一提起炮兵就要豎大拇指,讚一聲猛士!這是炮兵大受歡迎的一個原因。

  “朕決定要修一條路到邏些城!在這之外,朕還要修一條路到北地,一條到西域。有了這些路,大軍的給養就會大為改觀,大唐的邊境就會安寧!大食,也就不會那麽猖狂了!”睿宗提到大食二字時,聲調提高得很多。

  自從東突厥與西突厥覆滅以後,唐朝就沒有一個真正的對手。象吐谷渾、吐蕃給唐朝打得束手無策,吐蕃只能騷攏邊境,吐谷渾還給唐朝滅了。及至後突厥建立,騷擾北地,曾經一度兵臨雲州(現大同),兵鋒遙指中原腹地,整體說來,後突厥國力不行,遠不如東突厥時期,也只能在邊境上滋擾,拿唐朝沒辦法。

  唯有西域的大食,唐朝拿他沒辦法!大食才是當時唐朝真正的對手!一提起大食,睿宗的心氣陡長,想著要是把大食給擊破,比起漢武帝擊破匈奴一點也不遜色,那是何等的美妙?

  “你們都說說,這路要如何修!”睿宗最後說。

  眾人並沒有說話,而是你望望我,我望望你,腦子裡飛快的轉著念頭。不需要太高的才智都能想到,這是大事,牽涉極廣的大事,得好好想清楚。

  睿宗也沒有催他們,只是靜靜的打量著。

  過了一陣,蕭至忠率先發言,衝陳晚榮一抱拳:“陳大人,蕭某有一個疑問要請教,還請陳大人為蕭某釋疑。”

  “請教不敢!蕭大人有話請講。”陳晚榮很是意外。

  蕭至忠略一凝思道:“修路這事,蕭某並不反對。不過,要把路修到吐蕃,倍加艱難。陳大人是到過吐蕃的,當知道吐蕃山高水遠,地勢險要,崇山峻嶺很多,若是要修到邏些城的話,必將開山填谷,民力消耗極大,陳大人可有更好的辦法?”

  秦始皇修直道,用途雖然大,民力消耗也大,司馬遷百年以後,循著當年直道遺址去勘查,驚訝不置。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立時引起了眾人的興趣,目光集中在陳晚榮身上。

  “晚榮,要是有更好的方法的話,一定要用。”睿宗頗多鼓勵。

  陳晚榮笑道:“蕭大人所言極是有理,這開山填谷在所難免。現在要修路,比起以前輕松得多,因為我們有火藥。火藥不僅僅可以用來做炮彈,還可以用來開山。遇到巨石攔路,沒有火藥的話,只能要民夫一錘一錘的去砸。有了火炮就完全不同了,只需要挖一個洞,再把火炮裝在裡面,安上導線,塞緊,點燃就可以炸掉。”

  都知道火藥可以用來造炮彈,就是沒有人想到此點,一聽這話,不由得恍然,一片輕松的笑聲響起。

  陳晚榮接著道:“火藥還可以用來采礦。我們不是一直在說鐵礦石不夠用麽?把火藥用上去,就輕松得多。”

  火藥的出現,不僅是促進了軍事的發展,還用於采礦,用於修路,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
  “好!”睿宗擊掌叫好,對火藥他有了解,就是沒想到火藥還有這麽多的用處,要他不高興都不行:“那朕就下旨,調集民夫,準備修路了。”

  “皇上,臣有話說。”一直沒有說話的姚崇突然道。

  “姚卿,你有話就說。”睿宗很想聽聽姚崇這個智者的話語。

  “皇上,臣的話有些不太好聽,還請皇上恕罪!”姚崇並沒有直說想法。

  “哈哈!”睿宗開心的笑了,指著姚崇道:“姚卿,你要是說出好聽的話,你就不是姚崇了,你就不是能臣,你就是佞人!說吧!”

  都知道姚崇一顆忠心,絕對不會說好聽的話,一般情況下,他只會挑毛病,這話讓眾人會心一笑。

  太平公主對姚崇不爽,竇懷貞他們對姚崇過人的政才很是嫉妒,也是不得不承認姚崇的品德。

  應一聲,姚崇開始說正事了:“皇上,臣於修路一事,並不反對。不過,臣以為,以現在的情形,不宜修三條,而應該集中財力、人力、物力修一條,撿最緊要的來修。”

  對姚崇的話,睿宗不敢不重視,忙問道:“姚卿,你以為哪條路最重要?”

  姚崇回答道:“皇上,臣以為西域這條最重要。”

  “姚崇,難道吐蕃和北地的路就不重要?”太平公主抓住機會反詰。

  姚崇明知她是有意刁難,也不去理睬,接著道:“吐蕃這條路固然重要,相形之下,不如西域這條緊急。經過這一戰,吐蕃雖未滅,也等於是亡了。即使有人懷有不軌之心,也難以興風作浪。一是吐蕃這一戰,把那些要與大唐作對的人殺得差不多了。二是朝廷推行新政,吐蕃百姓擁護大唐,即使有人想興風作浪,也沒有根基。若是臣所料不錯,吐蕃在十年之內不會有事。十年,足夠大唐做很多事了!”

  這話,陳晚榮深表讚同道:“皇上,姚大人所言,臣也讚同。時間長了,臣不敢說,不過,臣以為,至少在三五年內吐蕃安然無事。”

  在眾人中,陳晚榮對吐蕃最是了解,他都如此說了,誰還敢有異議呢?

  “為何北地的路不如西域的重要?”睿宗認可了姚崇的說法。

  姚崇接著道:“皇上,臣以為突厥人固然可恨,不時滋擾邊境。臣請問皇上,自從突厥反叛至今,雖有深入國境之事,對朝廷可成構成巨大威脅?”

  後突厥建立後,國力遠遠不如強盛時的東突厥,對唐朝構不成實質性的威脅。幾十年打下來,幾乎沒有什麽勝仗。至於兵臨雲州一事,那是鑽了空子,唐朝調整軍事戰略之後,後突厥只能在邊境上滋擾。

  睿宗嘴一張,說不出話來。姚崇接著道:“再說了,幾十年打下來,突厥有多少勝仗?朝廷在北地貯存的糧草軍械足夠使用。臣並不是說不修這條路,而是說能緩則緩一緩,集中所有力量打造西域這條通道。”

  李隆基接過話頭道:“父皇,姚崇所言,兒臣大為讚成。自從吐蕃一戰之後,吐蕃對大唐的威脅基本解除,朝廷可以集中兵力打他一個大勝仗。漢軍當年橫絕大漠,直搗單於庭,霍去病封狼居胥山,成為千古佳話。在沒有了吐蕃牽製的情況下,大唐也能橫絕大漠,直搗突厥人的腹心,一戰可得所欲。

  “西域則不同,以兒臣所知,大食是一個強盛的大國,若沒有大軍西進,難有勝算。”

  一句話,即使不修路,唐朝也是穩勝。

  睿宗沒有說話,沉吟起來。陳晚榮道:“皇上,姚大人所言,臣也讚成。有人說,一個時期只能做一件事,水泥我們剛剛試產成功,要想做出朝廷需要的水泥,暫時做不到,至少在三五年內很難做到。要是隻修一條路的話,還能維持。”

  技術成熟之後,還有很多的事情要做,要造設備,要建廠房,要培訓工匠,這些事做下來,
,就要費去很多時間。要做出同時修三條路需要的水泥,軍器監的人就是累死也不可能。

  在這方面,陳晚榮是權威,他說的話誰也無法反駁,睿宗的熱情大受打擊,想了想道:“既然如此,那就先修西域這條。”

  姚崇馬上就道:“皇上,關於西域這條道路,臣有點想法,還請皇上準許臣說出來。”

  “姚卿,你說,你說。”睿宗哪敢擋姚崇的話,他是巴不得姚崇多說點。

  姚崇應一聲道:“皇上,自從張騫鑿空和番以來,不計其數的商人踏上了前往西域的道路,開拓了‘絲綢之路’,千百年來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不過,這條商路只能用於通商,不能用於軍事。原因就在於,絲綢之路有些地方會因為沙漠與綠洲的變化而變化,很不固定。

  “盡管如此,並不是說絲綢之路就沒有用處。相反,有些地方是固定的,朝廷要修路,就應該好好利用一下這些固定的地段。臣的設想是,這些固定的地段先不動,把我們有限的人力、物力投入到那些不能使用的地段。只要把這些地段修好了,西域的情勢就會大為改觀。其他的部分,等到有條件時,再加來翻修加固。

  “若真如此的話,原本近十年的工期,只需要一兩年時間就可以使用了。”

  睿宗雙眼放光,不停的喃喃自語:“一兩年,一兩年……”

  後面的話沒有說,都明白,那就是“一兩年之後唐軍就可以大舉西進,與大食帝國全面爭奪西域!”

  這事太有吸引力!睿宗右手自然握成拳,用力一揮!

  不僅睿宗興奮,在座之人誰個不振奮?陳晚榮原本以為,就是集中所有力量來修這條路,不要十年工期,七八年總是要的。姚崇的主意一出,一兩年就可以完成,這太驚人了。

  當然,這種修修補補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不過,也能滿足要求了。

  不追求最好,隻追求適用,這是現實法則!

  再說了,先解決了緊要地段,然後再來解決其他的部分,幾年之後,長安到西域的道路將是一條坦途。更重要的是,不會擔誤唐軍西進。

  這是智者的妙策!

  “好!”眾人齊聲讚好。 就是太平公主也是笑吟吟的,不住輕輕擊掌。

  睿宗興奮得站起身,不住踱步:“姚卿,你這主意委實太好了,太好了!朕要你來,是對的。你們想想,原本要十年才能用的路,我們在一兩年之後就可以用了。在這一兩年時間裡,朝廷得抓緊時間解決突厥問題,現在,沒有吐蕃的牽製,朝廷完全可以集中兵力,給突厥人致命一擊!”

  吐蕃一戰,使得唐朝的戰略態勢大為改觀,原本防守吐蕃的軍隊不需要了,可以調往北地,後突厥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

  “皇上聖明!”眾人齊聲頌揚。

  睿宗停下來,看著李隆基道:“三郎,吐蕃一戰,你籌劃調度得很好。來年對突厥人的大戰,還是由你來籌劃調度。”

  因為吐蕃一戰,李隆基的聲望急劇提升,根基更加穩固,太平公主哪會讓李隆基獨享其成道:“皇兄,打仗這事小妹還沒有做過,就讓小妹也來學學。”

  “小妹,這事你就不用插手了!打仗要的就是專注,你一來,就會引發分岐,還是讓三郎來做吧。三郎能調度好吐蕃一戰,來年這一仗,三郎也會調度得很好!”睿宗擺手,直接拒絕了太平公主的要求。

  太平公主先是愕然,後是驚訝,再後來就是臉色難看,可是睿宗好象沒有看見似的。陳晚榮心頭一跳:“睿宗有大謀劃!”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