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化工大唐》第3卷 長安風雲 第215 大謀劃
  第二一五章 大謀劃

  都知道熟料打磨房在哪裡,也不等陳晚榮說話,眾人上演了一幕“螞蟻搬家”的好戲,你一塊,他一塊,很快就把熟料搬到工房去了。

  這雖是試產,投的料不多,也有好幾百斤,一時之間哪裡磨得出來,陳晚榮忙道:“先磨一部分,我們來試試,看好不好用。”

  做出水泥,肯定要試用一下,檢驗結果,需要的工具、鋼筋早就做出來了,石灰、河沙、石子也準備好了,就等著水泥了。

  “對,這主意不錯!”李隆基拍手讚成。

  工匠們手忙腳亂的把熟料放到打磨機裡,開始打磨。不過,這打磨機設計得太過簡陋,效率不高,沒有一陣功夫不可能做得出來,眾人只有等待的份。

  看了一陣,進展不快,陳晚榮對葉天衡道:“葉大師,以後設計回轉窯時,記得開個觀察孔。這事,上次給忘了,今天只有乾等的份。當時,我的心跟貓抓貓撓似的。”

  葉天衡一拍額頭,不住點頭:“說的是,說的極是!下次一定開個觀察孔。”

  梁令瓚接過話頭道:“陳師傅,以我看,現在這回轉窯的效率太低,要是照現在這樣做,做不了多少水泥,滿足不了朝廷的需要。”

  光是到吐蕃、北地和西域三條主要戰略通道就需要很多水泥,照現在的效率,沒有幾十年功夫不可能做得出來。睿宗是不可能等這麽多年的!

  陳晚榮知道這是一個大問題,只是技術條件達不到,唐朝沒有動力設備,而水力的力量又不大,只能做這麽大了。

  葉天衡笑道:“梁大師,這事,葉某也想到了。只是,水力就那麽大的力量,要是再大些,就帶不動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這是不得已!”寇義兵馬上附和一句。

  梁令瓚笑道:“這都是實情,不過,仍有辦法。我是這樣想的,你們看看可不可以?葉大師,借你拐杖用下。”從葉天衡手中接過拐杖,在地上畫起來道:“水力是有限,不能帶動過大的物體,這並不要緊,我們仍然可以做出比現在回轉窯更大的設備。你們看,要是把回轉窯分成幾段,每一段用一個水力來帶動,下一段,又用另一個水力來帶動。一段一段的接起來,那就是一條長龍,料漿一進去,直到最後出窯也夠用了。”

  技術上的事就跟窗戶紙一樣,不捅破就算了,一捅破就透明了。這主意其實簡單,就是陳晚榮他們都沒有想到。

  “對呀!現代社會那些大型設備動力不夠,不就是多加些電機麽?一台電機帶動一段,數台電機最終不正是帶動一台大型設備麽?這麽簡單的事情,我怎麽就沒有想到呢?”陳晚榮恍然大悟,在額頭上一拍,大聲讚好道:“梁大師,主意不錯。”

  葉天衡卻沒有讚同,只是微微點頭道:“梁大師,這主意雖好,要用起來卻很難。照你這麽說,一段一段的連起來,是可以提高很多效率。只是,這回轉窯做起來就難多了,連接可不是那麽好做的。”

  這是技術上的問題,寇義兵他們深表讚同:“沒錯!連接不好,可是要漏的。”

  梁令瓚笑道:“各位說的很有道理。不過,我們有機床,這難不住我們,能做到!”

  “真能做?”葉天衡兀自有些難以置信。對機床,你是了解的,是好東西,不過,要做出達到這種要求的設備很難。

  梁令瓚看了一眼陳晚榮道:“要是在以前,我也沒有把握。自從聽了陳師傅的高論之後,梁某如撥開雲霧見青天,可以保證,一定做好!”

  他本身就是一個卓越的機械工程師,再給現代機械理論一番洗禮,受益非匪,好多以前想不到的事情也想得到了,好多以前做不到的事情不再是難事,他整個人已經蛻變了!

  李隆基發話了:“梁大師這說法挺
挺好的!我是外行,對這技藝不太了解,不過,我知道一個故事,叫做愚公移山。愚公不能一次把大山移走,但他可以分成很多次。梁大師這想法與愚公的做法有異曲同工之妙,一個大型的回轉窯,水力帶不動。分成很多段以後,再來帶動,就不是問題了。無論如何,這事值得一試!”

  “太子英明!”梁令瓚信心十足,眾人早就同意他的想法了,再給他這麽一說,誰還會有疑問?

  陳晚榮粗略估算了一下,梁令瓚的想法要是實現的話,水泥生產的效率提高了至少十倍以上,說不定是二十倍。

  這辦法一是增加了機加工的技術難度,梁令瓚是天才的機械工程師,他沒有把握,他不會如此說,這不是問題了。

  另外一個就是要增加一些水力裝置,外加挖幾條水溝,這是問題麽?

  只要技術一成熟,原本需要幾十年才能生產出來的水泥,只需要數年時間就可以完成,睿宗肯定等得起。

  誰都明白這想法的重要性,葉天衡他們仿佛把檢驗水泥的事情給忘了,不住在地上畫動,商討起細節問題。

  你一言的我一語,一陣討論之後,居然攻克了一個個技術難關,整理出一套清晰的加工方法。有了這方法,新型回轉窯已經呼之欲出了。

  可以這樣說,葉天衡設計的回轉窯雖然不錯,畢竟效率不高,用來做做試驗還可以,沒有實用價值。經過梁令瓚這一改進,就具有了實用性,可以在唐朝大規模建立水泥廠,生產水泥了。

  只要唐朝的財力夠雄厚,要建多少水泥廠就建多少!

  李隆基當場拍板道:“梁大師,你這設想要盡快實現。需要的東西,隻管說,朝廷一定全力以赴!只要你們的技術沒有問題了,我就向父皇請旨,在各地建水泥廠!”

  這是天音,是仙樂,讓人聽著就動心!陳晚榮他們大喜:“謝太子!”

  不是說出來的,是唱出來的!

  眾人終於從技術中醒悟過來,這才去查看磨料。討論技術細節花了不少時間,已經磨出好幾十斤水泥了,陳晚榮叫人加入石膏,就可以試了。

  “為何要加入石膏?”李隆基有些想不明白。

  陳晚榮解釋一句:“太子,要是不加入石膏,水泥很快就凝固了。要是動作稍微慢一點,就來不及施工了。”

  “哦!主意真多!”李隆基讚揚一句。

  在陳晚榮的指揮下,葉天衡、司馬承禎、李隆基他們親動手,把水泥和沙石、石灰混合好,再用水調好。鏟到早就做好的木模子裡,模子裡放有早就扎好的鋼筋,把混凝土放進去,陳晚榮拿起一根鐵棍,準備動手攪動。

  卻給李隆基夾手搶了過去:“要怎麽做,你說?”挽起袖子,就等著陳晚榮指點了。

  唐朝沒有建築設備,只能靠人工來處理了,陳晚榮指點起來:“就是在裡面戮動,要整結實就成。”

  “就這麽簡單?”李隆基兀自有些不信,手裡的鐵棍就捅了下去。他武藝高強,手上有力,一陣戮動,原本有些乾燥的混凝土居然有些變化了,上面出現了一些漿液。

  “怎麽成這樣了?”眾人齊聲發問。

  陳晚榮點頭道:“要的就是這效果!再加些下去,多捅一陣。要是能造出類似的設備就好了。”

  “梁大師!”眾人的目光集中在梁令瓚身上。說到機械,他絕對是權威,不找他還找誰?

  梁令瓚皺著眉頭道:“這個嘛,我得好好想想了!”

  要是在現代社會,這些設備只需要花錢就能買到,唐朝沒辦法,只能自己動手來造了。陳晚榮不得不感慨:“兩個世界的差距還真大!”

  手工還真累人,李隆基盡管武藝高強,額頭上也滲出汗水了。陳再榮二話不說,接過鐵棍接著捅起
來了。這是兄長負責的東西,他這個做弟弟的要是不出點力,那能成麽?

  直到陳再榮額頭上出現汗珠,陳晚榮這才叫停。叫人把水泥漿鏟到上面,拿起泥水工具在上面一陣抹動,表面就光滑了。

  “你這和稀泥的本事挺不錯嘛!”李隆基說笑一句。

  逗得眾人大笑。李隆基彎下腰,右手食指在上面一捅,就是一個窟窿,眉頭一跳,問道:“這麽軟,能在上面行車?”

  陳晚榮解釋道:“太子,您別急。到了明天,一切見分曉!到時,要是不能在上面跑車,任由太子處罰!”

  水泥這東西太經典了,要陳晚榮不把話說得滿都不行。

  “今天就這樣了?天快黑了!”李隆基抬頭看看天色。

  陳晚榮點頭道:“是呀!今天這事就到這裡了。明天,大家來看我們今天的成果,包證你們想不到!”

  眾人非常想知道結果,不過,水泥的硬化時間很長,守在這裡也沒用,眾人萬分不舍的收工回家。

  第二天,陳晚榮依然是早早趕到工房,卻發現工房裡一大群人,除了葉天衡他們以外,還有李隆基,太平公主,他們圍成一個圓圈,人人伸長了脖子,好象在看西洋鏡似的。

  “晚榮,你來了!快來看,這寶貝,真硬!”太平公主率先發現陳晚榮趕到,笑吟吟的打著招呼。

  陳晚榮略一施禮,鑽進圈子裡,只見睿宗紅光滿面,蹲在地上,一雙手不住在混凝土上撫動,瞅見陳晚榮,笑呵呵的道:“晚榮,你沒騙人,這水泥真是個寶貝!你摸摸看,好硬,跟石塊差不多。別行禮了。”

  絕對想不到睿宗親臨了,陳晚榮也不客套,蹲下身用手一摸,感覺還不錯,打量一陣道:“皇上,還沒有完全乾透。等乾透了,會更加結實,比起石頭一點也不遜色。”

  “還能更硬?”睿宗有些難以置信。

  陳晚榮非常肯定的道:“水泥要乾透,一般需要三五天時間。現在是硬了,可以在上面行走,要是再過三五天,就更好了。”

  “來啊,給朕抬回宮去,朕一天一查,看看究竟怎麽變化!”睿宗直起身來,下達了一道讓陳晚榮很是意外的旨意。

  這也不能怪睿宗,水泥的神奇他已經親眼見證了,一個廣闊的天地已經出現在眼前了,他要是不親眼看看最終變化,那能行麽?

  段輝應一聲,手一揮,過來幾個龍武軍兵士,把這塊混凝土抬到車上,拉走了。

  “晚榮,葉大師,一行大師,道長,梁大師,寇大師,劉懷德,走,跟朕進宮去。我們好好商量一下這建路的事情。”睿宗拍拍手。

  想必是李隆基昨天回去後向他稟報了經過,知道經過梁令瓚那麽一改,水泥的產量會大增,這修路一事是該提上日程,好好安排一番了。

  陳晚榮他們自然是沒有異議,跟著睿宗他們進宮。這次,仍是在鸞翔閣裡商議。除了陳晚榮他們,還把竇懷貞、蕭至忠他們叫。

  睿宗進來道:“去,把姚崇叫來!讓他也來看看。”

  姚崇去年因為反對太平公主,給貶到外地做刺史,現在,要慶賀吐蕃大捷,他又趕回長安了。

  唐世賢相,前有房杜,後有姚宋,姚崇是“開元盛世”的推手,要是沒有姚崇,李隆基能不能開創著名開元盛世很難說,一聽睿宗之言,陳晚榮不由得眉頭一挑,心跳加速“終於可以見到這位著名的丞相了!”

  不一會兒,姚崇到來,陳晚榮一瞧,只見姚崇個頭高大,面皮白淨,眼睛特別明亮,轉動之際閃爍著睿智之光。身上自有一股氣勢,讓人心儀的氣勢,陳晚榮暗中讚歎一聲:“真一雄材!怪不得能推動中國歷史向最巔峰的開元盛世發展!”

  姚崇施禮一完,睿宗拍拍手道:“抬進來!”
/>  在段輝的安排下,兩個龍武軍兵士把混凝土抬了進來,放在地上,發現輕微的響起。聲音沉悶,表明份量不輕。

  “你們先看看,摸摸,感受一下,我們再來說事。”睿宗朝混凝土一指。

  群臣不明所以,仍是走上去,打量一眼,隨意摸上一下,就走了開去。唯有姚崇與眾不同,不僅打量得很仔細,右手在上面摩梭著,並沒有急著移開,輕輕點頭,仿佛在讚許一般。

  睿宗笑著問道:“姚崇,你在想什麽?”

  姚崇回答道:“皇上,臣在想這東西是人做出來的,不是天地所生。”

  “噗!”太平公主正在喝茶,嘴裡的茶水噴得老遠:“姚崇,這個誰不知道?何需你說!”

  對姚崇卓越的政才,太平公主非常欣賞,一心想拉攏姚崇。只是,姚崇並不附她,還處處設法削弱她的影響,這讓太平公主很不爽。這事雖然有點好笑,卻也不致於如此,她這是借題發軍,想奚落姚崇。

  太平公主說得沒錯,凡是到過工房,實地勘驗過的人都知道這是人做出來的,不是天地所生,何需多說,就連睿宗臉上都露出幾分笑意。

  姚崇卻是一本正經的道:“公主,此言不確。要是臣沒有猜錯的話,大臣裡只有臣這麽想。不知各位同僚,姚崇所言對不對?”

  他說得很對,竇懷貞他們去看混凝土,不過是奉旨而為,虛應故事罷了,根本就沒有去想這是天地所生,還是人為。聽了他這話,不由得個個臉上不自在。

  這些大臣裡,太平公主的人佔了大部分,他們丟臉,太平公主自認臉上無光,接過話頭道:“如此些許小事,何須去想!姚崇,你就不要在這裡耍你的小聰明了!”

  奚落之意十足,竇懷貞他們深知太平公主對姚崇欣賞到骨子眼裡去了,又恨到骨子眼裡,這是抓住機會在找他麻煩,才用了“小聰明”三字,很是配合的笑起來。

  笑聲爽朗,好象很開心似的,不過,誰都能聽出笑聲中的譏嘲之意。

  姚崇仿佛沒有聽出他們的嘲笑之意, 反問一句:“公主偉略,可知天地所生和人為有何不同?”

  太平公主才思敏捷之人,見事極快,口才便給,卻給姚崇一個簡單到極點的問題問得張大了嘴巴,愣怔著說不出話來。

  她當然有說法,只是她知道以姚崇的才乾,如此問話,必有很高深的道理,膚淺的話要是說出來,那就是在丟人現眼,隻好不說了。

  姚崇聲音略微提高道:“若是天生地所孕育,我們只能感歎天地造化之奇妙。若是人為,那就是人定勝天!不是石頭,卻能做出不下於石頭的東西,這東西大有用處,難道不是大唐之福?臣姚崇恭賀皇上,大唐有此奇人!”

  就這麽一個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問題,卻給他說出如此大道理,和國家大事扯上關系,這和李隆基從排泄物推斷有沒有人貪汙軍餉有得一比了。

  “真智士!真智士!”陳晚榮見識了姚崇的智慧,在心裡大加讚賞。

  百聞不如一見,一見姚崇之人,比起聽別人說起更讓人感受到他的智慧!

  睿宗的心情本來就好,再給姚崇這麽一說,這心情就好到無以複加的程度了,大笑著站起道:“姚卿,快坐!今天找你來,就是有聽聽你的看法,你有話,放開了說!”

  太平公主的臉色變得極為難看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