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化工大唐》第3卷 長安風雲 第178 李隆基的遠謀
  第一七八章 李隆基的遠謀

  等到陳晚榮說完,眾人無不是驚訝莫銘。真難以想象,在暴雨如注的情況下,炮兵居然能把火炮抬過積石山。積石山有多險峻,陳老實不清楚,鄭建秋夫婦和鄭晴、鄭宛如熟知歷史,非常清楚,無不是流下了眼淚。

  鄭晴撫著陳晚榮肩頭的傷痕,既是憐惜,又是自豪。作為女子,能嫁得如此硬朗的夫君,此生還有何求?

  眾人又問了一些感興趣的問題,陳晚榮又是一通好說,方才滿足眾人的要求。

  “丫頭,晚榮這次征戰很辛苦,你幫他打理一下房間。”鄭建秋知道陳晚榮和鄭晴之間有很多體己話要說,如此說話,是在給二人創造條件。

  和陳晚榮單獨相處,傾訴相思是鄭晴心中所想,一聞此言,立即道:“知道了,爹。”

  陳老實沒有明鄭建秋話裡的意思,忙道:“晚榮,你走這段時間,爹好生掛念,就讓爹看看你有沒有傷損。”

  “老頭子,以後有的是時間,晚榮累了,你就讓晚榮歇會。”陳王氏白了他一眼,手肘一碰陳老實。

  陳晚榮愣了愣,方才明白過來,忙道:“哦!晚榮,打仗挺累的,你先歇著。”

  “知道了,爹!”陳晚榮應一聲,站起身,和鄭晴去了。

  一到陳晚榮的房間,鄭晴再也忍不住,撲在陳晚榮懷裡,晶瑩的珠淚好象斷線的珍珠般滾了出來:“你知道嗎?人家有多擔心?”

  對於一個家庭來說,最受煎熬的並不是上戰場的人,反倒是在家裡苦思親人的家人倍受熬煎。陳晚榮率軍出征,固然讓人振奮,可是戰場凶險,刀槍無眼,誰知道陳晚榮會遇到什麽樣的危險,鄭晴整日裡擔驚受怕,那種心情非筆墨所能形容。

  陳晚榮摟著鄭晴,撫著伊人的臉頰,安慰起來:“沒事的,我這不是好好的麽?別胡思亂想。”

  鄭晴已是泣不成聲,唯有點頭的份。

  陳晚榮抱著鄭晴,抬起伊人的下巴,只見伊人珠淚洗面,尤如梨花帶雨,人見人憐,不由得心神一蕩,吻在伊人的櫻唇上。

  鄭晴也沒有拒絕,緊摟著陳晚榮的脖子,任由陳晚榮親吻。兩人數月沒有親近了,這一發不可收拾,時光在無聲中流逝,也不知道過了多久,陳晚榮心頭怦怦直跳,右手按在伊人的胸部,喘息粗重起來。

  不僅沒有推拒,鄭晴反倒迎合起來,嘴裡喃喃自語:“夫君,人家是你的人!”

  這種呢喃有很特別的作用,陳晚榮不由得更加興奮,哪裡還顧得其他。就在這時,鄭晴喃喃的道:“夫君,爹娘說了,找個好日子,把我們的事給辦了。”

  嫁給陳晚榮,與陳晚榮終生廝守,這是鄭晴的最大心願,如此大事,自然是要告知陳晚榮了。陳晚榮一聽這話,不由得一絲清明上來,想起和鄭晴有過約定,成親之前要以禮相守。以兩人之間深厚的感情,即使要做些事,鄭晴也不會拒絕。不過,陳晚榮還是決定遵守這一約定,這是對鄭晴的尊重。

  扳開鄭晴掛在脖子上的皓臂,陳晚榮站起身來道:“以後,我們有的是時間。”

  鄭晴已經是媚眼如絲,嬌喘不斷,很是驚異的打量著陳晚榮。陳晚榮笑道:“你還記得我們的約定麽?成親之前,我們以禮相守。”

  這是對自己的尊重,鄭晴不會不懂,很是感激的打量著陳晚榮,輕聲道:“謝謝你,我的夫君!”

  陳晚榮擁著伊人溫存一陣,稍慰相思,道:“我得洗洗。幾個月沒有泡過一個好澡了。”

  “啊!”鄭晴輕呼一聲,以手捂嘴,卟哧一聲笑出來:“我忘了這事。水早就給你熱好了。”

  陳晚榮征戰歸來,一身征塵,是該洗個好澡。鄭晴早就準備好了,只是一見面,激情上來,難已自已,把這節給忘了。現在記
記起,不由得嬌羞無限。

  吩咐一聲,下人把熱水提到澡盆裡,陳晚榮和鄭晴肩頭肩的到來。鄭晴也不避閑,幫陳晚榮寬衣,為陳晚榮擦洗。

  伊人忙前忙後,陳晚榮舒舒服服的泡在熱水裡,連聲感歎:“久違的感覺!自從上戰場以來,就沒有洗過一個象樣的澡。這泡得真是舒服。媳婦,我們兩個來個鴛鴦浴。”

  鄭晴白了陳晚榮一眼,啐道:“不正經!”

  這是調笑,陳晚榮很是享受的看著鄭晴那副嬌嗔可愛模樣,笑道:“媳婦,你這模樣真好看!”

  “隻準看,不許說!”鄭晴又喜又羞。

  一邊說話,一邊泡澡,等到陳晚榮泡好,在鄭晴的幫助下穿好衣衫,感覺渾身上下輕飄飄的,好象在雲中一般,感慨道:“真是舒服!就沒有想到,泡澡居然能讓人如此享受。”

  “要不然怎麽會說洗去征塵露芳華!”鄭晴點評一句:“上戰場,整日裡就想著打仗,想著殺敵,哪有心思來洗呢。現在,你是心頭輕松,泡個澡自然是舒暢了。”

  還真給她說對了,陳晚榮調笑道:“你跟我上過戰場?”

  “你又不帶我!”鄭晴嗔怪一句。

  陳晚榮哈哈一笑道:“我倒是想,就是軍中有規矩,沒辦法的事。”

  兩人剛一出屋,就給鄭建秋他們圍住。這次,還多了一個人,就是陳再榮。陳再榮和陳晚榮在五十裡外之地相遇,當時人太多,哪有兩人述說的機會,只是略微說了幾句而已。

  對這個弟弟,陳晚榮打從心裡喜歡,一見面,大笑道:“再榮,你終於知道你哥回來了,知道回來看看。”

  陳再榮圍著陳晚榮轉一圈,道:“哥,你知道你現在變成什麽樣了?你整個人都變了。以前,你見到人總是那麽彬彬有禮的,說話也溫文爾雅。現在,你說話直接多了不說,身上還有一股子殺氣。”

  “是呀!是殺氣!讓人一見就有些害怕!”鄭建秋點頭。

  上過戰場,殺過人的人自有一股殺氣,膽小的人一見就害怕。這是誰也沒辦法改變的事情,陳晚榮笑道:“嶽父,要是你在死人堆裡爬上幾回,你也和我一樣。”

  鄭周氏笑道:“晚榮,先不說這些,皇上給你送了好多東西來呢。”

  “皇上派人送東西了?”陳晚榮有些意外。

  陳再榮笑道:“哥,是我帶來的。有些是皇上賞的,有些是太子給的,還有些是公主的。皇上說了,不打擾你歇息,要我帶回來。”

  三巨頭居然同時有賞,陳晚榮更加想不到。不由得有些好奇,心想他們都給了些什麽呢?忙道:“走,去瞧瞧!”

  眾人簇擁著陳晚榮,一窩蜂的來到屋裡,一進屋,陳晚榮嚇了一大跳,三巨頭送的東西不多,但是,絕對是價值連城的東西。

  睿宗送的是一方美玉,這玉光華閃閃,沒有一點暇疵,一看就知道價值不菲。太平公主送的是夜明珠,一共十顆,和陳晚榮在她府上看見的夜明珠一般大小。真不愧是太平公主,出手如此大方。

  李隆基送的東西最特別,只是一幅畫,畫的是李靖夜襲陰山情景。

  對錢財,陳晚榮倒不怎麽放在心上,睿宗和太平公主的禮物很貴重,不過,在陳晚榮眼裡李隆基這幅畫才是最讓他高興的東西。

  李靖夜襲陰山,端了頡利可汗的老巢,最終滅了東突厥,這是一個傳奇。來到唐朝以後,陳晚榮對這故事耳熟能詳,李隆基送他這畫的意思是說陳晚榮此次建立的功勳堪與李靖相比。乍一想,又覺得不對勁,陳晚榮此番立功不小,不過,要想與李靖相比,還是有很大的差距,那麽李隆基究竟是什麽意思?

  陳晚榮猛的想起一個問題,睿宗今天只是升了陳晚榮的官,卻沒有給他爵位。唐朝對軍功的賞賜非
常豐厚,睿宗要做大有為之君,不會吝惜爵位,這是為什麽呢?

  難道這裡面有問題?若說有問題,三巨頭如此看重自己,不象是。若說沒有問題,如此大功,不給爵位是不對的,這道理在何處?

  不是陳晚榮愛爵位,是這問題得想弄明白。只是,這問題,陳晚榮就是想破了腦袋也是想不明白,隻得不想了。

  就在陳晚榮轉念頭之際,只聽陳再榮很是興奮的道:“哥,你知道這畫是誰畫的嗎?這是太宗皇上的親筆禦畫!”

  “太宗皇上的禦作?”陳晚榮的下巴差點砸中腳面。

  唐太宗是中國歷史上一代明君,他的畫作何等難得。更別說,這還是畫的李靖夜襲陰山這樣的大事。李隆基居然把如此貴重的東西送給陳晚榮,這禮物裡面,就這畫最有價值了。

  陳再榮笑道:“哥,你還不知道。當年,李靖夜襲陰山,滅了東突厥。消息傳來,太宗皇上龍顏大悅,提筆而作李靖夜襲陰山的圖畫。太宗皇上不畫則已,一畫之下難以遏止,一連畫了十幾幅,分賜有功大將。”

  唐太宗哪裡是在畫畫,純粹就是在畫功業,在畫他心中的無盡喜悅。陳晚榮仔細打量這畫,自有一股子豪邁之氣,不愧是出自唐太宗之手。

  “我要把它作為傳家寶!”雖然這畫不是獨一無二的,陳晚榮仍是振奮異常。能擁有唐太宗這位明君的手筆,那是何等的榮幸!

  建立輝煌功業的唐太宗在唐人心目中,那是個神的存在,這話立時得到一片響應。陳老實不住吸涼氣:“這是太宗皇上畫的,晚榮,我們得好好保存!”

  這還用說麽?陳晚榮自然是沒口子的答應,把東西收起來。

  等到忙完了,陳再榮道:“哥,太子要你去一趟東宮。”

  “現在去?”陳晚榮沉浸在與家人團圓的喜悅中,不想去。

  “那是,太子在等著你呢。”陳再榮點頭。

  鄭建秋忙道:“晚榮,你快去吧。”他一說話,眾人紛紛附和。

  沒辦法,陳晚榮隻得別過親人,和陳再榮一道,趕去東宮。剛到東宮,就見高力士在張望,一見陳晚榮的面,笑呵呵的迎上來:“恭迎陳將軍!”

  以前,高力士見陳晚榮說的是請字,就沒有“恭迎”二字,陳晚榮很是意外,忙道:“公公言重了。陳晚榮不敢當恭迎二字。”

  高力士笑容不減道:“陳將軍,這是太子吩咐的。”

  陳晚榮來過東宮多次,李隆基就沒有如此禮遇過,太意外了。讓陳晚榮更加意外的還在後頭,隨著高力士進去,只見李隆基站在屋簷下,看見陳晚榮到來,居然迎了過來,道:“征戰歸來,最想呆的地方就是家。把你從家裡叫來,你不會怨我吧?”

  李隆基親迎,陳晚榮第一遭碰上,不由得發愣,忙道:“太子言重了,臣不敢如此想。”

  “不想,就是假話!那非人情!”李隆基笑容不變,道:“進來說話。”

  陳晚榮跟著李隆基進屋,李隆基要陳晚榮坐下,叫高力士送上茶水,揮揮手,高力士退出去,把門關上。

  李隆基坐了下來,笑道:“在說正事之前,先給你說一個好消息!楊思勖調嶺南之兵,正在攻打真臘、林邑,戰事進展順利,要不了多少時間,這裡也會成為大唐的領土。”

  真臘和林邑真不走運,他們支持梅玄成生事,正趕上睿宗振奮之時,想做大有為之君,睿宗會放過他們麽?李隆基一提議,睿宗毫不猶豫的下旨給楊思勖,要他起兵征討之。

  這可是個天大的好消息,陳晚榮大喜:“皇上聖明!太子英明!”

  李隆基手一擺道:“這事就不說了。把你叫來,是有事要和你商量。吐蕃這仗打得不錯,打出了大唐的氣勢。不過,這僅僅是個開始,更重要的是
要治理好這裡,若是不能治理好,將士們的血就白流了。

  “張說雖是有才,不過,光靠他一個人也不可能治理好吐蕃。你剛從吐蕃歸來,對吐蕃的情形最是了解,把你想到的,看到的,都詳細說說。最重要的是,問題你一定得說出來,朝廷好著手解決。”

  吐蕃的問題很多,張說雖有奏章,哪裡能和陳晚榮這個親歷者相比。當別人沉浸在喜悅中,歡慶勝利時,李隆基卻在想問題,看得深遠,對此舉,陳晚榮感歎無已“這就是李隆基,一個開創中國歷史巔峰的人物!”

  對吐蕃的事情,陳晚榮也在思考,雖然陳晚榮不精通政務,還是有所心得,點點頭道:“太子,臣以為吐蕃現在最需要的就是治理吐蕃的人手。剛到邏些城的時候,為了宣揚朝廷的新政,張大人把軍隊的文吏全部借走不說,還把大帥,臣等拉住幫著他處理政務。大帥開玩笑說,再這麽做一段時間,大帥就成了郭大人,不是郭大帥了。”

  當日,陳晚榮他們聽到這玩笑話,無不是笑成一片。李隆基不僅沒有笑,眉頭反而擰得更緊了,點點頭道:“是呀!一場大戰下來,本來就有很多事情要做。更不用說,吐蕃這樣積弊深重的地方了,要做的事情何其多呀!但願張說能挺過去。張說的身子怎麽樣?”

  陳晚榮如實回答:“張大人的擔子重,累得夠嗆。好在張大人年富力強,辦事精明,不會有問題。不過,若是長此以往,就是鐵打的身子也有累垮的時候。”

  李隆基眉頭擰成一個川字道:“吏部選派的官員已經上路,在大雪封山以前,能夠趕到。他們一到,張說的擔子就會減輕。還有呢?”

  陳晚榮略一思索道:“太子,臣以為吐蕃還缺乏文明與科技。若是吐蕃擁有和大唐一樣的文明,一樣發達的科技,那麽,吐蕃就不會這麽窮,大唐就可以在這裡駐守更多的軍隊。”

  唐軍之所以要趕在大雪封山之前撤走,就是因為吐蕃太窮,養不起,不得不撤軍以就糧。

  “這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變的,不過,我們可以先做起來。我看,這事得采取兩個辦法,一是從吐蕃選一批聰明能乾的人到長安來,讓他們去國子監學習。二是我們派一批能工巧匠,讀書識字的人去傳播文明。”李隆基馬上就有應對之策。

  這是推廣華夏文明的絕佳時機,采取這兩種應對措施再正確也沒有了。可以想象得到,那些派到長安來的吐蕃人,等他們學成回去之後,帶回去的不僅僅是科技,還有華夏的文明。長此以往,吐蕃對華夏文明的認可就更加深,吐蕃就會給融入華夏大家庭。

  這不是夢,這一定會實現,因為先進的文明融化落後文明,這是歷史的規律!唐朝就擁有非常先進的文明!

  “太子英明!”對李隆基的措置,陳晚榮無話可說。

  李隆基問道:“你說,大唐一定給得到吐蕃嗎?盡管你們寫的奏章不少,不過,我還是想聽你親口證實。畢竟,奏章不如人實在。”

  對這一點,陳晚榮信心十足:“太子請放心,只要大唐措置得當,一定會得到這片土地。”

  “原因?”李隆基隻說了兩個字。

  陳晚榮馬上就道:“原因張大人在奏章裡說得已經很多了,臣就不多說。臣請太了聽一首歌。”

  “什麽歌?”李隆基有些奇怪。

  “自今後無仇殺,有買賣,快活做得活計,不被讚普來奪人口牛馬也!”陳晚榮引吭高歌,這歌在吐蕃廣為流傳,陳晚榮唱過不知道多少回,再次唱來還是很中聽。

  唱完,陳晚榮解釋道:“太子,這是臣等進入邏些城,吐蕃百姓迎接我們唱的一首歌。”

  李隆基大笑站起:“好好好!這不是歌,這是民心!大唐得到民心,也就是得到吐蕃!有你這番話,我就可以放開手腳來做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