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桓侯再生》第3卷 虎臣良牧定江東 第101章
“承淵,不必緊張,是自家的騎軍……”見一旁的丁奉正準備招呼士卒警戒,我擺了擺手,和聲說道。只是聽那愈發清晰的轟隆馬蹄聲,便可推知朝這邊趕過來的是一支騎軍,而且絕不會少與千人。在廬江地域,會出現如此數量騎兵,也就只有趙雲的風騎營了……

“鳴號,向岸上騎軍通報身份!”我沉聲對身旁的號角兵吩咐道。盡管夜空中弦月高掛,但可視畢竟有限,還是早些互通一下身份,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誤會。

“嘟~~嘟~~!”悠長沉渾的牛角號聲迅速朝四周傳播了開去。

“嘟~嘟~嘟!”不多時,西北方向也響起了一陣節奏奇特的號角聲,與我這邊的號角聲遙相呼應起來。

果然是趙雲!

……………………………………………………..

“將軍,您竟然親自回師廬江了?”命麾下風騎軍駐馬休整後,趙雲飛身離馬,疾步來到我的跟前,躬身行了一禮,神色顯得異常興奮地說道。

“恩~!”點了點頭,我高興地攛住趙雲的手,用力握了握,隨即急切地詢問道,“子龍,廬江可好?”

“啟稟將軍,進犯廬江的江東軍孫翊部已在昨夜被盡數殲滅。除了敵主將孫翊仍下落不明之外,幾乎未有一人逃脫!”趙雲笑著回道。

“原來如此!”我點點頭,眼中露出一絲恍然之色。看來周瑜所以不戰而退,十之九是通過某種途徑得到了孫翊敗亡的消息,自知再留下也是徒勞,甚至有可能把自己也丟在廬江,所以才主動選擇了撤退!

“將軍,什麽‘原來如此’???”趙雲略感不解地看著我說道。

“子龍應該知道那周瑜領軍進犯廬江,意欲救援孫翊之事?”我反問了趙雲一句。

“恩!”趙雲點頭回道,“今晨子醜之交時,甘校尉的信使已將這一消息傳至廬江。君侯聞聽此訊之後,還特地做了充分的安排,準備一舉將周瑜軍盡殲於廬江城下。但可惜的是,那周瑜居然隻進到廬江城南約15裡處,而後便悄然撤退了。末將正是奉君侯之命,率兩曲風騎追尋周瑜軍蹤跡……”

二哥果然已經到廬江了!

“子龍不必再繼續追蹤了,周瑜在一個時辰前便已領軍經水路撤往柴桑方向了!”我沉聲接口說道,“先前從承淵處了解到————周瑜軍撤離之時,居然看不出有交戰後的痕跡,簡直可以說是不戰自退,我正對此頗感疑惑。但適才子龍提及孫翊敗亡之事,我方知道周瑜因何而會不戰自退!”

“將軍是說……”趙雲也是聰明人,經我這一點撥,立即就會了過來,“周瑜是知曉了孫翊敗亡之事,才會不戰自退!”

“當是如此了……”依照周瑜在太平之戰中對麾下士卒的珍惜程來看,只要有一線希望,他也是不會輕易舍棄孫翊軍的。

“將軍,那現在該當如何?”趙雲似乎對周瑜的撤退頗感遺憾,輕歎了口氣後向我詢問道。

“當務之急,是先確認敵軍的動向!周瑜此人詭計多端,且善走偏鋒,盡管其目下正朝柴桑方向退卻,但究竟是真退,還是假退,仍值得商榷。不可不防其以撤退為障眼之法,待我軍戒備之心松懈後,再突然返襲而至!”我摸了摸頷下的刺須,沉聲說道,“水上有興霸率錦帆營尾隨追擊,周瑜當興不起什麽風浪來,但陸上卻也不可放松警惕!”

頓了頓,我繼續說道:“不過,幸好有風騎營在,周瑜縱然想要在陸上玩什麽鬼把戲,也將是無所遁形。子龍,你速派遣一隊風騎自縱陽河起,

往西40裡。”“是,將軍!”趙雲應聲領命,當即轉身回到風騎軍停駐之處,安排吩咐起來。

不多時,大約有20名風騎兵脫離大隊,迅速向西面馳離。

“將軍,甘統領有消息傳回!”丁奉身後跟著一名什長模樣的錦帆兵,離船登岸來到我的身旁,大聲稟報道。

“速速報來!”

“啟稟將軍,周瑜軍在大半個時辰前先後匯合了另外兩支江東軍,但稍做停頓之後,便又繼續朝西面撤退了!”錦帆營什長張德迅速地稟報道。

“另外兩支江東軍?”我眉頭一皺,疑惑地問道,“這兩軍分別從何方而來?”

“一軍似乎是從西面而來,另外一軍……”

“莫非是從北面皖水而來?”趙雲回到了我身旁,接口說道。

“是的……”張德驚異地看了看趙雲,隨即恭聲回道。

“子龍何以知曉?”連我都被搞得有些驚訝起來。

“將軍,是這樣的————今晨霧氣尚薄時斥候曾發現有一路敵軍正沿皖水進襲廬江之西,末將本以為是自柴桑而來救援孫翊的敵軍,但直到大霧消散,這支敵軍都沒有下一步的行動,就一直停留在皖水某處河彎……所以末將才有此推測!”

“子龍,將你所掌握的情報從頭到尾給我說一遍……”到目前為止,我了解的都是隻鱗片甲的情報,聽得都有些糊塗了……

一盞茶的工夫後,綜合趙雲和丁奉兩人所掌握的情報,我終於初步將周瑜所籌謀的救援計劃理出了些頭緒————看來,周瑜原本是準備借助漫天的大霧,玩一招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所謂的三路援軍,恐怕只有陸上那一路才是實,另外分別沿縱陽河、皖水“進襲”的兩路敵軍都是虛招。

周瑜設暗渡陳倉之計前,恐怕也沒有想到孫翊軍已然被殲;但另一方面二哥、李通、趙雲他們,在設“圍點打援”(盡管被圍的‘點’已經被滅)之計時,恐怕也沒有料到————周瑜竟會在救援途中得到了孫翊軍已然覆亡的消息。就是這兩個“意料之外”,才導致了現在這樣的局面。

造化弄人,看來老天還不想讓孫家這麽快就衰亡!不過,由此也可以看出,周瑜審時勢的能力確實很強,而且行事非常果決————只要他再晚兩個時辰撤退,那結果與現在將完全不同。

四個時辰後,經水、陸兩路幾番探尋,我終於確認了一件事————周瑜撤了,撤的非常乾脆!

略感遺憾的同時,我也不禁暗松了一口氣————丹陽、廬江的守衛戰終於要告一段落,而我軍也總算在江東站穩了腳跟。以後的一年半載之內,孫權恐怕是沒有實力對廬江和丹陽進行大規模的進犯了!

…………………………………………………….

月二十日晨,辰巳之交,我與關平、全琮三人,隨趙雲和兩曲風騎兵抵達了廬江城。而另一面,虎槍和狼牙二營則已在林雪、廖化的統領下,搭乘船隻返回太平。

還未到達城門時,早得到消息的二哥和李通便已在城外等候著我。

“二哥!”我躍下烏騅,緊幾步向二哥走過去,開心地大笑起來。算來……我跟二哥也有3個多月沒見面了!無奈的戰事……

“三弟!”二哥也飛身下馬,疾步朝我迎了過來,一貫沉穩的面龐上也禁不住浮上了欣喜無限之色。

“啪!”兩只有力的大手緊緊地反握在了一起。

“哈哈哈……”久別重逢,本有千言,卻一時無語,最終隻化做兩人開懷的豪邁大笑。

“平兒,過來見過父親……”良久,放開二哥的手,我轉過頭對關平說道。

“拜見父親!”關平雙膝跪地,滿臉激動之色,語音微顫地喊道。

“起來……”二哥仔細地端詳著關平,小半晌後,終於點了點頭,沉聲說道,“算有些長進了……這樣才配稱得上是我關羽之子!”二哥的話語雖冷,但眼中卻浮現出了激賞之色,顯然對關平的成長感到滿意————以二哥之能, 自然可以很輕易地看出關平武學上的進步程。

“謝父親誇獎!”盡管知道二哥在誇獎他,關平仍不敢露出一絲自得之色。

“三弟,這位是……”二哥瞥見了躬身立在我身後的全琮,出聲詢問道。

“末將吳郡全琮,拜見君侯!”聽得二哥相詢,全琮急忙躬身行禮說道。

“二哥,全子璜乃是吳郡少年才俊,通曉文韜武略,不可多得的良才,現在我軍中任都尉一職!”我笑著說道。為全琮做介紹時,我並未提及他顯赫的家世————一者,二哥對那些世家大族向來欠缺好感;二者,也是照顧到全琮的感受,像他這樣的年輕人,通常希望別人了解的是他自己的能力,希望別人知道他是憑借自己的能力獲取的成功,而不是憑借家族的助力。

“不錯!”二哥打量了全琮一番後,隻說了兩個字,隨即單手將全琮扶了起來。

“多謝君侯!”全琮仿佛得了什麽天大的鼓勵一般,激動地向二哥拜謝道————二哥話語雖短,但卻有一種自然而然地讓人感到信服的力量。

“君侯,將軍!這裡不是談話的地方,還是進城再敘……”趙雲在旁笑著說道。

“好,進城!”二哥微微頷首,拉起我的手,徒步朝城內走去。

………………………………………………

吳郡,富春縣

被陸遜的“增灶”之計所惑、整整在富春江南畔停駐了一天兩夜之後,呂岱終於還是忍不住小心翼翼地開始渡江北進。

如果您喜歡這本書,請來天天中文,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