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桓侯再生》第4卷 潛龍出淵震9州 第9章
“若欲死中求生,挽荊州狂瀾於危際,請先退出襄陽!”諸葛亮的話回蕩在書房之內。

“什麽?退出襄陽?”霍峻驚愕地看向諸葛亮,不明白蒯良的這個世侄怎麽會說出這樣“混帳”的話來。

蒯良、蒯越雖也一愕,但他二人是何等聰慧之人,很快便領會了諸葛亮的意思。

“如今敵眾而我寡,敵有心而我無備,若死據襄陽而戰,必難逃覆亡之局!”諸葛亮繼續分析道,“僅是戰敗並不打緊,但如若琦公子、子柔大人、異大人有所意外,則荊州之勢將難以挽回。故而,為今當務之急,是護衛琦公子和二位大人先撤出襄陽。”

“只要能夠全身而退,二位大人即可奉琦公子繼位荊州牧,而後通告荊襄九郡,以圖謀篡逆大罪,興兵討伐蔡瑁!”諸葛亮儒雅的面龐上流露出令人信服的智慧之色,從容不迫地說道,“荊南四郡由劉郎將(劉磐)掌控,必會奉迎琦公子。得此穩定根基,以子柔大人、異大人之能,擊敗蔡瑁當不在話下。加之琦公子得道,蔡瑁失道,荊州軍民自會有所傾向。且如若有需要,琦公子可向我主請援。”

“孔明所言甚是!”蒯越點點頭,認同說道。

“其實最需要擔心的,並非蔡瑁,而是那‘臥槽之馬’與‘飼馬之槽’,荊州之亂拖的愈久,愈有可能為外人所乘!”諸葛亮看向蒯良,肯定地說道。

“嗬~~!州牧大人,你方去未幾日,荊州居然就成如此形勢!”蒯良仰天長歎。

待頭低下時,蒯良眼中已恢復往日的精明之色,冷靜地說道:“仲邈,你速去點齊兵馬,把守好你的東門,待我接了大公子,立即自東門突圍出城!”

“末領領命!”

“切記提高戒備,勿要被蔡瑁偷襲!”蒯良仔細地吩咐道。

“是,末將告退!”霍峻施禮後,大步離去。

“異,你速去安頓家眷,而後至東門匯合霍峻!”蒯良轉頭對蒯越說道。

“兄長,還是讓我去接大公子…”蒯越知道蒯良準備做什麽,急勸阻道。

“此事有何可爭執的?又非去赴死!”蒯良擺了擺手,轉身對諸葛亮亮詢問道,“孔明,你待如何?可願隨我等一同冒險突圍?”諸葛亮與蒯氏兄弟不同,劉備使者的身份,蔡瑁肯定也會顧忌幾分的。

“樂意奉陪!”諸葛亮笑著說道,“此次護衛亮和公佑大人出使的軍士中,可是有關君侯麾下一員猛將,想必可以為子柔大人提供些臂助!”

“好!”見諸葛亮答應與自己同行,蒯良也顯得很高興,點頭說道,“既如此,宜當速行……”



正當蔡瑁志得意滿地在府中做準備時,忽有其安排在州牧府的親信匆匆來報————大公子劉琦被蒯良強行接出府去。

蔡瑁大驚之余,略一思索,明了大概是自己的計謀泄露。對蒯氏兄弟忌諱極深的蔡瑁,惟恐再生異端,遂急令蔡熏、黃祖等人提前發動。



幾乎片刻之間,沉浸在睡夢中的襄陽城被震天的喊殺聲驚醒。

蔡瑁控制下的荊州軍一齊殺向了霍峻把守的東門,與此同時,蔡瑁的使者也急匆匆地趕往城外潛伏兵馬處,令他等嚴防蒯良等人從東門突圍。

匯合了劉琦、蒯良等人後,霍峻一面親領一部兵馬阻擊城中蔡瑁軍,另一面命副將掩護劉琦等人向東南方向撤退。

南城門處

“殺,殺……霍峻是叛逆,他們都是叛逆……殺光他們,就是大功!”蔡熏揮舞大刀,喝令麾下士卒向霍峻部發起猛攻。要攻擊自己的同袍,

士兵們畢竟還是有所顧忌的,所以蔡熏不得不以“擊滅叛逆”為名鼓舞士氣。“死戰不退!”霍峻沒有那麽多廢話,隻說了四個字,手中長槍的動作代替了其他語言。

“死戰不退!”霍峻麾下士卒齊聲大呼,附和著自己的校尉。霍峻年紀雖然不大,但治軍卻極有一套,麾下士卒皆願為其效死命,部曲戰力在荊州軍絕對上數。

曾經的同袍,如今卻不得不死戰在一處!

刀槍翻舞、箭矢呼嘯!

慘呼連連,鮮血飛濺,殘肢紛飛,激戰正酣!



“蒯良、蒯越休走,留下首級!”校尉蔡慶拍馬舞刀,分開阻擋的人群,直逼蒯良一行而來。

蔡慶是蔡瑁族弟,以勇力聞名,常自詡為荊州勇武第一。蔡瑁對這位族弟亦頗為器重,提拔其為校尉,命其駐守蔡陽城。此次奉蔡瑁之命悄然回師後,蔡慶便暗潛於襄陽東門外。原本按照蔡瑁計劃,蔡慶應當在醜時發難,會同城中蔡瑁軍截殺蒯良等人。但不想蒯良一行竟在子時未到之際突然殺出城外,蔡慶有些促不及防,匆忙調動兵馬一路追擊了十余裡,才勉勉強強地截住了蒯良等人。

察覺到敵方兵馬似乎環衛著一部分人朝南面撤退,蔡慶斷定蒯良兄弟必在其中。如此奇功在前,蔡慶怎能抑製得住心中的興奮。自恃武勇之下,蔡慶將大隊人馬交與副將,自己則親領精銳士卒直接撲向蒯良等人。

蔡慶的勇名確也非浪得虛名,乘著亂戰局面,領著數百精銳竟真得殺出一條血路,逼近了劉琦、蒯良一行。

“你等,速護衛大公子和蒯督向南撤退,我來擋住蔡慶!”霍峻麾下都尉伊實認出了蔡慶,情知不妙,大聲朝身側士卒喝令道,隨即撥馬迎上追兵。

“叛賊休得猖狂!”伊實大喝一聲,揮刀斬向蔡慶。

蔡慶也不答話,一刀砍出。

“鐺鐺鐺……”戰不數合,伊實便呈左右難支之勢。蔡慶奮起武勇,厲聲斷喝,掌中大刀隱帶風雷之色,迅疾斬出,將伊實攔腰斬成兩截。

“不自量力!”看也不看伊實死屍,蔡慶縱馬向蒯良等人逃逸方向追去。

眼見距離越來越近,蔡慶愈發興奮,猙獰笑罵道:“蒯家二狗,看你等今日能逃到哪裡去?”毫不猶豫,蔡慶一拍坐騎,急縱入敵群之中,直取蒯家兄弟。

一名步卒忽地竄至蔡慶身側,手中環首刀猛地砍下。蔡慶不以為意,大刀迎上,便欲返斬這名不知死活的小卒。

“鐺!”尖銳刺耳的金鐵撞擊聲後,蔡慶驚愕地發現對方的氣力居然還在自己之上。一個不慎,居然就吃了個悶虧。

那步卒一刀佔優之後,動作絲毫不停,整個人如風一般在蔡慶四周急步遊走,環首刀毫不間隙地連續斬出,一刀疾似一刀、一刀猛似一刀。

“呃~!”應接不暇之下,蔡慶情知不妙,撥馬便走。然而戰馬僅隻馳行了不到十余步,一柄寒冷的鋼刀便自蔡慶後心插入,又由前胸透出。

“……你究竟是……何人?”蔡慶強忍著最後一口氣,掙扎著朝那名已躍坐在自己身後步卒詢問道。

“關君侯帳下——破賊校尉周倉!”那步卒模樣的人低聲回了一句,隨即抽刀將蔡慶首級梟下,身形一縱,再次躍回到地面上。

待蔡慶的無頭屍身墜落下馬時,周倉已經退回到孫乾、諸葛亮的身旁,重新履行起自己護衛的職責來。

“蔡慶死了!”從周倉手中接過蔡慶首級後,霍峻麾下另一都尉立即指揮麾下齊聲高呼起來,籍以來瓦解追兵士氣……

而在此時,霍峻也率領殿後兵馬的余部追趕了上來,兩下夾擊,終將失去主將的蔡慶軍擊潰。

隨後,蒯良一行殘軍毫不遲疑,急向東南方向撤退了下去。



至天明之時,蔡瑁終將襄陽城的局勢安定了下來。

在惶恐疑惑中過了一夜的大部荊州臣僚,驚愕地發現襄陽已經變天————蔡瑁完全掌控了襄陽的局面,原本與蔡瑁分庭抗禮的蒯良、蒯越兄弟竟已成“叛逆”,生死更是不知。

就在蔡瑁志得意滿之際,外出追擊劉琦、蒯良一行的蔡熏卻帶回了一個“噩耗”————劉琦、蒯良等人盡皆逃脫,蔡慶陣亡!

這消息如當頭一盆冷水,將蔡瑁心頭的熱火全部澆歇。盡管已成死敵,但蔡瑁也不得不承認蒯良、蒯越的才能在荊襄屈指可數。這兩人一旦逃出,憑借他們在荊州的影響力和蒯族的實力,再加上劉琦的身份,將來所能掀起的風浪將會大得驚人。

蔡瑁一面叱罵蔡熏無能,一面急招黃祖、張允、王粲等人商議如何應對。

聽取王粲的建議,蔡瑁招群臣於州牧府議事,當場宣布由劉琮繼任鎮南大將軍、荊州牧之職。蒯氏兄弟的遭遇、蔡瑁武力的威脅,令群臣不得不接受這一事實,共奉劉琮為主。旋即,蔡瑁指稱劉琦、蒯良、蒯越、霍峻等人不遵劉表遺命、圖謀篡位、更興兵做亂,並以劉琮的新任荊州牧名義,通告荊襄九郡擒拿“叛逆”。

與此同時,蔡瑁還急令黃祖、蔡熏等人提水、步軍南下追擊劉琦、蒯良等人,並嚴令“一旦尋見,格殺勿論!”

………………………………………………

霍峻率軍護衛劉琦、蒯良等人一路南行至宜城。宜城守將尚不知襄陽異變,雖然驚異於劉琦一行的狼狽模樣,但仍自做了殷勤接待。

稍事休息之後,蒯良即以自己身份強行征用了宜城駐軍,繼續南下。蒯良深知,襄陽附近蔡家勢力最盛,而且依蔡瑁個性,絕不可能輕易放過自己一行人。故惟有盡快南下,方可保無虞。

在諸葛亮的建議之下,蒯良急派快馬前往南郡、章陵、長沙、零陵、桂陽、武陵、江夏諸郡,以蔡瑁篡逆謀反之罪,召集諸郡太守興兵討伐。

與此同時,諸葛亮再派隨從護衛士卒外出聯絡錦帆營探哨,欲將最新狀況傳回壽春和丹陽。



十二月初四,劉琦、蒯良一行眾人馬不停蹄趕抵南郡治所江陵。南郡太守劉先乃是劉表族侄,又與蒯氏兄弟關系莫逆,以南郡為根據圖謀反攻襄陽正是眼前的最佳選擇。

劉先已得蒯良快馬通報消息,對蔡瑁謀逆之舉極為憤慨,當即表示願意奉劉琦為新主。

當日就於江陵,劉琦就任荊州牧一職。同時,由蒯良親筆起草檄文,以劉琦、蒯良、蒯越、劉先等人聯名號召荊州官吏將士、士族百姓共討逆賊蔡瑁。為縮小打擊面,減少阻礙,檄文中稱“附逆者若能幡然悔悟,棄暗投明,當既往不咎!”

…………………………………………

十二月初四中午,甘寧命人送來一封緊急文書。

“……不愧是孔明,如此輕易便化解了荊州群臣對主公疑忌……”龐統將手中絹書遞給簡雍,笑著說道。

“恩……”我點點頭,面上卻不似龐統那般欣喜。以諸葛亮的才能,舌戰荊州群臣、為大哥洗脫刺殺主謀嫌疑應當不在話下。但讓我牽掛的卻是另外兩件事:

其一,究竟是誰刺殺了劉表。前幾日我派往柴桑吊唁的使者被人家轟回來時,我就已經知道大哥成了“替罪羊”。但直至諸葛亮這封手書傳到秣陵,我才了解到劉表遇刺的詳細過程。如此處心積慮、如此縝密安排,絕非一般人可為。更何況那刺客竟能混進那些遺孤中去,說明其並非江東之外的人,更可能就是孫家遺臣。但僅憑這少數遺臣恐怕也想不出這樣縝密的計劃來。諸葛亮的猜測有兩個————曹操一方與孫家遺臣相勾結;上庸馬超一方與孫家遺臣相勾結。刺殺劉表、嫁禍於大哥,進而引發荊州和我方的戰事,這兩方都有十足的動機!

其二,荊州日後的走勢將會如何?從諸葛亮的信中可以看出,目前荊州繼嗣問題的矛盾,竟然比原先的歷史軌跡還有激烈。諸葛亮甚至大膽地預測,半月之內,荊州必起內戰。一旦戰事爆發,誰將會取得最終勝利,蒯家?蔡家?亦或是曹操、馬超?而我軍又該如何應對————隔岸觀火?混水摸魚?



翌日黃昏,甘寧再有十萬火急情報送至秣陵!

如果您喜歡這本書,請來天天中文,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