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桓侯再生》第3卷 虎臣良牧定江東 第170章
上班初期,工作積壓較多,接下來幾天可能都得拖得晚點,但知宇會保證更新的!

...............

新興縣

周瑜佇立縣城北城樓,遙望北方,默然不語,俊秀的面龐上看不出一絲血色,眼中流露出無比的疲態。一陣微風吹過,露在戰盔外的幾縷如雪銀絲被輕輕蕩起……

朱然等軍中將校靜靜地站在後方,誰也不敢擅自打擾周瑜。

“踏踏踏……”隨著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呂蒙急步匆匆地來到了城樓上。朱然將手抬起,輕搖了幾下,示意讓呂蒙暫不要打擾周瑜。

“子明,縣中百姓撤得如何了?”但周瑜已察覺到呂蒙的到來,緩緩轉過身,詢問道。

“啟稟都督,大半人已撤出,其余的也快了……”呂蒙恭敬地稟報道。

“待百姓撤盡之後,即刻將一應物事準備好!”周瑜點了點頭,和聲吩咐道。

“是,都督!”呂蒙領命後,即刻大步離去。

呂蒙行事向來風風火火,這一點既讓周瑜滿意,但同時也有些憂慮——擔心其行事過於急噪。

“都督,末將還是有些擔心……萬一張飛橫插上一手,我軍的形勢恐怕就不妙了!”朱然忍不住道出了心中的擔憂,“斥候回報,張飛軍也在向南推軍!”

“縱然如此,也只能搏上一搏了!”周瑜面色不喜不悲,淡然說道,“此戰於我軍而言,已是避無可避!不戰則必亡,戰還或有一線生機……”

自與魏延會師後,張飛軍已陡增至兩萬余人。魏延所帶來的兵馬之多,有些出乎周瑜的意料之外了。如今張飛、蒯良兩軍相加,不下六萬人;而周瑜手中,東拚西湊也僅只有不到15000人,而且不是是新兵,就是戰力羸弱的郡國兵,且軍心渙散、鬥志缺乏,若不是依靠周瑜的威望,恐怕早已全盤潰散。以這樣的實力對比,如果正面抗衡敵軍,至多十天半月必然全軍覆滅而亡。迫不得已,周瑜也只能行非常之策……盡管風險甚大,但也是沒有辦法中的辦法。

“……”朱然聽罷一陣默然。

“我最為擔心的……還是主公!”周瑜歎了口氣說道,“此次誘敵,其實只需我一人即可,斷不可讓主公隨我冒險!”

“公瑾兄不必擔憂!”沉穩有力的聲音突然從後方傳來,孫翊緩步來到城樓上,走向周瑜。

“參見主公!”周瑜、朱然等人齊躬身行禮說道。

“公瑾兄請起!義封(朱然),你們都起來!”孫翊托起周瑜,隨即朗聲說道。

“多謝主公!”起身後,周瑜懇切地說道,“主公,此次還是讓瑜一人誘敵,您與四公子還是先退往贛縣。待破敵之後,瑜再接主公回來!”兩年之內,孫家連亡孫策、孫權兩任家主,而在目前的危急情形下,如若孫翊再有萬一,幾乎可以直接宣告孫家的滅亡了。

“……”孫翊舉目北眺,沉默了片刻,轉頭對周瑜說道,“公瑾兄,當年你和大哥辛苦萬分,才一起打下的這江東基業……如若就敗在我手上,他日到了地下,我該如何跟父親和大哥交代?”

頓了頓,孫翊繼續說道:“記得父親尚在世時,曾對二哥、我和季佐說過,讓我們三人多學學大哥——縱有千難萬險,亦不可墮凌雲之志。我曾年少無知,胡亂與公瑾兄糾纏,但今時今日,我已明了一切。”

周瑜神態未變,但眼中卻已隱有晶瑩閃動————當年與孫策彈劍高歌、橫掃江東的景象,仿佛就如同昨日之事,一一浮現在周瑜眼前。

“公瑾兄,我願效仿大哥、與你共抗強敵,

希望你莫要拒絕!”孫翊直直地看向周瑜,懇切地說道。“好……!”周瑜完全拋開了心中的桎梏,微笑說道。這一刻,孫翊已與周瑜心中的孫策印象完全重疊起來,仿佛孫策重生一般。



“都督,都督!”呂蒙一面急呼,一面大步流星地再次回道城樓上,“斥候急報,荊州軍兵出西昌,正朝新興急趕而來,看旗號,似乎是蔡瑁!”

“來的好!”周瑜眼中精光微閃,滿身的疲態仿佛一掃而光,朗聲說道,“子明、義封!你等速速照計劃行事!”

“得令!”呂蒙、朱然二人躬身行禮,急步下城離去。

“公瑾兄!”孫翊也顯得頗為興奮。

周瑜朝孫翊一點頭,隨即昂首向天,默默禱告起來:“伯符兄,仲謀!你們在天之靈,一定要保佑我和叔弼一舉擊退強敵,再興江東!”

…………………………………………………

4個時辰後,日近黃昏,殘陽將落,天地間一片血色。

荊州軍兩萬余人,一路急趕至新興城北不到5裡處。蔡瑁尤自不滿意,不住催促麾下士卒加速趕路。探路的斥候半個時辰前已經回報,道孫翊、周瑜皆在新興城中。城中守軍並不甚多,而且還不時有士卒外逃。斥候曾親見有將官斬殺逃兵。

一想到能夠擒住孫翊、周瑜,蔡瑁便覺渾身血液沸騰起來。多年來,蔡瑁曾在江東軍手中吃了無數虧,顏面丟盡,為此也沒少受劉表斥責和他人私下裡的嘲笑,蔡瑁深以為恥。而周瑜更是蔡瑁恥辱的最大製造者,去年蔡瑁以近十萬大軍,竟慘敗於周瑜手下,幸得劉表顧及姻親之情,才未予追究,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原本以為此生復仇無望,但誰曾想“風水輪流轉”,稱雄江東的孫氏居然在一年多內,便被二劉聯軍打得只剩下孤窮敗軍數千、地僅廬陵一郡。蔡瑁雖自認用兵不是周瑜對手,但今時不同往日————士卒軍心渙散,士氣全無,兵敗已如山倒,任周瑜能耐通天,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心胸並不寬闊的蔡瑁如何肯放過這樣一個一雪前恥的機會?

判明形勢之後,蔡瑁不顧蒯良的異議,執意率領過半數大軍先行南下急追孫翊、周瑜。蔡瑁在荊州軍中鑽營頗深,根深蒂固,蒯良雖是主帥,但平日裡多負責政務,對軍中事務反而插手較少。因此當蔡瑁執意領軍先行時,蒯良也沒辦法阻止。

“大哥,適才斥候回報,新興城南有兵馬倉皇逃出!”蔡熏策馬馳了過來,急聲稟報道,“只是不知道孫翊、周瑜二賊在不在那裡面!”

“哦~!”蔡瑁眼中寒光微閃,面上激動之色瞬現而沒。

“大哥,派人追上去!”蔡熏深知兄長之心,急聲提議道。

“且慢,需防其中有詐!”蔡瑁一抬手,沉吟著說道,“命斥候繼續打探,看敵軍逃出了多少?我大軍先攻進城中,察探一番再做定奪。”

“傳令,命大軍加速前進,準備攻城!”蔡瑁將手中帥旗一揮,厲聲喝道,“一個時辰後,我便要進到這城中!”

“嘟~嘟~!”沉渾的牛角戰號聲迅速響起,悠長而激昂。

荊州軍士卒在各自軍司馬、都尉的催促下,加快速朝前方隱現的城池行進過去。



半個時辰後,新興縣衙

大堂內一片狼藉,各類竹簡絹書被丟得一地,看得出縣衙內的人出逃得很倉促。蔡瑁走到桌案前,隨意翻了翻仍被擺放在桌上的卷冊,忽地地留意到一封被藏匿在最下方的淺色薄絹。

疑惑之下,蔡瑁展開絹書,閱覽起來。不片刻,蔡瑁面色轉陰,眼中射出厲芒。

“大哥,這絹中說了什麽?”蔡瑁之弟蔡中見蔡瑁神色不對,上前詢問道。

“這張飛居然敢私下接納孫翊投降……”蔡瑁將絹書遞給蔡中,恨恨地說道,“我就道張飛並非善鳥!”

蔡中接過一看,居然一封受降書,落款是平南將軍張飛————信中張飛道願意接受孫翊的歸降,並令孫翊盡快送上人質和廬陵郡的戶籍圖冊。

“張飛這廝實在可惡,我軍千辛萬苦才將孫家殘逆趕至窮途末路,他居然妄想竊取戰果!”蔡中大怒說道,“幸得大哥追趕的快!待擊滅孫翊、周瑜後,咱們乘勢將張飛也滅了,而後奪取丹陽諸郡!”

蔡瑁陰沉著臉,點點頭說道,“且將這受降書收好,到時就是憑證,看張飛如何狡辯!”

“蔡督,這信或許只是偽造的,是周瑜的詭謀……”江夏督蘇飛在旁薦道。

“哼~!”蔡瑁冷哼一聲,沉聲打斷說道,“敵人又不知我會翻到這絹書,怎會是特意設計?這分明是倉皇逃走時,未及攜帶!”

看蔡瑁如此肯定,蘇飛也不敢多言————畢竟蔡瑁不是能得罪的人。

“大哥,大哥……”蔡熏連聲急呼,走進堂內,身後還有十幾名荊州兵和3、4名俘虜模樣的人。“孫翊、周瑜他們全溜了!”

“此事當真?”蔡瑁眉頭一蹙,沉聲詢問道。

“確是如此,這裡有幾名未及逃脫的敵兵,被我擒了來!”蔡熏興奮地說道,“他們所說情況,與斥候所探一般無二!”

“孫翊他們何時逃脫的?有多少人相隨?”蔡瑁點點頭,詢問道。

“就在我大軍即將抵達城池前,大約有兩千多人跟隨他們向南逃竄!”蔡熏急聲說道,“孫翊、周瑜他們是最後脫逃者,城中其余百姓知戰禍將至,早已四散奔逃盡了!”

“……”蔡瑁凝神略一思索,走到那幾名俘虜跟前,厲聲詢問道,“孫翊、周瑜為何拖到最後才逃脫,這裡是否有詭計?”

“小人不知!”一名俘虜誠惶誠恐地說道。

“噗~!”蔡瑁抽出身側配劍,毫不猶豫地割斷那人喉嚨,“竟敢對我扯謊!”

“你來說!”蔡瑁提著血淋淋的配劍,直指另一名俘虜,寒聲厲喝道。

“小人……”這人害怕得哆哆嗦嗦,一句完整的話都說不出來。

“你來說!”蔡瑁手起劍落,又將這人刺死,再繼續往下問道。

“小人隻知自昨日起,城裡百姓開始外逃,主公讓人堵住城門,但周督卻讓人放行……最後百姓們都逃了,還有不少軍中兄弟也混在裡面逃了!到最後,城裡只剩下不到3000兄弟。但主公和周督為什麽不逃,小人真的不知道!”第三名俘虜口齒較伶俐些,勉強回答了出來。

“恩!”蔡瑁點點頭,垂下配劍,走到最後一人跟前說道,“適才那人說的不錯,我饒他一命。你可有什麽要說,先前所講過內容就不必再提了。你若說的好,我也饒你一命!”

最後那人看到一線生機,急思考起來,想要回憶起什麽,到小半晌後,卻依然沒能說出什麽來。蔡瑁一劍將其捅死。

“多謝大人饒命!多謝大人饒命!”第三名俘虜欣喜說道。

“哼……”蔡瑁冷冷一笑,配劍毫不猶豫地刺入第三名俘虜腹中。那俘虜至死還不敢相信蔡瑁竟會背棄承諾。

“看來其中應該無詐!”蔡瑁在死去俘虜身上檫了檫配劍,沉聲說道,“即刻傳調大軍,準備追趕孫翊、周瑜,務必將他等生擒!”

“我要讓周瑜知道,何為生不如死!”蔡瑁恨恨說道。



在城中稍做停留後,蔡瑁不顧士卒的疲勞、不顧夜晚行軍等諸多不便,率軍出城向南追擊而去。

新興縣位羅霄山脈東南麓,縣境東、西、南三面環山,地勢南高北低,丘陵起伏。時值夏秋之交,山陵中草木繁盛。愈見強勁的東南風吹過草木,帶出“嗚~嗚~”的聲響。

蔡瑁大軍追尋孫翊、周瑜潰軍蹤跡, 一路南行。由於月色明亮,大軍的前行並無多大阻礙。

也是知是蔡瑁大軍速太快,還是孫翊、周瑜一行速太慢,逐漸地,蔡瑁軍前鋒竟已可看到孫翊殘軍的後隊。得此稟報後,蔡瑁愈加興奮,喝令大軍全部壓上,擒拿孫翊、周瑜。

興奮過的蔡瑁根本沒有留意到地形和風向,但卻也另有人看出了不對。

“蔡督,這裡地形易遭火攻,還是先退回去,等待天明再說!”蘇飛來到蔡瑁身旁,急聲勸薦道。

“什麽?火攻?”蔡瑁一楞,不由得止住了坐騎。蔡瑁並非不識兵法,山林處需防火攻這等道理還是知道的。

仿佛在印證蘇飛的話,還未等蔡瑁有思考的時間,無數火星從東、南方向出現,隨即借助風勢,迅速蔓延開來,焚天毀地!

“又中計了?”蔡瑁近似絕望地哀歎,隨即聲嘶力竭地狂吼道,“撤,撤,向北撤!”

水火無情,人力無法抵抗!



“快,快,關上城門!”一進到新興城內,滿身焦灰的蔡瑁立即大聲喝令留守城池的蔡中關閉城門,惟恐有敵軍追趕上來。

一場焚天大火,竟將蔡瑁軍擊滅大半。成千上萬人變成火團,四處翻滾的景象直如人間地獄。

“兄長,究竟怎麽回事?”蔡中不敢置信地大聲詢問道。

“轟~!”還未等蔡瑁回答,城中突然發出陣陣巨響,隨即便只見城中四處火起。

居然還有火攻?!!!蔡瑁隻覺眼前一黑,幾乎暈道。

如果您喜歡這本書,請來天天中文,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