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桓侯再生》第5卷 乾坤萬裡1掌中 第5章(上)
日將西垂,西面天際一片如血的暮靄。北風漸勁,卷起一地的輕塵和草屑。空氣中彌漫著令人眩暈的刺鼻血腥氣息。

 持盾的荊州軍步卒相互配合著,一邊清理著戰場,一邊交替掩護投石機、衝車等重型攻城器械撤出攻城區域,防止守軍可能的出城突擊。

 城上城下,到處可見凝固後變黑的血跡。

 一座新堆壘而成的土丘上,我和大哥並騎而立。

 “我軍的霹靂車居然如此霸道,簡直稱得上是攻城的神器……”大哥凝望著那曾經堅實的,如今卻已滿是坑坑窪窪傷痕的城垣,由衷地驚歎道,“如此轟砸下去,以襄城的城池,恐怕撐不過四天。”

 大哥雖然十年沒有上過戰場,但眼光並未有所退化。曹軍雖然曾對襄城的城牆進行過修繕加固,但由於先天的不足,加上時間的緊迫,加固的效果實在有限。

 在我看來,眼前的襄城城池簡直是漏洞百存。

 如果在雙方攻城器械水平相當,曹軍還有一定可能據城阻擋我軍的進攻。但問題是,我軍的器械水軍仍然穩穩壓著曹軍一頭。

 事實上,因在前些年戰事裡吃了不少虧,曹操痛下決心,對一系列器械、尤其是霹靂車進行了改進。據我適才的觀察,曹軍霹靂車的平射最大射程應該能達到330步左右,基本已與我軍霹靂車先前的最大射程相當。不過,“可惜”的是,我軍在霹靂車的改進所下的工夫甚至還要超過曹軍。

 由朝廷唯一的女官————考工令黃月英主持的器械坊,集中了荊揚諸州裡技藝最為精湛的巧匠,對我軍已有的霹靂車進行更進一步的改進,甚至可以說是革新。

 這種最新型的“黃氏霹靂車”,其實已經類似於後世的“回回炮”(玩過帝國2的朋友就清楚了,回回炮就類似裡面的巨型石投),射程有了驚人的提升,最遠能夠達到近400步。不過,黃月英自己也認為再度提升的空間已經不大了。

 除了射程,新型霹靂車另一個特色,就是能夠投射多種彈石。不過,這一次徐晃並未有幸“見識”到……

 除了山城,或是像許昌這樣的雄城,一般的城池根本不可能應付得了我軍霹靂車的轟砸。(不過,先進的攻城器械也並非萬能。歷史上元攻南宋,面對有地形之利的雄城襄陽,動用了當時最先進的器械,包括回回炮,圍困數年,都沒能破城。最後還是守將感覺無望,獻城出降,襄陽才因此告破。)

 今天這一戰,徐晃絕對是吃夠苦頭了。

 “徐公明定然悔極了沒有據北汝水抗擊我軍……”大哥的心情相當不錯,捋髯呵呵笑道。

 據河而守,確實比據城而守要主動有利。但大哥忽視了一件事————前些日的天氣相當寒冷,北汝水曾被凍結至近尺厚。別說是人,連重型器械都能涉冰而渡。這樣的河流,所能起到阻敵作用,相當有限。

 徐晃不像諸葛亮那樣精通天文變化,他無法預測天氣會回暖。等到察覺回溫時,已經來不及據河而守了。

 我笑了笑,但卻沒有把這些說出來。

 “父親……”騎著一匹小馬的鄧艾面龐有些潮紅,躊躇著對我說道,“……曹軍也許會乘夜偷襲我軍……”

 隨軍出征之後,鄧艾一直跟隨在我身旁。名義上是領著他那一屯新兵充當著我的護衛,實際上我是想讓他能更多地接觸到決策層面。以他的身量武藝,親臨戰陣衝殺還為時過早,而且我並不想把他培養成一個破陣衝鋒的猛將型人才。

 歷史上那位威名赫赫的鄧征西,才該是他真正的成長方向。

 “哦~~?”我轉過頭,饒有興致地反問道,“說說看……”

 “……”看我並沒有取笑他,鄧艾信心足了些,深呼吸了幾口氣,平複下心情,“從適才的攻城戰可以看出來,曹軍拿我軍的霹靂車並沒有什麽辦法。

 死守襄城,完全是被動捱打;出城迎戰,徐晃手中兵力也不足以對抗我軍。

 孩兒以為,徐晃若是明智,就應該退出襄城,後撤尋找其他有利地形阻擊我軍。不過,在撤退之前,徐晃應該會嘗試夜襲,做最後一搏。”

 “如果你是徐晃,會如何夜襲?”我不動聲色地繼續詢問道。

 “徐晃所部騎軍一直遊擊在外,這就是他留下的後手……”鄧艾蹙了蹙仍有幾分稚氣的眉頭,“若孩兒是徐晃,就先以騎軍乘夜突襲。這幾天夜裡風一直很大,如果能在我軍大營裡點上幾把火,就更有用了。

 一旦我軍出現混亂,城裡的曹軍就乘機殺出。這樣內外夾攻,也許就能成事……”

 說到興奮處,鄧艾的臉龐不禁流露出一絲自信的神采。

 “小艾,如果是你領軍,又會如何應付徐晃的夜襲?”大哥也很有興趣地問了個問題。

 “回主公……”鄧艾一直不敢稱呼大哥為伯父,很恭敬地回道,“可以先‘配合’敵騎軍襲營,做出混亂的假象,把徐晃從城裡誘出來,一邊以伏兵破之,一邊乘機攻城。”

 “鄧艾,你傳我將令,請龐軍師、司馬大人、陸遜將軍他們去帥帳議事……”既沒有肯定,也沒有否定鄧艾的計劃,我很平淡地對他吩咐道。

 “諾~!”

 “此子資質超卓,德公的教導也是極為成功。不出二十年,必可成漢室的柱石棟梁……”望著鄧艾策騎遠去的背影,大哥笑著點了點頭,感歎道,“我等兄弟百年之後,大漢的社稷邊疆,恐怕就要靠他們這一代來固衛了。”

 我點點頭,鄧艾的計劃雖然不能說十全十美,但對這個年紀的他,已經是相當難得了。

 ………………………………………………………………

 痛苦而淒慘的哀嚎聲,不住地城上城下響起。

 城樓的青石地面上,到處都是鮮血、肉沫,以及碎裂的石屑,那一團一團暗紅色的糊狀物讓許多守軍士卒通體的汗毛都倒豎了起來。

 這些肉沫肉醬在幾個時辰前,還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

 一隊隊守卒苦著臉,忍著胸口翻騰的感覺,將受傷的同伴抬下城去施治,並清理著城樓上的狼藉物事。

 時不時地,就有幾人,甚至十幾人忍耐不住眼前的殘酷景象和刺鼻的血腥氣息,俯身狂吐,直到將腹中的食物吐盡還是停不下,甚至連黃水膽汁都嘔了出來。

 許多曹兵還是第一次經歷真正的戰事,半年前或許他們還只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夫。可憐的他們,怎麽也沒有想到,第一次作戰就見識到了何為何為末日,何為人間地獄……

 如果可能,他們最想做的,就是遠遠地逃離這裡,逃得越遠越好……

 明天此時,不知道還能否看到夕陽西落。

 。

 讓幾名士卒放下合力抬著的大石,徐晃自己彎下腰,一手抓住一邊,在細微的驚歎聲中,不甚費力地將石頭抱了起來。

 “轟~!”石頭再次被扔回到地上。

 “一百四十斤!”拍了拍手中的灰塵,徐晃表情沉重地對一旁的徐蓋說道。

 “什麽?”徐蓋隻覺得自己喉中發澀,“難怪砸起來好像地動山搖一樣。這一塊石頭簡直就好比我軍兩塊投石的重量了……

 他們那個到底是什麽霹靂車,怎麽這麽厲害?碰上這種鬼東西,幾個襄城都不夠他們砸!”

 徐晃凝望著城外若隱若現的敵軍軍營,沉默不語。

 “照這個架勢下去,咱們能再撐個三天,就已經了不得了……早知道,還不如在外面跟他們拚了,也省得光捱砸不能還手!”徐蓋面現恨色,但隨即還是不得不面對現實,向徐晃勸諫道,“兄長,還是先撤出去,別圖抗敵之策吧?”

 “若是這麽輕易丟棄襄城重地,縱然丞相不怪罪,徐某自己也難心安。”徐晃低沉著聲音說道。

 “但是,以張飛的用兵,想……”

 “世人都以為徐某用兵尚穩不尚奇,利用這點,未必不能騙過張飛……”徐晃打斷了族弟的勸諫,眼眸中逼射出一絲犀利的光芒,“不經一戰,便縮著腦袋撤退,豈是徐晃所為?”

 。

 北風疾勁,樹椏杈間發出猶如鬼哭神號一般的淒厲嘯叫。

 已是午夜時分,多半人在此時已經進入夢鄉。襄城西城外荊州軍大營裡,除了一隊隊巡夜的士卒外,已是一片安寧。

 然而,這片安寧在一刹那被打破了。夜色掩飾了行跡,風聲遮蔽了蹄聲,無數曹軍騎兵突如其來地急襲而至。

 近在咫尺時,值哨的士卒才驚愕地發出示警訊號,急促的鉦鳴聲迅速響徹軍營。片刻之後,整個大營沸騰了起來。到處都是驚呼聲,厲喝聲……

 曹軍騎兵沒有強行突營,引起軍營中的混亂後,他們迅速點燃了許多火把,就著上風扔進了營中。近距離的帳篷很快被燃著,很快地,強勁的北風將火勢蔓延了開來。

 火逐風飛,風助火勢,半邊天際被映成了赤紅色。

 淒慘的哀號聲不絕於耳,陣陣令人聞之欲吐的肉焦味順著北風吹散開來。

 隨著一支響箭的衝天而起,緊緊關閉的襄城西門在“嘎吱~”聲中被徐徐推開,大隊曹軍步卒從城內潮湧而出。

 阻擋在營門口的一連幾道拒馬,在奔雷大斧的迅猛一擊下,化做無數碎片木屑。“殺~!”徐晃狂吼一聲,一馬當先衝入火光衝天的敵軍大營。

 “這是~~怎麽回事?”看清楚營內的情形後,徐晃濃眉倒豎,厲聲怒喝道。

 從其他營門先一步破入營內的曹軍騎兵,正錯愕地打量著這座遭遇自己突襲的敵營————火光確實衝天,慘呼哀號依然,因火烘烤而成的肉焦味比營外更加濃鬱,同樣也有敵軍士卒在到處亂“竄”……

 但最奇怪的是————仍然在活動的敵軍人數居然少得驚人。更準確地說,除了那不足千人、來回奔突的敵兵外,居然再看不到其他人。

 難不成,其余的幾萬人全部都被燒死了?

 縱然是傻瓜,也知道這根本不可能!

 “焦炳這混蛋,情況也不確認清楚,就貿然發出訊號……中計了!”徐晃目窒欲裂地狂吼著,他身經百戰,一看到這情形,還能不知道是怎麽回事?“吹號,傳令……全軍撤退……撤回去!”

 縱然徐晃反應如此迅速,還是為時已晚。驚人的巨大喊殺聲幾乎是同一時間,從四面八方響起。也不知道有多少敵軍向軍營這裡包圍了過來。

 “傳令給騎軍,命他們即刻避開敵軍主力,先退往南穎水之畔。在明日午時之前,準備接應大軍撤退。”徐晃一把拽過自己的親兵隊長徐俊,幾乎是吼叫著下達了一道命令。

 “諾~!”

 “隨我殺出去!”

 此刻,在襄城的東、南兩城外,也已是一片殺聲震天。無數士卒推著衝車,扛著雲梯,朝城池發起了衝擊。

 。

 天明時分,襄城城頭的旗幟已經發生了變更。

 不過,這一戰曹軍的損失情況卻頗有些出乎我的意料————兩萬余曹軍步卒,隻被我軍“留”下了7000余人。5000余曹軍騎兵的損失,更是只有寥寥百余騎。

 襲營失敗後,徐晃所表現出的沉著冷靜,讓人不得不驚歎————我最想吞掉的那5000精騎,幾乎是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撤退,甚至是理都未理由徐晃親自統領的步卒。

 若非如此,5000騎怎麽也得給我留下一半來。

 不過,另一件事則解釋了我的疑惑————城內留守的曹軍步卒,在遭遇攻城後,並未堅守,反而果斷地出城,會合了襲營失敗的步卒之後,一並朝北面撤退了下去。

 這足以證明,徐晃其實早存撤退之心,甚至是連襲營失敗都已有了事先的應對安排。

 徐公明,果然是個了不得的人物!

 。

 襄城的失守,意味著鞏衛許昌的一道重要門戶已然喪失。

 曹操的神經,該緊繃起來了……

 稍做休整之後,我軍繼續大肆向穎陽方向進擊,直迫許昌。

 兵敗襄城的徐晃,則在南穎水北畔重整兵馬,列陣迎戰。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