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重生宋末之山河動》第534章 經濟帳
看到一點快要笑到爆的言論,所以決定胡亂打點東西。

“凡攻守之械,害物最重,其勢可畏者,莫甚於炮”,投石器作為城防作戰的利器,無論在東方或西方,很早就登上了戰爭舞台。但同樣是投石器,原理卻並不一定相同。

西方早期,以及羅馬帝國時期的投石器,是扭力拋石機和彈力拋石機,扭力拋石機是依靠扭絞繩索產生動力拋射石彈,彈力拋石機是依靠拋杆的彈力來拋射石彈的: 

“典型的靠扭力發射的拋石機由地上的堅固沉重的長方形框架,一根直立的彈射杆,頂上裝有橫梁的兩根結實的柱子構成。彈射杆的下端插在一根扭絞得很緊的水平繩索裡,繩索綁在長方形框架的兩端,正好位於支撐架下面的位置。平時繩索使彈射杆緊緊頂牢支撐架上的橫梁。彈射杆的頂部通常做成杓子的形狀,有時在彈射杆的頂端裝一皮彈袋。彈射時,先用絞盤將彈射杆拉至接近水平的位置,再在“杓子”或皮彈袋裡放進岩石或其他種類的彈體。當用扳機裝置松開絞盤繩索時,彈射杆便以很大的力量恢復到垂直位置,並與橫梁撞擊,產生的慣性力便將彈體以弧形軌道彈向目標。羅馬士兵將這種機械稱為野驢,表示彈射杆撞擊橫梁時長方形框架的後端向上提起的樣子就象驢子“彈跳”一般。”

彈力拋石機又稱彈弩,“它基本上由炮架、彈射裝置、彈射槽(相當於近代加農炮的炮管)和底座等部分構成。炮架由兩根水平橫杆組成,橫杆被四根堅硬的垂直木條隔開,炮架被牢固地放置在底座上。這樣炮架就形成了三個窗口,彈射槽穿過中間的一個窗口,旁邊二個窗口的外側支撐杆上各系著一束稍微扭絞著的垂直繩索(用人的頭髮和動物的腱製成)。在扭絞著的繩索中插兩根堅硬的木梢,然後同另一根結實的弓弦綁在一起。用很大的拉力將弓弦安放在彈射槽中彈射物(通常為投槍)的後面,然後撥動扳機裝置將彈射物彈出。”說白了,這玩意和咱們的床子弩是一類東西。

中國的投石器最早出現於戰國時期,傳統的中國式投石器是人力杠杆式投石器。

“它有一根巨大的投石橫杆,裝在一座直立的支架上,由一隊士兵站在遠離投石器的地方一齊牽拉連在橫杆上的繩索將石彈拋出。”炮分單梢和多梢(最大七稍,要250人施放!)。梢指炮梢,架在木架上,一頭用繩索栓連容納石彈的皮窩,一頭系以許多條繩索,給人拉拽。

杠杆投石器杠杆的優點是行程大,所能承受的力量也大,而且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很諷刺的是:出了阿基米德的地方直到1147年才在戰場上使用杠杆式投石器。

而所謂回回炮,則是另外一種類型的投石器——平衡重錘拋石機,又稱配重式拋石機。它采用的是雙重杠杆原理,用絞盤升起重物,然後重物下墜,杠杆另一頭的彈丸發出。即將原先用人牽拉繩索改為用滑動平衡重錘來拋射石彈。在設計上,它比杠杆式投石器遠為複雜,且形體巨大,電影《天國王朝》雖然對這種投石器的威力有所誇大,但對其製型的考究卻還算到位——平衡重錘重量通常都在4——10噸,可以想象這玩意有多巨大。

平衡重錘拋石機最早由波斯人發明,並通過蒙古人和阿拉伯人幾乎同時傳播到東西方戰場,《元史阿裡海牙傳》記載“會有西域人亦思馬因獻新炮法,因以其人來軍中……機發,聲震天地,所擊無不摧陷,入地七尺”。

在領教了這種從外部傳入的新式武器的威力後,宋政府立刻著手對其進行仿製,仿製品就是所謂“襄陽炮”,後來宋亡之時,忽必烈還特別降旨關照俘虜的600多名“襄陽炮”工匠,將他們全部好吃好喝伺候著為己用。
關於投石器的使用,南宋右正議大夫陳規在其所著《守城錄》裡有詳細闡述:

攻城用大炮,有重百斤以上者,若用舊製樓櫓,無有不被摧毀者。今不用樓子,則大炮已無所施。兼城身與女頭皆厚實,城外炮來,力大則自城頭上過,但令守禦人靠牆坐立,自然不能害人;力小則為牆所隔。更於城裡亦用大炮與之相對施放,兼用遠炮,可及三百五十步外者,以害用事首領。蓋攻城必以驅擄脅從者在前,首領及同惡者在後。城內放炮,在城上人照料偏正遠近,自可取的。萬一敵炮不攻馬面,隻攻女頭,急於女頭牆裡栽埋排叉木,亦用大繩實編,如笆相似,向裡用斜木柱搶,炮石雖多,亦難擊壞。炮既不能害人,天橋、對樓、鵝車、幔道之類,又皆有以備之,則人心安固,城無可破之理。

攻守利器,皆莫如炮。攻者得用炮之術,則城無不拔;守者得用炮之術,則可以製敵。守城之炮,不可安在城上,隻於城裡量遠近安頓;城外不可得見,可以取的。每炮於城立一人,專照斜直遠近,令炮手定放。小偏則移定炮人腳,太偏則移動炮架;太遠則減拽炮人,太近則添拽炮人。三兩炮間,便可中物。更在炮手出入腳步,以大炮施小炮三及三百步外。若欲摧毀攻具,須用大炮;若欲害用事首領及搬運人,須用遠炮。炮不厭多備。若用炮得術,城可必固。其於製造炮架精巧處,又在守城人工匠臨時增減。

用炮摧毀攻具,須用重百斤以上或五七十斤大炮。若欲放遠,須用小炮。隻黃泥為團。每個乾重五斤,輕重一般,則打物有準,圓則可以放遠。又泥團到地便碎,不為敵人複放入城,兼亦易辦。雖是泥團,若中人頭面胸臆,無不死者;中人手足,無不折跌也?
陳規(1072—1141)

字元則,密州安丘(今屬山東)人。他重視軍事,早年攻讀過兵家著作,本為文臣,卻兼有文韜武略。任安陸具令時,遇德安府被圍,毅然擔當守禦重任,亂兵九犯德安,陳規率軍“九攻九拒,應敵無窮,十萬百萬,靡不退卻。”中原州郡全部陷落,只有德安一城獨存。因功陳規被正式任命為德安知府及德安府複州漢陽軍鎮撫使(順便一提,南宋初年鎮撫使通常由武將出任,比如通州泰州鎮撫使即是後來的中興名將嶽飛,後來的行營後護軍十二軍統製中牛皋、李道、董先都曾任鎮撫使)。後改任順昌知府,與劉錡共同守順昌,打敗金兀術數十萬軍隊的圍攻,升樞密院直學土。紹興十一年(1140年)宋金議和後,移任廬州知府兼淮西安撫使, 次年病死。

《守城錄》三部分共四卷,寫成於三個不同的時期。

第一部分《〈靖康朝野僉言〉後序》一卷,寫於陳規守順昌之時。卷末署“紹興十年五月日陳規序,”說明此文作於紹興十年(1140年)。《靖康朝野僉言》本是夏少曾記述靖康年間金人攻汴始末的著作,陳規讀後,為京城黎民慘遭屠戮,“痛心疾首,不覺涕零”。為總結汴京失陷教訓,避免歷史重演,他邊讀邊寫,闡述了禦敵之策,遂成《〈靖康朝野僉言〉後序》一文,並被宋徐夢莘收錄進《三朝北盟匯編》。第二部分《守城機要》一卷,系陳規記述他守禦德安時的戰略、戰術,以及方法、原則。所以《宋史》和《遂初堂書目》又稱其《德安守城錄》。第三部分《建炎德安守禦錄》上、下卷,則是湯璹於淳熙十四年(1187年)以後,任德安教授時,追記的陳規德安守城事跡。並於紹熙四年(1193年)將此書表奏朝廷。本書三部分內容,原各自成帙,宋寧宗以後匯編為一書。即對後世城防作戰影響極大的《守城錄》。

宋孝宗乾道八年,南宋政府將《守城機要》頒行天下,作為各地將領的參考。

關於陳規本人在歷次守城戰的功績,尤其是順昌之戰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守城錄所體現的積極主動地城防作戰思想,建議去看新出版的《中國古代軍事思想史》上海古籍書店有售。(PS:這書不是一般的貴,我是站在店裡看完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