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三國之赤色黎明》第八十二章 貨幣與經濟(上)
人人小說歡迎您的光臨,請記住本站地址:,手機閱讀,以便隨時閱讀小說《三國之赤色黎明》最新章節...

其實共和國這裡就有各種成人夜校和輔導班,只是針對經濟方面的夜校,只能是幹部和在校大學生才有資格學習。

也別怪李煜吝嗇,經濟學的概念目前只有華夏共和國獨有。他以後還打算,借助經濟方面的漏洞,狠狠坑其他幾個勢力一把,自然不希望他們能掌握經濟學概念。

古代關於經濟方面的著作,包括兩漢年代,也只有《商君書》、《考工記》、《富國策》、《鹽鐵輪》和《管子》。說穿了真正牽扯到經濟學,或者現代經濟學的幾乎沒有。這些著作體現的是封建社會的經濟理論,而逐漸進入資本主義社會的現在,這些著作的幫助已經不大,唯有《管子》還能有點借鑒效果。

李煜膽敢玩社會主義,甚至忽悠北方的世家門閥進入羅馬共和製模式資本主義,主要是他的思想理論優先於這個時代,不考慮那些不可控的因素,他能大概掌握社會變化的那些可控規律,再加上社會主義本質和政府宏觀調控的能力,能避免不少問題。

為了能夠利益最大化,簡單來說就是讓自己輕松一些,李煜這才要避免知識外流。不過這不可能一直有效,對方可以通過觀察李煜的執政政策,來自己摸索出來。最終,雙方還是要公平的進行經濟往來。

地盤驟然擴大了三倍有余,這就給李煜的聲望最大上限很大的提高,只可惜僅僅提高到了五百萬點。果然僅僅把揚州,甚至可以說僅僅把揚州四郡打下來,意義還不算大。

在這個基礎上,李煜第一次感受到了聲望值不是一次性補滿的狀態。以前一百五十萬點的時候,幾乎是每天都處於滿貫的狀態,就算消耗完畢,過一天也能立刻補滿。

如今卻沒辦法了,每天能收入的聲望點就那麽四百多萬點,甚至尚未到達聲望點上限。再加上追隨者和崇拜者的限制,說不得兩天補滿五百點就已經很不錯了。

新打下來的地盤,裡面的百姓對他還沒有什麽歸屬感,自然也不是他的追隨者。為此李煜只能想辦法擴大宣傳,文宣部已經開始組建,這個部門把文化部和宣傳部結合起來,主要是目前李煜缺乏人手所致。之後人才和需要提升,再分開這兩個部門。

目前主管這個部門的,是蔡邕。從教育局局長提拔到文宣部部長,蔡邕也是抖了起來。當然最讓他高興的是,蔡琰終於有了身孕,是李文出征前的勞作成果。但是李文被李煜抱怨了半天,還真的回去努力了幾天,結果還真搞出人命來了。

李文有了後裔,那麽蔡家在共和國的地位也就根深蒂固。當然,雙方也更糾纏不清,蔡邕也只能為共和國鞠躬盡瘁了。

蔡邕上位,第一時間就組建了宣傳團隊,按照預定的方案,到地方進行宣傳。其實主要還是造神,把李煜塑造成蒼天派下來,拯救天下黎民百姓的人間真神。當然這不會明著說,不過以百姓的理解能力,造神比普通宣傳更有效果。

李煜固然關注宣傳的事情,畢竟這關系到他能調度的最大黑科技程度。不過他身為元首,需要關注的事情太多,現階段最關注的,莫過於一件事情。

“鑄幣?雖然共和國已經建立,但鑄幣是不是還太早了點?”袁渙被李煜叫了過來,說起要鑄幣的事情。只是本人並不太讚成,在他看來這是李煜好大喜功的行為,與國無利。尤其聽說要鑄造金銀銅三種貨幣,更是覺得不能接受。

畢竟這年頭主要使用的貨幣就是五銖錢,

金銀可以作為大宗買賣的結算貨幣,但金銀純度的要求,甚至是銀元寶的樣式和純度等幾乎還沒有形成。於是用貴金屬結算這點,爭議非常大,甚至還有赤金這種貨幣單位,說穿了就是黃銅。“並不早,甚至有點急切!趁著貨幣的問題還沒有形成,我們應該未雨綢繆!”李煜卻是搖了搖頭,示意袁渙坐了下來。

“這倒是屬下知識淺薄了,還請元首賜教!”見李煜神色嚴肅,袁渙這才意識到情況沒那麽簡單。是故拱手告了聲罪,這才緩緩坐下,傾聽他打算說些什麽。

“賜教算不上,有些想法我說來,你覺得有必要,那麽我們就繼續討論出個章程。若有什麽不合實際的地方,也請大方指出來便是。

現階段共和國的確是由我乾綱獨斷,但總不能一直下去,以後自會組建人民代表大會,類似這種國家大事,還是大家一起坐下來好好商量商量才是。”李煜笑道。

袁渙沒想到李煜居然還有這打算,雖然話不能全信,不過若真的沒有這個想法,只怕對方也未必會當著他的面說出來,心中多少還是有了點期盼。

“好了,先不說我要鑄幣的主要原因。”李煜輕咳了一下,“曜卿覺得,如今這世道,有誰具有鑄幣的資格和權力,如今五銖錢的發行量又如何?持續這樣下去的話,會有什麽影響?”

李煜那麽一問,袁渙不免一愣,隨即回到:“百姓習慣五銖錢久矣,若用新錢難免不習慣。再則大漢本沒有金銀貨幣,若我國鑄造出來的金銀幣其他地方不認,那受損失的還是百姓和商人。至於五銖錢的數量多少,會造成怎麽樣的影響,臣知識淺薄,不敢妄言!”

“鑄造銅錢,每一枚銅錢都是全銅製造嗎?華夏的銅產量如何?”李煜再問。

“並非全銅製造,全銅的銅錢質地太軟,而且成本過高!至於銅產量,屬下不知……”袁渙隻覺得自己有點慚愧,活了那麽久,卻除了經學和農學以外,對其他的都不懂。

“首先我要說明白的是,華夏的銅產量並不高,關鍵是有不少銅礦還沒有被發現並且開采出來。就算全部開采出來,產量也完全跟不上人口的增長和經濟的需要。

換言之,銅錢的鑄造數量有點低了。偏偏如今都大搞商業活動,大量的商品開始出現,但銅錢的數量卻跟不上,長此以往,你覺得會有什麽結果?”李煜問道。

“商品貶值!”袁渙首先想到了這個,商品多但五銖錢少,那麽商人想要把商品賣出去,唯一的辦法就是降價處理。

“不僅如此,銅錢不夠還有一系列的麻煩。人們手中的銅錢減少,但貨物的數量增多。你看到的是貨物貶值,但我看到的卻是稅務的流失。那些一直賠本下去的工廠,一旦承受不住,就有可能會倒閉,那麽就會造成一部分人失去工作。

這可不是一家兩家工廠的問題,比如說紡織廠,一旦紡織廠大量倒閉,那麽棉花就會賣不出去,棉農就有可能會血本無歸。

製作紡織機和配套設備的木匠也有可能會被波及,造成一系列的破產和失業。大量的失業人群需要重新安置,但偏偏政府也因為這個問題,導致財政出現了問題,後續也會帶出一大堆的問題。

比如沒錢再繼續支付薪水給士卒,比如沒有多余的錢財賑災或者發展教育。到頭來說不得社會會直接倒退會十年前的樣子,這是經濟社會的不好之處!”李煜嚴肅的說道。

“微臣慚愧,沒有想到那麽遠的問題。”袁渙的確是知錯了,他的思想到底是沒有跟上社會變化的步伐。

在過去,到底是農耕社會,士卒不需要支付薪水,只需要給他們一口飯吃就好。甚至只要把糧食種出來,基本上官員的俸祿和財政就充裕了。

再加上士卒其實都是一群炮灰,所以不需要那麽好的武器裝備,就算有也是給少數精英,是故又節省了一批錢。也幾乎沒有教育開支,沒有科研開支,總體來說以前大漢的財政開支,僅僅是共和國的三成左右。

是故就算不發展商業,也能夠維持國家的運轉。

但如今顯然已經不行,大家都在發展商業。偏偏外銷方面存在問題,在對內銷售的情況下,大家又毫無節製的不斷開設工廠,這就導致了商品囤積。

一般來說,只要出口轉內銷總能想辦法解決一些問題。但偏偏銅錢不夠,太少的銅錢在流通,這就使得銅錢變得越來越值錢,但發到百姓手中的錢就越來越少。在這樣的情況下,一枚銅錢一匹布的情況下,說不得以後都會出現,但一匹布生產出來,又豈會只靠一枚銅錢就能做到?

於是經濟崩潰了,大量的工廠倒閉,關鍵是政府財政也會出現問題,以後共和國將沒辦法維持那麽多的士卒,裁兵是必然的結果。甚至政府裁員,甚至關閉學校和研究所來降低財政開銷什麽的。最終的結果,就是社會的倒退!

的確,李煜有點危言聳聽,但不未雨綢繆,這樣的事情未必不會出現。袁渙顯然也是意識到了這點,頓時背後冷汗直流。到底是沒有見識過經濟的破壞力,真正見識到冰山一角的時候,就覺得這玩意簡直就是一個洪荒巨獸!

不發展?那當然也不行,到頭來一切又退回原來的樣子,有些人或許無所謂,但已經習慣現在的生活之後,要回到原本的那個生活環境裡面,袁渙覺得他或許也會有點不習慣。

“另外,大量鑄幣,尤其推廣金銀幣也有好處,更能解決一些隱患!”李煜見唬住了袁渙,這才把好處給拋了出來。

“微臣洗耳恭聽!”袁渙頓時正襟危坐,嚴肅的回道。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