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三國之赤色黎明》第八十一章 經濟來掛帥
人人小說歡迎您的光臨,請記住本站地址:,手機閱讀,以便隨時閱讀小說《三國之赤色黎明》最新章節...

李煜可不會去管別人怎麽想,現階段的頭號要務,便是盡快吸收戰爭結果。【零↑九△小↓說△網.09xs.】

人口普查和人口統計成為了最大的難題,畢竟沒辦法如以前一樣,陸陸續續幾千幾百的進行拍攝和身份證製作。立刻拍和對應的相紙依然是黑科技,至少林銘發明不出來。

或者說,就連這玩意的運作原理,他都還搞不清楚。至於李煜,那就更不必說了。

南方漢人也不算太多,近千萬總會有,再加上百越之民也有數百萬,這將近兩千萬的數量,再加上每年增加的人口,這若是全部登記,也不知道需要多長時間。

李煜無奈,只能把袁渙、荀衍和程昱等文臣召集了過來,向他們詢問如何處理這件事情。得知立可拍的數量,還有相紙的數量或許沒辦法滿足供應,眾人不免沉思了起來。

“後續可以提供多少那種叫做‘立可拍’的機器?”程昱率先發問。

“每個月三台,但最終或許只能提供五千多台!”李煜認真的回答道,五千台已經是極限,這還是最近科研成果有所進步的結果,否則每個月的空間維護費就是筆巨款。

“這樣根本不能滿足現階段是需要,就算是以後也是一樣。為今之計,只能是身份證和路引並用,好在我們有更好的紙張用來製作路引或者戶籍簿。

不過涉密的工廠,還有實驗室或軍營,則最好不要開設在那些剛剛被解放的區域。就算設置,也應該招收持有身份證的工人,同時不允許那些沒有身份證的百姓靠近。”程昱給了一個折中的處理辦法,袁渙和荀衍也表示這個方法可行。

應該說,現階段也沒有比這個更好的辦法了。

就在前段時間,為了配合立可拍,減少紙張的進口,紙張研究室已經加班加點,把銅版紙的製作工藝給研究了出來。產量不高,但總能想辦法提高,甚至價格也要想辦法砍掉三成以上才行。【零↑九△小↓說△網.09xs.】

不過有了這玩意的出現,居民身份證就算沒有照片,只要加蓋了地方官府的印章,並且規定塗改無效什麽的,那麽總能避免很多問題。再配合戶口本使用,同時規定把身份證外借他人使用將嚴懲,多少能堵住不少問題。

至於堵不住的地方,只能另外想辦法處理,比如就如同程昱所言,高級的研究所和工廠,甚至軍營,不要讓無關人員靠近,同時隻招募有身份證的人工作便是。

最近華夏共和國的建築公司又開了三家,這些都是國有控股企業。連同原本的那一家,取名為‘一建’,‘二建’,‘三建’和‘四建’。建築工人有一部分來自被俘虜的地方守軍,一部分是招募過來的工人。

戰爭期間,因為抵抗被俘虜的敵人,要服勞役三年進行思想改造,這種行為叫‘勞改’。期間自然會提供飯食,甚至每個月還有微薄的薪水。饒是這樣,知道自己的待遇和工作類型後,那些勞改犯們居然也能高呼李煜‘仁義’,這讓他有點笑不出來……

按照計劃,將有兩條鐵路將動工,同時還有一條跨市國道將要規劃建設。從豫章郡經丹楊郡,過吳郡和會稽郡,最後繞一圈回到豫章郡,形成環狀道路,同時溝通四郡的聯系。

同時武夷山那邊也要修建兩條,分別通往豫章郡和會稽郡的通道。

“目前還能和楊氏或者李氏取得聯系嗎?”李煜看向林銘,

這次他如以往一樣旁聽。“要聯系不成問題,不過他們兩家被董卓打壓得厲害,只怕沒辦法為我們提供幫助。更別說中間還有劉辯和大漢共和國擋在那裡。”林銘搖了搖頭。

早些時候在楊浪的推動下,兩家開始朝著壟斷經濟發展。楊氏主要發展的是棉花種植和紡織加工業,李氏的卻是畜牧業。

共和國建立後,兩家憑借著原本的底蘊,也是迅速壟斷了別省的棉花和畜牧業,並且打壓那些散戶,一個月的時間,便壟斷了中原的棉紡和畜牧業。【零↑九△小↓說△網.09xs.】

可以說,中原人目前買的棉布,幾乎都是楊氏出品;買的羊肉和豬肉,甚至是牛肉或者雞鴨鵝肉,幾乎都來自隴西李氏。

“他們在中原還有產業就好,明面不行,讓他們私下幫忙一下,幫我們把走私通道建立起來。這不僅對他們有好處,對我們有好處。且不說大家都是同胞,或許立場不同存在爭議,商業往來,不應該因為敵對被拒之門外!”李煜提議道。

“這個我會派人和他們接觸,但效果如何不得而知。”林銘點頭回道。

“他們會答應的,只要是合格的資本家,就不會拒絕送上門來的利益!過去所謂的耕讀傳家,說到底那是糧本位時代的產品。糧價居高不下,這才讓他們只需要依靠土地的產出就能獲得足夠的利益。但如今糧價過低,繼續種田價值不大,他們也不得不撕開那層偽裝,乖乖去經商賺錢。在這個經濟掛帥的新時代,那群資本家依然處於最原始的狀態,基本上是只要能賺錢,就要一窩蜂跳過來咬上一口!”李煜笑吟吟的說道。

這話說得有點粗鄙,但奈何在場所有人都沒辦法反駁什麽。事實上就如同李煜所言,他們在特區這裡的收入,也絕對不是承包下來的土地。或許也有,主要是種植經濟作物來獲取利益,不過主要還是依靠各種作坊和研究室。

尤其是研究室,李煜對版權和專利非常看重,對打擊盜版和維護專利的決心也是非常巨大。是故只要研究出一種新的,可以獲得專利的技術,那麽對家族來說至少可以賺上十年二十年的。甚至一些可以作為獨門技術的東西,據說李煜那邊就有,而且從來不申請專利,也不怕別人會仿造,比如立可拍這種神器。

就如同李煜所言,如今已經是經掛帥的時代,過去鄙視商人,如今卻沒辦法那麽說了。一方面鄙視商人,一方面自己也有人經商,傳出去那還不把臉丟盡了?

至於那些保持傳統,只是種地不去開店的大地主,他們最多只會淪為原材料供應商,而且必然會被資本家聯合起來進行打壓。換言之,在如今這個時代裡,不改變思想的話,那麽就注定要被這個時代所淘汰。

“那好,我會以這個作為先決條件,派人和他們進行溝通。說真的,我們也的確缺乏足夠的原材料,不少東西都要進口才行。但如今我更擔心的是,當楊氏壟斷的棉紡行業,繼而和我們打價格戰,該如何應付?他們擴大生產,壓低棉布的價格,然後全部朝著我們這裡傾銷,又該如何應付?當然,其他行業或許也有這個問題!”林銘提出了疑問。

這也不算是杞人憂天,而是如今已經開始有那麽個預兆。

“南方本來不是很適合種植棉花,能夠從他們那裡進口棉布的話是再好不過。北方產出的棉花不管是產量還是質量都比南方要好,有些事情我們沒辦法強求。

想要保護本土的棉紡業,則只能從兩方面入手:對本土的棉紡企業,給予一定的稅收和政策優惠,在這方面壓低他們的紡織成本;一方面讓他們走精工路線,放棄廉價棉布市場,轉而走向精品路線,品牌路線。簡單來說,就是提高價格,對有錢人進行出售。這要求棉布的手感更加細膩柔軟,對技術的要求也非常高。

好在這部分的技術積累,我們已經完成,只是提前拿出來而已!”李煜笑道,他早就料到會有那麽一天,所以早早就做了準備。

棉紡在四年前就開始,但棉紡的深入研究卻也在同步展開。當時這部分研究林銘其實是帶著疑慮,主要是覺得太急沒必要,再加上棉布造得那麽好似乎也沒什麽區別。

直至如今李煜提出了高端路線和品牌的概念之後,他才意識到,李煜原來在四年前,就已經開始布局,顯然已經料想到了這一天的到來。

關鍵就如同他所言,南方的確不適合種植棉花。他對比過兩邊的棉田產量,北方主要是種植技術還不行,肥力跟不上,所以產量一般,但居然也和南方非常靠近。

南方提高了種植技術和施肥技術,但受限於蟲害比較嚴重,更有不少的野獸出沒破壞棉田,再加上水土的問題,先天產量就受到限制,這就使得南方的棉花產量,和北方沒什麽區別。但若北方提高了技術,那麽棉花的質量和產量超越南方,不成問題!

至於畜牧或者而其他行業就更不必說, 南方有南方的優勢,北方也有北方的優勢。南方多山多林便是先天最大的缺陷,有些東西的確強求不得。

“肉類的進口也這樣?”林銘問了句。

“南方的野獸眾多,每年需要消滅的害獸就有不少,足夠提供肉食供應。這部分進口就能降低一些,關鍵還是要保證質量,有病的或者死肉絕對不能有一點來到我們南方。控制好了質量問題後,那麽剩下南方市場能消耗多少,讓百姓決定,我們只需要在一旁監控掌握,不需介入太多。”李煜鄭重的說道。

“那好,我立刻就去安排!”林銘點了點頭,起身離開。

“元首知識淵博,我等佩服!”袁渙等人都不知道說些什麽才好,只能奉承了句,其實何嘗不是訴說自己心中的無奈。

要說治理地方,又或者立法,甚至是農耕什麽的他們都懂,甚至也擅長。但要說經濟什麽的,以前沒有接觸過,或者接觸不多,所以根本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大家都有各自擅長的領域,若是一個人什麽都能做,什麽都要做的話,那還不活活累死?經濟方面的資料,遲一些會為大家提供。在不影響本職工作的情況下,各位稍微了解便是,你們的職位也非常重要,還請以後多多操心了!”李煜鄭重的行了一禮。

“元首毋需如此,此乃我等本分!”眾人也是紛紛拱手回道。心裡到底是松了口氣,他們真的擔心,因為不懂經濟,以後會逐漸被淘汰出去。不過這也給他們敲響了一道警鍾,得到資料後,該好好進修一番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