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悠閑唐朝》第108章 李
  接下來的幾天裡,葉文接連拜訪了柴紹、張亮、侯君集等人,而今天要去拜訪的是李勣(“勣”音“績”)。李勣原名徐世勣,字懋功。唐高祖李淵賜其姓李,後避唐太宗李世民諱改名為李勣,曹州離狐(今SD菏澤DM縣東南)人。  說起李勣來,他在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排名倒數第二,僅次於秦瓊,但凌煙閣的排名並不是很嚴謹。每次在開國之時,皇帝總是把文臣放在功勞的最前排,武將靠後,武將們也因此鬧些矛盾,然後皇帝再把那些冠冕堂皇的話說一遍,腦袋少根筋的想想好像是這麽回事;腦袋發育不錯的,也能明白這點彎彎繞兒,當然不能上去跟皇帝爭辯,要是表現得太聰明了,自己小命就沒了!

  李勣的功勞是滅DTZ高句麗,而李勣征滅高句麗是在高宗時期發生的,所以當時是算不上的,而且李勣跟著李二攻打高句麗時也曾碰過釘子。

  其實高句麗就是塊雞肋,比起中國,它幅員小,人口少,卻偏偏屢次讓隋朝、唐朝吃敗仗。隋煬帝的百萬大軍征遼失敗,隋朝跟著完蛋,李二臨老臨死,卻在高句麗門口碰了釘子。

  高句麗國小人少卻難打,在於它的地理優勢,這一地理優勢決定了高句麗容易保持獨立地位,卻不容易對外擴張。

  高句麗是雞肋,是碗雞肋迷魂湯。當年隋煬帝一而再再而三地遠征高句麗,他的想法很簡單,“以隋朝的實力,會征服不了一個小小的高句麗?”

  在這種妄自尊大的心理作用下,隋煬帝屢戰屢敗,屢敗屢戰,直到丟了大好江山。

  隋煬帝的失敗,使高句麗迷魂湯的魅力更大,李二表面上貶低隋煬帝,內心卻總是想和楊廣這個天才一較高下,隋煬帝亡了江山都無法滅掉的高句麗倘若被自己消滅,這不是更能證明自己的能力?何況,“以大唐的實力,會征服不了一個小小的高句麗?”

  在這種“妄自尊大+攀比”的心理作用下,晚年的李二也終於摔了跟頭。

  李二的失敗,使李治將所有心思都放在高句麗迷魂湯上,如果老爹做不到的事自己能夠做到,至少能證明他有不輸給老爹的實力吧?何況,“以大唐現在的實力,會征服不了一個小小的高麗?”

  所以李治也專注於這個高句麗的迷魂湯,最後李勣也爭氣,滅了高句麗,一雪前恥。不過李治也因為高句麗的迷魂湯,使得吐蕃有機可乘。當然了,這也是後話了。

  不過說起高句麗,就不得不說後世的某些無恥的棒子國,曾得意洋洋的自稱高句麗的後代,為此還想謀取東北一些領土。

  曾經作為一個憤青的葉文,自然受不了棒子國的無理取鬧,而現在有了金手指,遲早讓只會依附強國的棒子國好受,葉文內心打定了某種注意。

  李勣雖然在官方的位置不高,但在民間和演義裡名望頗高,當然了,不能跟秦瓊和尉遲恭比,畢竟他倆人可是有名的門神。

  不過演義畢竟是演義,做不得正史,相比於後世有人把《三國演義》當做正史來看,那就有些惹人生笑了。

  雖然李勣地位不是很高,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比葉文前幾天拜訪的柴紹、張亮、侯君集等人強多了。

  柴紹在官方或者民間地位並不是很高,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僅排十四名,但他的妻子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地位都是較高的。

  柴紹的妻子為唐高祖李淵的女兒平陽昭公主,她的名字和出生日期在記錄其事跡的《舊唐書》和《新唐書》中沒有記載,

當時的正史很少記載女子的名字的,不過她在民間稱為李秀寧。  說起李秀寧來,她是一個真正的巾幗英雄,也是中國古代第一位統領千軍萬馬為自己父親建立帝業的公主,才識膽略絲毫不遜色於她的兄弟們。中國萬裡長城的著名關隘娘子關就是因為她所率領的娘子軍曾經在此駐守而得名。她是唐朝第一位死後有諡號的公主,是中國封建史上,唯一一個由軍隊為她舉殯的女子,真正的生榮死哀。

  李淵起義時,李秀寧和丈夫柴紹都在長安,接到父親的來信,柴紹自然支持丈人的決定,但他不放心自己的妻子。如果帶著妻子一起去,很容易被官兵發現;如果把妻子獨自留在長安,又怕她遇到危險;這一點,葉文在穿越前看到一個歷史小說,上面在這裡做文章,說是柴紹拋棄了她,而她奮發圖強,拉起了軍隊,後來主角又救了她一命,然後一直曖昧起來,不得不說腦洞很大。

  但歷史上是聰明的李秀寧打消了柴紹的顧慮,她讓柴紹盡快去接應父親,至於自己,“君宜速去。我一婦人,臨時易可藏隱,當別自為計矣。”柴紹走後,李秀寧帶著家財去了鄉下,交結藏在山中的一些亡命之徒,帶著這夥人起兵,又聽說附近有夥盜賊人多勢眾,就派了自己的馬夫去和對方首領交談,請他們協助自己攻打鄂縣,鄂縣攻下後,附近的起義軍都來投奔她。李秀寧接連攻下幾座城邑,手下的人馬已達萬余人。等到李淵圍攻長安,李秀寧前去助陣,那時她的手下已經達到七萬人, 估計李淵當時的人馬都沒有她的多。

  可惜她英年早逝,而且又是個女子,說不定,凌煙閣也有她的一席之地。

  不過柴紹的八世孫柴榮更是成為了五代時期後周皇帝周世宗,也是出過皇帝的世家。

  至於張亮,他在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排名十六,而且也頗為悲催。李二後期也許是糊塗了,還是為了自己的兒子李治開路,成為不多冤死的開國功臣之一。

  而侯君集,在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排名十七,他後來自己作死跟太子李承乾造李二的反,最後事泄被處死。

  不過李二對他較為寬厚,隻懲處了侯君集一人,而放過了其家人。當時不知道是真的還是假的,李二還想放過侯君集一命,但那些大臣們肯定不樂意了,如果造反能夠不死,那人們都造反了。最後李二隻好揮淚斬侯君集,從此看出,李二對他可是較為寬厚。

  但說起侯君集的人品,也算不上很高大,畢竟他造了李二的反。而且還跟李靖學過兵法,而李靖藏了一手,並沒有把兵法的精髓教給侯君集。為此侯君集誣告李靖謀反,但李二並不糊塗,詢問李靖為何藏了一手。而李靖說:“現在天下太平,我教侯君集的兵法安內或者攘外綽綽有余,侯君集想學這麽多,肯定有異心。”

  事實也證明李靖猜中了侯君集的異心,但當時李二並不相信他,畢竟誣告別人謀反的人這麽多,李二總不能每個都相信。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