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陸海巨宦》之30 沐猴
王直叩闕之時,陸炳等以錦衣衛守護皇城,心對能否守住毫無把握要知歷代戰火一旦燒到內城,帝王將相們基本就崩潰了,皇城之內就算仍有重兵也很難再守下去。

 這道城牆、宮門的最後防線,竟已不全在內外的兵力對比,雙方心理力量的較勁也是一大關鍵!若是俺答到此,以漠北胡騎之積威,嘉靖說不定就投降了也難說。

 然而面對王直這麽一個海寇,徐階等卻還有一些心理上的優勢。他穩了穩腔調,就上前道:“王將軍,且率諸位將軍先退下吧,將西直門戰功報呈兵部,由內閣議定官爵,明日金鑾殿上聽封!帶兵叩闕,畢竟於禮不合。”

 王直望了望宮門,一時還打不定主意,麻陳東雖然在那裡叫囂,但王直心並不看重這些莽夫的話,回顧徐惟學,徐惟學亦一時不敢近前,信如齋冷眼旁觀,暗冷笑,卻道:“不如且退去吧,先平定內城門,那時北京就都是我們的了。”

 這時嘉靖又讓人拿出一些一品二品的儀仗、官袍送了出來,徐階在城頭道:“此為一品兵將官服,諸位穿了,自此便脫了民籍了。”

 王直慌忙接了,拜謝聖恩,因想這次若闖進去,卻要拿皇帝怎麽樣?殺了麽?那接下來的局面如何收拾?思來想去,畢竟覺得信如齋的主張有理,便決定先掌控內城,當下傳令諸將,攻佔門。

 這北京城乃是一個花花世界,麻陳東等見到了都流口水,王直卻約束手下不得擅闖民居,有幾個不守規矩的,都被他殺了示眾立威。

 京師的官宦人家因此未受多少騷擾,不過一番驚嚇自是難免。王直收集蝦兵蟹將。並京無賴混混,共有十余萬之眾。這裡一堆,那裡一堆,大肆劫掠雖然沒有,背著王直偷偷摸摸的自然卻是免不了。

 王直聽說李彥直來,便派人來請他進城,共享富貴,但他派去的人李彥直一個不落全部扣下,也不回音,王直大怒,便下令京師門不許對李彥直開放。

 李彥直到達西山時。王直已經佔了北京內城外城,諸將頗為擔憂,怕王直挾天以令天下,李彥直聽了這個說法後失笑道:“挾天以令天下?諸位是聽《三國演義》的書聽多了!在我大明體制之下不會有這種事情的,他一個海盜,就算真挾了天,命令也出不了北京城!”

 因此他不慌不忙,先派了一支人馬去取了南邊的良鄉,又讓戚繼光抽調兩支兵力進駐昌平、順義,他自己隻留下一部分人留駐西山。大部隊卻繞過順天府,奪了通州。

 李彥直已得皇帝、內閣、兵部的委任。這些事情乾起來那是名正言順,去到那裡官吏都聽他地。本地士紳也都擁護。

 群盜見李彥直來意不善,又佔了他們的東歸之路,心害怕,毛海峰說:“張嶽還在天津呢!這家夥可是李雙頭地人!李雙頭一到通州,怕天津也落進他手裡了,那我們的船就都沒了!”

 王直卻笑道:“怕什麽!他就是有百萬大軍在手!把京師團團圍住我們也不怕!別忘了皇帝在我們手頭呢!回頭等我們掌控了朝廷,兵部一道命令下來,就能叫他解甲聽命!”

 群盜聽了都說:“還是老船主英明!”

 那邊徐階主持禮部,果然在金鑾殿上冊封王直為靖海侯、正一品特進官祿大夫。徐惟學為平海伯、正一品特進榮祿大夫。毛海峰為龍虎將軍,王清溪為金吾將軍。麻陳東為驃騎將軍,洪迪珍、徐元亮以下封賞有加,或一品或二品,最小也是三品,就是那些小海賊,阿班做百戶、火長做千戶,而且都是世襲的!四萬多人一個也不落空!只是一下封了這麽多的官,官袍便有些不夠用,然而也不打緊,至少吏部兵部禮部的批是下來了,群盜拿到批均想這下可光宗耀祖了!

 只有信如齋辭不受封,說:“出家人不受俗世爵祿,只要老船主富貴無極、得償所願,那就行了。”群盜一聽,無不大讚他有高僧之德!

 封賞這幾萬人那可是一項大工程,禮部忙得焦頭爛額,卻也非旬日所能完成,在外頭李彥直到通州後因聽說張嶽所部仍完完整整在天津,忍不住對蔣逸凡笑道:“王五峰這次真是鬼迷心竅!他若不敗,那可真是沒天理了!”

 便派人去天津,取張嶽一部進通州聽命,張嶽等這個命令可不知等了多久了!聞令便行,走的也是大運河,兩日之內便全部到達通州聽命。他的軍隊一到,李彥直便盡數編入行伍之。

 張嶽帶的都是王牧民的舊部,那是極為強悍的精兵!人數隻四千余人,但編制完整,倭刀手三百,佩戴鳥銃者一千五百人,又有佛郎機火炮與仿製佛郎機火炮,張嶽本人不是個打仗地料,兵強而將弱,這部人馬在張嶽手下便起不到很大的作用,王直也不甚忌他。但這部人馬到了李彥直手裡那就截然不同了!

 機兵們一見到李彥直,那可比見到王牧民還興奮,紛紛嚷著三公,李彥直在營笑道:“兄弟們,別叫三公了,李三如今是兵部左侍郎總督直隸軍務,大家口順點,叫句總督吧!”

 眾機兵歡喜若狂,都叫道:“就盼著這一天啦!”

 張嶽因聽說王直在金鑾殿上受封高爵,頗為擔心,說道:“王直入城不劫掠,看來很能收人心,若是把握得好,或許真叫他成了大事,三公,我們不得不防啊!”

 他是在海上呆慣了的人,又常走日本,頗受那邊的政治形勢影響,熟悉大明政治體制的蔣逸凡一聽卻大笑起來:“張阿帥你是不是在海外呆太久了?咱們大明的國製豈同倭國?現在咱們這裡還是一個治世,不是日本那樣的戰國,名份還是很重要的!王直一個海盜,機緣巧合之下。讓他僥幸進了京城,就算是封了大官。那些士大夫也當他是沐猴而冠,就算讓他挾持了天,也不會有人聽他的!收人心?他收誰的心?他誰地心都收不了的!”

 李彥直微微一笑,說:“這也罷了,其實王五峰這次最失策地,乃是他居然約束屬下不許劫掠!”

 張嶽奇道:“這又有什麽出奇?我們去到一個地方,也都有此戒令啊。”

 李彥直哈哈一笑,說:“我們做得的事,他未必做得!因我和他身份不同啊!”

 蔣逸凡連連道:“對,對!他自以為是一個儒商。其實在士大夫眼裡他就一個通番海寇,他再怎麽努力,別人也不會認他地!還約束部下不許劫掠呢,當他自己是吊民伐罪的仁義之師麽?這一來只會連他手下那批人都不服他!”

 蔣逸凡點破的這一點,李彥直也是同意的,但他卻沒有笑,反而默默歎息起來,道:“王五峰的氣勢還沒造起來,他現在確實連黃巾黃巢都不如,除了沿海州縣。北方有幾人知道五峰船主是誰?如今又不是亂世,他就是拿住了皇帝又怎麽樣?當初瓦剌南下。不也劫持了皇帝麽?結果有個屁用!王直以海盜的身份劫持了北京,京師再傳出命令。各省督撫州縣都不會聽的了。各地還有藩王在,南京還有另一套樞!真到危急時,南京大旗一豎,我這邊以大軍一圍,他劫持了皇帝也好,內閣也罷,令不出京師,就只能坐困等死罷了!因此我們不用急了,慢慢來。慢慢來。”

 張嶽聽到這裡。對王直有些憐憫起來,覺得他做了這麽多事情。原來走的卻是一條絕路,因歎道:“從一開始,他就不該走這條路、不該北上地。”

 誰料李彥直卻道:“不,其實他當日還是應該北上,只在東南打轉是沒出路地,遲早要被朝廷以千鈞之勢壓死!既然有這個千載良機,如果換做我是他,心腸又夠硬地話,也是要北上搏一搏的。當然,若是我已經決定北上,作法會和他有所不同。”

 蔣逸凡和張嶽都是一奇,齊聲問:“如果換了三公你在王直那個位置上,你會怎麽做?”

 李彥直笑道:“我不是王直。”

 蔣逸凡含笑誘引道:“我說如果嘛。”

 李彥直笑了一笑,跟著臉容一斂,說:“我以下說地話只是如果,你們不許放在心裡,也不能效尤。”

 蔣逸凡和張嶽都道:“那當然。”

 李彥直遲疑了好久,似乎還是覺得接下來這番話難以出口,但終於還是說了出來。

 “每個人都該先知道自己是什麽,然後知道自己最多能得到什麽,不能妄想啊……”這句話蔣逸凡沒聽明白,卻聽李彥直繼續道:“王直還有妄想,他是既想名正言順地封侯拜相,又想能繼續在海外逍遙,可他的身份是海賊,他的條件又不夠,所以這就只是妄想而已。若我是王直,又得了眼下這個千載良機……”

 說到這裡,李彥直頓了一頓,卻將手往北京城一斬,說道:“我會殺進皇城,下令先將所有皇室、宰相、大臣全監禁起來,然後將在京皇室斬首,殺個盡絕!不肯歸附的宰相、大臣太監也全部殺掉這些事都要當眾進行,好讓天下人都知道皇帝已死,朝廷已亡。跟著縱兵劫掠京師,如此則眾海賊得利,無不歸心,且除了跟他之外再無退路了,就是洪迪珍等人也不敢再有異心。跟著拉壯丁入伍,盡得京師財富作為軍資,再放火將京城燒作一片白地……”

 李彥直說到這裡,蔣逸凡已倒抽了一口冷氣,忍不住發抖,然而李彥直還沒說完:“跟著盡速下天津,分水陸兩路南下,陸路是剛在京畿收羅的雜牌部隊,水路則是海上精銳。陸軍一路劫掠,亂直隸、山東、淮北、淮南,水師則趁著現在北風漸起,乘海船直抵達南京,打南京個措手不及,如今南京的軍備比北京只怕猶有不如,若能攻下南京,則明室兩頭盡斬,跟著再派人去鳳陽把朱家地皇陵給掘了……”

 蔣逸凡嚇得叫道:“要是這樣,那不是天下大亂了嗎?”

 “當然是天下大亂啊!”李彥直臉色也變得有些暗黑:“到那時節,各地藩王會自立為帝,外族或者會趁機崛起,大明就會亂成一鍋粥!雖然天下士大夫都會聲討王直,但這些人有的會自相殘殺,有地會觀望,有的甚至會首鼠兩端,形不成氣候地,一旦局面發展成這樣,我們對時局也就無能為力了,而王直則可以從從容容地選一塊靠海地方,或者是南直隸,或者是浙江,漸漸經營自己的大本營,在陸上種糧供給軍隊,在海上建立海軍保護貿易線補充軍資,運氣好的話或者能逐漸掃蕩各地成就一番大業,運氣不好也還能割據個幾年、幾十年……”

 蔣逸凡和張嶽心都浮現出一個烈火熊熊、布滿血腥的畫面!若王直真這麽做了, 那可就是用自己的雙手親自將整個天下都拖入地獄!若真有這麽一天,這個國家怕得死掉一半的人口,他也勢必成為屠得萬萬人的大惡魔當然,亦可能成為受億萬人崇拜的雄之雄!

 李彥直說到這裡也沉默了一下,似乎覺得這樣一個“策略”就是講講也是一種罪過,好一會,他才重新開口,歎息道:“從王直受不住信如齋的誘惑決定北上那天起,這已經是他最好地下場了。不過很可惜,看眼下他地作為,王直終究只是王直,他的身份注定了他只能做惡人,還是最惡地那種,只有先惡到極處,才有生機,但他卻還被儒家的一些東西束縛著,夢想自己能做班超,或做曹操,卻不知自己其實比黃巢還不如呢!”

 蔣逸凡和張嶽聽得如在夢,許久,許久,才叫道:“三公,那咱們可得趕快行動,別讓王直想通了真按你說的辦,那可就糟了!”

 李彥直卻笑道:“他應該在我到達之前就動手,現在已錯了第一步,再想這麽辦也來不及了,我不會讓他得逞的。更何況,你們認為王直想得到這些?”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