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陸海巨宦》之29 叩闕
在王直發難的前一天,蔣逸凡便趕到了北京,他與風啟一晤之後,了解了這一段時間來京畿的情況後,便又趕往古北口,要向李彥直匯報此次南下的見聞功過。

 也是他早走了半日,若當天留在北京過夜,第二天興許就走不了了。他到達古北口半日後,兵部的第一道公便也到了,卻是說讓他調部分兵馬進駐西山,李彥直問出了什麽事情,兵部的人說城外有勤王之師嘩變,兵部謹慎,因此有此命令。

 李彥直一聽,趕緊命戚繼光守古北口,自己卻盡起精銳兵馬,準備赴京。這段時間來他和戚繼光不斷從京軍、勤王軍、義軍以及俘虜挑選兵源良種,已在歷次實戰練成一支三千多人的精銳騎兵,次一等的堪戰部隊又有千余人,皆是上得馬、打得仗的了,再不只是一個空殼,有了這千人在手,李彥直的底氣就足多了。這次他一紙令下,又挑出了紀律比較好的兩萬余人,合三萬人馬,準備進京,其它部隊便都歸戚繼光指揮。

 戚繼光見李彥直如此大張旗鼓,頗有不解,因問:“督軍,兵部的公雖沒說具體入京兵馬,但看那意思,大致也就是三五千人,也沒說要督軍你親自帶兵進京,你帶這麽多人去,只怕會見忌。”

 他這話乃是好意,李彥直聽了十分承情,卻搖頭說道:“元敬你知看見兵部的公,卻沒看見兵部也未曾見到的事情!這段時間若我們事事都按兵部地意旨辦事,只怕京畿的情況早就不可收拾了!京師將有大危險。而兵部居然還如此好整以暇,真是遲鈍!”

 戚繼光忙道:“繼光愚魯,還請督軍明示。”其實這也不是他真的愚魯,而是他掌握的信息遠沒李彥直多而已。

 李彥直微微一笑,正考慮著該怎麽跟他說才好,忽然營外有急馬奔來,這次卻是內閣直接傳出的聖旨了!李彥直這時已帶甲在身,就以軍禮迎侯。那聖旨卻十分簡單。傳旨太監也是又急又慌,連香案什麽都不擺了。就開旨宣道:“京師危急!李哲速速進京護駕!”

 諸將聽這道聖旨從內容到行都大有異處,慌忙問:“這位公公,到底出什麽事情了?”

 那太監急得頓腳,叫道:“京師告急啊!朝陽門已被賊軍攻破!紫禁城也是危在旦夕啊!李侍郎!你快入京救駕吧!咱家幸虧是走快了一步,若慢了一步。@@怕連城門都出不來了!”

 諸將皆驚,再看李彥直時,臉上都現出欽佩之色。戚繼光等都來請命,道:“督軍,我等願隨督軍馳援京師!”

 “慌什麽!”李彥直對此早有預判。雖然事情仍比他預料來得更急,卻也不像諸將般驟然聽說都有慌亂之色,因下令:“仍按原定部署,元敬留守古北口,京師那邊的叛亂我去鎮壓!元敬留守古北口此處蒙古降俘甚多,也萬萬亂不得。”

 他兵馬早已點畢,這時隻翻身上馬就出了營,大軍才出古北口,便又遇到嘉靖接連追加的意旨。原來擬第一道聖旨時帝相都有些慌亂。只是求快,聖旨公不甚符合規製。發出去以後,徐階擔心京師萬一不測,李彥直拿著這道聖旨威權不夠、名分不正,便又追加了一道毫無破綻的聖旨並兵部公,命李哲總督直隸軍務、京畿州縣在戰時地軍政要務,以及仍滯留在京畿的勤王之師也都歸李哲統領。大軍走出沒三十裡,又陸陸續續接到京城方面地七面金牌意旨,其三道是給李彥直及其部屬加官進爵,四道卻是催他速速進兵,不看別的,光看這連續飛來的道金牌意旨,就知京師有多危險、皇帝有多慌忙、內閣有多急亂!其實尚有第十道聖旨,但在途卻遇到亂兵而未能到達。

 李彥直不敢怠慢,急催騎兵先進,幸好剛剛打敗了蒙古,俘獲了不少馬匹,先行的三千騎兵每人兩到三匹馬,更不停蹄,直抵西山附近。

 這時京師外城的右安門、廣安門、西便門都已被王直佔領,原來王直打敗仇鸞、攻破朝陽門後,京師人心惶惶,便有不少見識短淺之輩都道要變天了!這時聚集在京師附近地京軍、勤王之師大多是訓練與忠誠的都嚴重不足的部隊,而王直在抗擊蒙古期間又曾統領過其一部,知道這些人地習性,攻進京師內城以後稍加誘引,便有大量的兵痞加入,連仇鸞的幕僚侯榮也帶著仇鸞地數千兵馬歸附了,軍隊數量登時大壯!這些人其實都沒什麽戰鬥力,但人數一多,亦足以增加威勢。廣安門、右安門便都是這樣一夥投誠軍隊所獻。

 李彥直的先頭部隊數百騎抵達西便門時,見城頭守軍不肯開門,心詫異,又不知內城皇城如今是何局勢,一時不敢妄進,且稍稍退卻,要待後繼部隊跟到再說。==

 不久卻有部屬叫道:“東南來了個小販說是督軍派出去的探。”

 李彥直便命傳來相見。手機輕松閱讀:à.1 ⑹κ.n 字版首發

 原來王直自得了眾降附軍隊,以及侯榮等人,乃盡知京畿虛實,自此隻忌憚李彥直一人,所以西邊城門都倍加重視,反而東邊看管較松,京師物資大半來自東南,所以東南的通路不能完全斷絕,風啟便派了三個手下扮作小販、乞丐、流民,分別從東南尋出路,卻有一個順利出了城,迂回來到了京城西北見到了李彥直。

 李彥直這時候最需要的就是城消息,趕緊調那夥計來,隻帶著蔣逸凡,三人走到一空曠無人處,問道:“城亂不亂?紫禁城破了沒有?王直可有縱兵劫掠?諸大臣可曾受到侵陵?百姓可曾受到騷擾?”連問了七八個問題,最後又加了一句:“陸府沒事吧?”

 那夥計也不是每個問題都知道,只是就所知回答。

 李彥直又問了許多細節。這才讓那夥計離開,等他走遠,李彥直猛地放聲大笑,蔣逸凡被他笑得有些奇怪,就問:“三公,你幹嘛笑成這樣?”

 李彥直一時止不住笑,良久才道:“不著急了不著急了!咱們先駐扎西山,等到後續兵馬到了再說。嘿嘿。我就知道,王五峰這人啊要他做忠臣。他受不了拘束;要他做良民,他耐不住貧窮;要做梟雄,他又沒那個膽魄;要他為國忘身,他又沒那個度量!這麽一個千載良機,他卻浪費掉了!”

 蔣逸凡不解問道:“這是何說?”

 李彥直笑道:“你且看著!就知我所言不差!”

 當時王直領兵直奔紫禁城。陸炳率領錦衣衛與太監上皇城守衛,喝他不得進犯!內外對峙,丁汝夔亦臨危登城。高呼問道:“來者何人!圍堵宮門,真個要造反麽!”

 王直出身於儒商家**,入海之後歷練得有些猛厲。然而幼時所受之**訓終究影響了他的性格,他本已橫了心,這時到了皇城底下,見到了兵部尚書,卻又有些躊躇,毛海峰上前道:“都來到這裡了,難道還不進去?”王直才將兵將擺開,在宮前跪下泣道:“罪臣王直,非敢驚駕。實因聞國有憂患。趕到京師勤王,西直門殺敗俺答。實皆我等死力奮戰之故,卻為****汙吏欺瞞折辱,仇鸞藏匿於通州,並無半寸戰績,卻要殺盡我等,奪報戰功!臣等心下不平,因此才冒萬死叩闕,懇請陛下做主,為我等伸冤!”

 這時徐階也趕來了,和丁汝夔對望一眼,心道:“他說仇鸞奪騙他的戰功,聽來倒是不假,只是他擁兵來伸冤,那也是其心不良!”

 徐階因道:“仇鸞若果真做過這等事情,自有兵部、督察院、內閣查明審理,爾等可先退去,回頭朝廷自會還你們一個公道!”

 王直又道:“臣等此次冒死犯闕,雖是為了伸冤,卻也犯下了彌天大罪,心惶恐,因此鬥膽想請陛下降旨,恕我等無罪。”

 徐階便道:“陛下已知道你們地冤情了,恕你們無罪,你們可退下了。”

 王直徐惟學聽他張口就來,顯得太沒誠意,麻陳東等不耐煩,卻在下面叫囂:“我們不聽你們這些狗官的話!不見到皇帝!我們不走!”

 群盜紛紛叫嚷,王直喝住了他們,卻又行禮道:“罪臣等求陛下等城樓聽我等伸冤!”

 群盜紛紛叫囂,又有人開始放鳥銃,徐階也嚇得不輕他地膽色是在朝廷爭鬥上地膽色,不是在戰場上的膽色,急急躲避,兵部郎王上學冒險露頭叫道:“你們不可胡鬧!待我們先去向陛下請旨!”

 外頭王直便部屬人手,包圍皇城諸門,並收取內城各據點,裡面徐階等都來請嘉靖地駕,道:“如今匪勢危急,還請陛下登城安撫,拖延片刻。”

 按嘉靖的本意,他哪裡肯去?只是事情危急,隻好答應,在嚴嵩、徐階的扶持下來到城頭,皇城城樓上近衛軍望見黃冕龍蓋,紛紛山呼萬歲,威勢極為驚人,城外那些本已歸附王直地京軍、勤王軍也都不由自主地跪下了此時乃是治世,嘉靖君臨華夏垂三十年,舉**民心都承認他是皇帝,國二千年來的忠君之念又深入人心,雖然販夫走卒,內心深處亦不能不受影響。

 王直此時心情極為複雜,一方面他也知道自己其實已經在造反了,但真見到了皇帝,又忍不住有些驚惶,甚至有些受寵若驚,膝蓋一軟,竟也率眾跪下呼道:“吾主萬歲!”

 嘉靖心害怕,但他究竟有幾分天聰之才,登台之後兩腳雖在發抖,卻能穩住聲音問:“下面跪著何人?”

 王直呼道:“草民王直,有冤情向陛下申訴!”

 嘉靖哦了一聲,便問:“有何冤情?”

 王直聽皇帝親自問冤,眼睛忍不住有些濕了,也不知是激動還是感動,就在城下稟奏道:“陛下容稟,帶罪犯人王直,本南直隸徽州府歙縣民,幼承**訓,覓利商海之余,不忘讀書,賣貨浙福,與人同利,驅夷逐寇,為國捍邊。奈何朝廷上有禁海之令,下有汙吏橫行,臣等久為其所壓迫,而因禁海所遭受之荼毒則無一言以達聖聽!近聞蒙古橫行,犯我京師,因不辭辛苦,馳援畿內,實盼為國建功之余,亦得陛下垂憐眷顧,赦臣等通番之罪,重開海禁,再立市舶,使我濱海無地之民有一條謀生之道。北上之後,屢立戰功,西直門一役,俺答之大敗,皆由臣等死戰而得,奈何仇鸞隱瞞不報,使臣等之功勞蒙蔽不能上達,反假傳聖旨,賜臣等毒酒,欲殺盡臣等,非臣等警惕,此時已含冤地下矣!欲棄京城而去,內心實有不甘,又恐陛下又為****貪將所欺瞞,因此冒死犯闕陳冤。 皇上慈仁恩宥,赦臣之罪,若使臣等得效犬馬微勞,以供驅馳,則臣等敢不捐軀報效,贖萬死之罪!”

 這番話白夾陳,嘉靖聽得腦袋發脹,但好在他人事鬥爭地經驗豐富,一下就抓到三個要點:王直要開海禁,王直請求免罪,王直恨仇鸞!因此便哼了一聲,道:“我道為王卿家為何無故犯闕,原來都是仇鸞那奸臣搞的鬼!來啊!內閣擬旨!”

 嚴嵩徐階便都道:“臣奉旨!”

 嘉靖道:“罷去仇鸞一切職務,削籍為民。”頓了頓,怕城下這些人不滿意,又道:“捕捉歸官之日,便押至午門問斬!”

 仇鸞大喜,城下商盜,亦皆歡呼。

 嘉靖見群盜似乎有滿足之意,正松了一口氣,然而群盜卻沒就此退去,卻聽麻在底下叫道:“皇帝,我們好歹也立了戰功,你且給我們封個官做吧,要大一點啊!”嘉靖一聽腦暈眩,差點站立不穩。

 像王直這樣讀過一點書的,他還覺得好對付一點,但遇上麻這種莽夫,嘉靖就完全沒轍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