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慶豐軍》第121章 高郵使者
 李伯升出身寒微,乃是張士誠幼年時候的朋友,早年跟隨張士誠一同販運私鹽,乃是張士誠最初起兵的“十八條扁擔”之一,如今張士誠自稱吳王,李伯升也水漲船高,做了吳王手下的丞相。

 “吳王帳下丞相李伯升,見過紅巾軍慶豐軍大都督!”李伯升一身蒙元的紫色質孫衣,頭戴笠子帽,這個吳王張士誠的官服,沿襲蒙元舊製,上前給郝仁行了一個半跪拜的握胸禮。

 “李丞相是色目人嗎?”郝仁望著底下半跪著的李伯升,非常不爽的說。

 李伯升滿是疑惑,不知道自己的行為舉止有何不妥。蒙元的服飾和服色,以前普通害人是沒有資格穿的,如今穿著打扮,都是貴族標準。他抬眼看了一眼郝仁,不解的答到:“回都督話,伯升是漢人。”

 郝仁郝國祚道:“既然李丞相是漢人,本都督也是漢人,見本都督為何不行漢家禮節啊?”

 李伯升心裡面罵了郝仁千百遍,心道:“郝十三這個編戶奴隸,是要讓我給行跪拜大禮,著實可惡”,可是沒辦法,自己有求於人,不得不行禮,一個頭若能磕出來一兩萬的援軍,那也值了。

 李伯升重新站起來,又道:“吳王帳下丞相李伯升參見”說著,聊裙擺就要雙膝跪地。

 “且慢!”郝仁見李伯升要跪自己,趕緊阻攔道:“本都督不是要你行大禮,也不是要刁難你,免禮吧!施老先生,你給李大人行個禮吧!”

 郝仁天生命賤,卻最不喜歡給別人磕頭,在他看來,除了天、地、父母、神明外,沒有人值得他叩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他也不喜歡別人給自己叩頭,連壽州一城的百姓,都硬生生的給板了過來。

 施耐庵知道這是都督讓他給李伯升當老師,趕緊離席,給李伯升行了一個長揖禮節:“慶豐軍廬州太守施耐庵,見過李大人!”

 李伯升臉上冷汗長流,心道:“這個簡單的禮節我會呀!”趕緊給施耐庵回禮,又照著施耐庵的標準,重新見過都督和一應文武。

 郝仁只是欠一欠身子,點了點頭,算是還禮,余下的將領回禮的方式就各有不同了,握胸的、抱拳的、長揖的,五花八門,卻沒有一個人跪地的。

 “如今韃子朝廷派百萬大軍進犯高郵,我家吳王,為天下義軍計,準備拒守高郵,與脫脫死磕,無奈高郵兵馬與官軍相差太過懸殊,請郝都督念及唇亡齒寒的道理,發兵救援高郵,吳王願散盡手下金箔財產,感念都督再生之恩德。”李伯升從高郵出發,經**、滁州,又到慶豐軍處求兵,一套言語已經說的嫻熟。

 郝仁道:“李大人也應該有耳聞,我剛剛在和州與也先帖木兒鏖戰,如今兵力尚未恢復,糧草、軍資耗費極其嚴重,而且安慶的余闕又威脅我的側翼,我沒有能力打敗余闕,解除我們側翼的安全!”

 李伯升聞聽此言,後背已經涼了半截。

 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這是不靈的。

 張士誠佔據富庶之地,又不屬於紅巾軍陣營,跟周邊的義軍平時沒有太多交往,在此危難時刻,向臨近義軍求援,各路義軍都守緊自己的門戶,金箔、女子、財貨,各路諸侯都不缺,哪有肯為張士誠出兵的,慶豐軍都督郝仁說這話,不也是這個意思嗎?

 “只要郝都督肯出兵相助,高郵的金箔、財貨、女子,只要都督開頭,吳王肯定慷慨相贈送!”李伯升見郝仁要拒絕,再次以利益誘惑。

 “金箔、財貨、女子,留給你家吳王自己享受吧!”

 李伯升焦急道:“都督,不要這樣,只要都督肯出兵,您要什麽,我們吳王就給什麽!”

 “呵呵”郝仁笑道:“當真我要什麽他給什麽?”李伯升見事情又轉機,趕緊堅定的回答道:“當真!”

 “我要是讓他去了吳王的稱號呢?”

 李伯升擦了一下額頭的汗水道:“吳王非明教中人,不似明教有教主、護法、堂主等統領招徠部眾,吳王全靠這個稱號號令軍隊,去吳王號,這個使不得,不過吳王只是高郵軍的吳王,不是郝都督的吳王,郝都督可以與我家吳王以兄弟相稱。”

 “呵呵,知道你家吳王一定不肯,我只是說笑罷了”郝仁笑道:“我敬佩張士誠是個人物,他就是加皇帝稱號,暫時和我也沒有關系,不過,我念他是條漢子,所以本都督決定,親自帥精兵援助高郵!”

 李伯升確定自己沒有聽錯,郝仁不但要派兵,而且要親自派兵,他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郝都督簡直是高郵軍的救星啊,不知道都督準備何時發兵?我讓我家吳王在高郵給您備下府邸和美女!”

 郝仁道:“不過本都督有一事要求到你家吳王,不知道你家吳王能否答應!”

 “別說是一件事,就是十件,百件,我家吳王也能答應,都督但說無妨!”

 “我隻想在吳王統轄的地盤上,開幾處鹽場,鹽場所產的食鹽,運回慶豐軍地盤售賣,不擾亂吳王的食鹽市場,不知道你家吳王能否答應!”

 李伯升本以為郝仁會提出什麽高難度的問題,只是要開幾處鹽場而已,郝仁無非就是想販賣點私鹽,賺點外快嗎!李伯升,張九四都是販私鹽出身,對這個問題,李伯升感覺不是問題。

 食鹽在古代,歷來是由官方壟斷的!薑子牙治理齊國能讓齊國富強,主要靠的就是山東半島盛產食鹽,張九四能在元末號稱最富,除了他控制的地方本就富庶,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控制了當時的食鹽市場,而且還能阻斷南北交通水路京杭大運河。

 “此等小事,也不需要稟報我家吳王,伯升在此做主,將高郵湖東面的兩處鹽場,無償送給慶豐軍郝都督經營,都督若是不方便從壽州派人管理,我可以就地幫都督招募人手!”李伯升滿口應承道。

 “哈哈!爽快!”郝仁讚歎道,他根本沒有想到,李伯升回答的這麽爽快,“那好,那就請李大人先行回去,告訴張士誠,本都督整理兵馬,不數日就趕到高郵,與他共拒脫脫大軍!”

 “都督高義,我這就趕回高郵,給都督置辦府邸和美女,專等都督帥大軍蒞臨!”李伯升跑短了腿兒,磨破了嘴兒,好不容易得到郝仁的許諾,興奮異常,告退返回高郵,不必細說。

 一應文武聽說郝仁要親自帶兵去高郵,紛紛上前規勸:“張士誠反覆無常,不可輕信!”

 “都督乃是慶豐軍的脊梁,不可以身犯險。”

 奈何郝仁主意已定,就是九頭牛也拉不回來了,郝仁安慰眾人道:“天下群雄需知道,在他們保存實力,坐觀成敗的時候,是本都督,不懼怕脫脫的百萬大軍,親自帥兵,遠道支援張九四!”

 眾武將見都督要打仗,紛紛主動請纓,跟隨都督作戰,可是,郝仁隻點了四個人的名字,徒單斛、吳六玖、胡大海、耿再成,他們統領的都是騎兵,郝仁可不想帶步兵,讓一百萬人追著打。

 “徒單斛,你去一趟安豐,找我嶽父大人楊正泰,讓他補給我一千騎兵!”

 “諾!”徒單斛領命而去。

 郝仁又道:“焦玉聽令,命你在最短時間內,打造二十門可以用馬駝的馬炮,兩千張鐵胎硬弓、兩千把便攜手弩,並大量製造一窩蜂,本都督有大用!”

 “焦玉領命!”未完待續。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