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慶豐軍》第384章 意欲何為
並不是郝仁不信任姚廣孝,扶桑之地太遠,海上交通困難,信息溝通不順暢,依靠長崎城現在的將作水平,以及姚廣孝在與扶桑僧人辯經取得的聲望,駐扎在扶桑的兩萬多兵馬,已經在九州島的肥前之地牢牢站穩腳跟。

 姚廣孝利用懷柔的手段收復七家大名為自己所用,按照這樣的發展下去,早晚有一日,能徹底漢化扶桑三島的六十四家大名。而姚廣孝以扶桑知府的身份,領兵馬六萬之眾,又與九州南部的張士誠、高麗北部的關鐸大軍相聯結,總兵力應該在三十萬以上。

 倘若姚廣孝裂地自立,以郝仁幼子為假王,手握六萬雄兵,以關鐸、張士誠為後援,郝仁在扶桑之地的苦心經營將化為烏有,倘若在鼓動兒子回過頭來打郝仁這個老子……郝仁想著後背都冒冷汗。

 要知道,姚廣孝在郝仁的心目中,可是有靖難之役的前科,就是他鼓動朱棣,推翻了朱重八一手打造的江山。

 難道秀吉在姚廣孝的攛掇下,會成為第二個朱棣?難道讓姚廣孝這個陰謀家鎮守長崎,本身就是一個錯誤?難道對待這類的陰謀家,必須殺之二後快?

 姚廣孝不過才二十幾歲,比郝仁還要小上幾歲,已經位列七內閣之高位,讓他經略扶桑之地,乃是給他揚名的▼長▼風▼文▼學,ww★w.c£fwx.n≌et機會,難道他還不知足?非要重新按照自己的意願,再打造一個帝王才能夠讓他感覺到滿足嗎?

 “陛下,肥前的七家大名,跟隨船隊前來朝拜,已經在宮門外等候多時,是否宣他們進殿見駕,還請陛下示下!”東洋通商大使沈旺抱拳道。

 郝仁本意想立即召見扶桑人,探一探七家大名對姚廣孝和對自己的態度,順道告訴他們,姚廣孝知不是自己任命的一個知府罷了,知府的上邊還有太守、六部、內閣,自己才是他們實際的主人。

 “陛下乃是九五之尊,豈是姚廣孝收納的幾個門戶奴隸想見就見的?姚廣孝做事忒不謹慎,我看也不要見了,待來年初春商隊去扶桑,帶回去就是了!”禮部尚書余闕冷言道,把幾個扶桑大名的身份看得極其卑微,不知道骨子裡蔑視蒙元未能征服的扶桑人,還是想壓製姚廣孝表功的機會。

 “扶桑人遠道而來,雖然地位卑微了些,我朝正好可以向其宣示天朝的威嚴,讓他們乖乖的俯首聽命。以臣看來,見還是要見一下,不過不是現在,讓他們等些日子再說,讓他們知道,陛下尊貴的身份,不是他們相見便能見的!”劉伯溫搖著羽扇道。

 “臣聽聞扶桑人桀驁,向來隻遵從強者,恐怕我們的皇宮太過於寒酸,此時見他們,反而讓他們看輕了!”廬州太守羅本溫言道。

 工部尚書穆有才,自從興建皇宮的意見被否決後,一直耿耿於懷,如今重提皇宮之事,不禁抱怨道:“我早就說了,修建皇宮以彰顯我朝的威嚴,陛下非要說‘天下未定,節約開支以為軍需’,而今姚廣孝收納的幾條鷹犬前來參拜,我朝連一個像樣的宮殿都沒有,我這個工部尚書,都感覺顏面無光,倘若唄扶桑人看輕,放他們回去,恐怕還要回身咬姚廣孝呢!”

 郝仁綜合了幾位大人的仗義執言,才意識到,包子有肉不在褶上,沒有褶,那也不算是包子了!

 有的時候,面皮上的形象工程也是很有必要性,至少能嚇一下外來的使者,有一個體面的皇宮,郝仁也不會如此畏首畏尾,或許皇宮確實應該早就興建了。

 今日帶來的幾個扶桑人不足為奇,倘若沈茂再從南洋帶回來幾個國王,帝國的臉面確實無以彰顯,別說跟大漢、盛唐比起來,此時自己的所謂皇宮,與那時候的皇家威嚴比起來,頂多也就算是個帳篷。

 “沈大人帶扶桑人回來的,你就作為接待他們的使節吧!告訴那些扶桑人,我這幾日事情很多,暫時沒時間接待他們,你帶他們簡單去走走吧,告訴他們收起自己的桀驁,這是華夏,不是他們的扶桑,武士沒有特權,觸犯我朝律法,一概按律法治罪!”郝仁拿定主意道。

 “臣領命!”沈旺抱拳領命,卻還不明白,又問道:“陛下想讓我帶扶桑人看些什麽?”

 “我自負的認為,我朝除了這個皇宮寒酸了些,其他沒什麽見不得人的地方,這些事情就讓禮部的余闕大人派人安排吧。哦,對了,順便讓他們觀看一下徒單均大人的戰車操練!”郝仁信心滿滿道。

 “國之利器,不可輕易示人,陛下是不是再考慮考慮!”余闕若有所思的建議道。

 余闕這個西夏人,元統元年進士出身,在安慶時頗有官聲,郝仁為了照顧文人和北地人,才準許他入閣,如今越發顯得迂腐起來,十足的一個頑固的學究做派。

 “戰車衝鋒,排山倒海,這氣勢,嚇也嚇死他們那些東洋武士,他們還敢小瞧我暫時偏安一隅的大宋嗎?”郝仁道。

 “陛下聖明!先彰顯我朝威嚴所在,別說我朝的皇宮也算是氣派,就是支幾頂帳篷接見他們, 恐怕他們也要瑟瑟發抖哩!”刑部尚書施耐庵翹著花白胡須,得意道。

 扶桑之地與中土隔著萬裡大海,就算姚廣孝有什麽圖謀不軌,郝仁此時也做不了什麽。

 不過郝仁在東土還留有徐達、耿再成、趙繼祖、蔣英、胡伯顏、陳兆先等部,姚廣孝就算是真的要圖謀不軌,這些將領,姚廣孝不可能一下子全部搞定,郝仁回歸中土的時候,曾經對姚廣孝有明確的指示:

 但凡郝仁認識的將領犯了死罪,必須要由船隊帶回來交給郝仁處置。既然各位將領都還在崗位上,姚廣孝暫時應該不會有什麽不軌的企圖。

 別人郝仁未必信得過,徐達、耿再成、趙繼祖三人的忠誠,郝仁是絕對信得過的,還有蔣英、胡伯顏、陳兆先的家眷門,可都捏在郝仁的廬州呢。

 扶桑之地的諸多可能,郝仁不在繼續猜測,大宋的律法,必須在年會前徹底修訂完畢,郝仁與幾位大人加班加點,夜以繼日,卻不能馬上完成,只能將年會推遲了三日,年會僅僅是三日推遲,險些讓宋軍發生嚴重的內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