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漢武揮鞭》第715章 太子2傅
劉沐虛年五歲時,劉徹便為他延請了六藝蒙師,為其開蒙,饒是入了宮邸學舍,他的君子六藝仍是由這六位師長分別督導。

 眼見他已虛年十三,再過年余便要束發,不管他是否會如後世少年般邁入所謂的叛逆期,行動力必定愈發彰顯,也必將愈發不願受人管束。

 有道是,名不正者,言不順。

 劉沐雖是尊師重道,對六位恩師執弟子禮,然六人不同的身份,決定了他們對劉沐的督導有所不足乃至心懷顧忌。

 袁盎和衛綰年事已高,精力大不如往昔,又與劉沐存在著較大的代溝,劉沐對他們尊敬有余,卻不甚親近;卓文君是女子,且身為大長秋,乃皇后屬官之首,與劉沐親近有余,嚴厲不足;劉乘的親王身份,更注定他會下意識的避免得罪未來的皇帝。

 唯有身為中郎將的趙立和李松,每日晨昏皆輪流督導劉沐習武,端是風雨無阻,八年多來,既與劉沐頗為親近,該動手時卻也毫不手軟。

 習武,說著容易,實則夏練三伏,冬練三九。

 鮮少有父母會親自教導兒女習武,只因不忍親見兒女吃苦受累的慘狀。

 武課教習,更鮮有慈眉善目者,劉沐能堅持多年習武不輟,更因他每每有怠惰之心,趙立和李松反會更為嚴厲的操練他。

 男人間的情義,多半是打熬出來。

 劉沐雖是脾性暴烈,然絕非氣量狹小之人,恰恰相反,崇尚武勇之人多豪爽,加之愈挨揍愈皮實,靠著趙立和李松教授的武技,橫壓諸多同輩,更讓他對兩人頗為信服。

 然趙立和李松終究受限於身份,除卻教授劉沐武課,余下的課業是不宜教導的,尤是涉及政務時,他們身為左右中郎署的主官仆射,皆會謹守分際,刻意避嫌不聞。

 郎衛,執刀兵,守殿堂,宿衛宮禁,隨扈天家,妄圖涉入國政,乃取死之道!

 太子六師,皆受限身份,難以盡心督導輔佐,故更為“名正言順”的太子二傅不可再懸缺下去。

 “朕已於太尉議定,由他出任太子太傅。”

 劉徹頓了頓,複又道:“太子少傅之職,朕欲交托於你,你可願出任?”

 趙立聞言大驚,卻非止受寵若驚的“驚”,更是猝不及防的震驚。

 論及本心,他實是不太願意的,倒非不屑太子少傅之位,恰恰相反,太子少傅的地位可比他現下的右中郎將高得多。

 太子二傅雖可視為太子屬官,然其地位超然,相較完全接受太子指派的太子詹事,太子二傅無疑地位更高,官秩也更高,遠超太子屬官的形製。

 太子太傅,秩萬石,位同三公;太子少傅,秩中二千石,位同九卿;太子詹事,秩二千石,位列諸卿,比太子少傅尚且低了半階。

 莫要小瞧這半階,所謂九卿者,視之為大卿,放在後世華夏,等同副國級大佬,其余諸卿約莫就是高官,想邁過這道門檻實在太難。

 尤是外朝官,要攢夠資歷和政績,在嚴謹的官僚體系歷練完整,步步升遷,才能、品性、機遇皆不可或缺,又幸得蒙皇帝信重,才有機會晉任大卿,更遑論位列三公。

 難,難,難!

 太子二傅的實際職守,論及漢初數朝,卻又因具體狀況而略有不同。

 遠的不提,隻提漢帝劉啟在位之時。

 栗太子劉榮,其太子太傅為竇嬰,其時竇嬰官居太尉,為了避嫌,故隻負責督促和教導太子,更具體的太子府事務交由太子少傅負責。

 劉徹為太子時,其太子太傅為衛綰,太子少傅為直不疑。

 直不疑真正的官職,實是中大夫(後改為光祿大夫),乃是漢帝劉啟的首席幕僚,之所以讓他出任太子少傅,隻為使他儀同“大卿”,代表皇帝行事更方便。

 衛綰的太學祭酒之職反倒清閑,且不涉軍政,故太子二傅的相應職守反是他這太傅主要負責。

 現今皇帝劉徹選定的太子太傅郅都,亦官居太尉,故循前例,是要盡量避免直接涉入太子府具體事務的,太子少傅的職守無疑就很重了。

 換句話說,太子少傅就不能如昔年的直不疑般,隻掛名不乾事,畢竟太子劉沐可不似父皇劉徹般“生而知之”,且隨著年歲漸長,主見愈多,威勢愈盛,尋常人鎮不住,更不敢約束。

 趙立雖是武將出身,然在遺孤內院時學業優異,且教授劉沐武課多年,本就有頗為深厚的師徒情誼,劉沐對其也是頗為敬重的。

 郅都和趙立對皇帝劉徹更是忠心可鑒,無須太過憂心兩人會攛掇太子搶班奪權,趙立主掌事務,郅都為之把關,劉徹自可放心。

 只不過……

 趙立這右中郎將的官職,必得卸下,無論皇帝劉徹多麽信任他,同時兼任太子師和郎署仆射的先例都不能開,免得後人依循,貽患無窮。

 不是每任皇帝都能如劉徹這般英明強勢的,妄圖擅權亂政的賊子更不鮮見。

 昔年高祖立朝,覆滅諸多異姓王,與群臣約定,“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誅之”,徹底斷了異姓封王的可能。

 呂後亂政時,諸呂多有封王者,果是天下共誅,江山社稷仍在老劉家手裡攥著。

 可見高祖何等的高瞻遠矚,劉徹自也不會為後世昏君留下可依循的惡例,讓居心叵測的奸臣憑白鑽了空子。

 太子之師統禦郎衛,宿衛宮禁,想想就令人毛骨悚然。

 對此,趙立無疑也是心知肚明的,故難免有所遲疑。

 “陛下,臣父本為雁門邊卒,喪於匈奴之手,臣幼時與兄長相依為命,兄長卻又因為我找尋吃食,凍死在深山之中!微臣自幼便立志從軍,誓要為父兄報仇!”

 趙立深知陛下向來不喜虛言應付,坦然道:“及至蒙陛下聖恩,先入遺孤院,後入羽林衛,臣更立誓,定要屠絕膽敢覬覦我大漢的一眾外夷!”

 劉徹聽出他言語中的婉拒意味,卻不著惱:“屠絕不臣,非朝夕之功,乃千秋萬載的大業,時不待我,功不必在你。”

 趙立跪伏在地,朗聲道:“陛下明鑒,臣絕非貪圖此等絕世功業,唯望漢師北誅匈奴日,臣仍可隨軍出征,饒是隻做馬前之卒,亦無怨無尤,死國無懼!”

 “既是如此,你更應出任太子少傅,盡心輔佐太子。現如今,匈奴衰微,蜷於漠北苟且偷生,何須再勞朕禦駕親征?”

 劉徹不怒反笑,繼續勸說道:“你現下官居右中郎將,率轄屬郎衛隨扈駕前,他日朝廷揮軍北伐,你又如何隨軍出征?”

 “……”

 趙立默然,心知陛下所言非虛,不禁有些茫然。

 現今之世,凡漢軍兵鋒所指,皆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饒是在遠隔萬裡的身毒,勞師遠征的大漢騎軍硬是血屠數百萬,將百乘舉國誅絕,況乎漠北匈奴?

 勞動皇帝陛下禦駕親征,遠赴漠北?

 未免太過掉價,莫說滿朝群臣會極力勸阻,只怕諸多漢軍將帥更會以死明志。

 在社稷危亡時,帝皇親征固然可鼓舞全軍士氣;然在軍力鼎盛,兵多將廣的當下,讓帝皇以身犯險,一眾將帥該如何自處?

 士可殺,不可辱,在崇尚勇武的軍伍中,將帥更不堪折辱。

 歷朝歷代,多少猛將名帥因君王猜忌,寧可揮劍自刎,亦不願被陣前召回。

 漢人鐵血尚武,漢將更多剛烈之輩。

 若非劉徹穿越而來,郅都早就如史上般,不願奉旨返京,自刎於雁門,以證忠心可鑒。

 趙立硬著頭皮道:“臣敢問一事,還請陛下恕臣無狀之罪。”

 “無妨,你且問來便是!”

 劉徹不希望強迫他出任太子少傅,饒是貴為帝皇,世間也有不得輕易得罪的人,譬如廚子。

 現下劉徹是要為自家兒子延請良師,固然能靠皇帝的身份迫使趙立應下,卻難以保證他日後會盡心盡力的督導輔佐太子。

 若非如此,他何須多費唾沫,直接下詔就是了。

 可憐天下父母心!

 趙立問道:“左中郎將武勇不遜微臣,更不似臣這般才疏學淺,豈非更宜出任太子少傅?”

 “李松雖也是軍中遺孤,然自幼得莊奉收為義子,更將他養在身邊,當做親生兒子般,教他讀書習武。現今莊奉官居太尉丞,分掌諸多軍政要務,李松不宜為太子僚屬。”

 劉徹神情坦然,絲毫沒有掩飾心中的想法。

 實際上,將某些顧忌攤開說,非但不會教臣下寒心,反倒能讓他們更為安心,無須時時揣摩聖心,唯恐受到皇帝猜忌。

 “朕之所以屬意於你,亦因你出身軍中遺孤,更曾為羽林將官,現今羽林衛戍衛宮城,郎衛亦多有出身羽林衛者……”

 劉徹見得他若有所思,突是面色沉凝道:“你教導太子多年,應知他是何等霸道的脾性,待他承繼帝業,若隻覺無從掌控出身羽林的一眾禁衛,你等昔日的羽林袍澤,又當如何自處?”

 趙立聞言,面露驚駭之色,心下更是恐懼莫名。

 他跪在地上,默然良久,書室內的氣氛愈發沉凝。

 “陛下,臣願竭心盡力輔佐太子。”

 趙立再度俯身而拜,如是道。

 劉徹微是頜首,沉聲道:“如此便好,就任太子少傅後,你可多教授太子軍伍之事,太子雖不宜過多涉入軍務,卻不可不知如何治軍,不可不知如何安撫軍心,尤是虎賁與羽林的軍心!”

 “諾!”

 趙立終究是意志強韌之人,已然心神稍定,朗聲應諾道:“臣必謹守分際,忠君任事,以報聖恩。”

 “大善。”

 劉徹從未懷疑他的忠心,故才毫無掩飾的把話說透。

 然聖心似海,為讓趙立更為盡心輔佐自家兒子,劉徹仍有旁的盤算,只是現下尤待審視,尚不到宣之於口的時候。ntent

 漢武揮鞭

txt下載地址:
手機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