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農夫三國》二百零四.調頭
到辰時三刻時,蕩寇軍已全軍拔營,再逼懷縣城外。

 雖然匆忙,麴義卻也已在懷縣城東南角三裡地外把軍陣列出。

 河內郡縣兵還在列隊出城,他們越拖遝對蕩寇軍就越有利,時不待我,自然要搶個先手,看清局面後,徐晃在中軍大手一揮,催士卒奮進衝鋒的牛角號聲便“嗚!嗚!嗚!”地長響起來。

 鄧季在太行時,各山賊慣以牛角為號,長聲進,短聲退,卒兵們亦習得,一直沿用至今,其它軍中鳴鼓而進、聞金收兵所用的戰鼓、銅鑼盡未有備小說章節 。

 整支蕩寇軍匯集出的三百重甲騎被車黍陣列在後面,他們是最後對付麴義的手段。

 聽牛角號聲響起,車黍舉起兩支鐵戟,高聲疾呼道:“果毅校,當奮果毅之壯烈,騁乾戈以赴難,逞威於沙場,顯武者之勇!”

 除了更易積攢軍功,虎牙、蕩寇兩軍果毅校所屬之待遇與其他卒兵相比並無任何優待,然其建立之時起便已決定,每次最艱巨、最困難的任務都將由他們來承擔,鄧季能給他們的只有武者之榮光,這句話是請田豐注述,專門傳到每一位自願入選果毅校的卒兵耳中的。

 車黍聲落下,他身後悍不畏死的一千二百名卒兵盡舉戟相應,歡呼:“果毅校,生者勿幸,亡者不哀!顯武者之勇!殺!”

 這是果毅校第一次在戰陣上發出屬於他們的聲音,雷動九天!

 歡呼之後,車黍的戰馬先驅動。緊接著。整個果毅校排成五列。全校都動將起來,他們身後,尚有徐晃所部、郝萌校、曹性校緊緊跟隨,除留下阻擊的韓浩所屬戟騎校原地未動,全軍包括監察、軍吏、醫匠在內所有人馬,全匯聚成一股滾滾洪流向麴義軍陣衝殺過去,轟然的馬蹄聲中,魚鱗甲連成一片。在朝陽下發出刺眼的光亮。

 滾滾洪流又似一條蜿蜒的大蟒,每一具魚鱗甲,都是它身上的一塊鱗片,緊湊、整齊。

 眼前之敵的舉動仿若未見,麴義軍,絲毫未動。

 蕩寇軍如洪流,麴義軍似磐石。

 “搭弓!”直到蕩寇軍馳奔到百步內,麴義中軍才有人喝道:“仰射!”

 第一輪箭雨紛紛灑出。

 “低頭!”

 前進的鐵流中,戰陣經驗豐富的百人將們紛紛招呼自家部屬低頭避開要害,箭雨落下。除受傷失驚的戰馬和幾個倒霉鬼外,魚鱗甲所護。麴義軍收效甚微。

 “射聲校,還射!”

 曹性所屬之射聲校,亦開始還擊。

 弓卒兵們射術是精湛,然對方陣形並不緊密,又有盾手防備,同樣沒多少殺傷。

 洪流滾滾繼續向前,勢不可擋,兩三輪箭雨過後,蕩寇軍前鋒已衝到麴義軍前三十步外。

 “插槍!”

 “謔!”

 麴義軍前軍再一名軍將突出聲厲喝,前三列兩千多名步卒手中的長槍便重重插在地上,發出一聲巨響,那位軍將再喝道:“拒馬!”

 “拒馬!”

 兩千名步卒齊聲應和,兩千柄長槍斜刺向前,擺出密密麻麻的拒馬槍來。

 若真個就這般衝撞上去,必是人仰馬翻、兩敗俱傷的局面,河南卒兵少而精貴,如何舍得與其等換命?所幸這種疾馳時臨陣變向軍中已不知演練過多少次,陣頭前列的車黍急扯馬往斜刺裡去,嘴裡同時高喝:“變向!手戟!”

 跟在車黍身後的鐵騎長流就在槍陣五六步外漂亮地轉向,險險地橫行而過,馬蹄甩出的沙塵甚至都甩在麴義軍前列士卒臉上,轉向的時候,每位卒兵都抬手投擲出一枚手戟去。

 不過,麴義軍中亦適時響起聲音:“盾起!”

 每一位槍兵身側,都還站有一名士卒,此時聽到喝令聲,立即將先前放在地上的一面足有四尺寬、七尺長的大木盾豎起,將自家和槍兵身軀牢牢護在其中。

 飛蝗般蜂擁至的手戟和射聲校箭雨,未能奏功!

 自從宗族所遣一千彎刀騎兵部曲在元氏城外被鄧季屠盡,麴義便已將鄧慕安視為眼中肉刺,身在冀州,卻也多方打探河南軍所經之戰,如同河南軍中了解麴義善用的戰法,麴義也知曉河南軍馬,早就演練好應對之策!

 此時的麴義軍便如一隻受因驚而張開背上尖刺的大刺蝟,根本難以下口,就算能殺敵三千,自家亦要損傷八百,徐晃在中軍見勢不妙,急喝道:“鳴號,且撤!”

 聽到身後傳來撤退的急促牛角號聲,車黍忙調頭四顧,懷縣城下,張楊大將楊醜已將河內郡縣兵列出,正緩緩逼來,卻尚未與韓浩之戟騎校接陣。

 若楊醜與麴義兩軍合圍,確實對蕩寇軍大不利,現在卻尚有轉圜可戰余地,若遊騎在外,可覓麴義軍空隙突擊。不過自征匈奴歸後,車黍對徐晃已甚服,此時雖眉頭輕皺,還是打轉馬頭開始率隊後撤。

 河南軍精銳,且全軍皆騎,隨時可以反咬一口,麴義不敢遣僅有的三千輕騎去追殺糾纏,隻好眼睜睜看著對方脫離戰陣,複與韓浩所部合師。

 “將軍!”

 韓浩打馬近前,隻來得及呼上一聲,徐晃已揮手止住他後面的話。

 打斷韓浩,徐晃高聲下令道:“速傳令,全軍先衝殺河內兵馬,勿管麴義!”

 麴義軍確實防守得嚴實,不過全靠兵種搭配、戰陣結合,才能將蕩寇軍鐵騎擋在外面,若是其等移動起來,定不會如現在般難啃;且河內兵與冀州援軍相距足有兩三裡地,麴義軍多為步卒,要趕過來救援可得好一陣。

 楊醜兵馬雖有兩萬余,卻不如麴義遠甚,或可速戰速決!若不能一舉破之,又可調頭衝擊移動中的麴義大陣!

 卒兵勇悍、裝備精良、戰馬彪壯,自家可用的戰法便多種多樣,無需拘泥。

 當麴義看到蕩寇軍膽大如斯,竟不顧自家尚在側,掉頭後立即一頭砸向楊醜所部時,面色立即就變了。

 “輕騎速往救楊醜!”麴義急令:“擂鼓!步卒隨之!決戰只在今日!”

 蕩寇大軍到的時候,楊醜所統轄的郡縣兵前列亦擺有拒馬槍,不過沒大盾遮掩,手戟、箭雨近距強襲之下,紛紛瓦解,其等鬥志又低,遭不住鐵騎碾壓,不過小片刻功夫,車黍已領軍率先突入進去,不再顧四方戰局,喝令道:“尋中軍,衝陣!”

 楊醜本沒這般不堪,不過與張楊一樣,他對河南精兵實也是畏懼得太久,見蕩寇軍大部在己軍內肆意衝殺,一支彪軍卻獨衝自家中軍來時,所過處勢如破竹,頓嚇得不輕,一時間阻敵念頭全消,竟下令:“回城!回城!全軍回城!”

 方一接敵,河內軍馬已大亂,主將落魄、三軍喪膽!

 只是生怕河南軍馬隨戰敗的潰軍進城,懷縣城內張楊只顧將四門緊閉,如何肯再打開來?

 一時間,城牆下河內軍馬大潰後混亂無比,哭叫的、擲武器砸城牆的、投降的、奔逃的、投護城河的應有盡有。

 場面混亂,車黍卻不顧雜兵,領果毅校凶神惡煞般的千余騎,隻往楊醜麾旗處闖,不幸擋在前面的,盡做了馬蹄下爛泥。

 這時候,楊醜將軍威儀早已不在,親衛散去大半,俱被亂兵擠在城門外,左右只是無計可施,眼睜睜地看著對方驕兵悍將所過之處,河內軍盡四散逃離,如雪遇沸水,未能有片刻阻礙,對方千余人馬殺散亂兵,直奔到自家面前,一戟削過,身子頓輕了許多。

 車黍將楊醜梟首,再回頭看時,四下河內潰兵仍到處亂竄,徐晃便不再顧及,已領軍回戰麴義軍。

 由親衛將楊醜首級懸掛在自家馬鞍後,車黍揮動雙戟:“果毅校,顯武者之勇!殺!”

 事前誰都沒料到河內兵馬這般不堪一擊,許多卒兵甚至覺得都還沒活動開手腳、沒掙夠軍功,回頭再看麴義軍時,眼中冒的便盡是凶光:“殺!”

 亂軍之中,麴義再難從容布陣對敵,只能鼓動麾下與河南軍馬拚死絞殺在一起。

 之前麴義軍優勢已盡失,又因河內兵士氣大跌,不少人隨之奔逃,若單拚勇武敢戰,這些由冀州郡縣兵訓練出來的士卒如何比得河南悍卒?

 眼見對戰漸漸演變成一邊倒的屠殺, 麴義也只能恨盟友無用:“楊醜誤我!”

 “召回輕騎!”

 自家麾下的士卒也開始大規模隨亂軍潰逃,麴義緊咬著牙根,下達了最後的命令。

 待輕騎退回麴義麾旗下,河南軍馬亦隨之而來,近千護衛中軍的弩兵欲施故伎退敵時,前列早換上二百余連人帶馬一身魚鱗甲的重甲騎,途讓人無可奈何。

 中軍處,麴義已領不足兩千的輕騎兵打馬急逃!

 此戰,河南蕩寇將軍徐晃領六千精騎,大破張楊與袁紹三萬聯軍,張楊軍大將楊醜死於戰中,袁紹軍大將麴義隻逃得兩千輕騎。

 戰後,懷縣城中幾無可戰之兵,張楊無死守之心,棄城逃往兗州奔呂布。

 麴義恐回冀州遭袁紹問罪,又懼同僚恥笑,隻得暫拋建功立業之心,領不足兩千的殘軍往家鄉西涼金城而去,且幸三輔之地李傕等不善治理,小股賊眾、羌胡盡多,能讓他安然過去。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