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農夫三國》二百一十七.求援
積雪漸漸多起來的時候,荒野中甚少行人,城門緊閉已有月余,不許百姓外出,所以四野雪地裡並無足跡,隻可見白茫茫的連成一片。

 鄄城正北城牆上,幾名士卒不停地搓著耳朵跺腳,抱怨今冬之寒、軍衣單薄。

 他們的軍假司馬、陷陳校尉樂進就靠在城樓柱上,假寐多時,對士卒們的抱怨充耳不聞。

 城樓上寒風如刀子一般,割得值守士卒肌膚上盡是創裂,樂進亦如此,不過他並不畏寒,沒有選擇一個避風的地方養神。

 軍中無士氣,士卒們的抱怨不避諱這位容貌短小的領軍者,他也沒有問難的意思。

 城外兩三裡的山包之後,有十余匹駿馬正踏雪疾馳而來。

 馬蹄踩在積雪中,發出的聲音與以往截然不同,要低沉得多。

 城牆上士卒們尚未有任何察覺,樂進已一躍而起,冷然道:“戒備!”

 這位校尉耳目聰敏,遠勝常人,士卒們早已知之,見他法令,忙俱止住抱怨聲,凝神遠眺。

 呂布軍若來,不大可能會是這個方向,且天寒地凍,大家都只能暫時休兵。聽馬蹄聲,來騎又不多,讓樂進很放松,之前故作姿態,不過是讓身邊士卒尋些事做,暫時忘記心中不滿。

 待十余騎轉過山包,進入視線後,樂進一眼就看清這些騎士的面目,他大喜,嘴裡喝道:“速開城門!”

 自家亦快步奔下城牆,城門剛打開。樂進便擠出門外去親迎。

 騎士們也已到城門外,樂進衝領頭的騎士喝問道:“妙才兄。此行如何?”

 見對方黯然搖頭,樂進心中頓時一緊,還要再問時,夏侯淵已道:“且見將軍再言!”

 樂進點頭,忙護親衛尋來自家坐騎,與夏侯淵等一同向曹操處去。

 聞得夏侯淵歸來,曹營中荀彧、程昱、戲志才、棗祗、董昭、夏侯惇、曹仁、曹洪、曹昂、於禁、呂虔、李整、李典等盡到中軍處,參與議事。

 董昭本為袁紹所屬。因其弟董訪在張邈屬下為官,張邈以大義責袁紹,董昭亦為本初所罪,奔逃而走,歷史上先侍張楊,後歸曹操。這一世張楊被鄧季欺負得厲害,他已看不上。便直往曹操處。待張邈、陳宮等引兗州叛,董昭書信於其弟,董訪乃棄張邈奔曹操,故仍得重用。

 李整為曹操部將李乾之子,李典為李乾之侄,因呂布之亂。李乾已戰死,故曹操命李整為別部司馬,領李乾軍,李典雖年輕,亦得用。

 待眾人齊至。曹操方示意夏侯淵回報此行結果,夏侯妙才便憤然道:“袁紹欺人太甚!某往鄴城。求其援軍糧,袁本初不許,卻使我反勸將軍處,言若以將軍家眷遷於鄴城中,其便遣軍南下,助我等平兗州!”

 遣家眷為質,便是要自家等從此奉他號令,曹操從弟曹洪先聲怒吼道:“袁本初北地未平,便欲圖我兗州?”

 “亂世各為己欲,不過如此,”曹操揮手止住曹洪,黯然道:“不複記少年之情,也屬平常!”

 這時候的曹操已陷入他一生中最窘迫之局:初欲伐徐州討陶謙報父仇,摯友張邈叛,兗州陳宮以下官吏豪族隨叛者甚眾,待回軍時,與呂布數戰皆不得勝。月前陶謙又病死,徐州讓與劉備兼領,父仇終不可得報。

 如今曹軍隻得鄄城、東阿、范縣三城在手,可戰士卒不過萬余,今歲司錄大旱,兗州亦有蝗災,遭兵難後產糧更不足,眼見軍糧又將食盡,兗州難奪,可謂山窮水盡。

 最後遣夏侯淵求救於袁紹處,本欲求其糧,待開春再與呂布死戰,然終為袁紹所拒——除非肯將自家人馬盡投袁本初帳下為用。

 這剩下的萬余人馬已缺糧,最多能熬到開春,思及只因自己一時興起,屠邊讓、徐州民兩事引得父死基業失,曹操實已心灰意冷,不由長歎道:“天不與我!罷!罷!罷!吾與本初相識於年少時,家眷若往,料其能照拂無差,吾投其帳下亦可得用!阿大明日領一軍,送你阿母與弟妹等往鄴城去罷!”

 祖仇未報,父又失地,曹昂悲憤不已,出列跪伏痛哭失聲:“孩兒不願往鄴城!”

 主憂而臣辱,主辱而臣死。見父子倆模樣,諸將胸中盡堵得慌,只是今日敗局,殘軍困居孤城,卻無可以言語開慰,獨程昱出列,昂然語道:“將軍臨事而懼,可謂慮之不深!夫袁紹雖據燕、趙之地,有並天下之心,而虛有其表,不可成事!將軍以龍虎之威,自度能為之下乎?若投紹,將軍恐不能得蕭何之名,反遭韓信之罪,禍及三族!今兗州雖殘,尚有數城在,能戰之士,亦不下萬人!以將軍之神武,臣下盡心,收而用之,仁民養望,或霸王之業可圖!願將軍更慮之!”

 得聞程昱之語,眾文武稍複精神,荀彧亦出列應道:“仲德所言甚是,尚請明公三思!某前投袁紹,後棄其而歸明公者,因本初志大才疏、徒有虛名,實不可成事!今我等雖孤困,然若鼓三軍之氣,奮力向前破呂布,未必不可複振,以圖王霸!”

 董昭亦道:“某等已罪袁紹,不願往鄴城!”

 夏侯惇領一眾武將道:“某等願與呂布死戰!”

 “咳!咳!”戲志才身軀愈發差,面色發白,咳過兩聲後,努力勸道:“本初不可持,尚有他人可求!今觀諸鄰,田楷、劉備、袁術皆不可得助。然河南鄧季處有二強軍,聞其尚賒糧於民,可見富足,又聞其與呂布仇怨甚深,不如遣使往求!若得其糧助,我軍可自戰;若得其軍助,呂布可一鼓而破!河南軍精而寡,經營兩郡之地已是不易,便破呂布,亦不能圖謀我兗州,如何?”

 “志才高見!此計可行!”荀彧立即點頭讚道:“便鄧季糧、軍皆不應允,我等亦可自於呂布戰!隻望將軍勿輕降他人!”

 “不過死戰爾,何懼他呂布?將軍三思!”

 “某部願為前驅,以破呂布!”

 “丈夫於世,豈可畏難不前?”夏侯惇、樂進等一班武將亦盡沸騰:“某等願與呂布死戰!望將軍勿輕降他人!”

 長子尚跪伏在地上哭泣,諸文武竟無一人讚同投奔袁紹,曹操實不料會如此,待驚愕良久,起身仰天哈哈大笑道:“今日方知吾道不孤!曹孟德敢不合諸君之意,與呂布決死戰?”

 曹操止住降袁紹之意,帳中才皆大歡喜,曹昂等自歸席,隻荀彧又道:“前兗州初納黃巾降眾時,曾於鄧季處求糧,其不許,隻與人口與換。觀其人無遠志,當以利為誘,今遣使往求,需許與重利方可!”

 前次趁鄧季隨黑山取鄴城,曹軍曾襲過汜水關,然亂世中分合隻家常事,想來其也不會太在意。且說起來,襲汜水關吃虧的還是曹軍。故眾人都不擔心這個,隻考慮應許何利給鄧季,誘他出兵、糧。

 鄧季新得河內,尚未完全消化,其軍不足外擴,地盤想是不會要的;錢糧麽?就算擊敗呂布將殘破的兗州收回,明年也未必能有河南一郡之地富足。

 過得一會,還是戲志才開口:“觀鄧季所缺,唯人口兵馬爾!然我軍亦缺,不如以賊寇眾與他!呂布之亂,泰山諸賊多有應之,鄧季出自黃巾,於賊眾中多有威名,若使往雒陽,可語其軍入兗州助我等破呂布,泰山賊可任其招之,亦可剪呂布之羽翼!”

 “善!”泰山賊如今連老弱亦有二三十萬眾,他們的存在對統治兗州也很不利,若鄧季招之,不耗自家資源,又減少地眾,可謂一舉數得,此議無意上佳,曹操立時便點頭同意,又問:“然何人可出使?”

 此地往雒陽去, 沿途盡是呂布治下,眾人尚在猶豫,董昭出列道:“自歸明公,昭尚未樹寸功,今願往!只求明公遣數十勇士,與某假扮為難民,渡河經魏郡,入河內可地!”

 “公仁若往,事必成!只是公仁本為袁紹所屬,往來魏郡需小心!”曹操囑咐一句後,荀彧又對董昭道:“若鄧季、田豐願出兵與助,開春便可襲擾呂布各地,我軍自應之!若其只允助糧,便約來歲三月初,吾軍當突破呂布,移師至酸棗等縣,請鄧季遣運糧至此地給付,待兗州定,泰山賊若有願往附河南者,我等當放行!明公以為如何?”

 後面一句卻又是向曹操征求意見的。以荀彧之計,若鄧季隻肯援助糧食,曹軍便得放棄死守住的三縣,突破到兗州西部去接收援糧,再與呂布死磕,損失自然大,然鄧季得的好處也不多,真待兗州定時,泰山賊還能不能從自家地界上過就要看孟德心情。

 曹操點頭應允荀彧,又對董昭道:“吾觀鄧慕安,因曾為黃巾舊部,所行之策又盡開罪大族,舉世無人肯與約盟,公仁往之,可言其若肯出軍、糧相助,兗州願與其永結盟好!”

 (小聲求讚~)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