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農夫三國》三百二十六.起事
司州大戰不可避免,涼州形勢驟緊,駐軍勇士縣的七校尉俱奉令戒備麴義軍馬,不再外出剿賊、羌氐。

 從縣衙裡出來後,龐德騎上戰馬,沿著街道向自家軍營緩緩行去。

 他的坐騎全身純白,高大神駿得緊。

 和公孫瓚、張白騎一樣,龐德也獨愛白色戰馬,受鄧季收編後,校尉一級將領都有好馬賜下,他從中又先挑了匹白馬,就是現在這匹坐騎。

 在鄧季麾下,卒兵甲胄精良、戰馬彪壯,新到手的校尉坐騎,一點也不比本地的西涼馬差,就這些方面來看,龐德還是算滿意的。

 之前徐庶出使武威勸降馬騰,他附和馬超反對,原因可以稱得上是簡單的地域歧視——自亂世起時,北宮伯玉、邊章、韓遂、馬騰、董卓、李傕,西涼豪傑便冠絕天下,西涼人向來令關東顫栗膽寒,何曾受製於人?

 龐德自認為也是涼州英雄,不肯輕服他人。

 當然,他性子是耿直的,並非完全不明事理。到如今,司州良馬、精甲、悍兵、民生各樣接觸下來,也漸漸明白雙方的差距和之前自家無理的自負,又有堂兄龐柔領著長子龐會等家小移居長安為質,也就老老實實聽命。

 堂兄也常有信來,告知新居田畝、治安等狀況,確實比留在紛亂不堪的武威要好上許多。

 這些讓他對自家的新身份不再那麽排斥,也在開始慢慢學習融入司州制度,期盼這西涼有一日也能如同司州一樣“大治”。

 馬蹄踩在乾土上,“踏踏”作響,任由坐騎隨隊伍緩行。馬背上的龐德不關心周邊景色,他在努力思考一些事情。

 混亂多年下來,幾乎每一位西涼男子對戰事都不陌生,都能耍得長槍,挽得彎弓。可以說,西涼兵就是精銳的代名詞,但這次眼看袁曹共犯司州,上黨戰事正緊,鄧季卻選擇將西涼人為主的新七校留下防備麴義和羌氐作亂。

 大戰來臨,世間哪一位君主能將七校這樣精銳的隊伍閑置留守後方?

 征戰得多到習慣。對現在這久違的平靜,說實話,龐德還有些難熬。

 是鄧季不信任新七校的戰力?還是不信任我們這七位校尉?

 或者真只是不信麴義會安分守己?

 司州定有一場惡戰,最後能不能得機會與袁曹交手?

 說起來,六七年前,他龐德就已成為馬騰帳下首將。升遷至校尉,不停廝殺至今,官職還是校尉,身負一身武勇卻最遠隻到過司州,還從未與關東豪傑交手過。

 不知其等如何?堪戰否?

 “校尉!校尉!”

 身邊有親衛輕聲呼喊,將他驚醒過來。

 轉首看去,道左有人正小心翼翼地衝這邊施禮。待對方抬起頭來,龐德認識那是前少主馬超身邊的一位老仆。

 對方施完禮,並不出聲,徑直就走過來,雙手將一封書信呈上。

 有親衛接過,轉呈給龐德,那人再施一禮,無聲地去了。

 有些奇怪,龐德將書信遞到眼前,封紙上書有“令明吾兄親啟”幾字。打開來,內裡也只有兩行字:“弟事急,勞兄速往舍中相會!”

 早前在馬騰帳下為臣時,馬孟起身為少主,可從來不會這般客氣。當面隻呼“龐校尉”,投鄧季後倒已不同。

 神神秘秘的讓龐德很不解,只是他最服馬騰,馬超畢竟為其長子,皺眉想想,還是勒轉馬頭,改道行向另一個地方。

 片刻功夫後,便到城西的一座大院子前。這院子曾經為一戶本地豪族所有,其族如今已煙消雲散,是校尉馬超的居所。

 駐守之地,七校尉中六人皆居於軍中,獨馬超於城內有別院,他是世家子,倒也無人過問。

 門外並無卒兵,隻馬氏舊仆數名看守,將親衛們留在門外,龐德自家舉步入內。

 那送信的老仆正在院子中等待,待龐德入內,還是不吭聲,只在前面引著路,直往後院去。

 氣氛不大對,龐德順順腰上劍柄,帶著疑惑隨老仆到後院一間密室中。

 馬超竟然披著一身重孝,見到龐德,急搶步上前,跪倒慟哭道:“令明兄……”

 一句之後,後面已是泣不成聲,龐德頓時心中一沉,將馬超提起,急問:“此為何事?”

 又泣哭好一陣,馬超才悲悲切切道:“今日得報,父親大人並馬氏全族已盡為鄧賊所害!令兄龐柔與幾位侄兒亦已遭難!”

 龐德如被雷擊,呆滯好半晌才出聲:“不信有此事!”

 馬超只顧低頭泣哭,裡間卻有一人搶出身來,跪在面前:“龐公,此為小人親見!”

 龐德認得他,乃是馬騰身邊的親衛之一,馬氏族人馬化,此時穿一身尋常百姓衣物,上面還被血漬和灰土沾染得盡是狼藉。

 只是這人隨舊主馬騰去了長安,為何出現在此地?龐德五內俱焚,怒聲喝問:“汝為何在此?”

 龐德往日之威猶在,一喝之下,馬化畏懼地往後縮了縮,半晌才道:“自入長安,鄧賊雖為家主安置府邸,給賜奴仆,不時使人問所需,內實忌之,遣軍士監管得緊,府中出入盡不得便,家主恐為其害,已常有悔意。待鄧賊移師雒陽,長安防松,方得稍可自主,家主欲領全族尋機潛歸武威,然事未成便泄密,京兆尹杜畿親領卒兵差役往府中追拿。家主並三位少主盡被射殺於府中,唯某見機早,自府牆洞隙中逃身得脫,城中已盡在緝拿斬殺馬氏,校尉乃家主舊將,亦受牽連,將令兄與幾位小郎斬殺於鬧市。”

 這番話虛虛實實難辨真假,龐德本也不信馬超、馬化敢騙自家,只是驟然聽聞大變,不敢也不願相信,猶想尋些不對勁的地方,眼睛瞪得通紅:“為何尚未有人往勇士捉拿孟起與吾?”

 馬化怯怯應道:“小人脫身後,便出城,民居中奪得馬,便奔來告,余者皆不知也!”

 該輪到馬超插嘴:“鄧賊於涼州隻七校卒兵,此等事出,恐遭大亂失土,必隻使人暗告於縣令,只需喚吾等議事,內藏數十刀斧,建功也!”

 龐德難甘心:“某方自縣衙出,未見田伯玉有何異狀!”

 “兄何其愚也!其乃田豐之子,豈無謀者?或為詐計,或長安使尚未至!”馬超已起身,拔出佩劍,五指抓著劍刃輕輕一劃,鮮血四濺,他舉手道:“吾誓滅鄧賊報此血仇!兄可願助我?”

 ——

 晚飯過後,軍營中廣場上,閻行裸著上身與兩名力卒角力,周邊亦熱鬧,數十名卒兵圍觀叫囂助威。

 三人身上俱青筋凸起,汗水直流,只是僵持良久還只是平手,俱都奈何不得對方。

 直到力盡,雙方同時松手退開,各一屁股坐到地上喘粗氣,閻行以一敵二並不佔上風。

 自家校尉又不得勝,幾名老兵痞頓時在旁起哄鬧騰,閻行尚未回過氣,也懶得搭理他們。

 一名當值卒兵匆匆行來,稟告道:“校尉,營外有自稱校尉故友李平求見!”

 “咦?”

 閻行吃了一驚,從地上躍起,令親衛:“取某披掛來!”

 又吩咐值守卒兵:“請他往大帳稍候!”

 待得兩下大帳中見面,喝退左右,閻行問:“韓公兵敗時,足下當隨侍左右,今如何至此?”

 李平乃韓遂親近,小聲答道:“前韓公為奸人算計,敗戰失土,出奔於山野,聯合羌氐、豪傑,志在雪恨,今已得騎萬人,欲破麴義、複涼州,令某來相告,將軍若不忘舊主,當助成事!”

 閻行眼睛輕眯起,思索半晌,方緩答道:“勇士縣有七校人馬,某隻得一校,且卒兵尚多不能用,便願助韓公,恐亦抵不得甚事!”

 聽他並未拒絕說死,李平心中大定:“將軍勿慮,此外尚有人襄助,定取勇士!將軍從之,七校已得其四,成事只在今夜!”

 “何人襄助?”

 今夜就要起事,無需再多隱瞞,李平答道:“馬超、龐德外,尚有人往說楊秋!起事者皆臂裹白巾,將軍當……啊……”

 話未說完,已被一劍刺中胸口,李平雙手死死捂著傷處,張口結舌,眼中盡是難信。

 手指縫中,擋不住的血水在潺潺透出。

 對著他臨死的不甘目光,閻行冷笑道:“昔日某為韓公部屬,自為韓公拚死盡忠;今已歸鄧公,亦當為鄧公拚死盡忠!否則豈非反覆小人?”

 若有三校尉生叛意,雖提前知曉,形勢仍為不妙,其等猝起發難便在今夜,再耽誤不得。

 幾名親衛不明所以衝進大帳時,閻行已把劍拔出,再將李平梟首,提其頭顱出帳:“吹號集軍!”

 “校尉,何事?”

 閻行帳中會客,卻提著客人首級出來,立即又下令集軍,營中各種猜疑自然大起,有名軍候急跑來詢問情況。

 “馬超、龐德、楊秋逆反,速集軍備戰!再遣人往告牽、薑、趙三校尉與田縣令處,各當小心戒備!”

 只是閻行營中集合軍士的牛角號一響,叛者便知曉事情已敗露,馬超、龐德營中喊殺聲頓時響起。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