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農夫三國》三百五十一.勸慰
對門外兩名雄壯的值崗黑鐵衛視若不見,田峑安步跨入門檻。

 轉過前院幾進房屋,行到後院,廊下水池邊,鄧季正懶洋洋地躺在涼席上曬太陽。

 為處理戰後各種事宜,近日父親田豐、別駕徐庶、河南尹田疇、雒陽令韓嵩等大小河南官吏全忙得團團轉,他這位司、涼二州之主倒有閑暇。

 田峑走近,見鄧季雙目微閉,呼吸均勻細長,應當是睡著,忙踮起腳尖,準備原路輕輕溜回去。

 “止步!”

 鄧季卻只是假寐,察覺來人欲退,先開口喝止住,再睜開眼來,見是田峑,輕笑:“原是田小弟!”

 田峑肅然施禮:“疙瘩大哥!”

 對謝允、田峑這些自幼相熟的,鄧季向來隨意,半坐起身,指著廊中欄杆道:“未曾備席待客,那處可坐,有事?”

 一向不怎麽正經的田峑此時面上很嚴肅,也不去廊下,直接開口:“長兄喪事已畢,我欲歸軍中,今日來銷假!”

 人們重視禮的時代,父母長兄等近親過世都要服喪,都有標準的守孝期,不過身處亂世,生命太過脆弱短暫,存活艱難,逝者太多,不再遵守喪製的也比比皆是,很少有人再將這作為道德標杆。

 鄧季身為君主,對此無力改變什麽,也不會不講人情一味強求,隻下令無論麾下文武、監察、卒兵。遇喪事願守製者給假,不守製者留用,這方面很是隨便。

 治下諸事正多。田峑不願閑下來守兄孝,要歸軍中,鄧季自無異議,對道:“既如此,自往黑鐵衛軍吏處銷假便是,無需尋我。”

 田峑低頭沉默一會,再開口道:“我性子脫跳。難安於黑鐵衛……”

 “糊言!”聽到這話,鄧季立即變臉。喝斷他:“伯玉新亡,田師、師母正心傷之時,你正當盡孝於膝下承歡,怎還隻記著調往外軍。豈不知上陣凶險?”

 田峑畢竟年輕,被他這一喝,眼淚都幾乎掉了出來:“曹軍犯河南,郡中少年皆抽往戰,其等尚未成年!獨某雖已入黑鐵衛,卻需理兄喪,未得出戰!”

 鄧季不信:“我怎聽人言,曹軍兵圍雒陽時,你亦持弓上牆守城。戰後檢點,尚得六首之功?”

 田峑一臉不服氣:“女牆下抽冷子施冷箭,算得甚?那是曹兵勢眾。父親親登城樓,我奉母命隨往護衛!我亦為河南兒郎,一身武藝不輸於人,然隻身為父親之子,便不得上陣逢戰?”

 “弓卒於城樓施射便不算逢戰?伯玉遇難,田師只剩汝一子。我豈能再送之涉險?”

 田峑大怒:“別家兒郎便不涉險?卒兵中便少獨子?”

 治下少年的血氣大多都是自家鼓動起來的,少年郎心懷英雄夢實屬正常。鄧季也隻特意照顧田峑一個,不知還有多少家中獨子選入卒兵,最後戰死沙場的?話說到這裡,鄧季覺得確實理虧,隻得耍賴:“便說破天也是無用,你真想上陣,待伯玉孝期之後,求師母定門親事,婚後有子嗣產下,或可許你外調他軍!”

 田峑想想父親滿頭白發,母親眼下淚痕,似乎也只有如此,方勉強點頭:“君子一言!”

 總算得個答覆,不枉今日這番鬧騰,也是知道鄧季歸雒陽後心情不好,才故意來鬧一鬧,正事說畢,田峑才身靠廊下欄杆,陪他閑聊起來。

 講一講謝允近況,車黍家中孩兒,田磊喪事,不多會,有黑鐵衛進來稟告:“田老將軍求見!”

 見有客至,恐耽誤鄧季正事,田峑告辭。

 “原是田翁,小子有禮!”

 田峑出門正遇訪客,卻是已退役下來養老的老偏將田麻子,田峑忙見禮,再交談幾句日常,兩下方才錯身而過。

 田麻子依指點入後院,見鄧季尚斜靠在涼席上,也不見禮,直走到他面前空地,一屁股蹲在泥地上,也不怕弄髒他的絲綢寬袍。

 田麻子左右不肯吭聲,隻盯著自家臉亂看,鄧季吃不住,不由怒聲:“老貨做甚?”

 田麻子輕呼一口氣,再哼聲道:“亂世為人主,需得無情。龐雙戟那廝與我等終究道不同,既不顧恩義在前,要打便打,無需再念舊情!”

 鄧季不由嗤笑:“此軍國大事,老貨不在軍中久矣,何來干涉?”

 大家同掙命過來的,鄧季平日對威嚴看得也不重,語氣甚不客氣,田麻子卻改顏大笑:“倒枉我一番好意,恐你心中鬱結難受,不惜老朽之身尋來開解一二,反倒受言語掛落!”

 “若閑不得,與常老一眾覓些事做去,”再扯一句,鄧季才皺著眉頭往外吐苦水:“非我不打,西涼韓遂未平!你可知四軍雖未一敗,然數戰之後,各剩卒兵幾何?”

 自從將軍府遷長安平西涼開始,自家四軍幾乎一直在連軸開戰,不曾得歇,田麻子亦知軍中傷亡損耗必大,只是不知道準確的數字,聽鄧季說起,忍不住問道:“各軍折損幾何?”

 對田麻子沒什麽好隱瞞的,鄧季扳著指頭細數給他聽:“隨左軍師於西涼戰亡者尚不得知,其余傷愈可歸建者計在內,虎牙軍存近七千卒兵,蕩寇軍五千余,威烈軍尚不足五千,驍騎軍六千余,此外河東武衛軍亦不足七千,此戰後,三崤山內,常老等又立巨石碑兩面!”

 河東武衛軍之外,隻虎牙軍略好些,四支強軍本有近四萬卒兵,這麽算下來,如今卻只剩兩萬三左右,已折損近半,而且其中很多卒兵還需時間養傷。

 田麻子瞪大眼睛:“折損近半?戰得這般苦?新俘曹軍如何?”

 “挑得近三千卒兵,余者皆不可用,隻得送往三輔為民。”

 “唉!”

 補充的遠比不上消耗,田麻子隻得歎氣,鄧季再道:“卒兵傷疲,再不修養,當起怨也!且按田師、徐別駕所言,袁本初此時就望我出兵並州,與龐雙戟真撕破臉皮,袁紹再遣軍往援上黨。彼時龐雙戟絕於司州,隻可求盟於袁紹,更是不利。且暫隨他去,兩下留些情面尚好些!”

 其實心懷野望的亂世豪傑,誰願長久受製於他人?龐真與鄧季本同為黃巾蛾賊,受俘被招入官軍,再叛袁紹獻鄴城歸黑山,只求張燕為一方渠帥,就是不肯再居於人下。這樣的一位人物,鄧季用他抵擋袁紹一時還可以,但指望人家無怨無悔做長期的廉價炮灰麽?

 鄧季趁與張燕聯手取並州之時,贈與龐雙戟上黨一郡之地,確實有恩於他,但不同樣也是一種利用?龐真便無絲毫回報?擴大勢力後多得戰略回旋余地,以後不必再為鄧季賣死力氣,便是大罪過?

 鄧季真正難受的,是龐雙戟因為心虛,事前都未向他通氣告知,這般大事,司州居然是通過細作得知的。

 然而對龐真來說,袁紹讓出並州,遣使交好,卻讓他自覺有了兩面逢源的機會,沒必要為鄧季賣命到底,也沒必要將袁紹得罪到死。能迅速擴大自家地盤,不再輕易涉入鄧季、袁紹兩隻大老虎的爭鬥中去,不再做別人炮灰,龐真為什麽不接收袁紹並無任何附加條件讓出的並州?隻憑昔日患難舊情和贈給上黨的恩義麽?還是因張燕上黨之敗便裹足不前?

 亂世諸侯兼並的初期已過,如今天下,鄧季、袁紹、曹操、劉表、孫策、劉璋所佔之地都是以州計算,是為大諸侯;孔融、張魯、劉備、他龐真之流所佔隻一郡之地,是在夾縫中求生的小諸侯,再不抓住機會擴大勢力,這鑄鼎逐鹿的大宴中還有一席之地?

 田麻子與龐真、鄧季同出一部黃巾隊伍,對龐真的背信棄義更加惱怒,自認是來安慰鄧季的,話到此時,自家反倒難受起來,問:“便由他得意?”

 龐真不願再死守上黨做鄧季炮灰,司州明面上並無多大損失,不過兩家起隙,驟然間戰略上卻失去極大回旋空間,也讓鄧季這位先前顧念舊情、自認施了恩義的司州之主很惱怒,自然不會讓龐真太過得意順暢。

 聽田麻子問起,鄧季淡淡道:“韓浩有信報至,龐雙戟已遣子南下,恐欲解說諸事,又或留雒陽為質,今尚在途中,到時再論其余。不過我已先令人往上黨傳語,三輔、涼州民稀地廣,軍中卒兵損耗亦大,願南下相投者,鄧慕安必妥為安置。”

 看田麻子驟然吃驚模樣,鄧季大笑:“待龐雙戟之子至雒陽,便道出千般理由來,傳語之人吾已追之不回。”

 之前顧著兩下情誼,司州未廣招黑山人馬、袁軍降兵,真這般傳語過去,龐雙戟不知要叛逃掉多少兵員,陪鄧季笑過幾聲,田麻子再疑惑問:“並州事既有定計,何不遣軍往涼州早平叛亂?不聞遣軍往西涼,亦不再出兵並州,我方心憂尋來!”

 鄧季又收斂笑容,輕歎氣:“諸軍傷疲,且讓卒兵多修養兩日。近日涼州捷報不斷,龐德、楊秋已漸平諸郡叛軍,左軍師則使人傳檄金城各地,上列數各叛軍為首之罪,多為金城人,再語誅韓遂者,獲罪可免,無罪拔賞。韓遂驚懼,並不敢出戰。”

 田麻子來訪兩日後,鄧季果然將虎牙、驍騎兩軍遣往涼州,助賈詡平金城韓遂。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