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科技王座》第74章 重新當1回學生
  在一片震耳欲聾的鞭炮聲中,又一座新工廠在軍分區落地生根,正式投入使用。

  這是新成立的元器件總廠。

  在它的外圍,還有好幾座下屬小廠,分別為電阻廠、電容廠、二極管廠等。只是這幾個廠還正在建設中,尚無法投入使用。

  這次啟用儀式雖然仍然很隆重,以關飛為首的軍分區主要領導都全體出席,但前來圍觀的人少了很多。學校也沒再組織社會教學,只是每個班派了一個代表過來觀禮。這些學生代表見到又一座新廠建成,很是激動,又是鼓掌又是歡笑,但人數還是太少,現場熱鬧的氛圍,也遠不如第一次那麽熱烈。

  “恭喜恭喜!”

  啟用儀式結束,國家半導體研究所的趙文良朝關飛拱拱手,連聲道賀。

  他與首都機械設計院的高級研究員范哲,就是為了關飛托國內加工製造的零部件而來。到了這裡,確認這些零部件正如他們所預測,是用於組裝元器件生產線而設計,其中核心精密部件圖紙沒有交付給國內,而是軍分區自行製造。

  既然來了,當然就要看個全套。

  所以,趙文良與范哲沒有與何濤一起離去,留了下來,全程跟蹤了解生產線的所有相關內容。雖然關飛為了讓軍分區知青獲得高考資格,將圖紙無償轉讓,但他們依然沒有離去,而是和關飛他們一起,商討、甚至不顧油汙,親自動手參與裝配生產線。

  圖紙再好,總是虛的。

  紙上得來終是淺,沒有實際的參與其中,許多裝配要點、注意事項,看圖紙是看不出來的。

  這就是所謂的工藝。

  國內再怎麽被封鎖,多少也能搞到國外,特別是歐美的一些先進設備。為了能掌握其技術要點,從而自行生產,國內有著極為深厚的逆向工程能力。

  任何一個設備,拿回來先是拍照,正面、側面、上面、下面,整體、局部,每一個細節都進行了極為詳盡的記錄,還分別予以編號。拆卸的時候也是極為小心,要經過儀器測量,擬定了詳細的拆卸方案,出現問題之後的應對預案之後,才會由經驗豐富的老師傅,親自動手進行拆卸。

  每拆下來一個零件,也會再次拍照,並繪製多份完整的機械結構圖,一份馬上送檔保存,複製圖才會用來作為分析製造依據。

  對於零部件的金屬成分,也會有材料研究院的專家,在刮去少許粉末以後,用電子顯微鏡等最先進的設備,進行分析。還會根據合金配方、成型狀態、殘留成分,來逆推冶金工藝。

  可以說,在國內完備的逆向工程下,任何一個部件,國內都能建立起一套全面的圖紙,對其原理、材料、製造方法,都能推得七七八八,然後自行製造出一套幾乎與原型一模一樣的複製品來。

  然而……

  複製品終究是複製品,就算采用了再先進的設備,在科學的逆向推理,也無法徹徹底底地完全複原該項產品。

  因為缺乏最關鍵的製造工藝!

  我們可以複製外形,可以用與之相類似性能的材料,來製作某一個零部件,以取代原型。然而,系統合成是一個非常嚴肅的課題,這個零部件為啥要采用這種材料,在加工過程中是否還采取了一些其他工藝手段,

來對硬度、強度、韌性等某個方面進行加強,都是經過了極為嚴密的計算之後,最終得出的結果。  光是複製出外形,如果沒有全面的製造工藝相匹配,圖紙也就只是圖紙,不說毫無價值,起碼是價值遠不如想象之大。

  比如關飛最早給出的水泥生產線圖紙,國內原樣製作了一套,放到鄭州水泥廠進行試運行。這套生產線,國內根據自身製造能力、加工成本,在某些局部做了修正,感覺應該更適合國內需要。

  可是在生產過程中,這套修改過的生產線屢屢出現問題,質量也是起伏不定,鬧得技術人員一天二十四小時不敢離人,就守在生產線旁查找原因。

  有些原因很快就找到了,也解決了,但有些原因,技術人員絞盡腦汁都摸不著頭腦。哪怕是將生產線停機檢查,他們也發現不了問題出在哪裡,只能反覆不斷地計算、推算,相關計算資料都堆成了厚厚一摞,遠超過生產線圖紙本身重量,可還是查不到問題所在。

  但在軍分區這裡,同樣是國內生產的原版生產線,在關飛的指點下裝配完成,中間似乎好像沒有任何區別。可是開機運行以來,中間只出過幾個小問題,很快就被排除,一直順利運行到現在,已經進入到全負荷生產環節。

  什麽東西都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

  同樣的圖紙,同樣的製造廠家,為什麽人家的就能用得這麽順手,我們只是小改了一下,就老是出問題?

  廠家的技術人員愁得頭髮都快掉光了,實在是沒辦法,乾脆背著鋪蓋,來到軍分區水泥廠就住下,發誓不找到問題絕不回去。結果他們隻住了半個多月,困擾了他們大半年的技術難題,在關飛的指點下一捅就破。

  廠家技術人員恍然大悟,原來就如此簡單!

  造成質量不穩定的關鍵因素,就是他們擅自修改了生產圖紙。而又因為對材料性能、空氣流動的了解不足,使得內部某個空間局部加熱不充分。偏偏這個問題只有在開機後才能監測,廠家又缺乏合適的監測設備來查找內部熱量變化,所以始終找不到原因。

  這個問題他們一來就問過關飛,但關飛也不知道。

  國內廠家還不想把他們修改後的圖紙給關飛看,那幾個技術人員就駐點在軍分區水泥廠,一天到晚傻傻地看,不停地測量,根據數據判斷,都跟國內一樣,為啥就死也找不到兩者的差異?

  直到技術人員精力憔悴,廠家也熬不下去了,才將修改後的圖紙交給關飛。

  關飛拿到圖紙,只看了十幾分鍾,就通過紙筆,計算出了可能出問題的地方,然後電話打回廠家,讓廠家將煆燒罐的形狀做少許修改。

  於是……

  於是問題就解決了!

  到了這裡,所有人都只能對著關飛挑起大拇指,說一個“服”字!

  技術人員臨走之前,珍重地收好了關飛用來進行計算的草稿紙,上面那個熱量計算公式,是他們從未學過的。只要領悟了這一招,以後舉一反三,對於國內更加科學地製造煆燒容器,甚至是金屬冶煉熱量計算,都有不可估量的價值。

  有了這個實例在前,趙文良、范哲就更不可能離開了。

  兩人分工,范哲每天測量著每一個零部件的尺寸,與圖紙相比照,看看中間是否藏著什麽機關。同時在精密零部件製造過程,從初加工開始,他就守在一旁,工人的任何一個小動作他都會記錄在案,生怕這個小動作裡有什麽他們不知道的訣竅。

  初加工、熱處理、應力消除、精加工、精細加工,范哲一天隻睡三四個小時,只要他醒著,就絕對泡在生產車間,寸步不離。

  趙文良比他好點。

  他負責的是系統電路部分,為了實際動手,他乾脆自告奮勇充當一線工人,挽起袖子從電路板製作、元器件選擇、電路圖原理開始,一步步實踐整個過程。

  關飛設計的元器件生產線,大量采用了自動化控制,其中主控芯片用的都是Z80芯片。

  這種芯片的各種指令,早就給了國內,趙文良也系統地補充了這方面的知識。

  可是在實際運用上,他依然被關飛設計的控制程序給震驚。

  廚藝大師與普通廚師有啥不同?

  不同就不同在,大師可以用和普通廚師一樣的材料,燒出讓所有人都讚不絕口的美味佳肴!

  在他眼中,關飛就是這樣一個大師,一個電子方面的大師。

  同樣一個控制程序,他也悄悄試著自己編譯,但當他編譯出來,和關飛設計的程序一對比,馬上就目瞪口呆:大的方面沒有多大區別,但在細節方面,差別太大了!

  他一面拚命查找各種資料,一面對比關飛編譯的程序,對比其中的異同點,用了很長時間才明白關飛為什麽會這樣設計。

  因為關飛設計的程序,不只是考慮到了局部環節控制,還充分考慮了設備的機械性能、原料的性能、輸送速度、製造溫度等一系列因素,最後才終合計算出最佳的控制參數。

  就在生產線組裝完成,為了檢測設備,試運行那天,最終製造出來的器件電器性能,也讓他不得不承認,關飛設計的這套控制程序才是最好的。

  好的什麽程度?

  用一句話就可以總結:在這套生產線中,它改無可改!

  或許這套程序不能適用於其他生產線,即便簡單套用,效能也會有所折扣。但在這套生產線上,這個控制程序那就是獨一無二的最佳選擇,絕無另一套系統替代的可能性!

  在實際與關飛的接觸過程中,趙文良也從起初的客套,到後來覺得這小夥子功底很扎實啊,再到“我去,他竟然這麽牛”,又繼而由探討變為請教,最後甚至恨不能拜對方為師。

  他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這輩子他見過的最牛的電子工程師,那就是關飛了!

  無出其右!

  他年輕求學期間,崇拜過自己的導師。後來去蘇聯留學期間,也敬佩過蘇聯專家。到後來他自己也成專家了,漸漸的,能讓他敬佩的人越來越少,跟別人談論技術問題,也從平起平坐,漸漸變成居高臨下的俯視,很多時候,他不是在和人討論,而是指點對方這個問題應該從什麽角度看、如何解決。

  過了這麽多年,他忽然又一次用仰視的目光,來面對關飛,這個仰視還不是心不甘情不願的,而是想仰視而不可得的急切——哪怕是關飛隨便跟他說上幾句,對他而言都是振聵發聾的洪鍾大音,完全可以解決他多年無解的難題!

  只可惜關飛太忙了,沒空跟他詳談。

  關飛每天上午雷打不動是去檢查部隊,這個過程他想賴在人家身邊,對方也不會允許。下午不是參與精密部件製造,就是視察新城建設、學生的學習,只有很少時間能指點他幾句。

  為了能多多得到關飛的指點,趙文良也學會了早起,趁著出早操的半個小時, 一邊氣喘籲籲跑步,一邊把自己心中多年積壓的問題向對方請教。

  而關飛也從不敝帚自珍,對於他的每一個問題,都會給出詳盡的答案。有些這個時代的前沿研究,他也能就此頭頭是道說出個子醜寅卯,至少以趙文良的學識水平,他聽不出其中是否有錯,甚至心中常常認為,可能結果就是這個樣子的。

  面對著關飛,他很難將對方和一個今年才滿二十五歲的小夥子聯系起來,潛意識中,總覺得對方是一個年高德劭的學術泰鬥,向他請教毫無一絲羞愧之感。

  他感覺在軍分區這幾個月,是他學術能力突飛猛進的幾個月。他本以為到了他這個高度,這個年紀,再要像年輕上學時那樣,快速成長是不可能了。畢竟那是從零起步,將大量現成的知識成體系地灌輸入大腦,而這麽多年學習、實踐,這樣的機會基本上不再可能出現。

  然而現實告訴他,這是可能的。

  只要他跟對了一個學富五車的好老師,那麽他有足夠時間,認識到在自己熟悉的領域,還有那麽多知識,是他從未掌握的。哪怕是他自認為非常嫻熟的領域,關飛只是轉換了一下闡述角度,就會讓他恍然大悟,原來這個問題還能這樣看、這樣運用!

  他現在沒有任何想法,就是想留下來當一個學生,跟著關飛學習。同時將生產線的使用工藝也完全掌握到手,然後如實記錄下來,送回國內,幫助國內提升基礎電子工業製造水平。

  如是而已!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