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穿越時空之抗日特種兵》德訓師(4)
  保衛南京

  由於從淞滬戰場撤退時,組織混亂,原先依托吳福線、澄錫線等預設國防工事進行逐次防禦的計劃全部落空,加之各部隊在淞滬會戰中損失慘重,撤退中又建制零落,戰鬥力大不如前,因此國民政府最初計劃隻使用不超過13個團的兵力在南京地區作象征性抵抗,主力繼續後撤以保存有生力量。但是訓練總監唐生智卻力主死守,最後國民政府統帥部決定固守南京一至兩個月,以唐生智為首都衛戍司令長官,指揮南京防禦。

  11月20日,唐生智頒布戒嚴令,南京保衛戰拉開序幕。此時保衛南京的部隊骨乾隻有36師、88師和教導總隊,而且各部都是剛從淞滬戰場撤下,未及補充整頓,兵力嚴重不足,隻得放棄堅守南京東南既設國防陣地的打算,在複廓陣地展開防禦,因此防禦縱深相當狹小。具體部署為:88師守備雨花台及南京城南,36師守備江山、幕府山及南京城北,教導總隊守備紫金山及南京城東,憲兵部隊守備清涼山。

  12月初,國民政府從第三戰區和第七戰區先後調集十一個師,加強南京防禦力量。此時,南京衛戍區的總兵力才勉強達到十五個師,約十萬人。其中德式師的精銳――第36師、第87師、第88師和教導總隊都在其列,但是這些部隊經過淞滬會戰的損耗,有的進行過四五次兵員補充,接受過德式訓練的精兵所剩無幾,平均隻佔部隊員額的20%至30%,總體戰鬥力與開戰之初已不可同日而語,最多隻及開戰時的四五成而已。蔣介石希望德國能從中斡旋,特意改變將國軍唯一的裝甲部隊――裝甲兵團撤往湖南的計劃,將裝備17輛德製pzkpfw1-a型輕型坦克(即I式a型)的戰車第3連留在南京。

  12月3日,日軍開始全線向南京推進,南京保衛戰正式開始,戰至6日已陸續突破國軍各部的警戒陣地,逼近南京外圍。

  6日下午,日軍第16師團先頭部隊已突入南京近郊的湯山鎮,衛戍司令部即令36師抽出一個團前去阻截。

  7日,日軍在猛烈炮火掩護下向南京外圍第一線主陣地開始攻擊。剛從鎮江撤至南京的88師被迅即調往74軍與66軍結合部高橋門地區,36師以預備第2團配屬戰車連協同第66軍、第41師向突入湯山鎮的日軍進行反擊,但是日軍後續部隊已經到達,並搶先向66軍、41師陣地猛攻,因此反擊企圖無法達成,預備第2團隻得在東流以西搶佔有利地形轉入防禦。

  8日,局勢更為緊張,日軍先後攻佔湯山鎮、淳化鎮、靖江、鎮江、宣城等外圍要點。國軍隻得收縮兵力退守複廓陣地。由於撤退倉促,日軍又銜尾緊追,一些複廓陣地尚未穩固即被日軍突破。至9日拂曉,日軍已進至麒麟門、蒼波門、光華門、雨花台等地,並開始進行總攻城垣的準備。

  9日上午,突入光華門的日軍第9師團開始攻擊87師260旅在工兵學校的陣地,憑借灼烈火力支援於10時攻佔工兵學校,進而日軍坦克部隊開始以坦克炮火力直接轟擊城垣,甚至還有小股日軍先頭部隊已突入城垣。衛戍司令部一面調預備隊憲兵第2團增援,一面嚴令87師組織反擊。87師副師長陳頤鼎指揮261旅和269旅各一部從通濟門、天堂村向日軍側後反擊,經過反覆激戰,終將光華門一線日軍擊退,重新奪回工兵學校。但仍有少數日軍潛伏在光華門城門洞內。

  10日戰況更為激烈,特別是在南京城東南,日軍已掃清複廓陣地直扼城垣。衛戍司令部急調156師馳援,87師在得到援軍後終於頂住日軍猛攻。入夜後,156師選派精乾人員墜城垣而下,將潛伏在光華門城門洞內日軍殘部肅清。

  而雨花台地區的88師正當日軍進攻鋒芒,遭到日軍兩個師團主力和坦克、飛機的協同猛攻,第一線工事全部毀於炮火,守軍死傷甚重,被迫退守二線陣地。

  11日,日軍第16師團猛攻紫金山地區,教導總隊拚死堅守,血戰終日未失寸土!日軍見正面強攻不成,乃調第13師團山田支隊從其右翼加入戰鬥,迂回攻擊紫金山。

  雨花台一帶激戰猶酣,二線陣地工事也被日軍炮火摧毀,守軍且戰且退,據守核心陣地繼續戰鬥。日軍第114師團直逼中華門,城垣及城樓均被日軍炮火摧毀,少數日軍乘勢衝入城內,88師立即抽調部隊迎擊,幾經苦戰終將其逐出。

  日軍第10軍直屬的國崎支隊在攻佔當塗後於11日渡過長江,沿江西進直撲浦口。國軍統帥部見日軍已突破長江,南京局勢日趨危急,為避免守軍盡墨,保存有生力量,蔣介石令顧祝同轉告唐生智當晚撤退,但唐生智考慮自己曾力主堅守,現在又要突然撤退,怕背上罵名,要求最高統帥直接傳達清楚後方才撤退,當晚蔣介石電令唐生智可相機撤退,唐生智這才開始制定撤退計劃。

  12日,日軍攻勢更盛,雨花台核心陣地於10時許失守,守軍88師264旅殘部因後路中華門已被堵死,無法推入城內,隻得在敵火力下沿護城河北進,結果死傷累累,殘部於17時到達下關江邊,乘坐88師自行控制的木船北渡長江撤至浦口。

  日軍攻佔雨花台後,佔據中華門外的製高點,對中華門一帶城垣威脅極大,88師262旅冒著彈雨死據城垣,力戰不退。88師師長孫元良竟在此危急關頭率師部直屬隊擅自撤向下關,企圖步264旅殘部後塵渡江,在挹江門被36師師長宋希濂所阻,乃重回中華門。中午時分,日軍集中炮火猛轟中華門城垣,中華門西側城垣轟然而倒,日軍隨即蜂擁而入,88師抵敵不住,開始退入城內,中華門附近居民也為逃避戰火向城內奔逃,難民、潰軍擁擠道路,市內秩序由此大亂!

  36師於14時接到衛戍司令部命令,在挹江門至下關一帶戒嚴,嚴禁各部擅自渡江。而此時,日軍第6師團已攻入中華門,第3師團等部也逼近中山門,守軍在日軍壓迫紛紛後撤至烏龍山、紫金山一線,74軍還曾準備在三汊河架設浮橋準備渡江,但被36師所阻。此時南京守軍軍心已經開始動搖。

  蔣介石雖電令唐生智可相機撤退,但出於政治考慮還希望能多堅守一段時間,因此於12日又致電唐生智“如南京能多守一日,則民眾多加一份光榮;如能再守半月以上,則內外形勢必一大變。”但是此令發出時,唐生智的撤退命令已經下達,朝令夕改隻能增加指揮系統的混亂。

  17時,唐生智召開師以上將領會議,部署撤退行動,下發撤退命令及計劃。其計劃基本設想是各部均從正面突圍,隻有少部隨衛戍司令部從下關渡江。但是書面命令下達後,唐生智又以口頭形式命令第87師、第88師、第74軍和教導總隊如不能全部突圍,可用輪渡過江,向滁州集結。唐生智這一口頭命令本意是為了能更多保存戰鬥力最強的中央軍嫡系精銳部隊,也是為了給蔣介石一個交代。但是這樣一來卻使本來就已混亂的撤退更為混亂,上述各部自然不會向正面突圍而選擇從相對比較安全的下關渡江,而其友鄰則不明就裡,也跟著撤退。還有一些部隊根本不按照規定時間開始撤退,有的會議剛一結束便開始撤退,有的甚至還未接到命令就已經自行開始撤退。在此之中,一些高級將領隻是向所屬部隊打電話通知撤退,便不顧部隊自己先行渡江,其中不乏德式師的指揮官,如原87師師長現71軍軍長王敬久、87師現任師長沈發藻會議結束後就沒有回指揮部直接奔下關,教導總隊隊長桂永清回到指揮部將撤退事宜告之參謀長邱清泉後就脫離部隊先行趕往下關,而教導總隊第2旅旅長胡啟儒不等會議結束就以先去下關與36師聯系為由隻用電話通知第3團團長代行旅長職責,自己先去了下關。

  在撤退命令下達前,已有不少潰兵擁至挹江門,而駐守該地的36師因沒接到撤退命令,仍執行原先戒嚴的命令,甚至出現面對潰兵如潮開槍製止的情況。更是加劇了撤退的混亂程度。撤退命令一下,失去指揮的部隊紛紛沿尚還安全的中山路向下關撤退,挹江門左右兩個城門洞已被堵死,隻有中間一門可以通行,大隊人馬蜂擁爭過,不少人被踐踏而亡,其中甚至有在光華門指揮部隊勇拒日軍的教導總隊第1旅第2團團長謝承瑞!下關碼頭的局面更是混亂不堪,各部隊爭相搶奪船隻,不少船只因超載而下沉,更有一些人見無船可渡,便利用門板等漂浮器材自製簡易泅渡工具渡江,結果多葬身江心。

  衛戍司令長官唐生智率司令部人員於12日晚從下關乘坐小火輪渡過長江,36師利用駐守挹江門控制小火輪的便利,在司令部過江後也乘坐小火輪渡江,因此損失不大。

  87師、88師和教導總隊則沒有36師那麽幸運,大部沒能渡過長江(留在城裡的多成為南京大屠殺的冤魂),隻有少數官兵歷經輾轉渡江歸隊。

  裝備德製輕型坦克的戰車第3連除3輛在戰鬥中損毀,其余全部在撤退中丟棄損失。

  最後終結

  教導總隊從南京撤退之後,在武漢收容零散官兵,補充新兵,以儲存在後方倉庫的武器進行重新武裝。1938年1月,軍政部將在淞滬會戰中損失慘重的湘軍系統的第46師進行重新整編,將該師部分官兵並入第11師與第61師,以師部及所剩下的官兵與教導總隊的殘部合編成新的第46師。至此,中央軍校教導總隊番號不複存在。

  合編之後的新第46師師長為原教導總隊總隊長桂永清,副師長李良榮(原航校特務團團長)和周振強(原教導總隊副總隊長)。第46師下轄第136旅、137旅和138旅,其中教導總隊殘部編成第138旅,由馬威龍(原教導總隊第3旅旅長)任旅長。2月桂永清升任第27軍軍長,師長遺缺由李良榮接任。

  1938年5月下旬第46師在27軍建制內參加豫東作戰,日軍第14師團集中全力猛攻27軍在楊固集、雙塔集一帶的防線,27軍此時既無士氣也無戰力,陣地很快被日軍突破,桂永清竟不思反擊反而率部退向開封,隻是命令配屬作戰的88師接替106師防守蘭封,88師師長龍慕韓竟步桂永清後塵於5月23日擅自放棄蘭封,使日軍不費吹灰之力進佔戰略重地蘭封。德式模范師竟如此表現,實在令人痛心疾首!蔣介石聞訊後嚴令48小時內必須收復蘭封。國軍71軍、74軍、64軍和27軍全力反擊,血戰兩天后於27日收復蘭封,激戰中46師再無昔日的赫赫虎威,三個旅長一死兩傷(教導總隊改編而成的138旅旅長馬威龍陣亡),團長傷亡各二名,營長陣亡九名,全師傷亡達5000余人,卻毫無戰績可言,收復蘭封及周圍要地的功勞均歸於71軍和74軍。因此戰後88師長龍慕韓被處決,成為抗戰中第一個被處決的嫡系將領,桂永清和李良榮均被免職,第27軍番號撤銷,第46師僅剩3000多人,曾經顯赫一時威風八面的教導總隊基本已難覓其蹤。46師的殘部隨著胡宗南的第17軍團西撤,隨後順理成章地被胡宗南整編。1938年11月胡宗南系統的黃祖勳出任師長,下轄第136旅和第138旅。1944年1月該師劃歸第57軍,1945年2月華南地區國軍整編,第57軍被裁撤,第46師也隨之遭到裁撤的命運,所部官兵補入第54軍第8師。

  36師是參加南京保衛戰的德式師中唯一建制完整的部隊,但也因傷亡過重而調江西萍鄉進行三個多月的休整補充。1938年5月豫東作戰開始後即奉命參戰,在開封地區作戰中斃敵千余。1938年8月武漢會戰中,36師終於不負厚望,創下了整個抗戰期間最為輝煌的戰功。

  9月1日,36師在富金山及800高地展開,與第3兵團其他各部一起構成戰線阻擊由合肥迂回武漢的日軍第2軍。

  9月3日,日軍第13師團在飛機、坦克和炮兵掩護下突破了71軍在新集子與石門口的警戒陣地後直撲由36師堅守的71軍主陣地富金山。71軍軍長宋希濂就是36師的老師長,他深知富金山一線是整個戰線的關鍵所在,一旦失守日軍將長驅直入,乘36師的身後國軍後續部隊還在集結之中,還來不及組織有效防禦之機直入武漢城下!因此可以說36師在富金山每堅持一天甚至一小時都是寶貴的!從當天上午10時,日軍投入第26旅團主力,在24架飛機和全師團炮火支援下,向富金山猛攻不迭,均被憑險固守的36師擊退。

  日軍攻擊富金山的兵力從最初的一個聯隊逐次增加到整整一個旅團又四個大隊,在飛機重炮的陸空一體火力掩護下,連日猛攻,36師利用富金山有利地形拚死堅守,與日軍反覆拚殺,予敵重大殺傷,未失寸土!

  9月7日,日軍第10師團攻佔固始,並以一個聯隊的兵力南下攻擊富金山以西的武廟集,嚴重威脅富金山陣地側後。宋希濂立即將軍預備隊88師523團緊急調到日軍南下必經之路的坳口塘設伏,予來犯之敵重創,迫其退回固始。而在富金山正面,日軍後續部隊第16師團已進至六安以西,第13師團解除了後顧之憂全力猛攻,從9日至10日,不分晝夜猛攻不止,36師浴血苦戰,將日軍的進攻盡數粉碎。日軍第13師團從11日凌晨起,傾全力猛攻。戰至9時許,從富金山與石門口的戰線結合部突入,36師在師長陳瑞河的指揮下,抱必死之心進行逆襲,官兵奮勇拚殺,前赴後繼,與日軍白刃搏殺,戰況殊為慘烈。36師迭經多日血戰,雖得到88師一個團的增援,但在此死傷甚重的時候不過是杯水車薪,難以擊退人數火力均佔優勢日軍的如潮擁進,至下午16時,36師除富金山主峰製高點外,其余陣地全告失守。就在這樣的緊急時刻,陳瑞河師長還是組織全師殘部實施了最後一次強力反擊,雖予日軍極大殺傷,但36師所余兵員已不足千人,難以再戰,因此宋希濂以61師從富金山右翼發起反擊,搶佔800高地至廟高寺一線,以掩護36師後撤,富金山至此方告易手。――36師堅守富金山九天九夜,以堅韌頑強的防禦遲滯日軍第2軍的攻擊,斃傷日軍第13師團逾萬人(其中第26旅團長沼田德重少將重傷,其所屬四個聯隊長亡二傷二),為國軍贏得了調整部署的寶貴時間,徹底粉碎了日軍越過大別山迂回武漢的戰役企圖。因此9月14日蔣介石通電全國全軍嘉獎:“……是則宋軍陳師之壯績,已獲得超出之代價,尤其精神上足使敵確認我愈戰愈強,抗戰精神,歷久彌增,令其氣短。……”並號召全軍學習36師的精神,“各奮英勇”,殺敵報國。宋希濂與陳瑞河雙雙獲得華胄榮譽勳章。而德式師碩果僅存的36師此役從萬余人銳減到800人,幾乎損失殆盡,為德式師寫下了最後的輝煌與榮光!36師裡那些熬過了淞滬血戰與南京保衛戰的百戰雄兵基本在富金山拚光了,裝備精良訓練有素,堪稱中國歷史上最接近現代化的德式師最後謝幕是如此的悲壯與輝煌,真正無愧於國家的栽培與重任!

  此後的36師、87師和88師的番號依舊出現在國軍序列裡,但是昔日那支裝備著全副先進德式武器,德國軍事顧問一手培養,接受了先進軍事思想理念的精銳之師,抗戰全面開始僅僅一年之後就消耗殆盡了,其中在淞滬會戰中未能一舉肅清市區日軍,痛惜之一;在南京保衛戰中因為決策失誤而毫無價值地損失在潰退中,痛惜之二!如果這支精銳部隊能保存下來,在以後的戰爭,尤其是野戰之中與日軍堂皇對戰,必能予敵重創大振軍心!

  盡管德式師的裝備、訓練、戰術等綜合戰力在當時的中國軍隊裡堪稱翹楚,可是與世界各國相比還是有著較大的差距,充其量相當於德國的輕裝步兵師。不過至少在落後的中國大地上還曾有過這樣一支讓人驚歎感慨的部隊,已經能讓我們在心底湧起一陣激昂,隻是他們本可以創造出更為輝煌與光榮的戰績!

  我們更不能忘卻德式師在抗戰初期聞義赴難,朝命夕至,作戰之中有進無退,有死無生,其報國之忠,陷陣之勇,犧牲之烈,絲毫無愧於中國最精銳之師的赫赫聲威!

  附一:稅警總團

  在國軍德式部隊中還有一支比較鮮為人知而又特殊的部隊,那就是不屬於軍隊系統而屬於財政部的稅警總團。1932年組建,共有6個團的編制,總兵力約2.5萬人,也是德式裝備(和德式師一樣,步槍主要是德製1924年式標準型毛瑟系列槍,輕機槍多是從進口的捷克ZB26,重機槍則多為馬克沁二四式水冷式重機槍,手槍自然是名聞遐邇的7.63毫米毛瑟M1932,甚至還配備有“卡登・羅伊德”超輕型坦克,所需資金均由財政部支出)。淞滬會戰中,稅警總團參加了蘊藻濱、蘇州河以南防禦等戰鬥,幾乎傷亡殆盡而遭裁撤,余部被編為第40師,隸屬於第三戰區。

  原稅警總團第4團團長孫立人從香港治傷回國後,以稅警總團在淞滬會戰中的5000傷愈傷員為基礎組建財政部緝私總隊,孫立人任隊長,齊學啟任參謀長。1939年緝私總隊恢復稅警總團番號,並在貴州都勻和四川五通橋等地重新進行整訓,這一稅警總團的名聲要遠比老稅警總團響亮得多,人們印象中的稅警總團就是指這支部隊。總團長孫立人,副總團長齊學賢,參謀長何鈞衡,下轄五個團又五個獨立營以及直屬特務團、學兵團等單位。

  1941年,稅警總團第2、第3、第4團和直屬隊改編為陸軍新編第38師(第1、第5團則被軍統兼並,擔負各地要害機關和部門的守衛部隊),孫立人任師長,齊學啟任副師長兼政治部主任,隸屬於第66軍建制。新38師成立後參加軍政部校閱,其綜合戰鬥力名列第一,立刻從丙種師提升為加強師,編入緬甸遠征軍。在印緬作戰中最負盛譽的仁安羌解救被圍英軍就是新38師。後遠征軍失利後新38師撤入印度,接受美械裝備與訓練,並與新22師合編為新編第1軍,也就是國軍著名的五大王牌主力之一。抗戰勝利後,又脫離新1軍建制成為新編第7軍的骨乾,最後在1948年10月長春投誠。

  附二:36師、87師和88師的最後結局

  36師富金山一役後,先經襄陽、隨縣在大別山區進行整補,後隨71軍北上退往陝南,其後又移駐河南靈寶,休整達八個月之久,逐步恢復了元氣。1940年3月李志鵬接替陳瑞河出任師長,率部開赴晉東南地區與日軍周旋數月,首戰即力克長治,有力掩護國軍調整兵力部署。後至陝南豫西地區休整,繼而南下入川,於1941年7月進駐西昌。1942年3月,36師奉命進入雲南,作為遠征軍的後援,5月日軍擊敗進入緬甸作戰的中國遠征軍,並銜尾緊追撤回國的遠征軍。由於第66軍不戰而退,日軍直入滇西,威脅昆明。此時36師剛剛抵達滇西祥雲,立即征集車輛緊急開赴保山。36師到達怒江東岸的惠通橋地區後迅即索敵攻擊,迅速肅清乘座橡皮舟艇渡過江的日軍小部隊,並構築工事展開防禦。日軍因惠通橋被炸斷,主力及重裝備無法渡江,又見36師整軍以待便放棄渡江東進的企圖,在松山轉入防禦,雙方形成對峙。

  1944年36師改隸第20集團軍54軍,參加了滇西反攻、強渡怒江、攻佔騰衝等戰鬥。抗戰勝利後36師先是在廣東與解放軍東江縱隊多有交手,迭有勝績。1946年改編為整編第36旅,旅長李志鵬,隸屬於整編54師,投入華東戰場,作為進攻膠東的主力,於1947年9月攻佔平度。1947年12月初該旅106團及108團第1營在萊陽被殲,此役106團團長胡翼@率部死守十數日,最後僅率17人突圍,雖喪師失地,但該團以一團之孤軍獨拒解放軍三個縱隊的圍攻,其頑強精神也為國軍所少見,所以戰後胡翼@團長升任少將旅長。隨後36旅重建106團。同月整編54師主力北調東北,36旅依舊留在山東,轉隸整編45師,守備青島。

  1948年11月,整編36旅恢復36師番號,師長胡翼@,隸屬50軍(即原整編45師)。1949年6月從青島登船南撤廣東。1949年10月36師在廣東陽江地區遭到解放軍第43軍的沉重打擊,師長李成忠被俘。張國英接任師長率領余部撤至海南島,旋即被撤裁。36師的輝煌歷史至此徹底結束。

  87師和88師一直在71軍的建制裡,1942年5月因滇西告急,而被緊急調入雲南,作為36師的後援迅速抵達怒江東岸,肅清渡江的小股日軍後就地展開防禦。

  1944年5月參加滇西反攻,經過激戰攻佔重鎮龍陵,進而揮師南下,連下芒市、遮放、畹町,於1945年1月直入緬甸的芒友與駐印軍勝利會師。

  87師與88師因在滇西反攻中犧牲巨大因此滇西戰事剛一結束隨即調回保山整補。此時正值日軍發動豫湘桂作戰,在廣西地區連陷桂林、柳州、獨山,貴陽告急,因此88師立即空運貴陽,迅速穩定了局勢。在隨後的廣西局部反攻中,71軍又作為主力之一參加反攻。日本投降後71軍空運上海受降。

  1946年3月,87師和88師在71軍建制裡進入東北,先後參加了本溪、四平之戰,隨後即駐軍四平。

  1947年5月,71軍在北援懷德途中,在大黑林子地區遭到解放軍殲滅性打擊,88師幾乎被全殲,87師也遭到重創。但是僅僅一個月後的6月,87師和88師再次顯示了精銳主力的本色,作為四平防禦的中堅(四平守軍為87師全部、88師余部、13軍54師兩個團和六個保安團等部),頂住了解放軍七個步兵師和兩個炮兵團的猛攻,堅守四平十五天,直到援軍到達。

  1947年12月,71軍奉命留88師守四平,軍部率主力87師和91師馳援沈陽。1948年2月,解放軍猛攻四平,此時的88師已是經過兩次殲滅性打擊後又兩次重建的部隊,戰鬥力已不可同日而語,除師長彭鍔率少數人逃脫外,幾乎被全殲。1948年7月,彭鍔在錦州地區重建88師,歸新8軍建制。

  1948年9月,剛剛重建的88師在錦州被全殲,師長黃徵被俘。

  1948年10月,87師在71軍建制裡編入廖耀湘的西進兵團,從沈陽馳援錦州,結果在遼西地區遭到覆沒,師長黃炎被俘。至此,71軍在東北全軍覆沒。

  1948年12月,原71軍軍長陳明仁(時任華中剿總副總司令、武漢警備司令兼第一兵團司令官)在長沙重建71軍(下轄第87和第88師),軍長熊新民(原71軍副軍長)。1949年8月,陳明仁和程潛宣布長沙起義,71軍軍部率第87師和88師脫離起義部隊南下投奔白崇禧。

  1949年12月,進軍廣西的解放軍西路軍之39軍於12月6日廣西大塘圩地區截擊並全殲87師,俘虜包括正副師長在內約4000人。12月8日,乘勝追擊的解放軍第39軍又攻取上思,殲滅71軍直屬部隊及88師一部,俘虜3000人。12月9日,解放軍39軍繼續揮師南下,於那隆地區追殲71軍軍部及88師余部,軍長熊新民被俘。至此重建的71軍徹底覆沒,87師與88師終於在廣西邊境地區灰飛煙滅。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