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墨蓮仙緣錄》第15章 玉霄觀內,始知性命修
  上回說道隱真人師徒在天台山上巧遇訪友歸來的天台劍仙李青蓮,雙方交談幾句,便各自散去。

  雲中仙鶴翅膀平伸,向玉霄峰俯衝而下。眨眼間,便停落在一座道觀前。道隱真人帶著杜禎飄飄然,降落於觀旁,仙鶴向著道隱真人拜了幾拜,扇動翅膀,衝霄而起,消失在天際。

  杜禎這是第一次來到天台山。但見山間奇松怪石,峰巒峻秀,山崖縫隙間,溪流潺潺,嘩啦啦的流水聲在山間回蕩,又有啾啾鳥鳴,響徹山谷。一切都是那麽的清新而美好。

  此時杜禎正站在一塊橫空凸起的巨大岩石上,道觀便依山而建,道隱真人輕輕扣了扣廟門。吱拗一聲,觀門打開一條縫隙,一個年約八九歲,身穿綠衫,頭扎雙髻的小童子探出頭來,看見道隱真人,歡呼一聲:“真人,您回來了。”說著,飛快的打開觀門。

  道隱真人帶著杜禎轉身進了道觀中,小院不大,布置的卻是格外精巧,亭台樓榭,假山流水,又有奇花異草,吐蕊含芳,前面大殿旁竹林掩映,果然是仙家洞府,非塵世可比。

  道隱真人進入大殿,殿中供奉著道家三清祖師,真人拈了三支香點燃,插進香爐中,命杜禎行了叩拜之禮,又拜了師祖潘真人牌位,便是正式入了道門。道隱真人在一處蒲團坐下,杜禎又重新拜了師父。真人道:“從今後,你便是我玄門茅山一脈弟子,道號龍淵。”

  卻是道隱真人想起老師所留的偈語“龍淵隱靈秀”,遂忽有所感,於是日後響徹修道界的龍淵真人便被如此確定下來。

  這時,觀中兩個小道童走了進來,道隱真人道:“青柳,碧桃,見過你們龍淵師兄。”複又向杜禎道:“此二童子本是天台山中千年老柳和萬載蟠桃得了天地造化,偶然生出靈性,為師見其修行不易,遂傳了他們一些口訣,他們化形後,便來到我這小觀,甘願做一童子,日後要和睦相處,他們雖非我弟子,卻也算是我茅山一脈。日後以師兄弟相稱。”

  “是,老師。”杜禎答道,和二童子互相見過禮。青柳便是那開門的綠衣童子,碧桃卻是一粉衣女童,本是草木精靈,世間修者,草木修行最難,往往春榮秋枯,一歲一生,極難生出靈智。即便是機緣巧合下,生出靈性,也要小心那斧斫之禍,雷火之危。沒有庇護,十之八九都在折損在求道途中。這二位童子也算天幸,生在天台山密林深處,少了樵子砍伐之厄,又巧遇道隱真人,這才得了這等天大造化。化形之後,便趕來這玉霄峰下,投在了真人門下,連帶著本體一起帶到觀中,也算是有了個庇護之所。

  草木之靈本就乖巧溫順,見道隱真人極為疼愛杜禎,便也投其所好,連忙見禮,口稱師兄,杜禎還禮,心中暗暗稱奇,先是見識了玄蛇,仙鶴這等動物修出了靈性,今日又見到了草木修出人身,果真是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卻不知今日同門之緣,千年之後,這兩位童子倒是成了杜禎光複玄門的膀臂,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道隱真人簡單交代幾句,便命二童子帶杜禎下去休息。這一路行來,雖是乘坐白鶴,又有法寶守護,但是對於一個年僅十一二的少年來說,多少有些辛苦。修煉之道,一張一弛,順應自然,倒也不急於一時。杜禎自然也知道這個道理,給師父施了禮,便隨著兩個童子離開了大殿。

  一夜無話,第二天,杜禎在鳥雀鳴叫中睜開眼睛,天光已經大亮,晨曦透過窗子斜射進來。杜禎一個鯉魚打挺,從床上跳了起來。清晨的天台山被微微的薄霧籠罩,更增添幾分神秘和瑰麗。

  杜禎走出房間,青柳和碧桃正在院子裡清掃晚間落下的敗葉,見杜禎出來,連忙見禮。昨日匆忙,還沒有細細打量這觀中景致,杜禎放眼望去,只見滿是瑤草瓊花,在松竹掩映中,一株粗大的柳樹和一株形若虯龍的蟠桃樹倒是格外的顯眼。

  杜禎走上前去,仰頭觀看,這老柳想是已有千年之久了,軀乾數人都難以環抱,垂下千萬條嫩綠枝條,在晨風中飄舞,雖無花之嫵媚,卻也是別有情調。旁邊那形若虯龍的蟠桃樹,枝繁葉茂,葉片間,桃花灼灼,絢爛非常。此時正是四月末,山下桃花早已落盡,大山之上卻是一樹錦繡,正可謂“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青柳和碧桃二童子見杜禎站在兩株大樹下出神,互相對視一眼,走近前,施禮道:“龍淵師兄,這桃柳便是我二人的本體,數年前拜入真人門下後,我二人便將之移植進觀中。”

  “原來如此,我還道哪裡有桃柳如此繁盛,原來是二位師弟的真身。卻是我剛才一時失神,與師弟師妹怠慢了。”

  二童連道不敢。杜禎便問道:“不知老師身在何處。”碧桃道:“真人清晨去觀日崖行功,怕是就要回來了。”

  “觀日崖?”杜禎不解。

  “正是,觀日崖是玉霄峰最高處,真人每隔七日都會去觀日崖吐納東來紫氣。 ”青柳在一旁恭敬答道

  三人正在院中閑談,突然一陣清風拂過,道隱真人現出身來。三人連忙見過真人。道隱真人道:“你等三人且到我房中來。”

  道隱真人丹房在大殿左側,眾人魚貫而入。真人先是考校了青柳和碧桃二人的功課,見自己雖然不在觀中,二童子卻並沒有偷懶,日日苦修,很是滿意,異類修道本就不易,其悟性天資又比不得人類,想要成就道果比之旁人更是難上千百倍。這青柳和碧桃,自入得玉霄觀後,倒也勤謹,道隱真人心中甚慰。

  杜禎還未入道,真人便先教導他吐納之法,引天地之精淬煉自身,又教他神識錘煉之法,壯大自身神魂。此為性命雙修。

  杜禎道:“老師,不知何謂性,何謂命,二者有何關系,是否可以單修其一?”

  道隱真人笑道:“癡兒,你卻不知,性者神也,命者氣也。性若見命,如禽得風,飄飄輕舉,省力易成。有性,便有命;有命,便有性。性命原不可分。但以其在天,則謂之命;在人,則謂之性。性命實非有兩。況性無命不立,命無性不存,而性命之理,又渾然合一者哉。”

  見杜禎似有不解,便長笑作偈曰:“隻修性,不修命,此是修行第一病,隻修祖性不修丹,萬劫陰靈難入聖。達命宗,迷祖性,恰似鑒容無寶鏡。壽同天地一愚夫,權握家財無主柄。性命雙修玄又玄,海底洪波駕法船。生擒活捉蛟龍首,始知匠手不虛傳。”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