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墨蓮仙緣錄》第14章 天台山上,始遇李謫仙
  上回說道隱真人招來仙鶴,杜禎首次見到如此神駿的大鳥,不免心下好奇。知道這隻仙鶴乃是修行了五百年的仙家異種後,更是驚歎莫名。

  道隱真人攜了杜禎,一陣清風過後,便已是穩穩地坐在仙鶴身上。這隻仙鶴雙翅展開,仰天一聲清亮的長鳴,便已騰空而起,直衝雲霄。杜禎隻覺得耳邊風聲響動,緊緊抓住道隱真人的袖子,一動也不敢動。這還是杜禎第一次坐在飛禽之上,既覺得刺激又有些害怕,高天之上,這要是掉下去,可不是要粉身碎骨嗎?

  道隱真人見杜禎一時有些不適應,想是空中風大,杜禎又沒有熬煉過筋骨,在這麽快的速度下也許會吃不消,便從介子空間中拿出一口小鍾,祭在空中,金色的小鍾頓時放大了數倍,把兩人罩在下面。頓時,各種**反應消失無蹤。

  杜禎睜開眼睛,此時,仙鶴已經遠遠的離開了地面,在高天之上,馭氣排雲,展翅翱翔。不時有一團團雪白的雲朵在身旁飄浮,偶爾有一兩隻擅長飛翔的鳥雀在周圍一閃而過。

  杜禎東看看西看看,覺得驚奇極了。見自己被一隻大鍾罩在裡面,伸出手指摸了摸,光滑無比,且有悠悠鍾鳴聲回蕩,卻不震耳,隻覺得有醍醐灌頂之感。

  見杜禎好奇,道隱真人笑言:“此乃清音鍾,是為師當年初入道途時,你師祖潘師正潘真人所贈,有祛除心魔之功效,又可以當做防禦法寶,你若喜歡,就送與你吧,你拜師來,師父尚未送你禮物。”

  “師父,既然是師祖送您的,杜禎不敢奪人之美。”

  “你這小家夥,我看你跟著皓陽等人可是瘋的緊,怎麽現在又一副老氣橫秋的樣子,給你就拿著吧,我道家之人講究隨緣隨心,師父贈你,出於本心,勿要亂想。”

  “是,師父。”杜禎見師父果真是把這件鍾狀法寶給了自己,心中歡喜,溢於言表,在仙鶴上扭來扭曲,東看看西看看,一刻也不消停。這才是少年天性。

  此時已經飛到空中極高處了,低頭俯視下方,但見農田,城郭,村舍好似一個個微型模型,有趣極了。杜禎心中暗想,師父果然不愧是道家一脈宗主,神通廣大的緊,我什麽時候也能這樣任意翱翔,飛天遁地就好了,看來此番跟隨師父學道果然是對的。想人生百年,庸碌而過,哪裡有這般的逍遙暢快。想到高興處,不禁有些手舞足蹈。

  道隱真人看在眼裡,心下暗笑,自己當年跟隨潘師學道術,何嘗不是這般心思,這孩子雖然早慧,心思卻是純粹的緊,悟性又是一流,看來自己飛升之後,卻是道統有望,心中不覺就輕松了許多。

  這隻仙鶴載著二人,飛馳電掣,速度極快。大約半個時辰,便見遠處呈現出一座大山,高聳入雲,山上蒼松翠柏,古木森森,又有飛瀑傾瀉,如銀河倒卷,只見一條潔白的銀線在山林中倒掛,壯觀異常。又有猿猴長嘯,在山林見悠悠傳蕩,時而見百鳥衝霄而起,時而見猛獸在林中飛竄。中間群峰矗立中,一座最高峰直插雲霄,隱於霧靄中,雲氣飄蕩,仿若仙境一般。

  道隱真人手指群峰道:“這便是天台山,那座被雲霧遮掩的高峰就是玉霄峰,為師就在玉霄峰下修行。”

  言罷,仙鶴伸展翅膀,正要俯衝而下,忽然遠處隱隱傳來一陣歌聲:

  “海客談瀛洲,煙波微茫信難求。

  越人語天姥,雲霓明滅或可睹。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

  天台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

  ......”

  歌聲嘹亮雄渾,開始還在遠處隱隱傳來,幾句之後,似乎便已到近前。杜禎四下觀望,但見天際間一道劍光急速而至,劍上站立一人,衣袖飄飄,在風中烈烈飛揚,高冠博帶,灑脫之極,仿若神仙中人。

  這道劍光轉瞬之間,便已經來到近前。聽得飛劍之上,那個仿若神仙的中年人長笑道:“司馬道兄,你乘鶴而行,不知是從何而來。”

  未等道隱真人答覆,又笑道:“前幾日,我去你那道觀尋你,門下童子言,你已經下山去了。我便一人前往終南山,那王摩詰紅塵洗練歸來,在輞川別業隱居,於書畫更上一層樓,作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這等佳句,與其鬥酒賦詩,談玄論道,好不快哉,我們仙宗十友,獨獨缺了你,不免美中不足。”

  道隱真人笑言:“我受當今天子所請,為太后診治沉屙,是以下得高山。讓賢弟撲了空,卻是為兄的不對。”

  劍上之人皺眉道:“司馬兄,我們本是逍遙散仙,你為何還要俗世中走那一遭,凡世間生老病死本是天道所定,那皇室中人既然享受了富貴江山,就不可能福壽雙得,何苦來哉。”

  “賢弟,你有所不知,我本待推卻,無意見為此行卜了一卦,卻是有些機緣隱匿其中,再要細算,又是雲裡霧裡,難以看清,是以這才下得天台。”

  “機緣?”劍上男子疑惑道:“你所說的機緣莫非就是這個小家夥?”說罷,手指杜禎:“倒也是骨骼清奇,俊逸不凡,也是仙家苗裔。”

  “正是,這就是我在長安杜府收的小徒弟,與我之道統傳承隱隱相連,卻是不得不下山一行。”

  “杜禎, 這位是為師的好友青蓮居士,你在世俗中也應聽過詩仙李白名號,便是此位。”

  “李謫仙?”杜禎當下大驚,李白之名如雷貫耳,大凡讀書之人未有不聞李白者,這位極富傳奇色彩的詩人“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十五觀奇書,作賦凌相如”,一出世就震驚了詩壇,他的氣挾風雷的詩歌創作,及其天才大手筆,征服了眾多的讀者,朝野上下,許為奇才。唐文宗下詔:“以白詩歌,裴旻劍舞,張旭草書為三絕。”(《新唐書·李白傳》)杜禎在杜府時,時常讀誦李白的詩歌。

  莊子的散文,李白的詩歌,一向都是他最喜歡的文學作品,今日怎聽李青蓮之名,心下激動。不禁疑惑道:“師父,不是傳聞青蓮居士溺水而亡嗎?”

  忽然想起,李白就在眼前,這般直言,似乎有點失禮,連忙捂住了嘴,轉了轉眼珠,偷看了劍上之人,見其面上並無變化,這才放了心。

  “癡兒,那不過是他李青蓮借機水解而去,本就是遊歷紅塵,體悟人間百態,功德圓滿,自然就要離去。”

  原來如此,杜禎這才方始明白,當下,恭恭敬敬的向飛劍之上的青蓮居士施了一禮。李青蓮笑道:“即是司馬道兄的徒弟,便如我的徒弟一般,不要多禮。”

  複對道隱真人道:“司馬兄,你剛剛回來,我也不便叨擾,過得幾日再行拜訪,我先去了。”說罷,一道劍光向著雲台山上的一座山峰激射而去。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