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墨蓮仙緣錄》第116章 鬧市藏真,古觀生空明
老道士郭道真匆忙從白雲觀後院兒趕來,遠遠便看到墨非正站在影壁前,細細觀看元代大書法家趙孟頫所題的“萬古長春”四字,心下便是一喜。

 郭道真和墨非不過只見了兩次面。第一次是在桐柏山參加玄門之中十年一次的法會,第二次便是在積翠山老觀主許信友的進階慶典之上。

 雖然只是兩面之緣,但是對於郭道真這一百三十余年的修道生涯來說,無疑是具有顛覆性和震撼性的。

 千年來,仙道大劫,各門各派的師長飛升之後,玄門仙道中的修士便越來越受天地規則的排斥,所能達到的修為境界更是一代不如一代。

 看著一代代師門長輩因為壽元已盡,坐化枯骨,不能不說是修仙之人的一大悲哀,明明知道前行無路,卻不得不奮力前行,塵世間還有什麽事情比這個更具有諷刺性?

 而在玄門法會上,卻忽聞有天台山隱匿千年的玉霄觀傳人現世,且修為已然達到了修仙之人只能仰望的元嬰境界,這無疑是令郭道真驚訝和振奮的。

 作為玄門之中原本僅有的兩名築基後期修士自是非比尋常,而白雲觀傳承在道家中更是中流砥柱一般的存在,老道士自然知道墨非的出現所代表的意義。

 況且僅僅數次接觸,便先後有道家南宗紫陽派傳人張玄明和積翠山老觀主許信友突破修為桎梏,成功進階到築基後期,更是引起了玄門修仙界的震動,令很多人看到了希望。

 郭道真自身也是受益匪淺,得到墨非點撥,很多修行上的迷惑不解之處,都是迎刃可解,雖然自身修為並沒有得到明顯的提高,但是根基卻是更加的堅實,功力愈加精純,十數年來的修煉瓶頸隱隱有所松動。

 在積翠山聚會之時,玄門諸派協商之後,便已決定布下天罡地煞陣勢,以用來應對未來的天地巨變,老道士郭道真便對墨非白雲觀一行隱隱期待。京華城乃是神州地脈集結之所,龍興之地,其地理位置自然是極為重要。

 遠遠看到墨非在影壁前靜觀,郭道真滿臉笑意,連忙出聲言道:

 “墨道兄,今日蒞臨白雲觀,恕我未能遠迎。”

 人還未至,音已先到。

 墨非轉過身,看到須發皆白的老道士正笑容可掬的向自己走來,不禁笑道:“郭兄,一別月余,當真是風采依舊。”

 言罷,上下細一打量,微笑道:“郭兄泥丸隱隱有紫氣蒸騰,看來近來功力越發精純,隱隱有進階之跡象,真是可喜可賀。”

 “墨道兄,莫要打趣我了,和你一比,我這點兒修行還真是不夠看的。”

 兩個人言笑曳曳。

 白雲觀影壁前,一素衣青年,面容清俊,身體飄逸挺拔,靜靜立於一旁,便仿佛有淡淡生氣流行。面容上的淡笑,化為一種宛如水墨丹青一般的悠遠情韻,愈發顯得衝淡空靈。

 而後來而至的老年道士,白發銀髯,慈眉善目,雪白的壽眉垂落兩邊,言談清越明朗,行動飄逸出塵,好像一片無心淡泊、自然閑適的雲,化為滿目的天光雲影,空淡而自然。

 白雲觀乃是千年古觀,道家一脈的祖庭,更是京華城名勝古跡之一,往來遊人自然不少,影壁前這一幕場景自是被來往遊人看道。

 鬧市之中的清幽小觀,古意盎然的宗廟建築,白發如雪、仙風道骨的老年道士,風姿翩然、超凡俊逸的素雅青年,這一切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充滿禪趣玄機的水墨畫卷,令往來遊人無端由的生出一種心境上的空明與寂靜,便是生活中的煩惱和鬱悶都在這靜寂觀照中減輕了許多。

 郭道真與墨非相互見過,同道中人相見,自是心中高興,老道士郭道真笑盈盈道:

 “墨道兄,這觀前往來遊人如織,實非講話之所,還請觀中一敘。”

 說完,老道士在前引路,墨非在後跟隨,兩個人緩緩向觀中行去。

 二人行動飄然。

 獨立於紅塵鬧市中的這一座小小的道觀,在這二人氣和容眾、心靜如空的意態中,生出一股深山古寺的清幽和山光潭影的空明。

 一種微妙至深的禪境和心無纖塵的幽遠情思,緩緩在觀中遊人心中滋生,融入時時傳來的清潤悠揚的鍾磬聲中,傳達出生氣遠出的飄渺韻味。

 直到郭道真和墨非已經消失在重樓殿閣深處,影壁周圍的遊人仍舊沉浸在這樣一種閑適悠然的意境之中,忘卻塵世的紛擾。

 人影飄然遠去,終究再不可見 ,眾人這才從剛剛的意境中緩緩退出。想到適才自己心中所想,眾人無不心中訝異。

 廊簷之下,一白發老者不禁撫掌輕歎:“果真是隱士高人,言語行動之中,便能產生如此影響,這白雲觀倒真是鬧市藏真之所,不愧是千年古觀。

 只是不知,那俊逸的年輕人是何來歷,居然令這白雲觀主恭敬迎出。那般氣度,當真是少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