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墨蓮仙緣錄》第70章 緣何來此,問詢如何解
這寶鏡老和尚得知墨非乃是千年之前的玄門真仙前輩道隱真人的傳人,不禁大為吃驚。

 蓋因道隱真人名聲甚隆,在整個神州修行界來說,都是位於金字塔頂端的存在。據佛門高僧大德的筆錄所記載,其修為已臻至純陽天仙,相當於佛門中三世諸佛的境界。

 是以,雖然兩教源流不同,但是這位老和尚卻也同樣心懷敬仰。

 沒想到,眼前這位俊逸飄然,仿若謫仙一般的年輕修士,居然還是這位大能的弟子,心中的驚訝和震撼自是可想而知,生出了一種猶在夢幻中的感覺。

 不由自主的便運使了天眼通和宿命通兩種佛門神通力,想要看穿眼前這青年修士的過去未來的諸般人生軌跡,卻發現無論是過去還是未來,皆是一片混沌,看不清,看不透,不可琢磨。

 面前這俊逸青年,靈慧秀雅,空明寂靜,與周圍的自然環境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仿若清風流雲,不可捉摸。站在其面前,似乎面對著深山大淵,高不可攀而又深不可測。

 收起心中的驚異。既然這位是道家純陽真仙道隱真人的弟子,有此般變現,卻也不足為奇。

 俗話說,強將手下無弱兵,這位龍淵真人自然是遠非尋常修士可比。想到這,寶鏡大師口喧佛號“阿彌陀佛,貧僧乃龍華寺主持方丈寶鏡,見過道門龍淵真人。”

 老和尚剛剛於定境之中隱約見到一個俊逸挺拔的身影,雖然模糊不清,然而觀辨其形,卻是與這位龍淵真人頗為相似。而在聞其道號之後,心中便是一動。似乎朦朧之中,有朦朧影像在內心中一閃而過,心中卻是已然明曉,或許這位龍淵真人,便是此中關鍵。遂恭敬施禮,如同面對佛門上師。

 一旁的老道士許信友許真人和三清宮的現任觀主周崇玄俱都驚異,不知道這位佛門的高僧為何對墨道兄如此之禮敬。

 佛道兩家雖然都行的是出世之法,但是畢竟流派不同,便是墨道友身份特殊,修為高深。作為佛門翹楚的寶鏡大和尚也不必做出如此表現。那恭敬之處仿佛是學生面對老師,一時間,亭中諸人無不心中疑惑。

 墨非連忙還禮。內心中也是狐疑不解,不知這位面容慈祥的老和尚為何如此多禮。

 眾人見過,分賓主落座。老道士許信友命一旁侍立的小童兒擺上瓜果,斟上香茶。這才笑道:“寶鏡,你我雖是近鄰,然而平日間卻是各自修行,甚少有往來,今日裡你前來恭賀我修為突破瓶頸,卻是令我大為驚異,適才見你言行。莫不成你是為了墨道兄而來?”

 老道士許信友卻也直接。如今修為突破到築基後期,更是心如赤子,神與道合,追求的是一種無念無想,虛極靜篤的境界,正所謂“關心清淨,心本無二”。

 是以,一眾人落座之後,老道士便是開門見山,直接問出心中所惑。在座眾人聞聽。俱都把目光齊刷刷投注在寶鏡大師身上。蓋因老道士所言俱都與眾人心中所想一般無二。

 “阿彌陀佛”,寶鏡大師把手中的骨瓷茶杯擱置在石桌之上,雙手合十,念誦了一聲佛號,這才言道:“出家之人不打誑語。貧僧此一番來到許真人三清宮之內,卻是有一件大事與諸位相商。”

 “還望大師明言。”在座眾人俱都凝神傾聽,想弄明白老和尚至於這道家清修之地,到底有何目的。

 “真人,剛剛您突破之時,引動這三清宮方圓數裡的規則之力,以至於積翠山中雲光霧靄,瑞氣條條。

 老衲當時正於禪房之內靜坐止觀,行禪定之法,卻是受真人異象牽引,定中生慧,隱隱中看到了這積翠山未來的一角變化之道。凶獸出沒,處處危機,山林中,荒無人跡,太平時代鼎盛的宮觀寺廟空無一人。卻不想紅塵中會生發出這如許之災難,不勝唏噓。

 玄門之中,多有佔卜之道,觀天查運,與我佛門宿命通卻也有異曲同工之妙,是以前來與諸位道兄相談一二。”

 言罷,老和尚發出了一聲長長的歎息,一股悲天憫人的意味緩緩流露出來。

 “適才得見這位龍淵真人,卻是與我在定境中所見救世之高人頗為相似,這才言語中頗有失態之處,還望各位道兄見諒。”

 “哦,寶鏡道性原來也有所感,實不相瞞,三年之前,貧道佔卜天機,算出紅塵之劫難,遭天地規則之裡力反噬,一身修為盡消,幸而得墨道兄之助,這才破而後立,更上一層樓。”

 老道士許信友見寶鏡直言無諱,便也無所隱藏,各就所知,詳詳細細的講說了一遍。

 小亭之內,一時間寂靜無聲,座上諸人俱都凝神沉思,無論是千年之前天台山一脈的所測之天機,還是許信友和老和尚於定境中所觀之未來景象,俱都不謀而合,這就不得不令諸人深感失事態的嚴重。

 小亭之內一掃剛才的平淡、清遠。那種格調高遠、趣味情深的道韻禪機頓時被一股沉鬱的氛圍衝散。

 這種凝重之感緩緩擴散到養心亭之外,原本被亭中眾人清淡祥和之氣吸引而來的各色鳥雀忍受不住這份凝重與壓抑,俱都清鳴一聲,四下飛散。

 坐在墨非身後的青柳輕輕拉了拉墨非的衣擺,輕聲叫道:“師兄,師兄,鳥兒都被驚跑了。”

 墨非回過神來,望了一眼小亭之外,在林風中颯颯搖擺的竹林,枝葉婆娑,宛若海浪,重重疊疊。碧樹青山,流泉飛瀑,山谷中隱隱有雲嵐霧靄升騰,被山風一吹,四散飄逸,越發顯得深山古觀的清幽和山光雲影的空明。原本有些抑鬱的心情頓時變得平和起來。

 受墨非心境情緒的影響,小亭之中的氛圍又是一變,於空寂之中見生氣流行,清幽的道韻禪趣緩緩流淌,更加顯得衝淡空靈。

 亭中眾人在這交替變化之中,驚醒過來,不禁面面相覷。俱都感歎墨非修為高深,尤其是對道的領悟,已然達到了別人說難以企及的高度,一言一行都能在不知不覺影響眾人,實在是令在場的各位修士歎服不已。

 寶鏡大師合掌道:“墨真人,卻不知我等面對此番紅塵世事之變遷,應采取何種解決之道?”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