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墨蓮仙緣錄》第69章 1角未來,何處覓寶筏
這龍華寺的寶鏡大師,今日來到這積翠山中玄門聖地三清宮,並不單單是為了祝賀老道士許信友成功突破到築基後期,更主要的是寶鏡大師剛剛於禪定之中看到了一角未來景象。這未來景象與龍華寺,三清宮,甚至整個積翠山休戚相關。

 老和尚修持大乘佛法百余年,雖說受製於末法時代,成就有限,但是佛門所謂的六大神通之力,除去漏盡通外,也都算是小有所成。

 佛門有六大神通之說法。一般說來,這六大神通力指的是六種超世間而自由無礙之力。為別是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他心通和漏盡通。

 這所謂六大神通力的說辭,本自源於道家。《莊子.人世間》有雲:“天耳目內通,而外於心知,鬼神將來舍。”

 後來為佛家所用,其中漏盡通在道家意為長生久視,長生不老。於修行上來說,相當於霞舉飛升之境界。

 這寶鏡老和尚百余年苦修,也算略有成就,雖然不能聚散無形,天涯咫尺,俯察六道眾生,然其在佛門之中卻也算得是一位有道的高僧。於佛法上頗有見地,很是受信眾擁戴。

 此一番,這三清宮老觀主許信友成功破入築基後期,在積翠山引發了種種異象,白虹貫日,祥雲擁護,瑞鳥翔集。寶鏡大師在定境之中,自然也有所覺。

 一時間,三清宮周圍方圓數裡的規則之力都被引動,老和尚第一時間便感受到了。受這規則之力的牽引,卻是於定境中隱隱看到了積翠山未來的場景。

 佛門之中有三世諸佛。為過去燃燈上古佛,現在釋迦牟尼佛。未來彌勒尊王佛,所修持功法自然便與這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密不可分。而佛門之中的六大神通之宿命通。更是能知自身與六道眾生百千萬世的宿命及所做之事。

 老和尚雖然遠遠達不到此種境界,卻也能在定境中看到與現世相隔不算太久的的一些未來場景。

 定境中所見的積翠山,似乎經歷了一場巨變,再不複往日的安靜祥和,而是凶獸出沒,處處危機,山林中,荒無人跡,太平時代鼎盛的宮觀寺廟空無一人。

 整個山林中。唯有三清宮,被一陣雲光籠罩,在愁雲慘淡的積翠山中甚是顯眼。朦朧中,老和尚似乎在三清宮看到一個年輕俊逸的模糊身影,再想細細查看之時,整個畫面仿佛平靜的水面被投入了一顆石子,泛起了陣陣漣漪,等一切回復平靜之時,適才所見的畫面卻是再也看不到了。

 當寶鏡大師從定境之中清醒過來時。後背已然被汗水浸濕了,剛才所見之畫面太過令人驚悚,再次回想,仍然令人感到心有余悸。

 彗星墜地。流星破空,天崩地坼,人道顛覆。末法時代。眾生皆苦,而自己卻是有心無力。卻不知何處去尋那度人寶筏。想到此處,寶鏡老和尚不禁長長歎息一聲。

 只是不知。自己剛才所見,為何獨獨這近鄰三清宮能夠獨善其身,在未來巨變中毫發無損,難不成其中有何蹊蹺之處不成。

 佛門和道家雖然行的都是出世之法,都以打破生死桎梏為修行的最終目標,但是,到底是教派理念不同,一者是根植於古老的華夏文化,一者是源於西天竺國。

 雖然傳到東土之後,已然被中原文化所融合,與天竺原生佛教差異甚大,但是其最為基本的核心之處卻不會改變。

 因此,雖然佛道同山而居,三清宮和龍華寺卻是並沒有什麽交集,便是寶鏡大師和老道士許信友也不過是各自聞其名罷了。

 老和尚遂運使天眼通,遙觀三清宮方向。此時的三清宮之上,白虹祥雲之異象已然緩緩消散,依舊是林木蕭蕭,離離蔚蔚,不時有飛鳥掠過,有猿猴清嘯,果然不貴是仙家之聖地。

 老和尚放下心中所想,淨心澄慮,遠觀三清宮,雙眼之中隱現黑白之色,仿若混沌。三清宮之內,殿堂樓閣,山石林木已然清清楚楚的呈現在老和尚的靈覺之中。

 突然之間,後山之中,升起一片赤色雲霞,然後入眼一片模糊,便什麽也看不到了。卻是這佛家天眼通,隱隱觸動了三清宮中的禁製陣法,雲光騰起,破解了寶鏡老和尚的法術。

 既然觀望不清,寶鏡大師便也不去強求。這三清宮中的許真人引出這般異象,莫不如前去恭祝一番,順勢請教一下這紅塵劫難之事。

 以自己的道行功力都能有所察覺,寶鏡大師自然不相信玄門之內毫無所聞,說不定剛剛所見,就是一點天機警示,也許自己可以從中尋覓到規避之法也未嘗可知。

 想到這兒,寶鏡大師便吩咐座下小沙彌看好門戶,自己則施展神足通,從後山緩緩進入三清宮地界。。

 雖然說寶鏡大師受時代所限,遠遠沒有修成佛門之中更為高深的佛法,然而此等修為已然是佛門之翹楚,大致也相當於道家的築基境界的修為。

 一步邁出,峰回路轉, 比起玄門之內的縮地成寸的神通也不差分毫,入眼處是一片青青翠竹。

 大和尚卻是不敢貿然進入。這翠竹林看似平靜祥和,實則內藏玄機,乃是千年之前的三清宮的首任觀主丹陽真人親手布置下玄門陣法,其內自成乾坤,與佛門一沙一世界之神通有異曲同工之妙。

 是以,老和尚在竹林之外以佛門獅子吼功傳音入世,這才有剛才發生的一幕。

 此一番,寶鏡大師聽墨非言自己乃是天台山道隱真人的弟子,道號龍淵,不禁便是大吃一驚。

 道隱真人雖然是玄門之中的前輩大能,但是在佛門中也是威名赫赫。自己雖然沒有福緣得見這位道家高人,但也在佛門前輩高僧的筆錄中時常見到這個名字。

 言其有莫測之神通,聚則成形,散則成氣,所至之地,真神見形,入水不溺,入火不焚,乃是世間有數的得成陽神的真仙大能。

 今日,在這三清宮之中,卻是得以見到這位真人的弟子,一時間,老和尚覺得自己仿佛在夢幻之中。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