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亂清》第133章 變陣
“海軍中將號”緊跟“射聲號”之後,急速右轉。.接著是“馬裡蘭號”、“傑斐遜號”、“密西西比河號”……

 如果能夠乘坐飛艇,從空中俯視的話,二十一隻軍艦組成的單縱隊,正在進行九十度大拐彎的景象,是十分壯觀的:蔚藍無垠的海面,被劃出了一道巨大的弧形白色裂隙,前後綿延數海裡之長;數十道黑煙自白色水帶上升起,翻翻滾滾,直衝天際。

 最後一隻“弗吉尼亞號”也轉過彎來之後,二十一隻軍艦首尾相接,連綿一線,“一字長蛇陣”擺成了。

 和之前“閱艦式”、“海上分列式”不同,受閱編隊距“冠軍號”較遠,艦和艦之間的距離也更近,因此,二十一隻軍艦都在視野之中,磅礴一線,更覺氣勢無兩。

 “千裡鏡”中,慈禧看到:所有艦隻,舷側的“炮窗”全部打開,每一個“炮窗”裡邊,都伸出了一個黑洞洞的炮口。

 她的心裡,不禁隱然生寒。

 關卓凡在旁邊給她算帳:單是“射聲號”,一側船舷的火力,就有“一百一十磅阿姆斯特朗後裝線膛炮”兩門,“六十八磅前裝滑膛炮九門”,“四十磅阿姆斯特朗後裝線膛炮”一門。

 加起來,共“八百七十二磅”,相當於七十二門“十二磅拿破侖炮”——就是太后您在小站看“演炮“的那種炮啦。

 這只是“射聲號”全艦火力的一半——啊,不對,臣說錯了。不到一半。遠不到一半。艦艏、艦艉,各有一門“一百一十磅阿姆斯特朗後裝線膛炮”,還沒有計入呢。

 慈禧心想:這只是“射聲號”一隻船的火力,它後邊可還跟著二十隻船呢,都攏在一塊兒……

 心中悚然:這……真正叫“滅國之威”啊。

 禦姐沒想清楚的是,“後邊還跟著”的二十隻船,並不能都和“射聲號”相提並論,比如“弗吉尼亞號”。只是條後勤船,火力其實是非常有限的。不過,說“滅國之威”,大致也差不到那裡去。

 再說,還沒把身處的“冠軍號”算進去呢。

 “一字長蛇陣”之後,是“雙龍入水陣”。

 “‘雙龍入水’?嗯,這個名字有趣。”

 “回太后,這‘雙龍入水’的陣法,乃英國名將納爾遜所創,號稱‘納爾遜秘訣’。臣給太后回過:嘉慶十年的時候。法蘭西、西班牙聯手,和英吉利打過一場大海戰。納爾遜為此役英軍主帥。此役,英軍之所以能夠大勝法、西聯軍,便頗得此陣法之利。”

 這幾句話,不是關卓凡忽悠禦姐。

 所謂“雙龍入水”,即我艦隊成雙縱隊戰鬥隊形,和敵軍的單縱隊戰鬥隊形,形成九十度直角,垂直楔入敵陣,將敵艦隊一分為三,使敵前衛、中軍、後衛彼此不能相顧,然後各個擊破之。

 嘉慶十年,即1805年,英國艦隊在西班牙特拉法加角外海,堵住了法、西聯合艦隊。在這場風帆戰艦時代的巔峰對決中,英軍統帥納爾遜審時度勢,別出心機,變單縱隊為雙縱隊,改平行對轟為垂直楔入,大敗法、西聯合艦隊。此役過後,法國海軍精銳盡失,拿破侖征服英國的機會一去不返,英國海上霸主地位從此不可動搖。

 不過,“雙龍入水”的陣法,是個異數,不是什麽人都能玩得轉的。因為直接楔入敵陣,敵我彼此距離太近,在衝亂敵陣的同時,自身風險亦隨之大增,甚至可能遭遇最殘酷的接舷戰。

 關卓凡沒有告訴禦姐的是:特拉法加海戰中,納爾遜就是在接舷戰中被法軍的狙擊手射中,戰鬥尚未完全結束,便傷重不治了。

 某種意義上,“雙龍入水”是一種逆潮流的“複古”戰術。隨著戰艦的速度愈來愈快,操控性愈來愈好,火炮威力愈來愈大,複製納爾遜的成功的概率愈來愈低。所以,英國人雖然以此戰法取得了特拉法加海戰的輝煌勝利,但《戰鬥教范》裡面的,依然是“一字長蛇”,而不是什麽“雙龍入水”。

 不過,這個“雙龍入水”,雖然不是海軍的主流戰鬥隊形,但一條長長的艦隊一變為二,拿來給禦姐“演陣”,還是好看得很,所以,依然被列入了演習計劃之中。

 制定演習方案的時候,關卓凡表示,要“以雙縱隊戰鬥隊形,向納爾遜勳爵致敬”。喬百倫、柯烈福、海曼奇、狄克多等一班英國顧問聽了,大為激動,紛紛表示,親王殿下做出的,是“英明而高尚”的決定。

 汽笛長鳴,受閱編隊開始“變陣”了。

 “射聲號”後面的“海軍中將號”,首先左轉,駛出編隊,和“射聲號”並列,擔任下風縱隊的長官艦,兩艦相距兩鏈左右;接著,原“海軍中將號”後面的“馬裡蘭號”前移,填補上風縱隊中“海軍中將號”留下的位置;再次,“馬裡蘭號”後面的“傑斐遜號”左轉,駛出編隊,排在“海軍中將號”之後,成為下風縱隊的次艦。

 上風縱隊中,“密西西比河號”前移……

 如此這般,這般如此,直到“弗吉尼亞號”前移到位,單縱隊戰鬥隊形便變成了雙縱隊戰鬥隊形:上風縱隊,“射聲號”打頭,共十一隻軍艦;下風縱隊,“海軍中將號”打頭,共十隻軍艦。

 “一字長蛇陣”變成了“二龍入水陣”。

 海面上, 汽笛長鳴,黑煙滾滾,巨艦往來;“冠軍號”前艦橋上,關爵帥在“磁盤”上縱橫捭闔,一眾“艦船”,穿花蝴蝶般,左轉前趨,無不如意。

 聖母皇太后慈顏大悅,連連點頭:厲害,厲害!

 慈禧的興奮,不僅僅是因為覺得“厲害”,更是因為:這麽“厲害”的“陣法”,我一個女人家……居然看懂了!

 關卓凡準備的這套“兵棋推演”,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雙龍入水”之後,今天要演練的第三種、也是最後一種“陣法”,叫做“大雁展翅”。

 這個“大雁展翅”,其實就是鐵甲艦時代海戰主流戰鬥隊形之一的“雁行陣”。

 本時空,首創“雁行陣”——至少是“首創者之一”吧、並因此而載入煌煌史冊者,關爵帥卓凡是也。

 *

 (啟蒙書網)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