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亂清》第13章 他,到底想要幹什麽?!
七福晉——必定就是婉貞了,在世的親王、郡王,除了奕譞,再沒有第二個行七的了。

 可是,“七福晉”只是個日常的稱呼,莫說行文,就是較為正式的對唔,不論君臣之間,還是臣下之間,語及葉赫那拉.婉貞,都必定呼之以“醇郡王福晉”或“醇王福晉”的,這封電報,怎麽會用了這麽個古怪的稱呼?

 此時的慈禧,再怎麽聰明,也想不到,妹妹的“福晉”封號之前,已經沒有了“醇郡王”三個字了。

 不過,詫異的念頭,只是一閃而過,稱呼什麽的,不及深究,真正古怪的,是……婉貞怎麽會跟了“東邊兒”過天津來?

 郡王尤不能隨便出京,更不要說郡王福晉了!

 不過,雖沒有郡王福晉出京的規矩,太后出巡,卻有“命婦隨侍”的規矩,是不是因為這個,叫婉貞跟了過來?

 這……

 不對,不對……

 還是說不通啊……

 說不通就先擱著——這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東邊兒”過來做什麽?!

 “太后出巡”……

 上一次的“太后出巡”,是自己這個“西邊兒”的差使;“東邊兒”呢,呆在北京沒動窩,拿已經過世的倭老夫子的話,就是什麽……嗯,“不有居者,誰守社稷?不有行者,誰扞牧圄?”——自己去天津“扞牧圄”,“東邊兒”留在北京“守社稷”。

 難道,“東邊兒”不甘心,也要湊一回熱鬧,出一回風頭?

 可是,“東邊兒”……不是這樣的人啊!

 她一向怕出遠門兒,也怯於和臣下打交道,人愈多,心裡頭愈打鼓,上一回,可是她自己主動提出來的,不要來天津的呀!

 難道,因為“京津線”通了車,一路之上,自在輕松了許多,不再望旅途而生畏,於是,被什麽人攛掇著,出來……開開眼界?

 倒也不是全無可能……

 不對!

 就算“東邊兒”也要“太后出巡”,那……怎麽也得等到我這個“靜修默禱”的功德圓滿、回到北京了,然後她再出京吧?

 最關鍵的是,不管是“東邊兒”自個兒靜極思動,還是被人慫恿的動了心,她的“太后出巡”,最終能否成行,決定權並不在她自己手裡,而是——在關卓凡手裡。

 如果關卓凡認為她的“太后出巡”不合適——至少,眼下這個點兒不合適,他自然能夠拿出來一百種辦法,或者打消“東邊兒”這個念頭,或者陽奉陰違,使之無法成行。

 就是說——

 這一次的“太后出巡”,關卓凡是讚成的。

 這是最古怪、最古怪的地方了——

 這個事兒,他為什麽不事先和自己商量?!

 不方便?來不及?

 怎麽可能?

 現在有了電報,音訊轉瞬即達,一日之內,彼此來回說多少趟車軲轆話,都沒有問題啊!

 就算沒有電報,快馬來回,也花不了多少時間呀!

 如果——

 如果他拿這個事兒和自己商量,自己會怎麽樣呢?

 不用說,必定是反對的。

 如是,“東邊兒”的“太后出巡”,就無法成行了。

 這一層,關卓凡必定是心中有數的。

 就是說,關卓凡不事先同自己商議,根本就是故意的!

 待生米煮成熟飯了,才跟自己閑閑的打個招呼,叫自己就算反對,亦無從措手——不論自己說什麽、做什麽,都趕不及了!

 也即是說,“東邊兒”此行,關卓凡不但讚成,甚至——這根本就是他的主意!

 他——

 想幹什麽?!

 目下,我是怎樣的一個情形,他不曉得?!

 目下,官港行宮是怎樣的一個情形,他不曉得?!

 “東邊兒”過來了,我要不要見她?

 目下,我這個情形,怎麽能夠見她?!

 這個事兒,實在是……太古怪了!

 他古怪,北京那邊兒,整個都很古怪!

 北京那邊兒……一定是出了什麽事情!

 而且,不會是小事情!

 出了……什麽事情呢?

 為什麽……一點兒信兒都不透給自己?

 他,到底想幹什麽?!

 我怎麽……愈來愈看不懂他了?

 看不懂他——

 這,不是今天才生出來的感覺。

 ……

 無數念頭,此來彼去。

 聖母皇太后的臉色,陰晴變幻不定,笑容已經看不見了,楠本稻、玉兒和胡氏,都不敢說話,尤其是胡氏,不由自主,身子俯的愈來愈低了。

 “李蓮英呢?”

 慈禧努力抑製著自己的情緒,聲音聽起來還算平和。

 “回太后的話,”胡氏低眉順眼的說道,“李總管自然是……呃,侍奉母后皇太后的鑾駕,和大夥兒一塊兒過來的。”

 並不意外。

 可是,這亦等於說,見到關卓凡等人之前,見不到李蓮英了——慈禧堅持要李蓮英回京,為的就是打探京裡的消息,這一來,算盤落空了。

 她心中忽然一動:李蓮英一回去,他就奉“東邊兒”出巡了,這——

 兩者之間,有什麽關系嗎?

 會不會,就是李蓮英此行,將他和她,“逼”了出來呢?

 “母后皇太后的行程,怎麽安排啊?總不成,一下火輪車,他就‘奉’母后皇太后到行宮這兒來了吧?”

 慈禧的話裡,帶著一絲譏諷。

 微微一頓,“嗯,咱們要不要現在就動作起來,把屋子打掃打掃清爽,騰空了出來呀?”

 “不必,不必!”

 胡氏連連擺手,然後“嗐”了一聲,說道,“聖母皇太后這麽說,就是奴婢沒侍候好、差使沒辦好了!奴婢真是……唉,愧也愧死了!”

 頓了一頓,“電報上說,是軒王爺和七福晉先過來,母后皇太后之後再過來,還有,呃,母后皇太后應該不是駐蹕官港行宮這兒的。”

 慈禧秀眉一揚,“他和醇郡王福晉先過來?”

 “醇郡王福晉”幾個字,叫胡氏略略猶豫了一下,但隨即說道:“回太后,這個……是的,軒王爺和七福晉先過來。”

 慈禧並沒有留意到“醇郡王福晉”和“七福晉”的微妙區別,說道:“母后皇太后若不駐蹕官港行宮,那……請她住哪裡呀?”

 “這個,奴婢就不大清楚了。”

 你一定是清楚的,只是不肯說罷了。

 一時無人說話,起居室內,陷入了難堪的沉默。

 過了片刻,楠本稻小心翼翼的說道:“太后,臣妾有幾句話,不曉得……該不該說?”

 “你說。”

 “是。”

 沉吟了一下,楠本稻說道:“軒王爺是次行程,雖然有些……出乎意料,不過,他終於是過來天津了,這,無論如何,總是一件好事。”

 慈禧沒吭聲。

 “再者說了,”楠本稻說道,“是軒王爺和七福晉先到咱們這兒——七福晉是自己人,就有什麽……呃,到底也是……無礙的。”

 慈禧還是不說話,不過,面色似乎略略緩和了一些。

 “王爺到了,”楠本稻說道,“到底是怎麽一回事兒,太后一問,便曉得了。母后皇太后那兒,若太后覺得,還需要做什麽……安排,也盡趕得及,不至於……這個,呃,耽誤什麽事兒的。”

 慈禧終於“嗯”了一聲。

 見慈禧顏色已霽,玉兒插嘴說道:“楠本先生說的對!依奴婢的小見識,王爺這麽安排,必定有王爺的道理;他事先沒來得及跟太后請示,也必定……呃,有什麽十分做難的地方,太后……還是多體諒著他點兒吧!”

 慈禧“哼”了一聲。

 “臣妾以為,”楠本稻說道,“玉兒的話,很有道理,太后和王爺兩位,已經整整十個月沒見面了,現在,又有了……小官,太后對王爺,可不能面兒還沒見,就先存了一個……怨懟的心思,這,不大合適……”

 慈禧心中一動。

 過了片刻,臉上終於恢復了一絲笑容,說道:“你說的也有道理——罷了,看在小官的份兒上,我就……看開些吧!”

 慈禧和關卓凡的兒子,因為還沒有取名——大名、小名都沒有,因此就叫“小官”。私下底,官港行宮的人,稱呼這個孩子為“小爺”,不過,當著聖母皇太后的面兒,是不許叫“小爺”一類的尊稱,只能叫“小官”。

 聖母皇太后說了,不如此的話,“怕養不大”。

 “太后聖明!”

 楠本稻先頌了一句聖,然後滿面歡容的說道:“和氣致祥!國家是這樣,家……也是這樣的。”

 家?

 這個字,像一顆石子,投在慈禧的心湖之中,“咚”的一聲,蕩起了一圈又一圈的漣漪。

 她一陣恍惚:那個朦朧的、遙遠的夢,真的能變成現實嗎?

 她很快就回過神兒來,先對楠本稻點了點頭,然後對胡氏說道:“電報上頭,還說了什麽嗎?”

 “回太后,就這麽多了。”

 “嗯,母后皇太后另有駐蹕的行宮,不過,七福晉……總得住咱們這兒吧?”

 “這個,呃,電報上倒沒有交代,”胡氏陪笑說道,“不過,官港行宮地方大得很,奴婢事先將屋子收拾好,七福晉住不住咱們這兒,都不會耽誤事兒的。”

 “嗯。”

 又沒有話說了。

 過了一會兒,慈禧自己打破了沉默:“還有什麽事兒要回嗎?”

 “啊,沒有了。”

 “那好,你跪安吧!”

 胡氏退出去之後,慈禧轉過頭來,對楠本稻說道:“本來,今兒個下午,是要跟你學德意志話的,現在,你也曉得的,我的心思亂的很,大約學不進去什麽了,今兒個,就跟老師告個假吧!”

 楠本稻趕忙站了起來,俯一俯身,說道:“太后這麽說,臣妾可當不起!那……臣妾就告退了?”

 “嗯,跪安吧!”

 楠本稻一出門,慈禧臉上的那絲笑容,便無影無蹤了。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