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亂清》第193章 7惡疊現,風雨欲來
榮安公主原定次日進宮替母后皇太后請安,不過,未能成行,因為,小皇帝的病情,就在當天早上,急劇地惡化了。

 卯正之前,五個軍機大臣,都到了軍機處,彼此寒暄未畢,就聽見外面有人焦急的說道:“我是太醫院左院判王守正,麻煩你快替我通報!”

 幾位大軍機相互以目,心中都隱約生出不詳之感。關卓凡不待侍衛進來通報,便高聲說道:“是王守正嗎?叫他進來吧!”

 王守正打簾進來,行了禮,站起來後,還不住喘氣。太極殿距軍機處,距離雖然不遠,但他一路急趨,幾乎是小跑著過來的。

 他看了看其余四位大軍機,有些猶豫,自己的話,好不好當著眾人的面兒說?幾個大軍機,都是天下一等一的人精,如何不醒得他的意思?文祥對關卓凡說道:“王爺,我們暫且……”

 話未說完,關卓凡擺了擺手,止住了他,說道:“這是何等樣的地方?皇上的病情,又是何等樣的事情?在座的,都是秉國樞臣,王守正,你有什麽話,趕快說!”

 “是,是!”

 王守正抹了抹額頭上的汗,顫聲說道:“回王爺,各位大人,皇上……皇上,已經‘內陷’了!”

 聽到“內陷”二字,文祥以降,人人心中,都是猛地一沉。

 幾位大軍機,人人一肚子墨水,本來多多少少,都可以算是“知醫”,小皇帝“見喜”之後,更是個個惡補醫書,因此,“內陷”是什麽,意味著什麽,都是清清楚楚的。

 大夥兒都想到了醫書上說的,“凡生瘡瘍。正不勝邪,毒不外泄,反陷入裡,客於營血。內傳髒腑,謂之‘內陷’”“邪毒”既已“內傳髒腑”,便說明,“本源”已丟盔棄甲、一敗塗地,再無抵抗之力了!

 大夥兒也都想到了醫書上關於“內陷”的一個說法“陰陽兩竭”!

 就是說。病入膏肓,回天無術,危在旦夕了!

 文祥還抱著萬一的希望,說道:“‘內陷’分‘火陷’、‘乾陷’、‘虛陷’三種,皇上的……‘內陷’,是哪一種呢?”

 他這麽問,是因為,三種“陷證”,相較而言,“火陷”發生在瘡瘍較早的階段。預後較佳,尚有一線生機;“乾陷”發生在潰膿階段,預後次之;“虛陷”發生在瘡瘍“收口”階段,陰陽兩竭,等同“死症”了。

 “大約在‘乾陷’、‘虛陷’之間吧,不過……”

 王守正苦笑著搖了搖頭,說道:“現在來分是什麽‘陷證’,其實已經沒有什麽意思了,皇上身上,不是只有天花一種‘邪毒’。更不是普通的瘡瘍,事實上,皇上身上的‘瘡瘍’,根本就沒有真正‘收口’過。特別是腰上的那兩個洞,‘天花之喜’一十八天之後才出現,‘根盤’愈來愈大……”

 頓了一頓,“如今,‘五善’不見,‘七惡’疊現……”

 “七惡”二字。又叫幾個大軍機心中猛地一沉。

 瘡瘍之預後,“五善”是五種好的征兆,“七惡”是七種壞的征兆,現在,不見一善,七惡疊現,意味著什麽?大夥兒都曉得,這“七惡”,只要同時出現三、四“惡”,就幾乎可以判定“死症”了,何況“七惡疊現”?

 “七惡’疊現?”關卓凡低沉著嗓子,問了一句。

 “是,”王守正說道,“回王爺,這‘七惡’,呃,煩躁時嗽、腹痛渴甚、或泄利無度、或小便如淋,一惡也……”

 關卓凡打斷了他,說道:“你不要給我背醫書了嗯,你說‘泄利無度’,皇上的大解……現在是怎麽一個情形?”

 “回王爺,”王守正說道,“昨兒晚上,皇上攏共大解了……二十五次。”

 什麽?!

 大軍機們駭然:就是個鐵打的身子,這麽“泄利無度”,也得毀掉了,何況小皇帝的身子,早已經是虛極了的呢?

 “那麽,”曹毓瑛說道,“目下……該如何用藥呢?”

 這句話,問的毫無底氣,曹毓瑛的心底,其實已經打定“藥石罔效”之數了,這麽問,不過是“死馬當作活馬醫”之意。

 沒想到,情況比他的想像的還要糟糕。

 “正不知該如何用藥?”王守正的聲音,帶著一點哭腔,“皇上本源極虧,本該用溫補的藥,固本培元,可是,皇上的身子極虛,‘虛不受補’!還有,進補不論溫補還是大補,都是熱氣的,皇上體內,邪盛熱極,陰液不生,如果進補,豈非熱上加熱,毒上加毒?所以,所以……”

 所以,束手無策。

 就是說,現在不是什麽“藥石罔效”,是根本連用藥都沒有法子用了。

 “‘七惡’之中,”許庚身說道,“最重的一‘惡’,是‘心惡’吧?即精神恍惚,神智昏聵,皇上”

 “皇上已經不大認得出人了。”

 這句話,在眾人心頭,又是重重一擊,有人的臉色都微微的變了。

 軍機處內,一時沉默下來。

 打破沉默的是郭嵩燾,他輕輕咳嗽了一聲,說道:“王爺,您說,要不要從宮外邊兒‘薦醫’?土醫……力量有限,洋醫也許……”

 說了這句話,轉向王守正,說道:“不是看輕你們集思廣益嘛。”

 “是,是!”王守正連忙說道,“郭大人說的是!皇上如果能夠大安,就算我代皇上罹受病痛,也是心甘情願的!”

 言下之意是說,俺既然連“代皇上罹受病痛”都“心甘情願”,更別說從宮外面“薦醫”了那只不過是打打俺們太醫院的臉罷了。

 沒有人接他的話茬,大夥兒都看著關卓凡。

 “如果皇上身上,”關卓凡緩緩說道,“只有‘天花之喜’,‘薦醫’原本是可行的,可是……”

 頓了一頓,“外邊兒的醫生,不同太醫院的醫生,尤其是洋醫生許多洋人,回了國,都愛跟別人吹噓他在外頭的見聞,寫‘見聞錄’、‘回憶錄’什麽的……”

 說到這兒,不用再“畫公仔畫出牆”了,大夥兒都明白關卓凡話中的意思了:

 如果小皇帝體內的邪毒,竟是“楊梅”,那麽,從宮外“薦醫”,這個消息,極易通過入宮的醫生,漏之於外。土醫還好,未必敢提著腦袋,到處胡說八道,可如果“薦”進宮的是洋醫生,人家將來回了國,你就管不住了,人家愛說啥說啥,一不小心,大清皇帝罹患“楊梅”的消息,便貽笑於萬國,到時候,泱泱的面子,擱到哪裡去呢?

 郭嵩燾背上不由滲出了冷汗,連聲說道:“我思慮不周,我思慮不周!從宮外薦醫,實不可行,實不可行!”

 文祥說道:“皇上的體質,太醫院的醫生,到底是最清楚的,我看,還是繼續由他們請脈吧。”

 這個說法,比較得體,關卓凡點了點頭,說道:“博川說的是。”

 轉過頭,對王守正說道:“竹賓,皇上還是托付給你和魏仁甫兩位,我曉得,這個把月來,你們兩位,衣不解帶,目不交睫,實在是辛苦了,我當著幾位大軍機的面,再說一遍,如果你們能夠保得住皇上,你的紅頂子、魏仁甫的京堂,絕對不會落空!”

 王守正嘴上,自然對王爺的栽培表示感激,心裡卻想,這個紅頂子,你我心照,鐵定是飛走了,想都不要再想啦。

 曹毓瑛想起一事,微微壓低了聲音,對關卓凡說道:“王爺,是不是該用人參了?”

 人參素來被視為“續命”的藥材,一旦使用,就意味著病人已經到了彌留之際,放在皇帝身上,會引起朝野上下極大的震動,所以,必須異常慎重。

 關卓凡點了點頭,說道:“用人參要請旨,等一會兒,養心殿西暖閣覲見的時候,我向‘上頭’請旨。”

 頓了一頓,輕輕歎了口氣,神色凝重的說道:“除了用人參之外,預備著傳各支親王和近支親貴進宮罷!”

 眾人心中都是一震,“各支親王和近支親貴進宮”,這一回,可就不是“叩喜”了,而是準備叫大夥兒見今上最後一面的意思,甚至是天崩地坼之後,“瞻仰禦容”的意思了。

 文祥沉吟了一下,說道:“王爺,要不要這麽著急?還不曉得……”

 他的意思是,小皇帝雖然已經“危在旦夕”,但這個“旦夕”,“還不曉得”是幾天?現在就把人叫進來,莫不成叫大夥兒一直在宮裡面守著?

 關卓凡說道:“我說的是‘預備’,不是轉頭就去喊人”

 說到這兒,微微壓低了聲音,不過,在座諸人都是聽得清清楚楚的:“恭親王還在香山碧雲寺。”

 “啊,對,先得把他叫了回來……”

 宗室懿親之中, 恭王是最重要的一位,一旦出了“大事”,他必須第一時間在場,若大夥兒已在紫禁城中聚齊,就等他一個人從城外往回趕,可就不像話了。

 恭王的重要性,不僅僅在於他本人的地位,還在於,宣宗一脈之中,他是唯一一個養了兒子的。

 “天崩地坼”之後,就要議立嗣皇帝,最重要的候選人的生父,不可以不在場。

 不過

 文祥不禁微覺奇怪:恭王重責載澄,用意何在,明眼人都看得出來,軒王絕對沒有理由不曉得,他特意點名恭王,這

 他看了看窗子,軍機處坐北朝南,這時辰,本該有晨光斜斜的透了進來,可是,今兒一早,天就變過了,陰雲密布,氣悶的很昨兒個晚上,可還是月朗星稀的。

 風雨欲來。

 *手機用戶請訪問m.

 (啟蒙書網)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