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亂清》第182章 特別措置
醇王以為,對部下必“結以恩義”,見仗之時,才能得其死力。加上前文說過的,他有意將神機營作為發展、擴張個人勢力的一塊“地盤”,因此,禦下隻賞不罰,軍紀神馬的,幾乎成了擺設,那幫子進神機營混日子的黃帶子、紅帶子,大多數人,渾身上下的骨頭,本就沒有一塊不是松的,沒有一塊不是懶的,這下子可是得其所哉了!

 文祥最初挑選出來的一萬四千兵員中,原本是有些有志於效命沙場、立功建業的,但在這個大環境中,也迅速的“泯於眾人”了。

 醇王接手之後,神機營的種種變化,文祥看在眼中,急在心裡,有心提醒“上頭”留意,可是,他的身份,尷尬而敏感——作為曾經的“管理神機營營務”的人,有些話,實在不適合從他嘴裡說出來,不然,有人會以為,他文博川不服氣被搶走了位子,有意說小話報復呢。

 到了後來,時人譏諷神機營的十二字“口訣”——“見賊要跑,雇替要早,進營要少”,不曉得怎麽傳到了恭王的耳朵裡,他還不大明白這幾句話的意思,拿來問文祥,文祥默然片刻,說道:“‘見賊要跑’,是說臨陣奔逃;‘雇替要早’,是說出操預雇替身;‘進營要少’,是說平日甚少到營出操。”

 恭王大駭,神機營的情狀,他隱約也聽說過一些,但何至於此?像什麽“雇替要早”——天底下哪有雇人替自己出操的?

 “六爺,”文祥說道,“這幾句刻薄話。你也不必太放在心上。不過。神機營的差使,得空兒了,你最好……給七爺提點、提點。”

 “博川,神機營的情形,到底何如?請道其詳!”

 文祥微微搖了搖頭,說道:“六爺,我的身份尷尬,在神機營的事務上。本無可以置喙,這個你必是諒解的。不過,你想了解真實的情況,也很容易,在神機營當差的,上上下下,都是旗人,你的門下,拐彎抹角,一定也有人在裡邊當差的。尋一個來問一問,就什麽都清楚了。”

 這個話。提醒了恭王。他府上長史的一▼style_txt;個叔伯兄弟,叫慶豐的,就在神機營當文案,於是,恭王叫了慶豐過府,細問端詳。

 “王爺,”慶豐說,“什麽‘見賊要跑,雇替要早,進營要少’,那算是好聽的了,神機營真實的情狀,比這個要不堪得多了!”

 “什麽?!”

 “回王爺,”慶豐說道,“神機營有一個笑話,說勇營也好、綠營也好、別的京營也好,都是要缺額、要吃空餉的,唯有咱們神機營,不但不缺額,還要溢額,且要溢個加倍!咱們神機營,領五百人的錢糧,出隊的時候,卻有一千人;朝廷隻發五百杆槍,出隊的時候,咱們再自備五百杆!嘿嘿,再沒有比咱們神機營更‘公忠體國’的啦!”

 恭王愕然:“那是怎麽回事?”

 慶豐微微苦笑,說道:“王爺您曉得的,在神機營當差的,許多都是黃帶子、紅帶子,每人都用一個家人,出起隊來,各人都帶著家人走,這不就是五百成一千了麽?”

 “啊?那——槍呢?”

 “每一個家人,”慶豐說道,“都代他的那位‘爺’,拎著一杆鴉片煙槍,合上那五百枝洋槍,不就成了一千了麽?”

 “鴉片煙槍?!”

 “是!”

 慶豐說道:“還不止——洋槍其實也是家人代拿著,這幫子‘爺’的手裡,不是拎著鳥,便是臂了鷹,哪兒騰得出手來拿洋槍?出操的時候,他們得先把手裡的家夥什兒安置好了,遛鳥的,掛好鳥籠子;臂鷹的,則用一根鐵條兒,或插在樹上,或插在牆上,叫鷹站在上頭,然後才肯歸隊。”

 頓了頓,慶豐繼續說道:“操練起來的時候,他還一路望著自己的鷹。若那鐵條兒插不穩當,掉了下來,哪怕操到最要緊的時候,他也先把洋槍撂下,先去把那鷹拾掇好了——替它捋好毛,重新插好鐵條兒,再請它站將上去,然後,才回到隊裡的。王爺您瞧,這種操法,可新奇麽?”

 恭王目瞪口呆,半響做聲不得,過了好一會兒,說道:‘怎麽,長官就不管?”

 “管什麽?”慶豐苦笑說道,“長官自己,一般的遛鳥臂鷹,出操的時候,第一個去照應自己的鳥和鷹的,說不定就是帶隊的長官!”

 恭王咬著牙說道:“這還得了?!當日祖宗入關的時候,八旗將士,是可以臨陣站在馬鞍上放箭的!這鬧成什麽樣子了?非大加整頓不可!”“

 慶豐說道:“王爺,依我的愚見,如果早兩年著手整頓,神機營還有指望,現下——”

 他搖了搖頭,說道:“這是再也不能整頓的了。”

 “怎麽會?事在人為!”

 “王爺,”慶豐說道,“在神機營當差的,許多都是黃帶子、紅帶子,就拿我乾的這個文案來說吧,文案處委員,一百六十余員,營務處委員,一百八十余員,這其中,還不包括‘書手’!這一類的職官攏在一起,足有五百多人,比兵部還多了一倍不止——兵部不過兩百多人!”

 頓了頓,“真要大加整頓,得打碎多少人的飯碗?王爺,這班人,可都是宗室、覺羅,別看許多其實窮嗖嗖的,可隨便哪一個,都是能‘通天’的!”

 恭王真的做聲不得了。

 “王爺,”慶豐說道,“再跟您說個西洋景兒,就是幾天前的事兒——”

 頓了頓,“前幾天,神機營在順治門外校場口操練,會操之前,將附近各胡同口,都用帳幔遮掩住了。兵士操練過一回合,便紛紛步入帳幔。咦,旁觀的人就奇怪了,帳幔之後,都有些啥呢?”

 順治門,即宣武門,原名順承門,民間訛稱“順治門”。

 “有那好事的,繞道胡同的另一個口兒,進去一瞅,哎喲,只見滿地的鴉片煙槍,許多人躺在那兒,正在吞雲吐霧呢!”

 恭王微微張開了嘴,真正是“撟舌難下”了。

 慶豐微微壓低了聲音,說道:“假如換了……軒軍,這幫子‘爺’丘八,非得一人一頓臭揍,先打個半死,再砸了飯碗,趕回家去;帶隊的長官,則非殺頭不可!王爺,您說,咱們……能這麽乾麽?”

 恭王默然不語——還真沒法兒這麽乾。

 他突然明白了,為什麽關卓凡去上海之前,在禁衛諸營之中,挑來挑去,不過逃了六百二十七人出來?且其中大多數還是漢軍、漢人?

 後來,恭王和文祥兩個,愈來愈是後悔,創辦神機營的兩條原則——“全用洋槍洋炮”,是對的;可是,“全用旗人”,實在是錯了!

 只要帶隊的是旗人,這支禁衛軍,不就是掌握在旗人手中麽?何必連當兵的也統統是旗人?

 如果漢、旗參半,還有整頓的余地,現在,就想整頓,從何下手啊?

 其他的不說,怎麽尋個光明正大的理由,把醇王從“掌管神機營印鑰”這個位子上調開,就夠頭痛的了!

 可是,不整頓又不行!

 別的不說,單說錢糧,一支三萬余人的常備軍,如果始終派不上用場,那是多大的一個財政黑洞?

 想一想,就叫人肉痛!

 關卓凡主政之後,恭王一度把希望寄托在關卓凡身上——他能夠帶出軒軍來,大約也能將神機營整頓出來?

 在這個事情上,恭王其實還有自己的小算盤:只要關卓凡下手整頓,不論神機營能不能整頓出來,他都要得罪一大票人,這個,嘿嘿,嘿嘿。

 誰知道關卓凡根本不接這個招,反而還為醇王說好話,大致意思是:帶兵嗎,各有各的帶法,有人崇尚峻法,有人寬嚴相濟,也沒啥不好的。再者說了,除了剿馬賊,神機營就沒有再打過第二仗——俺的意思是,醇郡王帶的神機營,還沒有真刀真槍的見過仗,不好就說人家不中用的——也許真能打也說不定呢!

 除了剿馬賊,神機營確實沒有再打過第二仗——不是沒有仗打,是不敢把他們派出去打。撚亂方熾之時,僧王陣亡,撚匪兵鋒北指,京畿震動,彼時,醇王倒是自動請纓,帶神機營南下卻敵,但兩宮和恭王思來想去,算了,您還是在北京呆著吧,萬一一戰之下散了架,那熱鬧可就大發了。

 現在,醇王主動跳了出來,要所有“改益”,不論能改到還什麽程度,總是好事一件——這個七弟,原是整頓神機營的最大的障礙呀。

 *

 “改益?”醇王愕然,“改益什麽?”

 恭王也愕然:這個話,不是你自己說的麽?

 轉念一想,好像……是有點兒不對。

 醇王的原話,是“神機營的事情,要有些特別的措置”——呃,確實沒有“改益”二字。

 啊?難道是我自己一廂情願,誤解了他的意思?

 那他所謂“特別的措置”,指的是什麽?

 恭王皺了皺眉:“我是說……算了,我也沒有什麽特別的意思,你就說說你自己的想頭吧。”

 “皇上…病重,”醇王吭吭哧哧的說道,“人心浮動,裡裡外外,呃,亂的很,我想,我想,神機營是……天子禁軍,是不是……該有些……呃,特別的調動和布置,以防……不測?”

 什麽?!

 *

 (啟蒙書網)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