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迷途風雨夜》第16章
  只要時間允許,迎喜給嶽父嶽母家受苦自然不用說;親戚們借錢給迎喜結婚也不用說;大姨王有梅的努力更加不用說;這一切,成就了這樁姻緣。依迎喜的家庭條件,在西北這樣的小縣城,在這女娃貴如金的小地方,真是不容易娶到媳婦!吳家人和吳家的的親戚都不看好這樁婚事,但最後還是成了!趙家兩代人可以向著陽光的方向前進了;是的,所有的人都是這樣想的,也是所有人希望看到的結果;可是從迎喜後來的發展看,大家的想法是錯誤的,一個不完整的家庭會產生太多不確定性,包括人格、習慣和思想;也許這一樁婚事對於迎喜來講,就是人生的一次必須的經歷而已,不存在什麽特別;當初賣力的乾活和忍耐,他是想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只是生活沒給他太多的時間,也沒有給他正確的答案!

  婚後的生活是甜蜜的,小兩口有了兩性的生活,其樂悠悠,其樂哉哉。一算帳,這次結婚從頭到尾,除去存款、收的禮錢,還有村上鄉鄰的讚助外,總共欠了親戚們的兩萬多接近三萬塊,條件好的人家這些錢不算多,在迎喜這個家庭來說這是大錢,得好好奮鬥幾年呢。這幾年中間還不能出任何的差錯;婚後沒多久,在趙尕爺的召集下,要開一個家庭會了,新媳婦芳芳總感到奇怪,趙尕爺總是那麽的愛管閑事,隔段時間就要來敲打幾下子,她不曾知道,這個家這些年如果不是趙尕爺給指導,敲打,說不定成什麽樣子了呢。

  會議由趙尕爺主持,趙尕爺首先讓老趙談談他的想法,然後是迎喜,玉紅長大了,今年也要發言,說出自己心中的想法。老趙這段時間看迎喜小兩口日子過得有滋有味,越發感到自己更孤單了,所以他的想法是:“迎喜繼續出門務工,他在家裡務農,一起努力把欠的錢給還上了。”

  芳芳聽到這話感覺很別扭,好像被往外趕了,就插嘴說:“不管迎喜在哪務工,我都要跟著一起。”迎喜見狀,心裡樂滋滋的表態:“同意我爹的意見,也同意媳婦的意見。我們兩個人準備去縣城租個房子,我在工地打工,讓媳婦找個輕松一點的活來乾,順便給我做飯就行。”輪到玉紅發言了,玉紅說:“我想早點嫁出去!”這一句話,把在座的所有人都驚到了。老趙聽到這話時眼神呆滯,有點傻了;迎喜明白妹妹的心思,拿出煙,給趙尕爺老趙點上,自己也連著深深的吸了幾口,沒說什麽。趙尕爺一往如常的平靜,不急不慢抽著煙,可能是香煙的作用,老趙有點回神,眼淚一把鼻涕一把的哭起來了。這麽多年了,玉紅也長大了,老趙自己在一天天的變老,玉紅的成長他給忽略了,究竟為什麽呢?玉紅長大了,不願再做老爹和哥哥的受氣桶,也該解放了;老趙本打算讓迎喜兩口子去務工,他和玉紅像往常一樣在家務農,過兩年清靜日子,沒人和他吵,沒人和他鬧,可萬事都不是他能掌控得了的。

  好幾年了,玉紅輟學回家到今年也快十八了,幼小的心靈本就成長的不是很健全,自打回家後,老趙是乾大活的,浪的;迎喜也一樣,出了名的沒事就睡覺的懶蛋;一堆的家務,全都落在了玉紅身上,洗衣、刷碗、做飯、做乾糧,在這樣小小年齡的人身上,沒有人比玉紅做的更出色了,動不動還要受老趙的怒罵,迎喜的抱怨,可能在無數個夜裡,她躲在牆角裡悄悄的哭泣著,何時才能結束,何時才有人疼愛,何時可以大聲的說話......

  老趙啊老趙,總覺得自個夠苦了,

為何還要苦呢?玉紅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刺痛了老趙,也刺痛了迎喜,誰是最苦的呢?小小年紀的玉紅,就一句話,始終也沒人拿她當小孩子看待過,這又是誰的苦呢?趙尕爺知道這個家會變化,變化帶來的就是矛盾,有個強人在場,矛盾梳理一下也就不是什麽大矛盾了,漸漸地都會適應的;但此時,趙尕爺心中想的已不是老趙和迎喜了,趙尕爺在思考著怎樣才能讓玉紅找個好人家了,這事情不能盲目,進不了富窩也不能掉進苦海!如何讓這個家庭一步一步往高處走一走了!  一個家庭的會議,沒有決議,沒有議程,也沒有舉手,只有見證;家庭會議後的第二天,迎喜就帶著芳芳到縣城找房子,從頭到尾轉遍了,最後在縣城東南方向的山邊上定了下來,雖說和縣城有一公裡路,但同樣面積的房子裡這的租金最便宜;迎喜的工作沒得說,還是老地方,還是老行當,一幫兄弟們等著他呢,在最初的幾天裡,還在不斷的拿他打趣呢:“這幾天腰松著呢,小心把腰扭哈。”

  鋼筋工的女同志們就不那麽客氣了,“把你婆姨拿來我們也看看唄,看有多漂亮?”包工頭見著可就不一樣的話語了:“娃娃,使勁乾,多掙錢,不然老婆跑了就麻煩!“這樣的生活雖然苦但也很快樂。

  芳芳是結了婚的人,在農村講就叫女人了,在縣城招年輕小姑娘乾活的地方以酒店賓館最多,工資不高,也就三百塊錢了,要托關系有熟人才能安排到好的位置,這工資在當時消費水平只能算是湊合呢!不過要求也是有的,就是要年輕未婚、長得漂亮。那個時候,青春騷動的心讓很多老實的農村男人想不明白,找個人嫁了算了,為什麽要跑那地方去伺候別人呢?萬一被哪個壞慫給故意沾了便宜怎麽辦?再就商場賣貨櫃台常招人,賣鞋、賣化妝品、賣衣服、這些行當工資不高,想賺得多就得自己租櫃台進貨了,說賺也賺的多,行情不好也賠得多;是不是最好的選擇呢?最差就是去毛紡廠上班了,乾得多拿得多,手工毛毯就是按尺算的,製一尺多少錢,手快的熟練工人,一個月下來可以賺到五六百,手生的工人一月下來能分清線頭都算不錯呢!別看是個小縣城,這裡的手工毯還是蠻出名的,汽車座椅的、床上鋪的、地上茶幾下鋪的,多種多樣;一個毯子用個半輩子都沒問題;學了這個手藝,長久都能用到,不過時,這對芳芳的觸動很大。

  剛開始學,會辛苦一點,上班時間不會少,賺錢少;回去就和迎喜兩商量著上班的事情,迎喜更偏向芳芳去織地毯;一來不用伺候人,二來沒風險,三來學到手藝,半輩子都可以用;小兩口的想法還是一致的,在縣城的小日子就這樣繼續往前奔著。

  芳芳從小很少在農田地裡乾活,平常也不沾針線,對織毯子這行,得一點一滴的熟悉,學習速度比較慢,時不時出了差錯還要被領班罵,晚上下班回到房子裡,腰酸、背痛、受氣全都得迎喜一樣一樣的治愈,生活的樂趣在這樣的相互扶持中成長。

  成家後的生活和原先不一樣,迎喜每月在工地支取的錢多了起來,家裡種地生活,老趙玉紅零用都需要;在縣城租房、買菜、吃飯、交電費,樣樣都不能少;芳芳的那點收入還不夠她自己零用;所以迎喜感到肩上的責任越來越重了。他總在思考為什麽是這樣呢?不一樣了,大不一樣了,好些年了,家裡的事情是迎喜說了算,那最多也算是囂張跋扈慣了,現在的他才真正成為主人的角色;老趙一瘸一拐的已經幫他支撐很久了,還能撐到哪一天?也是迎喜盤算的事情了;玉紅已經說過了,她想早點嫁人,換句話說她就不願意在這個家庭裡生活了。

  這麽多年,從沒人願意聽玉紅講她想要什麽?她的理想是什麽?她的未來在哪?太多的問號,太多的不堪,不管家中有事沒事她都是配角,唯有犧牲自己的大好年華來填補這殘缺的家庭。她也想要有人愛、她也需要愛的味道、她沒有感受過愛、哪怕是一點點也行;即便如此,她還計劃著,當她嫁出去一定要給哥哥賺個四輪拖拉機回來;玉紅把此事當做今生有過的唯一理想,並一直期盼著去實現!

  村裡的老人家們常說:“富在深山有遠親,窮在當街沒人問。”一個四輪拖拉機讓老趙丟掉了他人生最後一點尊嚴,別人去地裡拉一趟麥子,他邀著驢車就得跑五六趟;四輪車犁完家裡全部的二十多畝地,一天多兩天搞定;老趙駕牲口一天最多就犁一畝地,還得拿著鞭子跟的緊緊的,牲口走一趟,老趙也得走一趟;回頭時,驢是原地打轉,老趙還得提著犁鏵打轉, 他總覺得吃的比驢少,乾的比驢多。

  秋收後,有四輪拖拉機的人家,把地裡有石頭沙子的地方全部清理出來,拉澇壩裡的坬坬土來回填,土壤質量一年比一年好,收入一年比一年高。而老趙一家,只能看看作罷了,偶爾也會吆喝一下:“人活著有吃有穿就夠了,沒必要太苦。”四輪拖拉機,就是農家必備了。迎喜當時幸好借了一台鄰居四輪拖拉機拉上了趙尕爺,不然這婚事何時會成還是個話呢。家裡有個四輪車,就像是人們走出去可以抬起頭一樣了,萬事不求人,不然天天得求人;老趙嘴硬,還常常念叨著機械化機械化,吃不到的葡萄是很酸,沒錯!

  玉紅想早點嫁出去的話已經傳出去了,村上的大叔大媽們就這事情都在蠢蠢欲動,不時跑去趙尕爺家嘮叨,我娘家哥哥的娃娃不錯、我姐夫家的娃娃人老實、我家的哪個哪個親戚好....趙尕爺這人很貴氣,話少,該說的說,不該說的就不說,也不得罪誰,誰的話他都會聽一下,不拒絕也不會反駁,一切都在心裡;老趙這段時間算是得意,街上的老哥老弟老侄子的,見個面也會主動發煙給老趙,一起聊上幾句話,扯的時間久了就會扯到玉紅身上了;老趙一聽這些,會說我娃還小,瞪著眼睛轉身就走了。而心裡也在嘀咕著,人們獻殷勤是有原因的,話說玉紅能嫁個什麽樣的人家呢?從小到大,就沒穿好過,也沒打扮過,在村裡都覺得就是個老實娃娃,這麽多人盤算還不是覺得財禮可以少抬一些嗎!清楚,都清楚,玉紅更加清楚了,她的目標永不改變,矢志不渝。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