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臨近,鎮江城裡的節日氣氛愈來愈濃,老百姓都忙著置辦年貨,貼春聯,掛彩燈,間或有一兩聲鞭炮聲響。金兵今年曾數次洗劫大江對岸的揚州,大將軍韓世忠率五萬韓家軍守衛鎮江,依仗長江天險,使胡馬不得渡江騷擾,一方百姓才得以安居樂業。
三匹高頭大馬從西門入城,匯入城裡的車水馬龍之中,騎在馬上的和尚一會兒松一會兒緊地勒著馬籠頭,試圖趕快從這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穿過。
中午時分,三騎好不容易來到城北金山寺對面的一條小街,小街麻石鋪路,西側有一條小溪相傍,蜿蜒流淌,匯入金山湖中,再往西北不遠處長江邊上的黃天蕩,便是當年韓世忠爺爺和夫人梁紅玉大破金軍的主戰場,如今鎮江城裡男女老少都能唱上一段歌謠“梁紅玉擂鼓戰金山。”
一座規模宏大、構造精巧的莊園臨溪而建,在牆外即可看見園中亭台樓閣的飛簷翹角,朱漆大門顏色有些剝落,門口兩株香樟樹枝繁葉茂,掩映著一座太湖石山,上有三個綠松石小字:夢溪園。
大莊主沈伯傲獨自一人呆在地室裡,若有所思地瞧著書桌上的一個漢白玉圓筒,這圓筒長一尺,直徑六寸,中空,內中另套有一個直徑四寸的紫檀木圓筒,這兩個圓筒由極細小的機括、軌道、機簧及轉輪連接起來,兩個圓筒均可以分別繞著最中間的一根大理石軸轉動。
書桌左首擺放著一厚遝績麻紙,數十張寫畫過的紙散放在另一邊,只見上面零零散散畫著些奇異的符號:12,26/3,9……,均被勾劃掉。
沈伯傲伸手將內筒沿著軸的方向拉出,撥動內筒上鑲嵌的活碼,使其和軸上的一條紅線排成一列:5/3,4/3,2/3,1/3,再將一個黃銅機關扳至八卦的“艮”位,擰緊機括,一松手,內筒彈回原來的位置,並開始緩慢轉動。
這間地室位於沈大莊主的獨居小院岸老堂之下三丈處,靠牆有一根直徑半尺的鐵筒,在離地一人高處,那鐵筒彎成和牆壁垂直,被鑄成一個喇叭花形狀。鐵筒穿過地室的天花板,在地下拐了個彎,通到書房的一排書櫥裡。
“大莊主,大莊主,金陵棲霞寺達摩堂首座無癡大師求見。”管家李用的聲音從那鐵喇叭花中清晰地傳出來,“我回報說三個莊主都不在家,他們說大莊主一定不會走遠,他們現在在客堂打坐念經,說等不到大莊主就不離開。”
沈伯傲歎了一口氣,按下牆上的一個隱秘機關,天花板上的一塊石板滑開,露出一個暗室,他將天元算籌筒擱進一個木匣子,放入暗室,再關上天花板。
他雙手轉動輪椅的左右輪子,將輪椅滑入一個垂直的天井,抓住上面垂下來的繩子,雙手交替用力,把天井的地板連同輪椅迅速升了上去,原來那繩子在地面上連著一個絞盤。天井的地面出口是一座小小的石佛塔,掩映在一片茂密的桂花樹中,任誰也想不到那石塔竟然是中空的,內中還安置有絞盤和各種機關。
沈伯傲從側門進入客堂,只見以無癡和尚為首的三位棲霞寺高僧正端坐在太師椅上,無癡雙目微閉,左手豎立於胸前,掌心向內,右手撥著念珠,似在默誦佛經。
“眾位高僧光臨寒舍,未克遠迎,失敬,失敬。”輪椅在客堂上首正中的一張金絲楠木八仙桌旁邊停下來,沈伯傲向三位和尚合什致意。
“此番不邀而至,叨擾大莊主,實乃不得已,還望大莊主海涵。”江南第一寺達摩堂首座無癡和尚說話客客氣氣,
那是佛門中有道高僧的修為。 他話鋒一轉:“二莊主和三莊主在外四處奔波,大莊主坐鎮指揮,運籌帷幄,閣下的天元算籌筒可解出個結果?本寺公之於眾的那三組符號,如果說當世誰能夠率先得窺真相,非夢溪園沈家莫屬。清明上河圖一案,涉及整個華夏武林的安危,甚至有人言道事關大宋江山社稷,這恐怕不是夢溪園一家所能夠承擔的事情,故而五寺聯盟盟主、棲霞寺住持方丈了空大師命貧僧前來向大莊主討教。”
沈伯傲心下明白,否認天元算籌筒的存在是欲蓋彌彰,以棲霞寺及五寺聯盟的江湖地位和行事風格,如若出手,必有緣故,更是勢在必得。至於究竟是何人何時向誰透露了算籌筒的秘密?沈家必定會追查到底,但那是以後的事情,當務之急是化解掉這場從天而降的災禍。
“無癡大師過譽了,過譽了。棲霞寺以大局為重,將那古怪符號廣告天下, 有此珠玉在先,沈家豈敢落後、獨享機密?只是那三組符號實在怪異費解,在下日以繼夜地算籌,得出的結果看似都無甚意義。”
“何為有意義?何為無意義?大莊主可否見告一二?”
“這個麽,說來話長,容在下慢慢道來。貴寺還公開了兩句詩“清明一出江南雨,唐詩四句不過七。”這兩句詩和三組符號於同一時間出現在同一個地方,極有可能還出自於同一人之手,二者必定存在某種關聯,這也是刻寫者能夠做出的最明顯的暗示。密語者,既不能太過簡單,人人都解的開,就不成其為秘密了,也不能夠太過複雜,任何人都解不開,死的秘密毫無意義。”
沈伯傲有意避實就虛,大繞彎子,他瞥了一眼無癡和尚,暗忖道:棲霞寺究竟知道多少真相?我且說得似是而非,試他一試。
“第一句“清明一出江南雨”立刻使人聯想到“清明時節雨紛紛”,故而絕大多數江湖人士猜測清明節將是舉事之日,只有極少數接近秘密的人才知道此清明非彼清明,指的是一副畫《清明上河圖》,這句詩確實是一個征討或舉事號令,只不過舉事之日不是清明節,而是《清明上河圖》出現之時。”
“難解的是第二句“唐詩四句不過七”,什麽唐詩是四句且不過七?五言絕句和七言絕句都是四句,且每一句字數都不超過七個字,這是暗示在某個地方藏有一首五言或七言唐詩。此句的關鍵是七字,除了限定唐詩的類型,七還充當“紐扣”,將兩句詩和三組符號聯結起來,七在三組符號的推演中起“眼”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