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明血1641》第564章 徹底顛覆
朱慈烺看看被震懾的三人,知道他的改製可能很激進,就連孫傳庭也有些驚異之色,但是他沒法繼續拖宕,幾年他的改製基本都是循序漸進的,為的就是吸取歷史上變法的教訓,不能一年內大肆推行變法,造成消化不良。

現在軍製,財賦改製成功,還有內外戰事的接連獲勝,他有了足夠的威望和權力推動改製進行下去,接下來的每一步都是深水區了,會觸及士人集團的根本利益,爆發衝突是必定的。

就連孫傳庭可能內心裡也未必讚同他的一些改製。

這才是真正的攻堅區域。

“諸卿,當然,剛柔並濟的施行才是根本,本宮欲縮短科考的時間,擴大進士的員額。”

三人瞪大眼睛,這是科舉又一次改製了。

“敢問殿下如何縮短時限,如何擴大招募。”

孫傳庭拱手道。

“以往三年一次期限過於冗長了,而且一次不過區區近兩百人,實在是收取的人數有限,大明是如此廣闊,這點人數實在不符使用,本宮以為擴充三倍的人數吧。”

朱慈烺早就思量過大明的選材制度。

進士及第可以擢拔一些人才,雖然是一些瘸腿人才,極為偏科,但是好歹是大家一起參加考核,勉強是大明版的國考吧,也算較為公平的取士方式。

但是三年一次一百多人,這個數量太少了,不敷使用。

而且擴大進士員額,也能讓朝廷和士人集團更好的融合,達到某種平衡。

其實所謂的取士就是皇室拉攏士人集團間的一種平衡手段,是讓士人集團有個較為公正的上升通道,達到統轄士人的目的。

否則這些飽讀詩書卻是沒有上升通道的書生造成的破壞無法估量。

遠的不說,就說先宋時候屢試不第投向西夏的書生張元,如果沒有他的輔佐李元昊不可能給北宋造成那麽大的殺傷,那時候沒有漢奸的概念,倒是有從龍的士人野心。

就是現在的范文程,洪承疇無不如此。

所以擴大取士是對士人的懷柔,緩解矛盾的必須。

“殿下之舉必會讓天下士人歡騰,只是有一樣,本朝的官員冗員很多,耗費朝廷不少的錢糧,如果再行擴大取士,豈不是情況更為不堪。”

孫傳庭有憂慮。

‘孫卿所言極是,這是本朝弊端之一。’

其實這個弊端漢唐宋明都有。

為什麽,就是虛銜太多,蒙蔭過濫,舉薦入仕者泛濫的原因。

蒙蔭不說了,武將有了戰功,文臣有了政績,皇上大筆一揮,獎賞上就有一條蒙蔭,讓功臣子嗣蒙蔭入仕,當然是個虛銜,某某縣尉等等。

但是這就是有了公務員的身份了,在一般人看來遙不可及的官身就蒙蔭獲取了。

等到子嗣大了,老爹用些手段,就可以用這個蒙蔭入仕的虛銜推動子嗣進入官員體例。

比如給內閣閣老或是吏部尚書、侍郎上禮,遊走一番,最後撈一個實職,這就是真正的入仕了。

再比如因孝行等被舉薦入仕等等。

還有舉人入仕,只要考取舉人的功名,在大明來說就可以取得官身了。

當然了前提是你家族得有些財力,推動你走動官場,有人舉薦,然後去吏部活動,獲取實職。

比如陳新甲就是如此入仕的,如今也成為了大明四位宰輔之一,人臣巔峰。

種種非科舉入仕的官員人數遠遠在科舉入仕的官員之上。

這就是一種很不公平的體現,也造成一些寒門士人的離心離德,而且這些入仕的官員魚龍混雜,可用的官員可能一成都沒有,反而腐壞官場。

正是所謂幹啥啥不行,勾連營私第一名。

“因此從今以後朝廷要大大縮減科舉之外入仕的員額,文武蒙蔭不可輕易授予,寧可獎勵田畝銀錢,如要授予,可比中原剿匪,北擊建奴,”

朱慈烺就是要壓縮蒙蔭官的數量。

想要蒙蔭官,可以,中原剿匪,擊敗建奴這樣的大功業才可以。

想想就知道是如何不易了,哪裡機緣獲取這般大勝。

“再者,孝行可以嘉獎,然則不可入仕。”

朱慈烺再次斷絕一個可能。

‘舉人入仕直接入仕不可行,哪怕有閣老的舉薦也不予通過,如想入仕,則要通過吏部的考核,此人必有參與庶務的經歷,才可以報稟內閣通過,且不可立即授予推官、縣令等要職,須在府縣戶科工科兵科三年以上才可以晉升為要職,而吏部相關官員舉薦要記錄下來,如德才不佳,敗壞朝廷政務,舉薦人同樣要被嚴懲,不可放過。’

朱慈烺又是提出一個嚴格的限制。

這樣一個規製下,用銀錢人脈走動就可以獲取實職要職的成本大大增加,不確定很多。

而且即使有一天可以邁進要職,也經歷了庶務的摔打。

不可能是一個菜鳥就晉升為要職,然後被師爺幕僚操弄,成為一個傀儡。

三人對視,好家夥,殿下這些招式都極為狠辣,這樣一套規製下去,很多入仕途徑都不複存在,官員數量必會下降,而且大多數都會從科舉中來,擴大取士的員額勢在必行了。

“當然,科舉入仕也不會如同以往,一甲進士直接授予縣令、推官等要職,甚至直接入翰林院,以後不複存在,諸卿該曉得,這些要職,甚至翰林院行走可能成為各個皇子的侍讀侍講,而縣令更是關鍵的親民官,卻是由一群不通庶務的書生把持,然後可能被其幕僚操縱是何等可怖的場面。”

多少日後的高官仕途通暢,一甲及第最為讓人羨慕的就是入翰林院了。

留在京中不說,而且伺候的是閣臣,皇子,甚至可能是太子,日後的帝王。

最不濟也會參與國家重要典籍的編撰,比如永樂大典。

這都是在皇室高官面前露臉的機會。

然後他們得到皇室或是閣臣青睞,日後擢拔起來入各個部堂或是禦史台,接著外放地方幾任知府、布政使,甚至是巡撫。

這樣中央地方的履歷就完整了,自己爭點氣有些政績,或是人脈了得,可以推動他們繼續走上部堂,或是閣臣的高位。

三楊不就是走的這個路子。

但是,他們致命的缺陷都是一輩子讀的所謂聖賢書,基本是務虛,真正經歷庶務往往一塌糊塗,還得仰仗幕僚和師爺,所以還是那個問題,誰在辦理他們的政務呢。

原來很多這樣的官員不過是一個牌位。

最後的結局是做啥啥不行,內鬥第一名。

大明黨爭是大明滅亡的原因之一。

朱慈烺必須斷絕這個入仕一馬平川的康莊大道,這是吏治敗壞的根源之一。

“日後即使是一甲進士,入仕後第一樣不可留京城,須的外放入府縣戶科兵科邢科處理庶務,兩年以後才可晉升,但有卓越政績者才能擢拔翰林院,才可以成為皇室侍讀侍講,日後吏部晉升官員都是照此辦理,沒有所謂清貴官職,所謂清貴要麽歷練短淺,不通庶務,要麽沽名釣譽投機之徒,本宮是不信的。”

朱慈烺當然不信,因為他崇信的人之惡念必須節製,必須用法律和良善加以約束。

否則日後現代社會為什麽那麽多的法律製約人的行為。

大明官員尤其要被套上牢籠,沒有特殊,否則他們可以專營漏洞,這些都是人精。

三人到吸口涼氣,心中飆出各種髒話,這位爺是要徹底顛覆以往官員晉升規製。

他們慶幸自己可算沒在這時候入仕,否則這個難度,嘖,讓人怎舌了。

“諸卿就按照本宮的意思,推動這次科舉和吏治改製,擬出章程來上報本宮。”

朱慈烺拍板。

三人能怎麽說,拱手領命吧。

他們也是很忐忑,如果改製功成,他們必須是中興名臣,一件件影響巨大的改製都出自他們的這屆內閣。

當然如果失敗,請向張居正、王安石看齊。

...

乾清宮朱慈烺沒來得及松口氣,劉之虞求見。

此番倭國之戰,劉之虞被任命為大軍統帥。

孫傳庭如今作為首輔不可輕易離開京師了。

朱慈烺著意擢拔劉之虞。

劉之虞的功業足夠了。

參讚軍機不說了,哪次大戰都離不了他,可說對京營和邊軍戰力最為了解的。

也曾參與中原剿匪大戰。

是最合適的統帥人選。

畢竟按照大明的規製,大軍出征,必須有一個文臣督帥。

今年四十多的劉之虞被朱慈烺認為年富力強,可堪重任。

“殿下,京營諸軍補充操練完畢,遼鎮騎軍在總兵佟瀚邦統領下也已經啟程,兵部戶部撥下的錢糧兵甲已經運送大沽。”

劉之虞報稟,就是表明大軍已經做好了出征的準備。

朱慈烺頷首,

“劉卿,你以為如今京營新軍戰力比最初如何。”

朱慈烺忽然問了一句看似不相乾的話。

劉之虞一怔,接著拱手道,

“微臣以為略差一籌,畢竟當年新軍以遼民為主體,奮不顧身,從不惜身,有與敵皆亡的勇氣,但是這些遼民傷損或是退役後,重新招募的礦工,纖夫,流民比他們戰意還是差了點,不過,建奴也不比以往,非是數年前銳氣正盛之時。”

朱慈烺哈哈一笑,

“很好,廟算得當,不偏不倚,本宮欣慰。”

這是朱慈烺對劉之虞的考量,結果劉之虞通過,他能較為客觀的評估敵我雙方的實力,這就夠了。

至於完全客觀,呵呵,可能嗎。

“殿下,薊鎮總兵袁時中來書請戰,言稱戍邊多時,只有一戰,甚為不甘,向讚畫司求戰,願統領本部為前驅,和倭寇決戰。”

劉之虞拱手。

‘哈哈哈,聞戰而喜,這個袁時中倒也是未失本性,不錯,’

朱慈烺很滿意袁時中的態度,

“劉卿以為如何。”

當然,他沒忘了劉之虞才是這次的統帥,他不會直接乾預劉之虞的判斷。

“殿下,薊鎮標營建立最久,又有上百京營軍將軍卒補充,成為骨乾,加上火器齊備,和建奴也拚殺多次,戰力很強,擊破建奴不成問題。”

劉之虞拱手道。

劉之虞這兩年做的就是京營戰力輸出的事兒,就連近一年甘肅鎮,寧夏鎮,固原鎮建立標營,京營都是派將兵支援整軍的,甚至京營軍將去擔任副將,參將要職。

因此對如今九邊標營最了解的他敢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了。

“那就讓薊鎮出動一萬騎步軍出征吧。”

朱慈烺點了頭。

薊鎮和山海是如今最大的邊鎮,兩處都是直面建奴的壓力,因此薊鎮有近兩萬軍,山海更是有四萬騎步軍。

他們出征,留下更多的京營騎步軍,可以更好防禦建奴的入寇,雖然可能性很小,但是不得不防。

當然,如果建奴趕來,朱慈烺一定會重創建奴入寇大軍,再來一次德州大捷。

“微臣遵命。”

“嗯,那個李定國如今是玉田總兵吧,手下也有四千精銳,讓他也參戰吧,讓這些昔日的流賊軍將好生看一看,什麽是國戰。”

李定國如今也在薊鎮玉田,朱慈烺將他安置在那裡有一個目的。

昔日這裡是曹變蛟駐防之地,曹變蛟麾下玉田兵南下剿匪北上反擊建奴,從來敢打敢衝,玉田兵的勇猛薊鎮第一。

朱慈烺讓李定國去玉田就是體會下什麽叫國戰英豪。

如今玉田有京外最大的忠烈祠,其中就有曹變蛟的遺像,還有隨著曹變蛟殉國的三千多名玉田兵的牌位,更有崇禎親筆手書忠靖牌樓。

每到年節,和松錦大戰祭日,曹變蛟夫人子嗣還有殉國的玉田兵家眷子嗣,更有玉田百姓盡皆祭拜。

可說常年香火不絕。

朱慈烺就是讓李定國自己琢磨,他到了玉田,有昔日這位國戰英雄在,他該如何做。

李定國倒也沒讓那他失望, 幾次探查的結果都是統兵操練不休,麾下四千人戰力提升很快。

同時每到節日,必率領麾下軍將到忠烈祠獻祭。

這次朱慈烺就點他出征。

別老是窩裡橫,也要為華夏擊敗外敵潑灑鮮血。

劉之虞領命。

“劉卿,此番要打為先,必須重創倭奴所謂幕府大軍,然後就是聯絡縱橫,分化瓦解倭國,讓其昔日戰國重現。”

朱慈烺叮囑。

戰爭是手段,一味暴力卻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尤其是倭國這樣有自己統一文明的族裔,如果想滅國付出代價太大了。

但是利用其內部的分裂勢力瓦解倭國,卻是最好的辦法。

打不是目的,最終目的是為政治服務。

當然,朱慈烺還是信任劉之虞,這次根本沒派出禮部的人隨同出行,一切行止都交給劉之虞定奪。

“殿下放心,此番東征,必旗開得勝,為昔日朝鮮犧牲的將士們報仇。”

劉之虞信心滿滿。

他手裡可掌控著足以和建奴在爭鋒的強大武力,何況還有犀利的水師助戰,得勝班師是必須的。

五日後,大明門前,擺下香案,朱慈烺親自賜下尚方寶劍,交付帥印,祭旗東征。

劉之虞接過帥印從德勝門南出京城,督帥京營懷遠營、鍾離營、三千營一部,遼鎮一部東進大沽,開啟東征之戰。

《明血1641》無錯章節將持續在書海閣小說網小說網更新,站內無任何廣告,還請大家收藏和推薦書海閣小說網!

喜歡明血1641請大家收藏:()明血1641書海閣小說網更新速度最快。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