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塔防戰略》二百八十二 月宮2期工程
月宮旁邊的冰層儲量已經計算出來,約二十萬噸,更深層還存在額外冰層的可能性較大,但預計冰層會更薄,儲量更少。

  短期內水不用擔心,六名新成員所乘的應龍二號,帶的全是食物,並且以各種軟硬肉罐頭、調味料、巧克力為主。

  抵達月宮分配房間稍作休息,開會。

  小型冶煉廠區已經搭建完成,接下來的工作重點有四項。

  第一項,冶煉廠進入試生產。

  第一期目標生產抗壓玻璃。

  地表各種冶煉活動,都要消耗氧氣,太空裡不一樣,因為氣體資源非常缺乏,所有的廢棄都要回收處理,走完整個流程後,氧氣反而會增加。

  不過現在冶煉廠的設備還不夠完善,回收的氧氣大部分都無法提純到醫用級別,只能在工廠裡反覆用。

  生產玻璃的材料來源於兩處。

  一處是五公裡外的撞擊坑,這個坑還比較新,有大量高溫形成的玻璃體結晶,經測定二氧化矽的含量超過八成,是已勘探范圍內純度最高的材料。

  另一處比較近,距離基地四公裡的一片鋁土礦。

  月球上的旅途和地表不一樣,都是整塊整塊的大石頭,成分相對也更複雜一些,如果放到地表,不會優先考慮工業利用。

  鋁作為一種活潑金屬,可以製成氧化鋁玻璃。它璃其實就是純淨氧化鋁,只不過是透明的,所以稱其為玻璃。

  它的強度比防彈玻璃還高,地面生產成本大約是防彈玻璃的四到五倍,一般裝甲車都不舍得用。

  可在真空環境下,成本放到後面考慮,先看好不好用。

  普通抗壓玻璃,是鋼化玻璃的一個分支,一般用於高壓容器、儀表面板、高壓管道觀察窗等。

  受限於玻璃本身的性質,做不了太大,根據計算,用作月表溫室,單塊只能做到12mm厚度六平方米,中間不能拚接,必須使用結構件進行穩固。

  結構件多了,影響到玻璃溫室的通光率,極地環境光照本來就差一些,通光率繼續下降,就需要更多的人工補光,促進植物生長。

  而氧化鋁的強度要大得多,不但能做得更大,而且連接結構也可以選用氣密方向的。

  另一個區別是工藝。

  大面積平面玻璃唯一工業化的生產方式,是浮法生產,既把玻璃溶液傾倒在錫溶液上,通過浮力和金屬溶液的巨大張力自然平整下平面,然後把上平面刮平,靜置消除細紋。

  浮法玻璃生產需要巨大的錫溶液槽才能連續生產,月表現在顯然沒有那個條件,已經建成的一個浮法車間,一次只能生產總面積十平米出頭的玻璃,切割成矩形後會小於十平米。因為月球重力較小,浮法生產時間也會拉長,一天都生產不出一百平米。

  氧化鋁的情況稍好,但它本身不是工廠的主要生產對象,按面積算產能在每日兩百平米上下。使用現在發現的鋁土礦,生產氧化鋁比生產玻璃要多十幾道原材料處理流程,加上鋁提純本身就是個能耗巨大的環節,整體耗電量大約是生產玻璃的七到十倍。

  根據十人團隊和地表開會的結果,決定先利用土球送來的鋁錠做原材料,先生產個幾百平米的氧化鋁玻璃,把玻璃溫室搭建起來,交給植物學家們使用。

  第二項工作,月宮基地及其附屬設施的擴建。

  月宮的總面積只有三百多平米,之後一直忙東忙西沒功夫擴建,現在人員已經達到十人,之後還會更多,擴建是必然的。

  這項工作在六人組抵達之前,已經由機器人團隊完成一部分,但在月表重力環境下,機器人團隊也有很多工作不太好做。

  根據地面指示,本期將建設一棟新樓。

  這棟樓是根據早期機器人采集到的信息,經過專業設計和科學論證的,俯瞰圖大體為“l”型,佔地面積近五百平米,有一些觀景弧面,這些觀景窗口也會使用氧化鋁玻璃。

  新樓第一期高度為四層,從五段式出入口進來是個天井式大廳,彈跳能力好可以設法直接跳到三樓。

  考慮到應對氣體泄露危機,大廳與所有過道之間都設置有耐壓門,在必要時可以分區域封閉樓體各部分,或反過來封閉大廳。

  在大廳被封閉的時候,就要用到一種在龍門飛船上使用的新型裝備,罐頭型宇航服存放櫃兼減壓艙。

  與飛船上的用法略有不同,新樓裡的應急櫃,可以手動設置開啟方向。既宇航員可以在大廳或某區任何一側開啟,穿上宇航服再鑽進櫃子,減壓後從牆的另一面出來。

  此外每個區域還有個不到二十平米的休息室,上下四層可以打開,作為額外的逃生通道,休息室經過額外的增強,配屬單獨的氣壓管理系統,可以在全建築失壓時,維持0.3至0.5個標準氣壓。

  新樓在安全方面下了大功夫,甚至還留有增設樓層的余地,最高可以擴建到七層。

  五到七層是二期工程,在弄完之前,新樓不會有自己的信號天線,只能通過光纜從舊樓處交換數據。

  在月表建造這麽個建築,工程相當大,全部使用輕型金屬及陶瓷預製件不現實,它將是月表首次使用混凝土的工程。

  混凝土凝固過程中需要保濕保溫,機器人前期搭建了三套混凝土預製車間。

  這種預製車間有點像窯爐,通過外部設備進行凝固中的淋水控溫,到時間後用泵抽出剩余氣體,直接打開一面牆便於後續取用。

  使用的水泥將在工廠區生產,大半是地表送來的半成品,少部分鋁礦中的有效成分,加入從月表外幾公裡采來的類火山灰物質,混凝土的沙石部分則就地取材。

  因為各種條件都沒辦法和地面比,工程預計耗時半年。

  時間跨度長,舊樓明顯不夠用,所以那邊也有擴建計劃,主要由機器人完成,擴建佔地面積為一百平米,內部含樓層和分層臥室在內,總計會增加不到二百二十平米。

  舊樓擴建在打通時會有幾天不能使用,屆時人員靠飛船生活,舊樓中已經有一定規模的作物,也要設法保住。

  前面提到的玻璃溫室也屬於本期建設項目,此外,還有一項重要附屬設施,正經的飛船降落停機坪,不過該工程要等到工廠啟動冶金後一段時間才能開啟。

  完成全部工作,一年能不能行,還得看地面的支持如何。

  第三項工作是交通工具、工程機械。

  現在基地哥想工作,全靠雙腳或機器人的履帶跑來跑去,對交通工具的需求已經迫在眉睫,隨後的工程也需要更大的機械設備支持。

  月表溫度最低能達到零下一百六十多度,橡膠絕對不能暴露在設備外面,而月壤受低重力影響的破壞力也比較強,是個與地面截然不同的載具體系。

  早期的月球車、紅星車之類的載具經驗可以稍作借鑒,但還無法滿足載人、施工的要求。

  為了搶時間,地面完成早期論證和地面縮小模型的實驗後,就決定把後續的工作用天地協同的方式完成。

  第一批有三個車型,一款漫遊車兩款工程車。

  載人漫遊車相關零部件已經全部抵達,由工程師型的宇航員在月表手動組裝。

  漫遊車乘員兩人,十輪,有密閉艙,沒有廁所,長時間外出行動還是要用傳統航天方式紙尿褲、袋子解決三急。

  裝有一個放射熱電電池,和二百瓦發電能力的太陽能板,確保日夜變化不會過分影響續航裡程,充滿電能續航四百公裡。

  四百公裡在十六倍體鈉電池的支持下,看起來好像很少,但這是月表,可沒有高速公路,而且為了保證工具與設備空間和整車安全性,也不適合放太多電池。

  漫遊車將主要用於周邊地區地表打洞采樣,後續的配套設備能保證它能取到一百米深度的岩層樣本。

  車有了,至於好不好用,後續要怎麽改,還需要天地協同一起努力。

  最後一項工作就是用電。

  真空環境下,電力是生存的基礎,沒有電,連氧氣都成問題,但作為一項工程,這反而是最簡單的,畢竟月表短期內不可能自己生產發電設備,全靠運輸。

  月表只有兩個電力來源,太陽能、核能。

  專門為太空和月表研製的微型核電機組還在測試中,太陽能的布置根本沒有技術難度,跟著送貨的進度走就行。

  但在極地,想依賴太陽能維持整個工廠區和其他方面的需求,需要布設的面積非常大,而且日夜時長跨度比其它地區大,能源儲備設備的重量會佔據大量的運輸載籌。

  所以不論是為了後續的物資循環系統,還是未來更多人入駐,最後還是要依靠核電。

  地表正在做調試的“龍珠”核電機組,是基於新型核電技術發展出來的,它燒的不是開水,而是蒸氣。

  龍珠運轉的整個過程中,蒸氣都不會凝結成水,全程溫度在400至700度之間。

  實驗機組不計高壓蒸氣和燃料組,全重五十噸,功率為五兆瓦。

  功率很小,以c國現有的核能技術儲備,五十噸做出四十兆瓦也不是做不到,主要顧慮的是這東西只能整體運輸,運輸過程中對機體的震動,可能造成可靠度降低的風險。

  龍珠核電機組稍後也會同時配備到未來、鯤鵬兩個空間站,就是核廢料的處理有點麻煩。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