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塔防戰略》二百五十七 月表
“塔防戰略 ()”!
 就在地面上為天基武器歸屬、黑盟阿盟實體化等問題鬧得不可開交的時候,未來空間站正在為人類的未來,繼續做各方面的努力。

 十一月下旬,未來空間站迎來了一個重要客人——冰質小行星補給員一號。

 對鐵質、冰質小行星的開發,從資源角度看並不劃算,為了一個八百噸的小行星,前前後後要燒掉三百多噸的燃料,還都不算把這麽多燃料、罐體、連接管道、發動機等裝置送上太空的花銷。

 所以在物質層面,現階段的小行星開發是絕對虧本。

 但從未來角度看,現在去折騰兩個小號的小行星,能積累大量的加工、裝置設計等方面的經驗,甚至能輔助縮短月球開發設備的準備周期。

 那麽,從兩顆小行星裡生產出來的東西怎麽辦呢?

 答案在月球。

 十一月二十三日,專門針對性的訓練成駕駛員的兩台智人機器人,駕駛第一版本的應龍飛船,帶著幾個外掛式貨箱上路了。

 與以往的無人探月方案不同,這是一次風險偏高的測試。

 因為,應龍不會進入繞月軌道,而是從地月轉移軌道,直接一頭載到月球表面!

 一旦失敗,包含未來空間站近期冶金生產的材料,會在月球上散一地。

 ……因為以後有機會回收,所以經過討論認為,有必要稍微冒險。

 直接扎進月球的飛行方案,和進入繞月軌道再著陸相比,燃料在前半段能稍微節省點,但在著陸段會找回去,主要是快,就如同幾天的太空對接變成一個半小時內的快速對接一樣。

 如果是完全自動控制,從繞月軌道直接往月表砸還有精度問題,不過有了智人機器人,能夠主動做一些應變,情況就有所不同了。

 經過一天半的飛行,應龍初號機來到月球極區四十公裡上。

 沒有繞月,順著計算好的轉移軌道,直接以二十度攻角往月表飛。

 飛船在地月系統裡飛行,最大速度不足八公裡每秒,距離土球越遠,飛得越慢。

 飛船突破拉格朗日點(天體間的引力平衡點)後,逐漸受到月球側引力影響,直到被月球引力鎖定,最後扣掉月球自身相對地表的一公裡每秒移動速度,最終自然墜落時相對於月球表面的速度,大約只有海平面速度三馬赫上下。

 軌道計算能力更高一點,能把最終相對速度,控制在七百米每秒以內!

 應龍初號機在現場測得的地表相對速度數值,為740米每秒,轉移軌道選擇精度非常高……好吧,中間開了5%推力動了一下,調整過的結果。

 進入最終著陸階段。

 首先解鎖貨箱。

 兩個貨箱,被具有微弱定向爆炸效果的分離器分開,不停的遠離應龍主機。

 應龍調整姿態進入飛行逆向。

 等待。

 因為攻角只有二十度,四十公裡高度,甚至會繞過月球好幾個緯度,等待過程還挺長的。

 八千米高度,應龍主發動機點火,持續推進八十秒。

 兩個分離出去的貨箱發動機也進行了一次點火,但點火朝向有所不同,應龍的火焰與地面的角度,和它的飛行攻角一致,而貨箱卻是對著天空方向反推的,降低了前進速度卻增加了下落速度。

 ……用人話說就是,雖然貨箱會像隕石一樣更快往月表砸,但落點會和應龍差不多!

 兩千米高度,貨箱已經提前砸地上,應龍第二次開啟主發動機,十秒。

 這次推進之後,攻角沒有了,應龍垂直降落,隻受到月球引力影響。

 六分之一引力加速非常慢,最後只剩下不到三百米高度,應龍才以著陸姿勢點燃專門的著陸發動機。

 最後,著陸速度為0.6米每秒。

 因為引力太小,應龍還被著陸緩衝機構彈起來一下,這是因為它的著陸機構沒有智能化,初始設定是“當貨箱無法正常脫離時”確保飛船不至於散架,而智人機器人在最後一段沒有及時調整,所以力氣有點大。

 除了這個小瑕疵,整個行動非常成功。

 兩個貨箱在著陸前最後一次激光定位下側到的距離,最遠只有六公裡。

 六公裡?不是說好了差不多嗎?

 還是錢的問題。

 因為兩個貨箱裡裝的都是不易損件,只要貨箱落地不砸得內容物四處亂濺就行,貨箱本身壞不壞都無所謂,這種要求下每多用一點燃料都是浪費。

 所以貨箱減速機構,只能達到勉強不砸碎的程度,導致落點還是會有些出入。

 著陸後艙門打開,不含智人駕駛員,另外八台智人機器人背著工具包,依次出艙,開始卸載易損貨物、回收墜落貨艙及貨物,準備建設一期工程。

 根據最新一版的月球開發計劃,智人機器人們將為後續人員、機器人,準備一套面積接近三百平米,兩層樓的小基地。

 小基地將首次使用五段式氣壓分布出入區,通過每段較小的氣壓跨度,實現頻繁進出。

 舉例來說,現有的減壓艙,從普通艙內壓力轉到真空,最少需要數分鍾時間,等的時間越長,越接近絕對真空,損失的氣體資源越接近零。

 而在新月球基地,出入區每段只有五分之一的氣壓變化。

 平時,五段式氣壓布局能夠增加人員出入頻率,幾個批次分別出入的人員,相向行動時,可以在不同的段同時處在減壓和增壓階段;緊急時刻,如外部火災時,也可以通過損失少量氣體資源為代價,實現高速通關,五段全程不超過二十秒。

 如果不是月球的可開發資源預期,萬萬不敢用如此奢侈的出入機制,僅僅這一套新的出入機制,含設備區在內,就佔用了一層三分之一的空間。

 此外,還將提前部署好氣壓管理、二氧化碳再生、水循環設備,以及發電能力不超過三千瓦的太陽能裝置。

 ……沒了。

 第一期工程不足以實現後續的人員入駐,主要是為了……先種地。

 C國民眾會開玩笑說:我們的目標是在全宇宙種菜。

 種地在月球上的重要性,甚至超過礦產開發,因為使用傳統火箭往月球送兩噸貨物,至少要一個七百噸以上的火箭。

 每獲得一點食物自持能力,都意味著土球低軌道至月表的貨運線壓力降低。種地種不好,甚至會導致很長一段時間,都無法在月表維持一個超過四人的團隊。

 由於月表真空環境自動解決了糧食儲備問題,在一期工程建成後,智人機器人們一旦打通冰層,就會開始少量種菜,儲存在低溫真空室內。

 對了,冰層存在就是選擇在月球極地進行開發的唯一原因。

 一期工程建設過程中,還會有至少兩批貨物“砸”過來,其中會有土壤改良的關鍵物資,人類排泄物。

 人類排泄物,不是合成土壤的好選擇,但現有的航天條件,還不足以在太空飼養大量食草動物,鳥類就更別提了,只能用人類的加上添加物湊合一下。

 這項工程,則是為後續專用的植物養殖艙做準備,那是一種類似土球上玻璃暖房種植的建築。

 反正月表距離人員入駐,還比較遙遠。

 如果地表局勢危急,有了一期工程的基礎,緊急擴建出可供數十人生活的月表基地難度並不大,只是那樣做的話,第一批月球人大概一輩子都要為求生而苦惱,至少還得再等一代人才能進入生產階段。

 除月表基地,同步展開的還有另一個新工程,而且是現有太空加工能力的主要消耗點。

 同步軌道永久居留空間站!

 現有的空間站因為重力關系,人類住在裡面,哪怕用大量的時間鍛煉身體,心臟功能仍然會緩慢衰退,並不能承擔永久居住的任務。

 說到底,人類這個物種,就不是為太空生活設計、進化的。

 所以,一個有重力的太空站,才是人類文明火種的最終解決方案。

 順帶一提,未來空間站的設計,照顧到在關鍵時刻可以加載額外的核心構件,重組艙段來實現自轉運動模擬重力。

 但那樣做一方面因為“重力”將人類束縛在地面,艙內空間利用率會降低,還會失去關鍵的艙外加工組裝能力(艙外非固定貨物會被甩飛),所以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改的。

 地表怪獸危機還在持續,人類工業規模會逐漸倒退,不能指望以後每年還和去年一般好運。在各方面技術儲備與經驗、投送能力,都已經有足夠水平後,C國決定正式啟動同步軌道永久居留空間站的建造。

 其核心框架,還是由未來空間站的零重力加工設備製造。

 核心框架有三個組成模塊。

 一個是支撐結構,這玩意沒什麽可說的,就是個從圓心伸出去三根柱子的東西,關鍵是艙段固定夾具和焊接支點。

 第二個模塊是動量輪模塊,這裡還分作兩種, 一種是讓空間站轉起來而核心不轉的動量輪,另一種是能讓整個空間站改變飛行姿態的動量輪,後者負責輔助太陽能陣列對準,以及協助飛船、貨艙停泊。

 最後是一套高複雜度綜合停泊段,除了接駁口的後續擴展能力,主要功能是能夠在空間站不停止轉動的情況下,進行多個方向的轉動,並且還能實現同步轉動,在不停轉的前提下完成貨物、人員的艙內轉移。

 接下來,適配土球本地科技實力,進行過改良設計的死亡權杖二號機,也將與同步軌道永久居留空間站部署在一起,需要時可以與軸向接駁器對接,方便彈藥補給、維修、升級等工作。

 該工程會大量利用一些早前送上軌道的空艙、空罐子的材料,地表也會發射額外的材料。塔防戰略最新章節地址:https://

塔防戰略全文閱讀地址:https://

塔防戰略txt下載地址:https://

塔防戰略手機閱讀:https://

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點擊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第258章 月表)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

喜歡《塔防戰略》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持!!()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