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塔防戰略》二百三十五 希望號
C國剛剛開始建設電磁軌道發射器沒幾天,萊魯斯抵達。

 不巧,西中洲的E國首當其衝。

 E國號稱老牌強國,與A國算是共軛父子的關系,內外部環境都不錯。

 不過數十年前的世界大戰後欠帳太多,A國當時也有意取代E國的國際貨幣地位,內外壓力之下,不得不大量放棄海外殖民地。

 殖民地是放棄了,派駐海外的殖民地官員呢?

 講道理,這些官員在國內是沒有位置的,但能去殖民地賺油水的,又有幾個不是老牌貴族?

 結果就是隨著殖民地被棄,E國官僚系統變得極為臃腫,所謂兩黨治理本身也是個扯皮體系,行政效率……不能說不堪重用,只是有沒有都沒差。

 後續的發展便是為了維持臃腫的機構開支,眼睜睜的看著本國工業體系衰落,到現在除了宣稱“大師手工”的幾台車用發動機,已經造不出什麽像樣的東西了。

 萊魯斯三個技能分別是彈跳(抱成球狀,降低受到物理傷害50%,用彈跳方式摧毀地面建築與單位);封鎖(吐出難以切割的絲線,封鎖前方30度角扇形區域,所有載具失去行動力,武器無法調整指向);噴吐(遠程普通攻擊,造成大面積腐蝕)。

 其中後面兩個都是遠程攻擊,可是,封鎖是沒有攻擊力的,封鎖和噴吐的攻擊距離都很短,尤其噴吐距離只有三公裡,遠不如薑格那個射程超過十公裡的環波炮。

 因為軍工產能的問題,喊了幾個月之後,E國的現有裝備量,提升幾乎為零,僅僅從A國飛機墳場裡買來幾十架五十多歲的老爺機。

 E國本身又是兩個大島加一群小島組成的島國,有限的裝備根本不足以大范圍的海外預警。

 沒有了之前遭遇星碎的運氣,夜間的巡邏又進一步松懈,發現萊魯斯的時候,這怪蟲已經壓到海岸邊。

 然後就是屠殺。

 萊魯斯在遊戲裡的確是弱者,因為攻擊距離和攻擊方式的關系,幾乎不會對玩家造成威脅。但丟到土球上,它的彈跳模式就無解了。

 ……這麽說也不準確,實際上現在的土球,任何二級怪獸都是核彈以外無解的狀態,C國倒是剛學會做金屬氫炸彈,能對一部分二級怪獸產生殺傷,不過還沒進入量產列裝,更來不及往外賣。

 E國之前已經被怪獸化人類糟蹋了一波,到現在還有時不時冒出來的怪獸人,整個社會化體系都面臨崩盤,因此面對萊魯斯,他們只有兩個選擇。

 不顧及西島仍然存在的上百萬幸存國民,把人和怪獸一起炸了,或者坐等滅國。

 這樣的困境其實早就被大家預料到了,只不過E國很不好運的第一個面對。

 選起來其實也不太難,炸,官僚體系還能維系下去,不炸,大家都是死人和難民。

 事後,國際輿論低調的報導此事。

 可是雖然大家表面上一副悲傷,背地裡未必沒有彈冠相慶的,畢竟E國曾經全球攪屎棍的外號可不是浪得虛名,自它國力走上強盛之路起的四百來年,世界上絕大部分戰爭都能跟它的“平衡策略”扯上關系,當然,現在這個榮譽稱號被A國接過了,不過A國比較傾向於動武,還是落了下乘。

 再次面臨崩盤的E國,很快就做出決定,重新加入西中洲共同體的大家庭。

 這個幾百年來從未把自己當成西中洲一員的國家,在存亡之際,總算想起了鄰居的好。

 西中洲各國怎麽辦?只能捏著鼻子應下來,說到底E國也是西中洲一道極好的海上屏障,如果E國輕松被怪獸殺乾淨,大家也難再睡個安穩覺。

 對E國的決定,A國國務卿表示失望。

 A國這幫人沒有過腦子,習慣性的就表示了自己的立場,孰不知這一次表態搞得很多國家的首腦汗毛都豎起來了。

 這都什麽時候了,還在玩全球霸主那一套?

 但是其他人氣抖冷又有什麽用,要是跟A國搞壞了關系,誰知道等他來救的時候會不會趁機多丟幾顆核彈……或許是必然會遭到那樣的報復。

 C國這邊兩耳不聞窗外事,除了把外星人那裡得來的怪獸情報分批報給UN,大部分心思都在忙著給人類找後路。

 白魔導ZERO的生產線一擴再擴,科學院這邊拿出電磁軌道發射器建設方案後,乾脆又征召了一處內陸有色冶金企業,改生產超導體。

 科學院的方案為3.35米固定口徑,就只能發射這個直徑的,既鐵路運輸過隧道的極限,更大的仍然只能用傳統方式。

 加速軌道的總長度1200米,其中只有四百米是垂直加速區,利用豎井的上半段和一段從井裡伸出來的延長區。而為了通過有弧度的加速軌道,火箭也被進一步限制到28米長度以內。火箭重量將被削減一半,直徑不變的情況下,28米已經足夠充分,這種噸位的火箭原版也就四十多米,28米砍掉載荷整流罩也過半了。

 基建狂魔的建設速度相當的快,經過幾天準備,一號測試井進入全面施工,人休設備不休,十三天時間就完成了一號井主體工程。

 然後花了幾天驗收,排查故障。

 XX23年六月一日,兒童節,一號電磁軌道發射器首次測試。

 測試的是一個配重物,部分遵守火箭電磁反應建立的模型,甚至也有鋁合金殼,內部有一些用電池運行的電子設備,外面的加速殼同樣是鋁合金殼。

 凌晨三時進入準備階段,凌晨三時三十分,周邊城市限電。

 全加速軌道進入冷卻超導階段,發射隧道密封減壓,防止音爆破壞隧道內設備與超導線圈。

 凌晨四時完成最後一輪排查,啟動彈射。

 被裹在電磁隧道裡的百噸大模型飛快加速,在隧道口突破音障保護膜時,記錄到的時速為2050公裡每小時。

 每小時兩千公裡,在海平面算音速不到1.7馬赫,隨高度升高,馬赫數還會增加,具體還需不需要增加電流,要看真家夥通過電磁隧道的情況。

 接下來去十公裡外找到摔回地面的假火箭,把內部的各種儀器扒拉出來記錄數據。

 系統工程有時候想趕時間都趕不了。

 記錄到有一部分設備,受電磁隧道影響嚴重,其中有兩個是火箭發動機控制的關鍵設備。

 所以火箭得調整。

 和之前用現有成熟型號完全不是一回事,火箭調整涉及到很多問題,還得上專門的震動測試台去測試,不過大家早有準備,發射流程和時間就有所變化,本來就應該做一套新的。進行這場測試的時候,包括火箭發動機測試都已經在進行中,整機好不好用,暫時只能用超算模擬。

 航天系統和科學院開會之後,提交了兩份方案,上面大手一揮,砸!

 砸的方案是不計失敗的後果,對火箭結構完成基本改造、通過震動實驗、超算彈道模擬後直接上,借助實際發射采集數據來解決剩余的問題。

 該方案不指望提前解決所有問題, 因此能節省大量的時間,失敗率也必然會更高,甚至有事故牽連電磁加速隧道的風險。

 一番折騰下來,等到彈射型火箭首次試射時,已經是六月底,另一頭的正經火箭都發射十幾枚了。

 試射的火箭叫希望號,預留的燃料冗余充分的發揮了作用,最後一級脫離時速度慢了一丁點,對接用軌道推進器所攜帶的燃料還是把坑填上了,不過因為這點誤差,該批貨物要延長四天才能追上空間站。

 雖然做好了直接炸掉的心理準備,能成功總是更讓人高興些。

 能在土球上做到這一切,還真不是光靠外星人一張嘴。例如加速殼所涉及的冷發射技術,火箭要在空中拋棄一部分裝置,還不能影響自身飛行姿態,做出幾十米長的加速殼且成功脫離,就是C國多年導彈冷發射技術的積累才有的成果。

 從這天起,土球就算進入稍微廉價的天地運輸體系,可以大幅度降低未來空間站的建設成本了。

 嗯,只是稍微廉價,想要更廉價,土球現在的發電量、電池電容技術還遠遠不夠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