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塔防戰略》二百二十八 上太空(1)
對於土球而言,章魚能拿出來的好東西當然很多。

 他當然不是隨便亂灑知識,而是對背景世界劇情發展經過一段時間觀察,有目的的去推動。

 之前拿出鈉電池技術的時候,還是高估了古代的製造能力,結果就是雖然投產了,選的卻是水準最低的,不是不能用,可也不太好用。

 土球實際的困境有兩個方面,發育時間不夠,已經因此導致的人類全滅。

 時間問題無法解決。

 土球的AI技術那都不能叫AI,連人工智障都算不上,實際是數據庫的邏輯化應用,生產力的推動本質還是依靠人。

 在怪獸的威脅下,全球范圍內,拚命的意志還比不上人力因大環境變化、死亡等原因潰散的速度,因此在一定時間內全球總生產力趨降。

 生產力跟不上,直接導致他們難以跟上怪獸的發育,一旦小怪獸成批出現,或冒出三級怪獸,恐怕很難在間隔期內解決,甚至僅是核彈的消耗都能耗乾土球。

 給他們提高空間站科技,至少能保留人類的種子,或許有一天還能反攻回來。

 從對抗怪獸的意義出發,空間站體系也是一類捷徑,體系發展初期雖然無法為地表提供大量支持,但絕對更容易造出跨時代的裝備。

 C國科學院方面,在最近一段時間做出了重大調整,這些調整幾乎都是圍繞著章魚和其遊戲中的基地做出的。

 他們完成了八家研究所的搬遷,全部遷移到中部地區,一處原本為超算體系、量子信息體系未來發展而設置的科技園。

 除了這八家整體搬遷的,還有二十一家研究所在此處新開實驗室,五家重點科技企業研究所分所,以及幾個生產單位的精加工實驗室。

 總計接近兩萬人的團隊,不乾別的,就兩個任務:

 一,依靠從各個玩家處借來的遊戲內實驗室,對一些理論進行初步驗證。由於遊戲內外實際加工能力的差距,導致這部分研究無法很快的轉換為實力,但也能盡量縮減後續實地研究的投入時間與精力。

 二,從章魚那套點現成的技術,並想盡一切辦法將吃下這些技術,盡快投入量產。

 第二個任務其實更重要,因為人類的劣勢真的太大。

 把一群人弄到一個科技園裡,好處是任何問題,都可以立刻把相關專業人士抓到面前來,能解決很多在網絡會議中缺乏溝通效率的問題。

 改了科技園用途後,名字也順便改了,直接叫未來科技園,希望這裡能讓人類擁有未來,別給怪獸全滅了。

 結果章魚一下把目標跳到航天去了。

 不過問題不大,航天系統的研究機構也是一堆堆的,反而不需要再臨時調整。

 但等人拿出東西來,發現跟航天系統關系不大,起碼前面大半個月沒他們啥事。

 章魚本次拿出來的,又是兩種材料。

 分別是發泡合金、記憶金屬。

 其實兩種材料類型土球上都有,不過大部分也就炒炒概念,達到工程應用要求的幾乎沒有。

 章魚給的發泡金屬有個名字,防撞布。

 這是一種專門用於抵禦太空小顆粒撞擊的微結構材料,其特點是基礎體積小,容易再塑型。

 土球的航天器,可以稱作夾層防撞,其原理是當一個微型高速天體撞擊到一層硬物並穿透後,會變成粉末狀,而無法擊穿第二層硬物,所以這一層硬物後面什麽都不需要,空出一定空間再造內壁,就實現了防撞。

 缺陷很明顯,會導致載人航天器的壁厚比較大,影響了有效容積。

 防撞布,一個金屬以布為名,大概能體現它的特點。在地面生產出來後,拿到太空去用熱塑型的方式,可以像刷牆漆一樣給空間站提供高可靠度的防撞層。

 因為它的本質是發泡合金,內部有大量的孔隙,一個立方的原料在發泡後,能有上百立方,足以為數千立方米的空間站提供保護。

 記憶金屬的名字比較土味,叫磚牆,是一種空間站內壁材料。

 空間站需要常年承受內外壓力差,土球的原始應對方式是造成球形、圓筒等,反正是利用弧面的力學結構,來抵擋這種變形力。

 但這樣的形狀,內空間的有效利用就比較費腦子了,還得區分設備類型,把一些可靠度較高,不需要人員操作的設備,想方設法藏在地板、牆面的夾層裡。

 一方面不方便維護,另一方面時間長了,伴隨著老化,也會提升空間站整體故障風險。

 磚牆則是專門用於長期抵抗太空站內外壓力差的材料。

 當厚度超過五毫米時,內壓1.2個標準大氣壓以內、氣溫80度以下、濕度不超過70%,它的變形率趨近於零,但不是零。當變形量積累到一定程度,通過給內部泄壓,並將磚牆溫度控制在零下80度以下,只要沒折斷,都可以重置到其出廠形狀。

 此外,它和古典意義上的磚牆一樣,本身還是宇宙射線的防護層。

 但是!

 宇宙射線長期直接照射,會改變磚牆表層“記憶金屬”的屬性,不利於重置出廠狀態,所以還是建議用它搭建好內壁後,盡快刷漆。

 與磚牆配合的資料,還有它的焊接工藝!

 只有兩種材料,但以此為基礎,就能從“造空間站單元發射上去”,發展到“去太空造空間站”,僅此一點,就不止是幾十年的科技跨越。

 哪怕謹慎一些,也可以先隻用防撞布,增加空間站艙段的有效容積與有效負載,但這方面也是前面幾十年的努力方向,實際大概就幾百升、百來公斤的變化,意義有限,不足以讓空間站成為寄存文明種子的希望。

 科學院很快在未來科技園裡召集了兩個團隊分別攻關兩種材料,順便拿飛機送了一群航天系統的工程師來……暫時旁觀。

 其實旁觀很有必要,很多材料特征看數據,不如看現場實驗的效果,這個過程中,工程師們也可以對未來空間站開個前期討論會,節省後面的環節。

 和之前的金屬氫相關材料一樣,兩種空間站用的材料,也是土球能合成和生產的,雖然成本略高難度略大,但原本航天科技也是個燒錢的玩意,會大量使用按克計價的材料,所以表示無所謂,再說現在也不是計較成本的時候。

 不到三天,做出了能用來做真空測試的材料。

 測試效果再一次閃瞎一大群大佬的眼睛。

 五毫米厚度磚牆,單大氣壓實驗不用說了,一天下來都沒觀察到變形量。

 對照組有一組承受20個大氣壓,結果十二個小時下來,變形量小於萬分之五。

 儲備高壓氣體小空間內全面泄露的150倍大氣壓對照組,六個小時內,變形量維持在千分之一以下,之後出現加速變形。

 這些對照組,代表著不止是常規使用,哪怕出現極其嚴重的壓力故障,磚牆製造的殼體仍然能在一段時間裡保持相當的安全率。

 防撞布的實驗,用電磁效應推出0.1克的顆粒,以一萬米每秒的速度進行打擊,只能擊穿2毫米,增加到兩萬米每秒,也只打穿了3毫米,兩個速度下,撞擊點周圍,都出現了肉眼可見的區域變形。其動能承受極限,其實並不比現有的體系強,但是它可以用塗料方式疊加啊!

 當然現在的實驗規模還比較小,稍後等材料生產工藝整理好,還要進行全尺寸實驗,結果或許會有些出入,但眼前的實驗,已經能讓人看到新時代真的很近很近。怪獸,也許真的是世界的考驗和機遇。

 外面實驗在做著,遊戲裡的學者還在跟章魚套信息呢。

 章魚前面說的,是要發展真空加工能力,提供造空間站的材料僅僅是前期準備。

 C國前年建成了自己的空間站,不大,也能容納十來個人生活和研究,一些小規模的加工研究現在就可以開始嘛。

 經過一些問答,發現章魚所謂“發展真空加工能力”並不嚴謹。

 在章魚眼裡,空間站工業體系的重點是零重力環境下的加工,真空都在其次,與各種單一氣體、液體、熱輻射環境加工排在一起。

 對於零重力加工的認知,土球已經有了,不過顯然完全沒有達到這種零重力下多體系分類的程度。

 當然對現在的土球來說,發展真空加工並沒有錯,因為在太空裡氣體是珍貴資源,部分氣體甚至只能從有大氣環境的行星獲取,而真空是最不值錢的,哪怕低軌道對極其稀少的氣體粒子進行徹底抽空,耗電量也可以忽略不記,是章魚所描述的加工體系中最入門級的。

 不過如果真的那麽入門,土球大概早就有土豪投資太空工廠了吧,至少要把概念吹起來啊。

 C國科學院已經做好全體系攻關的準備。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